张文木:文化国际传播也要“讲政治”

作者:张文木 来源:红色文化网 2013-05-02 260

文化国际传播也要“讲政治”

张文木

     

来源:环球时报:2011年3月22日第15版

战场是最好的课堂,对手是最好的老师。英国是盎格鲁撒克逊民族中治理世界时间比较长、经验比较丰富,其外交战略思维也比较圆熟,因而也最值得正在走向世界的中国人对其加以总结和借鉴。欧洲人曾借美国人之手埋葬了苏联,又借中亚人民的手将美国拖垮。对此,中国在提高警惕的同时,更要知己知彼,学习其中有效我们又尚不熟悉的治理世界的经验,为中国成长为一个世界性的大国而做好准备。在这些经验中,重要的一条就是,文化的国际传播也要“讲政治”。

     

国家的文化交流要与其外交目标及相应的战略策略相呼应。大国文化的国际交流,即使不是所有,至少也有相当的内容都贯穿着外交目的。在对外交流中,宣传什么,输出什么知识,是与国家的外交目标及相应的战略策略相配合的。比如,近代日本“学术”就有明显的为侵华战争服务的“笔部队”性质。可以说,20世纪30年代的日本侵华战争不仅是其长期军备的必然,也是日本对华战略中意识形态“笔战”的结果。历史经验告诉我们,为了扩大对外开放和交流,适度淡化意识形态,从策略上考虑是可以的,但从战略上做则是要吃亏的。

      

英国人和美国人在文化宣传上的政策是“外松内紧”:在国内讲统一性,在国际上则要求多样性,用各种方式弱化他们的对手国家和种族,巩固其国内统治和世界霸权。美国歌手迈克尔·杰克逊厌恶自己的黑人人种,想从肤色上与白人人种“保持一致”。在美国居统治地位的白人们看中了这一点,便把他捧了起来,并使其在多民族聚集的美国大红大紫,让在美国人口中占相当比例的黑人们在杰克逊的摇滚乐中忘记其种族的历史和个性,并由此产生对白人统治国家的认同和依赖。英国人在印度将甘地捧为“圣雄”,在南非将曼德拉捧为“和平斗士”。两人思想中有许多有价值的内容,可英国人却偏宣传、鼓励和强化他们思想中的“非暴力”部分,将其改造并美化为对英殖民者无大害的“普世主义”价值观,将其灌输给英国殖民地人民并以此强化那里的人民对英国殖民统治的依附意识。

     

西方的对外文化政策是为其外交目标服务的,它不仅讲政治而且带有血腥味。在近代中国,香港是英国人的殖民地。新中国建立后,华人武术界里出了一个李小龙,他在其主演的功夫片中一改香港华人“好勇斗狠”的猥琐形象,表现出了中国人的正义、正气和威武不屈的精神。李小龙用自己的武艺和武德赢得了世界人民的热爱,他在美国和日本人民中拥有众多崇拜者。但李小龙在33岁就“死于不幸”。其长子、决心继承父业的李国豪,在事业初有声色的时候,也随一起“误击事件”而英年早逝,死时年仅28岁。如果再联想清末曾多次打败洋人的爱国武术大师霍元甲在年仅42岁时便“不意中毒身亡”的结局,我们不能不怀疑在这些相似结局后面的某种战略意图及其政治关联。

     

西方的殖民文化政策对第三世界的影响深远。我们看看目前流行于东亚地区的一些武打片,其中的主角形象多是一些好勇斗狠的侠客,而侠客是有勇无义的。这是当年日本及欧美殖民主义国家在这一地区可以接受的文化底线。东亚国家和地区迄今还有相当的言情片中的苦恋,都以退场的一方买了去西方某国的机票或另一方在机场注目刚升空飞往西方某国的飞机为剧终。这其中隐藏的暗喻就是:西方才是人生的“伊甸园”,到了西方就找到了道德的制高点。这样的倾向是殖民文化长期“心理暗示”的结果。▲(作者是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战略问题研究中心教授。)

微信扫一扫|长按识别,进入读者交流群

张文木
张文木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战略问题研究中心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