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成往事,但依然令俄耿耿于怀——戈尔巴乔夫把杜鲁门的意愿变为现实

作者:朱长生 来源:微信公众号“华语智库” 2018-11-24 634

虽成往事,但依然令俄耿耿于怀

——戈尔巴乔夫把杜鲁门的意愿变为现实

朱长生

11月23日,70年前的这一天,美国历史上第33任总统哈里·S·杜鲁门签署了一项瓦解苏联的指令,美国人始终没有实现得了,却让苏联人戈尔巴乔夫帮助实现了,这件事始终让俄罗斯如鲠在喉、不吐不快,虽吐,刺痛仍在。在这个日子即将临近之际,俄政治学家阿列克谢·巴利耶夫专门撰写了一篇杜鲁门签署这项指令的回忆文章,发表在11月19日的《俄罗斯军工信使报》上。在俄美关系步入低谷的当下,俄罗斯方面重新提起冷战旧事,不忘历史,别有深意。

标题很直白:70年前签署了瓦解苏联的指令,戈尔巴乔夫成就了杜鲁门的意志

虽成往事,但依然令俄耿耿于怀——戈尔巴乔夫把杜鲁门的意愿变为现实

苏联总统戈尔巴乔夫与美国总统里根

美国软刀子杀人

巴利耶夫文中称,1948年11月23日,美国总统杜鲁门签署了国家安全委员会的《美国对俄政策》秘密指令,这是一项原子轰炸指令。与以前的此类文件不同,第20/4号指令明确旨在摧毁苏联,重点不在于发动原子战争,而在于全力支持苏联内部离心的进程、反苏运动和个人。1959年7月17日,该指令增补了美国无限期行动法——“关于被奴役民族法”,宣布不仅在苏联的各加盟共和国、甚至在俄罗斯联邦的大多数共和国,全力支持国家沙文主义和反对派运动。

虽成往事,但依然令俄耿耿于怀——戈尔巴乔夫把杜鲁门的意愿变为现实

美国第33任总统杜鲁门

苏俄领导人反应——很怂

这项补充法是在9月份赫鲁晓夫访问美国的前夕被通过的,但苏联当时和后来的领导人都没有要求废除这一公然破坏性的法律。而后苏联的俄罗斯也没有坚持这一点......

虽成往事,但依然令俄耿耿于怀——戈尔巴乔夫把杜鲁门的意愿变为现实

戈尔巴乔夫与里根夫妇

美国人的奸计:从内部攻破堡垒

“如果美国对苏联采取心理战和破坏行动,苏联领导人将面对不满和秘密反对派”。1945年秋天以来,美国制定了针对苏联的原子战计划(“苏维埃的印度尼西亚--是挑衅还是特别行动?”),但是,随着斯大林的衰老和苏联开始的背信弃义的权力斗争,美国决定把赌注押在对苏联的内部侵蚀,进而削弱其行政、政治和军事实力。

美国分析人士预测到,苏联将带领“追随者和同伙”横冲直撞,直至在意识形态和经济上无能为力。西方媒体在试图预测斯大林的继任者时,有理由认为,他们中没有一个人能与“约瑟夫叔叔”(指斯大林)相提并论。

美国对斯大林之后苏联政策走向的判断自相矛盾

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认为,苏联侵略野心膨胀,到1958年可能占据整个欧洲、中东和亚洲的大部分。但指令的评估充满矛盾。一方面认为,“苏联对美国和其他国家的军事威胁正在增长”;另一方面又声称,“仔细分析各种因素表明,或许苏联政府还没有计划明确的军事行动,以便把美国拉入战争。并且仍然在寻找政治解决方案来解决其主要任务。”并说:“根据目前的估计,苏联不打算发动战争。”

一切全是为了削弱与瓦解苏联,管它判断得对与错!

该指令把“苏联战后头些年取得的经济与外交政策成就”解读为是由于“充分而有效的集权和令人信服地利用了意识形态”而取得的。尽管还“无法准确评估苏联对美国的危险程度”,但为保险起见,加快执行对苏联及其盟国的国内破坏措施更可靠。即“如果美国在苏联及其所控制的领土上诉诸心理战和颠覆行动,苏联领导人将面临不满和秘密反对。”因此,要“加剧苏联的内部矛盾,并鼓励与盟国发生分歧”。指令制定者们认为后苏联国家是新殖民主义保护国,“苏联领土上可能出现的政权不应有足够的能力发动战争,制造出类似于当前的铁幕。”“如果布尔什维克政权仍然存在于苏联的任一某个地方,那么它就不应具有足够的军事和工业潜力,这可能会被用来对抗可能在前苏联领土上建立的其他政权。”

据此提出推动苏联解体的具体建议。这些建议成为上述“关于被奴役民族”法的基础,根据该法,将俄罗斯的边界恢复到17世纪中叶是有利的。指令上写着:“推动削弱苏维埃政权实力,从现在的边界到退回到原始的俄罗斯领土,以及推动苏联卫星国转变为独立国家。推动苏联人民思想转变,使之有助于改变苏联目前的政治路线。并助推准备并有能力支持独立的民族独立。”

1953年3月斯大林逝世后,上述措施在苏联和大多数社会主义国家便开始有条不紊地实施了。

后来的事实大家就都知道了。

苏联的经验教训与俄罗斯专家的总结再一次告诫我们:美国是个最讲政治的国家,你可以对他说,不搞意识形态化,它却偏不,对对手那是要赶尽杀绝的,可以不问缘由、不择手段。过去是这样,现在又会有啥两样呢?!对美软弱甚至奉行投降主义,只能加快自己的灭亡。

【朱长生,华语智库高级研究员、执行秘书长,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欧亚社会发展研究所研究员,北京外经贸大学俄罗斯/独联体研究中心研究员,环球战略智库特约研究员。本文原载微信公众号“华语智库”】

微信扫一扫|长按识别,进入读者交流群

5
0
0
3
1
0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