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推嫦娥探月的顶级专家王焕玉,倒在学术报告现场

作者:佚名 来源:长安街知事 2018-11-07 439

助推嫦娥探月的顶级专家王焕玉,倒在学术报告现场

我国粒子天体物理和空间探测领域杰出专家,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原党委书记、副所长王焕玉,因病于2018年11月4日17时12分在合肥逝世,享年64岁。

助推嫦娥探月的顶级专家王焕玉,倒在学术报告现场

王焕玉始终坚守在科研一线,直至生命的最后一刻。11月4日,他在“第二届射线成像新技术及应用研讨会”上做学术报告的过程中,突发心脏病,经抢救无效,不幸去世。

他留给大家的最后一句话是:我今天身体不太舒服,没有办法把HXMT实验的成果全部报告完。

王焕玉1954年12月生于河北省文安县,1978年11月毕业于中国科技大学近代物理系,毕业后进入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工作,1998年任粒子天体物理中心(原宇宙线与天体物理研究室)副主任,2001年4月任高能所党委副书记(主持工作)、副所长、纪委书记;2003年3月至2014年10月担任高能所党委书记、副所长。

长期从事高能物理、粒子天体物理和宇宙射线探测研究,王焕玉参与了神舟、嫦娥、天宫、悟空、慧眼等一系列重大项目,实现了我国空间X射线天文卫星“零”的突破,为我国粒子天体物理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坚守科研一线40年

从1978年进入中科院高能所研究X射线起,王焕玉已在科研一线坚守了40年。

在他的带领下,嫦娥一号、二号X射线谱仪、嫦娥三号粒子激发X射线谱仪、硬X射线调制望远镜(“慧眼”)、暗物质粒子探测卫星(“悟空”)粒子径迹探测器、电磁监测试验卫星(“张衡一号”)高能粒子探测器等都陆续步入太空,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使我国在国际空间X射线及高能粒子探测的舞台上有了自己的一席之地。

助推嫦娥探月的顶级专家王焕玉,倒在学术报告现场

王焕玉的研究工作,大多是在国外封锁、国内缺乏参考资料,条件十分困难的情况下进行的。他曾这样回忆研制嫦娥三号卫星APXS谱仪的日日夜夜——

“我们遇到的困难太多了,首先要克服月尘和极端温度困难。月球上温度从零上一百多度到零下一百多度,月球一昼夜是地球上的28天,仪器要在月夜14天里休息,又要月昼14天时工作。月昼高温下要对仪器进行热防护、热传导,保证热不死;月夜低温时要保证供暖,采用某同位素加热,这些都是世界探月史上第一次采用的技术,开启了核探测与核能技术在我国深层空间技术应用。”

嫦娥三号正在取得丰硕成果时,王焕玉又赶紧投身下一项任务。2017年6月15日,我国成功发射首颗硬X射线调制望远镜卫星(HXMT)“慧眼”,由王焕玉担任卫星地面应用系统总指挥。

这个由中国人自己架设的空间天文台,成功结束了我国在空间高能天体物理领域没有自主数据的历史,也是王焕玉及其科研团队登上的科研新高峰。

助推嫦娥探月的顶级专家王焕玉,倒在学术报告现场

“慧眼”卫星升空

据王焕玉的同事回忆,“慧眼”发射时还出现了一个小插曲。在卫星已装入火箭,立在发射架上时,酒泉卫星发射场却突然下起大雨冰雹,大家都不由得为卫星的安全担心起来。这时,王焕玉提笔写下一阕词——

《浪淘沙·雨中情》

大雨落漠边,雨雹相间。

硬X卫星挂塔尖。

中午星箭对接完,令人心担。

往事36年,气球肇端。

风雨拼搏苦与甘。

成功就在风雨后,星系苍天。

在目睹“慧眼”成功上天后,王焕玉动情地说:“它其实承载了几代人的期望,大大地突破了就是国外对我们的限制,使我们国家X射线空间探测的技术有了一个跨越式的发展。”

“终点是我们出发的地方”

因学术贡献突出,王焕玉获得过诸多荣誉,包括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探月工程嫦娥二号任务突出贡献者”称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北京市科技进步二等奖等。

谈及这些成果与荣誉,王焕玉并不自满,他认为做科研的人要时刻保持忧患意识。据《国防科技工业》杂志报道,王焕玉曾这样对记者说:

“我国真正开展深空探测是从新世纪这十几年才开始的,我们有限的资源在航天上应用先要考虑到国家的经济需求。现在国家的发展战略由资源驱动转向创新驱动,特别需要科学和技术的支撑和引领。

探月工程我们是后来者,但是,后来者不能简单地重复前人的工作,落月我们要落在别人没有落过的地方,探测要使用别人没有使用过的探测方法。

无数事实证明,凡要掌握国际第一手科学数据,必须要选择创新的技术手段,暂时实现不了原始创新,就琢磨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总之,必须咬紧牙关,用最短时间去追赶世界先进技术水平。”

王焕玉常常用英国诗人艾略特的一首诗与大家共勉,诗的题目是《四个四重奏》。其中一段这样写道:“我们叫做开始的往往是结束,而宣告结束的就是着手开始,终点是我们出发的地方!”

微信扫一扫|长按识别,进入读者交流群

1
1
0
0
3
0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