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交部副部长乐玉成:北约再东扩,就快到“莫斯科郊外”了,这样是不可能和平的

作者:乐玉成 来源:中国新闻网、外交部官网 2022-03-20 4413

外交部副部长乐玉成:北约再东扩,就快到“莫斯科郊外”了,这样是不可能和平的

2022年3月19日,外交部副部长乐玉成在清华大学战略与安全研究中心主办的第四届战略与安全国际论坛发表演讲时,应询介绍中美元首视频通话相关情况,强调美方要将拜登总统关于中美关系的积极表态落到实处。

乐玉成演讲全文如下

各位朋友:

大家好!很高兴见到许多老朋友和新朋友。虽然只能云端相会,但不妨碍我们沟通交流。尤其在当前这个特殊时刻,我们更有必要从不同角度观测国际风云、共话亚太大势。

说到国际风云,最大的风暴眼无疑是乌克兰危机。虽然本次论坛的主题是亚太,我们也不得不从乌克兰说起。关于乌克兰,我本人并不陌生,我上大学读的是俄罗斯语言文学,对斯拉夫民族的了解就是从基辅罗斯开始的。后来因为工作关系,我多次访问乌克兰,还曾自驾从西到东穿越乌克兰。这样一个我十分熟悉的国家如今却陷入战乱,令人深感痛心和惋惜,无论如何这都不是我们愿意看到的局面。

自乌克兰危机爆发以来,中方始终积极劝和促谈,为和平发声、为和谈尽力。中方在战争爆发之初就向俄方提议启动俄乌和谈,得到俄方积极回应,迄今俄乌双方已谈了四轮。不久前习近平主席同法、德领导人举行视频峰会,强调支持和平谈判。就在昨天晚上,习近平主席应约同美国总统拜登视频通话,双方就中美关系、乌克兰局势问题谈了整整两小时,坦诚深入交换意见。习近平主席重申了中方关于乌克兰问题的基本立场,指出中方历来主张和平,反对战争;倡导维护国际法和公认的国际关系基本准则,坚持按照联合国宪章办事,主张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安全观,各方应该共同支持俄乌对话谈判,谈出结果,谈出和平。习近平主席引用了中国的两句老话,一句是“一个巴掌拍不响”,另一句是“解铃还须系铃人”,敦促有关各方展现政治意愿,继续对话谈判,包括美国和北约也应该同俄罗斯开展对话,解开乌克兰危机的背后症结,化解俄乌双方的安全忧虑。习近平主席还强调,确保安全的长久之道在于大国相互尊重,摒弃冷战思维,不搞阵营对抗,逐步构建均衡、有效、可持续的全球和地区安全架构。拜登总统也介绍了美方立场,表示愿同中方沟通,防止事态升级。

各位朋友,

欧洲大陆是决定世界和平的关键地区,曾饱受两次世界大战的摧残,冷战后仍不太平,现在又重燃战火,让我们深感痛惜,更应促使我们深刻反思。我清晰记得,很多年前,包括乔治·凯南、基辛格、米尔斯海默在内的多位西方战略家就已经对这场危机发出预警,但局势仍然一步步走到今天,教训惨痛而深刻,追根溯源,根子还是冷战思维和强权政治。

首先,不能追求单方面绝对安全。既然当年北约作出过承诺,不再东进“一英寸”,就不应出尔反尔,不断东扩,以至推进上千公里。如果再进一步东扩,就快到“莫斯科郊外”了,一个导弹七八分钟就能打到克里姆林宫,当年古巴导弹危机已经有前车之鉴。这种追求绝对安全恰恰是绝对不安全。把一个大国、尤其是核大国逼到墙角后果更是不堪设想。

其次,不能搞集团政治和阵营对抗。军事集团是冷战的残留,北约和华约对峙将近半个世纪,随着苏联解体,本应和华约同时进入历史。但北约不但没有解散,反而不断强化和扩大,武力干预南联盟、伊拉克、叙利亚、阿富汗等国。近年来,甚至还跑到亚太地区耀武扬威。这样下去结果可想而知,乌克兰危机就是一个警示。

第三,不能把全球化“武器化”。中方历来反对缺乏国际法依据、没有安理会授权的单边制裁。历史经验一再证明,制裁解决不了问题,反而是“抱薪救火”,只会激化新的矛盾。现在对俄制裁越来越离谱,竟然把全球化当成武器,连体育、文化、艺术和演艺界人士都不放过,猫和树都被制裁,俄公民海外资产被无端剥夺。西方所谓“科学无国界”、“体育非政治化”、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言论自由、契约精神等恐怕再没人相信了。这样制裁下去,人类是不是又要回到“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的原始社会?制裁只会给老百姓带来伤害,冲击战后形成的经济金融体系,让世界经济雪上加霜,至少从近期看,粮食危机、能源危机、金融危机风险都在急剧攀升。近期油价一度飙升到每桶130多美元,欧洲天然气价格比去年同期暴涨10倍。滥用制裁将给整个世界带来灾难性后果。

第四,不能把小国当枪使。现在国际上出现这样一种现象,大国怕卷入矛盾冲突对自己造成伤害,便对小国开空头支票,让它们挺在前面当“马前卒”,甚至利用其打代理人战争。本来只要说一句话,承诺北约不再东扩,就可以结束危机、防止生灵涂炭,但却宁可煽风拱火,隔岸观火,一边让自己的军火商、银行家、石油大亨赚得盆满钵满,一边让小国民众去承受多年难以愈合的战争创伤,这是极不道德、极不负责任的行为。

各位朋友,

乌克兰危机牵动整个世界,也给我们看待亚太形势提供了一面镜子,促使我们思考,如何才能使亚太避免重蹈乌克兰危机的覆辙?

亚太人口占全世界一半,经济总量占全球60%,是和平稳定锚、发展增长极、合作新高地,大好形势来之不易,值得各方珍惜。同时我们看到,亚太也面临着两种截然不同的选择:是共建开放包容、合作共赢的大家庭,还是奉行冷战思维,搞阵营对抗的“小圈子”?我的回答是下面的“四要四不要”。

一要珍视和平,不要破坏地区安宁。亚太近几十年来保持总体和平局面,不是上天赐予的,而是地区国家共同努力、悉心维护的结果。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和万隆会议十项原则诞生于亚洲,中美“上海公报”发端于亚洲,8年前习近平主席提出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安全观,也是首先面向亚洲,这在今天看来意义尤为重要。任何国家都不能牺牲别国安全谋求自身所谓绝对安全,否则“吹灭别人的灯,会烧掉自己的胡子”。

二要相互尊重,不要粗暴干涉内政。亚洲各国文明多样,国情各异,之所以能够实现半个世纪的繁荣稳定,关键在于形成了相互尊重、协商一致的“亚洲模式”。各国都要尊重彼此的主权和领土完整,坚持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都有权走自己选择的发展道路,不搞强加于人、不干涉别国内政,也不需要什么“救世主”“教师爷”。

三要团结合作,不要制造分裂对抗。亚太在动荡变革世界中保持欣欣向荣,是地区各国团结奋斗的结果。如果彼此对立对抗,争吵打斗不休,地区繁荣稳定恐将毁于一旦。现在恰恰有人逆潮流而动,搞什么“印太战略”,到处惹是生非,蓄意拼凑封闭排外的“小圈子”“小集团”,把地区带上碎片化、阵营化的邪路。这样的“印太战略”与欧洲的北约东扩一样危险,如任其推行,后果不堪设想,最终会把亚太推进火坑。

四要自立自强,不要让他人主宰自己命运。通过制造矛盾分而治之,实现“离岸平衡”,这是霸权主义惯用的手法。对此亚太各国都要保持警惕,做自己命运的主人,不为他人做嫁衣裳,不做任人摆布的棋子。以联合国宪章宗旨原则为立身之道,在国际事务中保持客观公正立场,独立作出符合自身根本利益的判断决策,实施自主、平衡、稳健的外交政策,在亚太区域一体化进程中实现联合自强。

中方愿同亚太各国一道,团结在真正多边主义旗帜下,致力于持久和平、共同发展,坚持开放的地区主义,携手开创亚太命运共同体更加光明的未来。

谢谢大家!

微信扫一扫|长按识别,进入读者交流群

39
1
0
3
1
0
2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