忽培元:“公、和、诚、实”——民主监督不可或缺

作者:忽培元 来源:红色文化网 2017-03-06 503

“公、和、诚、实”

——民主监督不可或缺

忽培元

忽培元:“公、和、诚、实”——民主监督不可或缺

3月3日下午,政协第十二届五次会议开幕。听取俞正声主席作的《全国政协工作报告》。他在谈到把握民主监督性质的定位问题时指出,“政协民主监督同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良好传一脉相承。”并强调指出,“协商是方式和原则,监督是手段和途径,协助党和政府解决问题、改进工作、增进团结、凝心聚力是目的。要坚持从协商是监督的要求和原则出发,树立‘公、和、诚、实’的理念,开展监督必出于公,秉持公心才能坚持真理,敢于担当;必出于和,和合包容才能增进共识,凝心聚力;必出于诚,坦诚相见才能有效沟通,相互理解;必出于实,实事求是才能找准症结、破解问题。”这一段话,现实针对性很强,留下了深刻印象,也引发了思考。结合学习习总书记系列讲话中关于民主的一系列论述,深感这四点,也是一切形式的民主监督要达到积极效果而应当遵循的不可或缺的重要原则。

现在的问题,一方面是发扬民主监督的作用,从广度和深度来讲,还远远不够;另一发面民主监督自身有些混乱,分散了力量,甚至干扰了效果。特别在网络监督上问题较为突出。一些人使用公民的民主权利出发点不同,各自为中心,原则不明晰,发声不慎重,形成民间舆论杂音太大,甚至出格太远。有的身为中共党员,甚至人民教师,忘记了自己的身份,随便讲话,负面影响很大。是的,我们是一贯主张“知无不言,言无不尽,言者无罪,闻者足戒。”(毛泽东语)但并不是说,言者就可以不假思索,不顾事实,不考虑后果,随便乱讲话。有的明显是从一己利益出发,超越现实,歪曲事实,道听途说,妄加指责。这样的不负责任的所谓“自由化言论”,在网络上时常可以见到,造成了不明真相的人随之起哄,引起思想混乱和局部的不稳定。这种现象,对于我们党同心同德,凝心聚力,率领全国人民开展各项事业,进行新的长征很是不利。

政协民主监督在总结经验教训基础上,强调提出“公、和、诚、实”理念,可谓对症下药,及时而十分必要。这无疑是回顾总结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开展民主监督的历史经验和教训而总结出的宝贵经验。不仅适合政协民主监督,也是一切形式的监督应当遵循的重要原则。出于公心是立场、出发点。和气发财、团结发展,是从力求更好团结的愿望出发。诚乃诚恳,是一种恳切严肃认真的态度。实,则是实话实说,实事求是,而不是随心所欲,道听途说,随意捏造,无限放大,断章取义,偷换概念,等等。 这令我想到了日趋宽泛的网络监督。网络监督的积极意义自不必言,但是影响正常开展监督的问题也比比皆是。特别是那些靠网络言论吸引人们眼球和耳朵获取个人名利的所谓大v人物,往往喜欢也善于利用一些民众的信息不对称问题,故意曲解妄言,危言耸听,造成所谓轰动效应,结果往往亲者痛,仇者快,有的甚至形成同境外敌对势力一唱一和。

习总书记参加政协民主党派小组讨论指出“中国共产党同各民主党派秉持共同理想、坚持共同奋斗,汇聚成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磅礴合力。只要我们始终把13亿多中国人民智慧和力量聚合在一起,我们的事业将无往而不胜。”

总之,“公、和、诚、实”理念,这是针对长期以来监督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炼出来的,可谓是简明又管用的。这其实是在补上民主概念的课。民主监督,首先要建立正确的民主概念。古代的西方民主源自希腊城邦,最典型的就是雅典。不过,那种民主将“少数服从多数”原则推向极致,不仅仅用于“决策”,还用于“执行”与“司法”,这就造成了实施意义上的“民主滥用”。苏格拉底就是被“多数表决”处死的。当民主表决和民主监督“决定一切”、超越一切时,民主就有被滥用的机会。可见,民主监督的 正确运用,还需要严肃认真的态度和科学审慎的学习和实践。

微信扫一扫|长按识别,进入读者交流群

2
0
0
1
0
0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