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旗文稿不点名回应王长江事件:不能以个人的思想意识代替党的理论和主张

作者:王晓宁 来源:《红旗文稿》2016/16 2016-09-01 1217

红旗文稿不点名回应王长江事件:不能以个人的思想意识代替党的理论和主张

党的理论工作者承担着研究和宣传党的基本理论和方针政策的重要任务,他们所从事的理论工作因党而生、因党而立,在推进党的理论建设方面,负有重要的职责和使命。只有从发展党和人民事业的高度去认识这种职责的神圣性,自觉地把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体现到理论研究和宣传工作的全过程,才能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这就决定了党的理论工作者决不能以个人的思想意识代替党的理论和主张,任意解读甚至曲解党的基本理论和大政方针。

那么,强调增强“四个意识”,反对以个人的思想意识代替党的理论和主张,是不是就意味着限制了党的理论工作者进行理论研究和创新的空间了呢?答案显然是否定的。当代中国正经历着我国历史上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也正在进行着人类历史上最为宏大而独特的实践创新,这为理论工作者的研究和创新提供了广阔空间。因此,在这个需要思想和理论的时代,党的理论工作者是可以大有作为的。具体到理论工作者个人,虽然每个人的思想观念和认识水平不同,对党的理论方针政策的理解程度各异,理论水平也有高有低,但这并不意味着个人可以打着理论研究和宣传的旗号天马行空、任意解读,甚至以主观、狭隘的一己之识代替党的理论和主张,其结果只能误导干部群众对党的思想理论的认识,难以起到宣传组织干部群众的作用。其现实危害不可小觑。

去年底,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党校工作会议上引用毛泽东同志的名言再次强调向中央看齐的重要性:“要知道,一个队伍经常是不大整齐的,所以就要常常喊看齐,向左看齐,向右看齐,向中看齐。”看齐是原则,有偏差是实际生活,有了偏差,就要喊看齐。可见,实际生活中难免存在偏差,这是正常现象,但看齐是原则。只有不断增强看齐意识,才能时刻警醒、及时纠偏,保证我们的理论宣传工作能够准确阐释党的理论和主张。

首先,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理论上清醒,政治上才能坚定。中国共产党是马克思主义政党,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完成近代以来我国各种政治力量不可能完成的艰巨任务,就在于它始终把马克思主义这一科学理论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并坚持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习近平总书记告诫全党不能忘本忘祖、忘记初心,而我们共产党人的本,就是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对党和人民的忠诚。因此,党的理论工作者要姓党,首先就要姓“马”姓“共”。关于这一点,绝大部分同志的认识是清醒的、态度是坚定的。但同时也要看到,还有极少数同志存在一些模糊甚至错误的认识。有的认为,马克思主义已经过时,中国现在搞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是马克思主义;有的甚至说马克思主义只是一种意识形态说教,没有学术上的学理性和系统性。因此,实际理论研究和宣传工作中,还存在着把马克思主义边缘化、空泛化、标签化的倾向,在一些理论研究和宣传工作中存在着课堂上“失语”、教材中“失踪”、论坛上“失声”的现象。我们党的理论阵地,马克思主义不去占领,别的理论就会占领。当下中国,用其他理论“解读”中国现实的情况时有发生。用西方宪政理论解释我国依宪治国的有之,用西方新自由主义经济学的观点解读我国经济改革的有之,把抗震救灾的伟大胜利归功于西方“普世价值”而丝毫不提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也有之。对于这些现象,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党校工作会议上形象地指出:“马克思主义就是我们共产党人的‘真经’,‘真经’没念好,总想着‘西天取经’,就要贻误大事!”因此,衡量党的理论工作者的个人思想意识是否同党的理论和主张看齐,一个重要标准就是看其是否真学真懂真信真用马克思主义,即是否能够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去研究、阐释我国改革开放进程中遇到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并内化到研究者自身的言行中去。

其次,要坚持在政治思想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的一致性。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党校工作会议上指出,我们党是高度集中统一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思想上的统一、政治上的团结、行动上的一致是党的事业不断发展壮大的根本所在。对于党的理论研究和宣传工作者来说,维护中央权威,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不能仅仅停留在口号上,而是要落实到自己的理论研究和宣传工作的行动中。关于这一点,早在2014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总结大会上的讲话中就提出了要求:党中央权威,全党都必须自觉维护,并具体体现到自己的全部工作中去,决不能表面上喊着同党中央保持一致、实际上没当回事,更不能违背中央大政方针各自为政、自行其是。党的理论工作者作为党内承担思想理论建设重要职责的群体,更应该严守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特别是在公开场合对重大政治和理论问题发表观点和看法,尤其要自觉维护党中央权威。然而,在现实中,仍然存在着个别理论工作者对党和国家大政方针妄加议论等现象,有的则对党的决议进行“剪裁”,进行选择性解读。例如,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对我们党建国32年间所犯的错误进行了深刻反思,并指出“忽视错误、掩盖错误是不允许的”。与此同时,也对这段历史做出了一个基本估计,认为“中国共产党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的历史,总的说来,是我们党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指导下,领导全国各族人民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并取得巨大成就的历史。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是我国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是我国今后一切进步和发展的基础。”(《三中全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794页)这个评价是客观、全面的。党的理论工作须以党的历史决议为基本依据,一要实事求是,二要辩证全面。如果我们夸大一方面,对另一方面却绝口不提,无论有意忽视或否认成绩还是错误,都不是实事求是的态度。

第三,要坚持政治立场坚定性和科学探索创新性的有机统一。对于党的理论工作者来说,崇高责任和使命要求其不仅要有科学的理论探索精神,还要有坚定的政治立场。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珍贵理论品质。推动理论创新,既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身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我国改革开放伟大实践的现实需要。我们党历来重视理论创新。在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我们党都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把握时代大趋势,回答实践新要求,形成一系列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在去年底召开的全国党校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又提出了十三个需要重点加以回答的理论和现实问题,为党的理论工作者根据时代变化和实践发展,加强理论总结和理论创新,发展21世纪的马克思主义、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提供了遵循。党的理论工作者要积极为党和人民述学立论、建言献策,担负起历史赋予的光荣使命。同时也要认识到,由于受到专业背景、学术基础、理论水平等的客观限制,理论工作者个人的理论探索难免有一定局限性,有的理论观点甚至是值得商榷的。这就要求我们在进行党的理论研究和宣传时,要保持一种审慎的态度,注意区分政治问题和学术问题。诚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不是说不能对党和国家的具体政策和工作提出意见、提出批评甚至是尖锐的批评。我们鼓励和支持解放思想,鼓励和支持对有关政策举措进行分析评估,但要把握好政治立场坚定性和科学探索创新性的有机统一,不能把探索性的学术问题等同于严肃的政治问题,也不能把严肃的政治问题等同于探索性的学术问题。”没有理论创新,就难以推进马克思主义的丰富和发展;没有政治定力,理论研究和宣传就会偏离正确的方向。

(作者单位: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

(原标题:不能以个人的思想意识代替党的理论和主张)

微信扫一扫|长按识别,进入读者交流群

18
0
0
1
1
0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