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制造业的“金牌”成色不足

作者:梅新育 来源:红色文化网 2013-05-02 230

中国制造业的“金牌”成色不足

2008-8-15   东方早报

早报评论专栏作者 梅新育


    也许是凑巧,在8月8日的奥运会开幕式上,我们看到了“海上丝绸之路”古代海船的表演,唤起人们对中国制造业长期领先全球的历史记忆;8月11日,英国《金融时报》便发布报道,美国经济咨询公司环球透视(Global Insight)预测,由于美国经济快速滑向萧条,中国制造业增加值明年将占全世界(11.783万亿美元)的17%,超过美国的16%,从而比该公司以前的预计提前4年成为全球最大制造国,不仅将终结美国维持100多年的世界制造业头号大国地位,也将终结整个西方工业革命以来的制造业霸主地位。虽然是在奥运期间,但这条消息一经发布,仍然立刻引起了广泛关注。

    不错,至少从春秋战国以来,中国作为全世界制造业最发达的国家和出口大国曾长达上千年,以至于百科全书式的罗马帝国著名学者普林尼哀怨地将本国经济危机归咎于对华贸易,认为罗马进口中国丝绸等制成品逆差过大,导致黄金持续外流,造成了国内经济危机。西班牙人和葡萄牙人于明代中叶完成地理大发现,开通了中欧直接贸易海路,中国制成品出口和贸易顺差迅猛增长,从英吉利海峡到东非沿岸,从美国切萨皮克海湾到墨西哥阿卡普尔科,出土文物和海底沉船中的中国瓷器、纺织品都在无声地向人们诉说着中国古代手工业曾经有过的辉煌。

    由于西欧发生工业革命,中国却在满清入关时遭到毁灭性破坏,丧失了75%以上的人口,除北京之外所有大中城市全部化为废墟,随后又在满清扼制下停滞两百多年,中国手工制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优势方才逐渐削弱以至消失。然而当中国推翻了封建统治,挣脱了列强的枷锁之后,无论东西方集团先后实施的封锁何其严密苛刻,无论我们在探索过程中已经、还要经历多少坎坷,中国制造业的重新兴起只是时间问题了。

    经过近70年发展,中国已经被许多人称为“世界工厂”,出国人员万里迢迢带回家的商品原来是“中国制造”,这样的故事已经屡闻不鲜;以《非理性繁荣》一书而蜚声国际的美国学者希勒访华时讲过一件轶事:他全家人交换圣诞礼物,结果发现无一例外全部是"Made in China",他弟弟为此惊呼:都是中国制造,美国人干什么去了!中国出口制成品渗透面之广可见一斑。

    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部门,随着经济分工和专业化的发展,第三产业的比重确实会大幅度超越制造业,以至于统计称2007年制造业仅占全球GDP的17.5%,但任何服务业都只能建立在第一、第二产业的基础之上,特别是现代服务业只能建立在现代制造业基础之上,脱离制造业基础奢谈什么“世界办公室”最终只能沦为笑谈,制造业的发展必将为中国改变在世界经济格局中的地位奠定基础。

    然而,中国目前的这个“世界工厂”称号又掺杂了不少水分。与历史上的中国制造业和德国、日本制造业不同,中国目前的制造业和出口中外资占有很大比重,而且很多生产是没有掌握自主核心技术的贴牌加工,以致外资企业和加工贸易双双占据中国出口的半壁江山。外资企业的生产,固然增加了中国的国内生产总值(GDP),多少也会有一些技术和组织经验的渗透,但并不能直接增加中国的国民生产总值(GNP)。而且,中国制造业中出口比例很高,这一特点固然帮助中国摆脱了上世纪70年代以来历次国际收支危机的冲击,但也使得中国经济增长过于依赖外需,使得中国国民从中分享的比例不够高。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的调研显示,到2006年底,全国农村绝对和低收入贫困人口总数是5700万。联合国和世界银行今年分别公布《国际比较计划》报告,也指出过去高估了中国的经济规模和居民的实际生活水平,而且中国这个“GDP富国”是“消费穷国”,下调中国的购买力水平,大幅提高中国贫困人口的数量和比例。这些都再次向我们敲响了警钟。

    南斯拉夫、巴西、菲律宾……我们已经见识过一个又一个发展中国家在这条道路上难以为继,甚至坠入深渊,如果我们不能纠正已经暴露的众多偏颇、错误,我们的命运也不会比他们好多少,我们恢复历史光荣的希望就只能是梦想。我们可以对辛苦研究、计算的环球透视说一声“谢谢”,我们更要牢记“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而继续努力奋斗。

    (作者系国家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副研究员)

微信扫一扫|长按识别,进入读者交流群

梅新育
梅新育
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