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呈祥:当前文艺观念和文艺创作中的几种偏向

作者:仲呈祥 来源:红旗文稿 2018-10-13 1246

当前文艺观念和文艺创作中的几种偏向

仲呈祥

仲呈祥:当前文艺观念和文艺创作中的几种偏向

文艺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载体。文艺工作者本应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树立起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用健康向上的文艺作品和做人处事陶冶情操、启迪心智、引领风尚。然而,当前一定范围内存在的文艺观念和文艺创作上的一些偏向,使一些文艺作品偏离了正确的价值取向,需要引起我们高度关注。

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以来一定范围内出现的一种以经济思维误导文化建设、误导文艺创作,以利润思维统领审美思维的唯收视、唯票房、唯码洋、唯点击率即唯经济效益的错误倾向,目前在一定范围内依然存在。一些文艺工作者在正确理解和把握文艺的社会属性和社会效益问题上出现了偏差,没有把社会效益放在第一位。在他们那里,不是经济效益服从社会效益,而是经济效益优先,甚者不惜牺牲社会效益来为获取经济效益服务。

毋庸讳言,为了适应从以阶级斗争为纲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伟大历史转折,党以文艺“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二为”方向取代了过去的“为政治服务”,大大解放了文艺生产力。但正如邓小平辩证阐述的,这更加明确了文艺工作者的时代使命和社会责任,因为这决不意味着文艺可以脱离政治,相反,文艺是不能脱离政治的。然而,有人却习惯在二元对立、非此即彼、好走极端的形而上学单向思维驱动下,要么不从属于政治就从属于经济、以利润思维统领审美思维;要么不从属于政治就脱离政治、重蹈“为艺术而艺术”的老路。显然,这两种倾向都背离了唯物辩证法和文艺发展规律,严重妨碍了面对新时代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的持续健康繁荣。譬如,常见对一部影片,因其票房高,便一俊遮百丑,评论上宣扬的都是经济效益如何高,不问其精神内涵和价值取向究竟如何。有的文艺作品像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所批评的那样,“热衷于所谓‘为艺术而艺术’,只写一己悲欢、杯水风波,脱离大众、脱离现实”。

在2013年8月19日召开的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一方面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另一方面要高度重视意识形态这项极端重要的工作。这两方面都要抓好,互补共进,不能是此非彼,重此轻彼。在谈及文化体制改革时,他明确指出:“无论改什么、怎么改,导向不能改,阵地不能丟。”2014年10月15日,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又强调,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大潮中,文艺不能迷失方向,不能在为什么人的问题上发生偏差,“当两个效益、两种价值发生矛盾时,经济效益要服从社会效益,市场价值要服从社会价值。文艺不能当市场的奴隶,不要沾满了铜臭气”。2016年11月30日,在中国文联十大、中国作协九大开幕式上,习近平总书记再次谆谆告诫我们:“要珍惜自己的社会形象,在市场经济大潮面前耐得住寂寞、稳得住心神,不为一时之利而动摇、不为一时之誉而急躁,不当市场的奴隶,敢于向炫富竞奢的浮夸说‘不’,向低俗媚俗的炒作说‘不’,向见利忘义的陋行说‘不’。”在不久前召开的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他又一次强调,文艺工作者“要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自觉讲品位、讲格调、讲责任,自觉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加强道德品质修养,坚决抵制低俗庸俗媚俗”。对文艺领域存在的经济思维、利润思维偏向给予了有力纠正。

近些年来文艺界出现的形形色色的历史虚无主义和文化虚无主义思潮,虽经过批评后有所收敛,但仍在部分创作者那里有着一定的市场,成为影响文艺创作正确价值取向的严重偏向。

不言而喻,在西方错误思潮对我进行强势渗透而我们有人又缺乏文化自信的情势下,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的那样:“如果‘以洋为尊’、‘以洋为美’、‘唯洋是从’,把作品在国外获奖作为最高追求,跟在别人后面亦步亦趋、东施效颦,热衷于‘去思想化’、‘去价值化’、‘去历史化’、‘去中国化’、‘去主流化’那一套,绝对是没有前途的!”这里提及的“五去”,根子都在对五千多年文明历史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缺少正确认识和应有自信,对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的历史中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缺少正确认识和应有自信,都可归结为形形色色的与马克思主义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截然相悖的历史虚无主义和文化虚无主义思潮。

应当看到,随着对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的学习、领悟、践行逐步深入,文艺界存在的历史虚无主义和文化虚无主义泛滥的严峻局面已经发生了深刻而喜人的改观,但距离新时代人民需求仍有明显差距。比如,在创作上,有的作品还在解构经典,消费历史,随意把《三国演义》戏说成“二国演义”,把“赤壁之战”乱改成曹操与周瑜争夺小乔;有的作品还在篡改革命历史,丑化革命英雄,随意把坊间传说和靠不住的“口述记忆”搬上银屏、舞台或进入文学画廊;有的影视作品塑造革命领袖和历史伟人形象时,单纯为了吸引受众赚取眼球赢得票房,选择演员未经严格培训而严重缺失历史感。在评论上,有的文章不是先“各美其美”,讲清楚中华民族该文艺门类的优秀历史传统、文化积淀和基本国情,然后再“美人之美”,以国际视野学习借鉴其他国家其他民族的先进文明成果为我所用,并进而实现“美美与共”,将两者交融、整合而创造出具有中国特色、中国精神、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社会主义文艺,而是生搬硬套西方文论或西方类型片经验,“唯西是从”,背离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丧失了应有的文化自信。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文联十大、中国作协九大开幕式上的讲话中指出:“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坚定文化自信,是事关国运兴衰、事关文化安全、事关民族精神独立性的大问题。没有文化自信,不可能写出有骨气、有个性、有神采的作品。”他强调,文艺家“必须有史识、史才、史德”,要“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绝不做亵渎祖先、亵渎经典、亵渎英雄的事情”。要把历史当成“一面镜子”“一位智者”,以更好“认识过去、把握当下、面向未来”。他严肃指出:“戏弄历史的作品,不仅是对历史的不尊重,而且是对自己创作的不尊重,最终必将被历史戏弄。”一个民族的历史和文化是一个民族安身立命的基础,如果我们的历史和文化被庸俗化、娱乐化,我们的民族精神就会被矮化,就无从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当前,存在于文艺界的还有一种与新时代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主潮相悖的理想缺失、信念动摇、精神滑坡、道德沦丧的倾向。可以说,个别文艺工作者对“观赏性”的片面强调,对这种倾向的蔓延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旗帜鲜明地批评了那些“调侃崇高、扭曲经典、颠覆历史,丑化人民群众和英雄人物”的作品,那些“是非不分、善恶不辨、以丑为美,过度渲染社会阴暗面”的作品,那些“追求奢华、过度包装、炫富摆阔,形式大于内容”的作品,并深刻指出:“鲁迅先生说,要改造国人的精神世界,首推文艺。举精神之旗、立精神支柱、建精神家园,都离不开文艺。”作家艺术家的天职,就是要做引领时代风气的先觉者、先行者、先倡者,以有筋骨、有道德、有温度的优秀作品,讴歌人民的伟大实践,彰显理想之美、信仰之美,弘扬中国精神,提升国民素质。其后,他又在中国文联十大、中国作协九大开幕式上的讲话中再次丰富、深化、发展了这一重要文艺思想。他反复嘱咐作家艺术家“对文艺来讲,思想和价值观念是灵魂”,“歌唱祖国、礼赞英雄从来都是文艺创作的永恒主题,也是最动人的篇章”。“要把提高作品的精神高度、文化内涵、艺术价值作为追求,让目光再广大一些、再深远一些,向着人类最先进的方面注目,向着人类精神世界的最深处探寻,同时直面当下中国人民的生存现实,创造出丰富多样的中国故事、中国形象、中国旋律,为世界贡献特殊的声响和色彩、展现特殊的诗情和意境。”这段精彩议论,值得我们反复咀嚼,认真体味。

在这里,习近平总书记叮嘱作家艺术家追求作品的精神高度、文化内涵、艺术价值。这对于那些片面强调文艺作品“观赏性”的人,确有深意藏焉!因为精神高度、文化内涵、艺术价值三者亦即思想性、艺术性,其逻辑起点都是作品自身的品格,同属创作美学范畴,都是客观存在于作品中的恒量;而观赏性则不然,其逻辑起点变成了观众的接受效应,它属于接受美学范畴,是一个因人而异(同一作品在具有不同人生阅历、文化修养、审美情趣的观众那里观赏性是迥异的)、因时而变(同一作品在不同的历史背景、政治氛围、文化语境下的“观赏性”必然迥异,昔日之“毒草”变成今日之香花即是)、因地而迁(同一作品在不同审美空间里观赏的效应也是相异的)的变量。决定“观赏性”的主要因素不在作品而在观赏者的素养和观赏环境。马克思说过,再美妙的音乐,对于不辨音律的耳朵都是没有用的。“观赏性”的真正解决要靠主管部门联合全社会力量,单一地推给创作美学范畴的作家艺术家来解决既违背审美规律,又可能导致对“观赏性”的认识误区和盲目追求,造成全社会群体性审美理想和审美精神的流失。习近平总书记所深刻批评的“廉价的笑声、无底线的娱乐、无节操的垃圾”,从一定意义上说,都是片面强调和追求“观赏性”而产生的恶果。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进一步明确,文艺创作应当“坚持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相统一”的科学标准,并发出了“加强现实题材创作,不断推出讴歌党、讴歌祖国、讴歌人民、讴歌英雄的精品力作”的号召,“倡导讲品位、讲格调、讲责任,抵制低俗、庸俗、媚俗”。这为新时代繁荣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提供了科学的行动指南。

纠正文艺观念和文艺创作中存在的这些偏向,关键在于对创作主体的建设和要求上。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加强文艺队伍建设,造就一大批德艺双馨名家大师,培养一大批高水平创作人才。”他反复强调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在中国文联十大、中国作协九大开幕式上的讲话中他指出,“文艺创作方法有一百条、一千条,但最根本的方法是扎根人民。只有永远同人民在一起,艺术之树才能常青”。在近日召开的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他再次强调,要引导广大文化文艺工作者深入生活、扎根人民,把提高质量作为文艺作品的生命线,用心用情用功抒写伟大时代。这对文艺工作者提出了新的要求。

论及作家艺术家主体的学养、修养、素养,习近平总书记2015年五四青年节视察北京大学时精辟论述的“三个离不开”——离不开哲学精神的指引,离不开历史镜鉴的启迪,离不开文学力量的推动——可谓金玉良言。毛泽东同志曾倡导“读点哲学”,哲学管总,真正做到摒弃长期影响制约过我们的二元对立、非此即彼、好走极端的形而上学单向思维,而代之以纵览全局、兼容整合、辩证取舍的和谐思维,实现哲学思维层面的深刻变革;毛泽东同志又曾倡导“读点历史”,把历史当作一面镜子、一位智者,鉴古知今,洞察未来,以民为本,真正把握唯物史观;毛泽东同志还曾倡导“读点鲁迅”,在这里,我以为既指读点鲁迅著作,又不妨把鲁迅当作文学的符号。而习近平总书记论述的第三个离不开中的“文学”,与马克思在其著作中使用过的“诗歌”一样,都是泛指的人类以审美方式把握世界的各种文艺形式,“离不开文学力量的推动”,就是离不开各种文艺形象提供的精神正能量的推动。

今天,面对新时代的文艺家们,遵循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艺工作的重要论述的指引,自觉纠偏,敢于改造自我,进行自我革命,以崭新的自我深入生活,扎根人民,持之以恒地从哲学、史学、文学和现实生活中汲取丰富营养,坚持以文化人,以艺养心,以美塑象,贵在自觉,重在引领,胜在自信,一定能铸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的新辉煌!

微信扫一扫|长按识别,进入读者交流群

仲呈祥
仲呈祥
3
0
0
1
4
0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