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送红军》 净化灵魂的时代强音

作者:伏牛石 来源:作者博客 2014-06-22 619

  核心提示:优秀影视作品,不仅可以净化灵魂,更可引领真善美健康发展。

  芸芸众生的人类社会中,任何一颗原始的灵魂都是需要规范与砥砺的。虽然古人说,人之初性本善,可古人又说,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啊。何谓人性?人之本质属性也。既然人生之初,性本良善,何以还要父亲教养, 老师严教呢?说白了,教养与严教,其实就是一种规范。所位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就是一种砥砺。我们知道,璞玉经过雕塑师的精雕细琢,才能成型成器;人经过父母师友的教育培养与影响,才能成为家庭社会的有用之才。这些道理,几乎连目不识丁之人都由衷认可。

  所以,我们所说的规范,就是说一个人的行为不能不加约束而任其率性飞迸,四处游荡,,为所欲为,以致伤害他人,荼毒社会;所谓砥砺,就是要把每一个灵魂都在社会规范之下形成的正确框框里,淬火锤炼,及至成钢,铸成有用之器,使之利于己更利于他人与社会。

  人既然生存于社会之中,就应该顺应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恪守社会约定的道德法规,按照社会对人的基本要求立言行事。鲁迅先生说过,谁也不能拽着头发脱离地球。同样,我们也可以说,谁也不能脱离社会绝世而立。如果一个人宁要犯浑,搞所谓的特立独行,违背人类社会的正常规律行事,那他就要走向另一个极端,直至成为对社会有害的人。因此说,一个单纯意义上要离开地球的人,就等于自取灭亡;一个单纯行为上想离开社会的人,就等于自行褪去了做人的形质。

  社会上诱导人灵魂归宿的引力源实在太多太杂芜。正如人所走的路一样,有坦途也有弯道,这路上有欢歌也有泪水。不管是坦途还是弯道中间,有崎岖陡峭举步维艰的崖壁,也有顺势而下不费力气的滑道。所不同的是,自然与人类总有这样一个普遍现象,凡是崎岖难走之道,虽历尽千辛甚至付出血的代价,可最终都能走进景色奇异的理想之所,登上一览众山的险峰绝顶,领略心旷神怡的无限风光,感受登高望远的壮阔胸怀;相反,凡是投机取巧的所谓坦途顺道,最多也只能引领自己止步于人皆可至的黄土野岭,甚至滑下深不见底的沟壑深渊,见识俗不可耐的樗栎杂草,感受平庸猥琐的精神境界。更可怕的是,在这样的环境之中,稍不留意或者刻意为之,不少人就要走进旁门左道,身染悖逆与罪恶。

  人性是需要引导与矫正的,灵魂是需要淬炼与净化的。历史上任何著名的人和事,都是在两种思想和力量的较量中走向完美与邪恶的。最近看了电视剧《十送红军》,心灵受到了深深的震撼,对人生的理解与认识又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深深感到,再普通的灵魂,再微小的人物,只要经过高尚之水的洗涤净化,都可能会和许多先贤圣哲们高尚的灵魂一样,可以发出璀璨绚丽的光彩,做出令人肃然起敬的壮举。

  如果说,已播放三个单元中的那些人物,没有共产党的引领,没有血与火战场的生死考验,没有心目中渐次明了的人生目标吸引,他们就没机会把自己身上蕴藏的光元素迸射出来,成为耀眼的华彩。或者说,他们可能在自己的一亩三分地里,和千千万万只为自家稻粱谋的人一样碌碌庸庸度过一生。如果再往不好的地方想,他们中的某些人可能为生活计或其他原因甚至铤而走险,对社会与他人犯下不可饶恕的罪恶。可他们是幸运的,他们遇到了共产党和红军,明白了人生至高无上的道理,他们平凡的生命因此注入了时代最进步的活力,一个个由名副其实的凡夫俗子升华成了为理想而奋斗的志士仁人。

  那个带着四个儿子参加红军最后父子五人均捐躯沙场的钟石发,就是一个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人。他不满当时黑暗残酷的社会现实,希望通过个人奋斗为自己和家庭打拼出一片自由幸福的天地。为此,他曾参加了国共合作的北伐战争,在血与火的战争中经受过生与死的洗礼。然而,他和许多人一样,在残酷的的斗争实践中逐渐看清了原先热衷的革命的真面目,于是决然从中退了出来。直到他认识了共产党及其所领导的红军,他的世界观才发生了彻底的变化。他很快由一个只为自己打拼的狭隘革命者,迅速诚成长为一名坚强的无产阶级革命战士。在血的事实面前,他感悟到,只有共产党与红军,才是一心为老百姓打天下的队伍。也只有这样的队伍,才是他和和他一样的人们值得尊敬并可以与之共同奋斗的队伍。于是,他毅然带着四个儿子一同参加了红军。一旦做出了人生中最重要的选择,钟家父子就义无返顾。他们虽然身在四处,可是出人意料地做出了一个共同的选择,都参加了所在部队的红军敢死队。最令人感佩的是,他们都明白,进行战略大撤退时的红军敢死队成员,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可能要死,而是绝对意义上的必死无异。可他们没有一个动摇过自己的意志,,即使在上级领导作出要钟石发留一个儿子为钟家留个根的决定后,钟石发无奈走遍四个儿子所在的部队也毫无结果。最终,父子五人相继成了“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的革命烈士。钟石发一家的经历和事迹,最能说明一个问题,共产党及其领导下的红军是那个时代的民心所向,惟其如此,虽历尽艰辛与磨难,最终还是迎来了革命的彻底胜利。它还告诉我们,人性和灵魂不是一成不变的,它需要经过特殊的环境特殊的教化特殊的磨练,才能走出狭隘之地,实现浴火之后新生的。钟家父子都是普通人,没有了红军队伍,没有了高尚明晰的奋斗目标,他们也可能不惧死亡威胁,做出献出生命的举措。可那样的死及其死的动机和意义和眼前的死相比,就大相径庭了。在红军队伍里,他们同旧世界决战的死不仅壮烈,而且高尚。因为这不是为了一己私利之死,而是为了普天之下穷苦老百姓的自由幸福之死。这样的死,重于泰山;这样的死,死得其所。当钟家父子为了天下苍生奋战沙场且最后捐躯沙场后,每一个正直人的心里都可能产生这样一个意象,一个普通的农民带着他的四个原是普通农民的儿子,以他们原本微不足道的身躯融进了时代变革的伟大潮流之中,在那样宏阔壮烈的环境里,他们的生与死,他们的说和做,已经超越了一个社会个体的平庸与凡俗,进入了一个至高无上的大化之境。他们平凡朴实的身影,在牺牲的一刹那,就永远定格在了人类伟大事业的宽阔荧屏之上,成了革命史册上永恒的感人画面与精神图腾。

  张二光就是亲眼目睹了钟石发父子英勇献身的感人场景后,心灵受到极大震撼与激励,最后逐渐成长成为英勇无畏的红军战士。他原本是红军电台收发钟四发的护卫人员,当钟四发和他的父亲为了完成诱敌远离主力红军的任务,把生的希望留给他,同时还肩负着把无数红军战士用生命夺取回来的苏维埃政府土地分配档案交给上级的任务时,他已经把自己的生死置之度外了。从那一刻起,张二光已经完全具备了一个红军战士为了革命事业牺牲自己一切包括生命的基本觉悟。后来,在袁班长、左连长、老邱。瞎子、傻子等人的感召与影响下,他逐渐由一个普通的红军基层士兵,成长为一名无私无畏机智善战的英勇战士。尽管在右手被敌人致残后,他的思想一度陷入焦躁与悲观,原本蓬勃向上的革命思想和意志受到影响,可他对革命事业的赤胆忠心却始终没变。他思想和意志的消沉,不是源自对革命事业失去了信心,而是担心自己作为红军队伍里受人羡慕尊敬的神枪手,一旦失去了健康的手,就再也不能杀敌于战场,为革命做贡献了。杀敌不成,反倒成了革命事业的累赘,是他最偷心遗憾的事情。他一时间的萎靡不振,他心有不甘的自动离开红军队伍,他一而再再而三地被战友们善意激将与咒骂,不仅不代表任何消极意义上的不团结和冷漠因素存在,反而更加体现了作为坚定革命者的他们,忠贞不渝的革命性和生死与共的战友情。不管是兄长一般关心他的袁班长也好,还是面酷心慈打心眼里喜欢他的左连长也好;不管是熟稔枪支性能技巧及历史源流的老邱和瞎子也好,还是先傻后来重新觉醒的傻子也罢,他们都在张二光成长过程中,起到了不可或缺的关心激励催化作用。在红军队伍里,大家都是普通的人,原本都做着普通的事,只因来到了红军这个大家庭里,大家不分你我,亲如一家,相互砥砺,共同成长。每个人都在以自己的言和行潜移默化地感染影响着他人,同时也在以在接受着他人的感染和影响。也正因为这样,在这个队伍里,没有人投机取巧,没有人贪生怕死,更没有人损人利己。大家实实在在都是为了一个共同的革命目标,走到了一起,战斗在一起,相互激励奋斗在一起,既结成了无以伦比的亲密战斗情谊,又汇成了一股势不可挡的巨大力量。正是这样的队伍,这样的战士,这样的生死之情,这样的巨大力量,才决定了它虽历经挫折却战无不胜,虽处劣势却最终由弱到强,形成摧毁旧世界的巨大力量,最终取得革命的成功。伟大寓于平凡这句话,在这个队伍里,无论是高级将领,还是普通战士,他们以自己的说和做,无处不在验证着它的高度正确性。电视剧第二单元最后,当我们看到两个身中数弹的红军战士张二光和瞎子,在生命的最后一刻,凭着坚韧顽强无私无畏的革命意志,一个用尽全力托枪,一个用尽全力扣动扳机,联合打死最后一个敌人,并因此挽救了频临死亡边缘的陌生战友贺坚的时候,你的灵魂一定会受到透彻肺腑的震荡与洗礼!张二光、瞎子,贺家父子五人,同左连长、袁班长、老邱、傻子一样,他们平凡而高尚的灵魂永远走进了人类铺就未来生之路的壮丽天堂,化作人类追求幸福与光明的永恒灯塔,激励着后来者奋勇向前。张二光、瞎子凭着生命最后一丝力气打死了生平最后一个敌人,却换来另一个坚强无私的革命者賀坚活了下来。在剧里,始终有一个线索在引导人们告诫人们,革命事业后继有人,革命精神自相传递,革命烈火只会熊熊成燎原之势,绝不会就此熄灭。就是在这样的悲壮画面中,下一个单元的主人公賀坚正式豪迈登场了。前赴后继,薪火相传。钟全发、张二光、賀坚等英雄形象所蕴含的意义,最生动最透彻地诠释了这一点。

  賀坚也是农民的儿子,只是他接受过高等教育,成了最早参加革命队伍的先行者。他到过苏联,身上既有革命的坚定信念,又有许多人没有的文化知识与革命理论。他和连长之间的争执,不仅是文化上的差异,更是路线方针上的分歧。无异,賀坚身上有着连长所没有的军事理论,可他缺少的是连长身上在血与火的实践中积累的实事求是与灵活机动。为了执行上级命令,賀坚可以冲锋陷阵,置生死于度外,可他就是不考虑战场上敌我力量的悬殊,仅凭坚定的革命性来面对一切。于是,给革命事业带来了惨痛的损失。当他不听连长的劝告,一味坚持冒着敌人密集的火力冲锋后,十几个战士的生命就这样白白失去了。从秋收起义走过来连长对他的痛骂,他自己主动深刻的反思与懊悔,其实都是在以小喻大地告诉我们,机械照搬苏联革命成功经验的做法,就是极左思想的最有力表现。和当时中央高层的领导人一样,在血的教训面前,大家的觉悟是会慢慢提高的。賀坚在血的教训面前的觉悟,不正暗示了后来遵义会议上二十八个半布尔什维克们的觉悟吗?賀坚具有审时度势的远见卓识。湘江之战后,他看到红军主力遭受巨大牺牲,就坚信打下遵义后中央一定会总结教训,有一个伟大的转折。他自己也在不停地把这个正确预见告诉身边的战友们,虽然战友们并不理解,他也不急不躁,积极做各方面的鼓励和开导工作。剧中的賀坚也是一个普通人,只是他身上有过留学苏联的辉煌经历,更有红军队伍里少有的军事理论素养和文化知识,按说賀坚如不那么早牺牲,他的未来真可以出将入相,走进红军队伍的高层。但战争是残酷的,革命事业在每一时刻都需要有人付出生命代价的,賀坚义无反顾地选择了牺牲,这正是他短暂而又辉煌人生的最美好最壮丽之处。賀坚与千里之远来寻找自己的哥哥和未婚妻梅子之间的摩擦与融合,更是把一个特殊红军战士賀坚的形象,塑造得感天地泣鬼神。有文化的賀坚看不上没文化的梅子,不为别的,就因为梅子和他之间没有共同的革命理想。一个革命者,把革命的利益看待高于一切,有文化的賀坚和那个苏联的恋人塔娅(不知对否)之间的爱情,为啥令他难忘?就是因为彼此之间拥有一个共同的革命信仰。他为啥坚决排斥反对父母之命的未婚妻梅子?不用多说我们就自然明了了。可是任何一个革命者,他首先是一个社会人,然后才是革命者。梅子的热情、泼辣、执着、善解人意和对賀坚忠贞不渝的爱情,终于在血与火的战争中得到了賀坚最终的认可与接受。梅子没有一般红军战士所具有的觉悟,她只知道爱自己的未婚夫賀坚,未婚夫所追求的事业就是她的事业,未婚夫愿意付出生命代价追求的理想,就是她的理想。二人短短的摩擦与接触中,梅子也在变,她的变无一不在受着红军队伍高尚情操的影响。最后,梅子甘愿放弃生的机会,赶到未婚夫作战的战场,同賀坚一起奏响了壮丽青春的动人赞歌。到此,红军队伍里,坚定的革命信仰,不屈的革命意志,和谐的战友之情,坚定的革命目标,炽烈的人间亲情,便一同交汇在一起,谱写出了感天动地的人生乐章。

  人心向善,亘古不易。善恶交战,胜败难分。一个时代的总体价值导向,影响着这个时代的每一个人。正确的导向确立了,并占据了主动,真善美就能大行其道,邪恶就会自行消遁。相反,一个社会如果没有了阳光与朗朗天空,雾霾就会伺机而来,人间就会暗无天日。一切邪恶就会像打开的潘多拉盒子,肆意横行,危害人类。人性是必须加以限制与规范才能趋向真善美的,灵魂是需要彻底净化才能得到升华的。只有在正确的轨道上,前行的人和车辆才不会颠覆。如果把时代的车辆误导到歪门邪道上,车毁人亡现象的发生就不足为怪。《十送红军》电视剧播放尚未过半,就已经传递了太多多年已经式微甚至匿声的正能量。不要说学校里的孩子们看了会受到心灵的震撼与净化,就是没有被邪恶彻底俘虏的成人们看了,也一定会受到深深触动。但愿主流媒体多一些这样的激人奋进向善的好节目,让更多扭曲了的灵魂在默默无声中得到及时的救治与矫正。

微信扫一扫|长按识别,进入读者交流群

2
0
1
2
0
0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