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一民发言:从农村历史文化保护看城乡发展一体化的重要性

作者:郑一民 来源:红色文化网 2015-07-01 617

郑一民发言:从农村历史文化保护看城乡发展一体化的重要性

河北省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河北省文联原主席  郑一民 

  但凡人类,大抵都期望自己的家乡美、祖国美。但这种美是有条件与标准的,即自然风貌与人文景观和谐成趣、精神与物质相得益彰、现实与历史一脉相承。中国古人将这种现象称为“天人合一”。然而,现实生活中却常常出现人为制造人类灾难的现象。下面,我拟就城乡发展一体化与保护、弘扬农村历史文化的关系谈一点粗浅看法,请大家批评指正。

一、农村历史文化遗存是我们民族繁衍生息的根

  谁都知道,中国历史上是个农业大国,几千年农耕文明造就了中国不同于其他国家与民族的独特历史与特色文化。这种文化几千年绵延不断、一脉相承,使中国成为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支撑这一文明的基础就是数以百万计的广袤农村。那里不仅生活着共和国人口的主体,还是熏陶、传递民族血脉、精神与美德的脐带。由历代先祖创造和修建的村落中,每一座老屋古院、每一条街巷寨墙、每一片田园山场、每一驾马车牛犁、每一个磨盘灶台、每一句乡音俚语、每一件镰刀锄头、每一个节礼祭仪、每一个习俗风情,甚至每一棵古树、每一座小桥、每一条小河等,都深深烙着中国印,是我们繁衍生息的温床、土壤与家园。这是中华民族不可复制的文化财富。但是21世纪以来,随着城镇化与现代化建设的快速发展,传统村落及其文化遗产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据国家统计数据,2002年前,中国有360万个自然村,到2012年,已锐减为270万个,十年里有90万个村落消失了,平均每天有240个自然村消亡,而这其中就包含众多具有重要历史文化价值的古村落。

  时代变了,人民富了,群众要拆旧盖新无可指责,关键是如何改造。一些地方政府为了所谓“政绩”而盲目大拆大建,特别是让一些利润熏心的房地产开发商参与其中,造成大批古老的农舍、街道、牌坊、祠堂、庙宇、戏台的人为毁灭,确是一件令人痛心的事!我们还应当清楚,中国革命是由“农村包围城市”取得胜利的。数以万计的村落消亡,自然也让大量红色文化遗存消亡。物质的东西毁掉旧的可以再造一个新的,而传统美德、信仰、品格和精神却会因失去传承环境和载体而无从延续。如果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不知道自己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能不悲哀吗?这些现象虽不是社会发展主流,却对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和红色文化造成巨大破坏。

  特别是在大拆大建中,一些官员还打着“实现农村现代化”,“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向发达国家学习”等幌子,到处建罗马柱广场、西洋风格楼堂馆所,结果是楼变新变高了,却在无意中充当了西方文化和价值观的宣传员,而虚无了自己的历史与文化。其实,不管是在欧洲还是美洲,每个国家都很重视自己的文化遗产保护,将之视为珍宝。例如美国,只要是超过100年的历史遗迹,他们都要精心保护;欧洲意大利、法国、德国等纷纷开展“大到一座古屋、小到一个汤匙”的调查保护活动,许多村庄还保持着19世纪、18世纪甚至17世纪的古貌古俗,其一砖一木都受到法律保护。若因修路等需改建这些建筑,都需报请国家批准。为什么?他们是要用自己的历史建筑、传统文化传承自己的思想、文化与价值观。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拆毁古村,将新农村建成兵营一样的一排排整齐房舍是个败笔!那不是拆旧村旧建筑,是拆毁我们的文化、拆毁我们的精神家园。总书记说“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啥叫“乡愁”?乡愁就是民族的历史与文化,就是我们充满魅力的精神家园。他说叫我们望得见山,看得见水,为啥不说叫我们看得见乡愁,而是“记得住乡愁”,因为乡愁不是让我们看的,而是让我们深入血液的精神性的东西。历史评价一项事业的成败,不仅是站在今天看明天,还要站在明天的角度回看我们今天的工作对后世的影响与价值。

二、现代化城市建设中的忧虑

  城镇化在世界上既有成功的范例又有失败的教训,关键是国外的好经验如何中国化、如何适合中国国情民情。

  城,为行政区域概念,是人口聚集的地方;市,为商贸交换场所,将这两种功能合在一起的地方才称为“城市”。据史学家和文化学家研究,中外城市发展有着不同的路径,中国是先有城后设市,外国是先有市后设城。在人类社会发展中,城市不断增多与扩大,是经济文化繁荣的标志。据国务院2014年底公布的数据,中国的城市化已达54.4%,这是一件值得骄傲的业绩。但是面对百城一面,我们在感到骄傲和自豪之外,也有深深的忧虑。作家莫言曾说:“房子是盖了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如果房子盖了不住,那房子就不是房子。”他还说,发展太快了就像转基因食品,不仅吃起来没味道和营养,甚至还含有激素和毒素。中央民族大学教授、著名文化学者李耀宗有一句名言是:“发展是硬道理,但硬发展是没道理。”推土机推不出和谐社会,大拆大建也建不出美丽中国,钢筋水泥也铸不起我们美好中国梦。人类必定要进步,社会必定要发展,历史的车轮可以碾碎我们如梭的岁月,但不能碾碎我们回家的路。一个民族如果丢掉了自己的历史与文化,忘记了从哪里来,就不知道该往哪里去。所以,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经济社会发展要有“新常态”。我理解“新常态”三字,就是让城乡社会建设协调、科学、和谐发展。

  对“现代化”这个词,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认识。有人认为高楼林立、电梯空调是现代化,也有人认为宜居宜作、田园风光是现代化,我认为现代化不是追求形式而是创造更适宜人类生活的环境与条件。如果不是这样,那么生活在大都市的人为什么一到节假日都要带着一家老小到郊外、山林、田园中去度过呢?为什么要离开钢筋水泥壳子去感受自然风光和乡野的文化风情呢?他们兜中的钱可能比乡村人多,拥有比乡下人多的各种现代化电器设备,但缺少中华传统文化滋养,缺少民族精神家园的慰藉,所以要到那些富含这些营养的地方去熏陶与补充。这种现象给我们提出了一个极严肃的课题,那就是中国要建什么样的现代化城市?城乡如何实现一体化发展?

三、城乡一体化发展的重要性

  概述中华文明,有超百万年的文化根系,上万年的文明起步,五千年的文明古国,两千年中华一统的漫长历程。正是经过如此漫长的沉淀,才形成了中华民族博大精深、恢宏瑰丽的精神和文化。思谋城乡一体化发展,应该以传承与弘扬这种精神和文化为前提。著名历史学家梁思成曾说过:中国新文化的嫩芽,一定不会凭空萌生,一定离不开那些已经衰老但是仍然蕴藏着生机和活力的老根。换句话说,中国吸取外国城市现代化和社会发展城镇化的成功经验,必须与中国历史文化相结合,以传承、壮大、弘扬中国历史文化为原则,洋为中用,而不是将中国西洋化。前些年出现的百城一面已是教训,决不能再出现千镇万村一面的人为的悲哀。在城市现代化和农村城镇化建设中,建设有中国历史和文化特色的现代化城镇才是方向。无论是生活在城市还是在乡村,我们要让中国人都能感受到中国历史与文化的伟大、民族的骄傲与自豪!

  党的十八大对社会主义祖国发展提出 “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生活”五位一体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22次集中学习时讲话中,对城乡发展一体化问题又作了重要指示,提出“五化”目标,即一是实现城乡居民基本权益的平等化,二是城乡公共服务的均等化,三是城乡居民收入的均衡化,四是城乡要素配置的合理化,五是城乡产业发展的融合化。我理解这“五化”,就是要消灭城乡差别,让每个国民都享受到改革开放的成果,让城乡建设都具有中国历史文化特色,让每个中国人都过上舒适、美好、幸福的生活。这是共产党人的奋斗目标,也是13亿中国人的期望。实现这个目标,既不能把农民从土地上赶出来,拆掉传统村落,聚在一起盖城市、扩大城市,也不能让世代守护“乡愁”的农民在现代化建设中被边缘化。只有城乡协调发展、科学发展,才能真正实现城乡一体化。所谓一体化,就是在政治上、科技上、生活设施上、公共福利上城乡一样,但在文化上却要保持多样性、独特性、丰富性。因丰富而多彩,因独特而彰显个性与魅力,因多样而使家园变得更美好,在城乡现代化建设中让中华文化、优秀品德、民族品格世代相传,永远屹立世界之林。实现这一美好愿景的关键,是村镇的现代化建设。

微信扫一扫|长按识别,进入读者交流群

3
0
1
0
0
0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