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不能听任“精神荒芜”现象在农村蔓延

作者:张宸 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2015-04-11 581

绝不能听任“精神荒芜”现象在农村蔓延

核心提示: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城镇化进程不断推进,广大农村和农民被卷入到经济建设的洪流中。值得警惕的是,经济收入上的大幅提升,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村里人的生活状态,“精神荒芜”的现象开始在乡村显现。 

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城镇化进程不断推进,广大农村和农民被卷入到经济建设的洪流中。与以前相比,农村的物质条件得到了很大改善,农民的经济生活水平上了一个大台阶。然而,伴随着物质条件的改善,不少农村虽然经济上富起来了,却出现了“精神荒芜”的现象,这应该引起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 

我的家乡在一个中部省份一个以农业为主的小乡村,近些年,村里确实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2000年左右,我们村的主干道还是一条坑坑洼洼的泥土路,但今年过年回家时,我从村东头走到村西头,泥土路已经变成了砖渣路。两旁密密麻麻地盖起了四五座三层小楼,还有不少村民买了轿车,以图进城代步更方便。 

目前,随着劳动力价格的上涨,外出务工成了很多农村青年的首选。村里的长者给我算了一笔细账:农村家庭普遍有两到三个孩子,但他们普遍读完初中或高中就辍学了,在外打工一个人一年有5万元左右的收入,仅靠年轻人打工就能一年给家里带来十余万元的收入,这对一个纯农业的家庭来说是一笔不小的收入。 

然而,值得警惕的是,经济收入上的大幅提升,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村里人的生活状态,“精神荒芜”的现象开始在乡村显现。 

其一是娱乐荒芜。在不少农村,村里的家庭普遍有闲钱了是事实,但娱乐活动依然是打牌和喝酒。收入增加只是使得村民打牌的赌注变大了,下馆子花钱硬气了,婚丧嫁娶的花销变高了。目前,我家所在的村口建了三个饭馆,来此消费的大多是本村或邻村的客人。大年三十晚上,村里小卖铺支的麻将摊整夜灯火通明。 

其二是亲情荒芜。在很多农村家庭,年轻夫妻双双外出打工挣钱,只有过年或者农忙时才回家看看。长期不见面,让亲戚间的情谊逐渐就淡了下来。我小时候,即使过年下雪,大家也会踩着雪化之后的泥泞路走七八天亲戚。但现在,村里很多人给亲戚拜年都由电话或短信代替了,基本过了初三就没了浓浓的年味儿。 

其三是道德荒芜。金钱至上的观念,对农村的道德体系形成了冲击。在我的记忆中,以前如果哪家的媳妇打骂了自己的公公婆婆,全村人都会对其指指点点,他们可能很长时间都在村民面前抬不起头。但现在,村里年轻人与父母吵架的事,三天两头就有;过去很多根本不可能在农村出现的失德之事,现在也时有发生。 

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村里一位股骨头坏死的老人,他的两个儿子都盖起了楼房,动手术对他们来说应该不是特别困难的事,但是,老人在过去5年内一直靠一副木制的双拐生活。村里有大年初一串门拜年的传统,听村里人讲,老人不到4点就起床,孤零零地站在村里大路的十字路口,就是为了和路过的人多说说话。 

在一些“精神荒芜”的乡村,因为精神无所寄托,有不少村民开始寻求宗教力量的帮助。在有的乡村,封建迷信活动沉渣泛起,其中不乏借宗教活动骗取钱财之人。这大大削弱了村集体的凝聚力和影响力,也留下了严重的治理隐患。 

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北考察时就指出,即使将来城镇化达到70%以上,还有四五亿人在农村,“农村绝不能成为荒芜的农村、留守的农村、记忆中的故园”。农村的发展事关国家大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短板还是在农村。“精神荒芜”现象在乡村蔓延,与建设新农村格格不入,需要各级部门及早合力解决。

微信扫一扫|长按识别,进入读者交流群

0
0
1
4
0
0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