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殿仁:敢与魔鬼争高下,不向霸王让寸分

作者:李殿仁 来源:红色文化网 2023-11-13 1202

壮丽的诗史 不朽的丰碑

李殿仁

今年是抗美援朝战争胜利70周年。70年前的7月27日朝鲜停战协定签字,抗美援朝战争胜利结束。抗美援朝战争是中国历史上特别是近代史上最值得骄傲、最值得纪念、最值得书写的一场伟大战争,也在世界战争史上占有很重要的地位。称它是壮丽的诗史、不朽的丰碑,名符其实,并不为过。对于这场战争的回忆文章、评论著作、影视作品等等,汗牛充栋、异彩纷呈,虽有不同看法,但主流意见是一致的,是持肯定和褒扬态度的。

今天我向大家汇报两个问题:第一,正确地认识和理解这场战争;第二,传承发扬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

李殿仁:敢与魔鬼争高下,不向霸王让寸分

第一个问题:正确认识和了解这场战争

这里,我们首先要厘清“朝鲜战争”和“抗美援朝战争”是两个概念。朝鲜战争是指1950年6月25日开始的朝鲜国内战争。1945年8月8日,根据雅尔塔协定,苏联对日宣战,13日苏军开始在朝鲜东部清津地区登陆,15日日本无条件投降。为划分对日本占领区受降范围,经苏美协商,在朝鲜,以北纬三十八度线为界,以北为苏军受降区,以南为美军受降区。根据开罗宣言精神,1945年12月27日,苏、美、英三国外长在莫斯科会议达成协议,由驻朝鲜的苏军司令部和美军司令部组成联合委员会,协助南北朝鲜迅速建立一个统一的临时政府,但是,由于苏美双方在一些重大问题上分歧而未能实现。1948年8月15日,在朝鲜南部大韩民国成立,李承晚为总统。9月9日,北部朝鲜民主主义共和国宣告成立,金日成为首相。朝鲜半岛上出现了两个不同性质的政权,形成南北分裂,对立的局面。1948年10月苏联把朝鲜半岛北部行政权移交给朝鲜政府,同年12月25日苏军全部撤离朝鲜。朝鲜南北分裂后,围绕朝鲜统一问题争斗不休,李承晚政府要“北进统一”,金日成首相要实现“祖国解放”。双方都想以自己为主统一,三八线附近枪声不断,摩擦升级,终于导致了1950年6月25日朝鲜战争爆发。这就是朝鲜战争。

历史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1950年6月25日,朝鲜人民军南进作战,发展顺利,28日即攻占南韩政治中心汉城。韩国军队在朝鲜的强大攻势下节节败退。这时美国为维护其在亚洲的领导地位和战略利益,立即出兵干涉。6月26日美国总统杜鲁门命令驻日本的美国远东空军协助韩国作战,6月27日再度命令美国第七舰队驶入我台湾基隆、高雄两个港口,在台湾海峡巡逻,阻止我解放台湾。美国向联合国安理会提交议案,授权组成“联合国军”,帮助韩国抵抗朝鲜军队进攻。在苏联代表因抗议联合国拒绝接纳中华人民共和国为新成员而自1950年1月起缺席的情况下,动议以13对1的表决结果通过了美国提案,并组成了以美国为主导,其他15个国家也派军队参加的联合国军队。6月27日美国总统杜鲁门发表声明,公开宣布,要出兵朝鲜、台湾,并援助在越南的法军,实际上从三个方向对中国形成威胁。特别是派飞机轰炸我东北边境,严重损害我国领土主权安全,并威胁我刚刚建立起来的新政权。在向美连续发出警告无效的情况下,应朝鲜请求,毛主席、党中央经过反复讨论权衡,决定出兵朝鲜“抗美援朝保家卫国”。1950年10月19日晚,彭德怀司令员率军跨过鸭绿江以志愿军名义参战,到1953年7月朝鲜停战,我志愿军同朝鲜人民军并肩作战历时两年零九个月,战胜了美国为首的16国侵略军和韩国军队。这就是闻名世界的抗美援朝战争。

对于这场伟大的抗美援朝战争,我们可从三个维度来认知体悟。

李殿仁:敢与魔鬼争高下,不向霸王让寸分

第一个维度:一是英明决策的胜利。

抗美援朝是毛主席一生最难下决心的决策之一。胡乔木回忆说:“我在毛主席身边工作二十多年,记得有两件事是毛主席很难下决心的。其中一件就是1950年派志愿军入朝作战”。惟其艰难更显伟大,惟其艰难更显荣光。

一是英明在既是被迫作出的决策又是主动作为的重大战略思考。抗美援朝战争不是中国人民要打的,而是美国当局迫使中国人民不得不打的一场战争。6月30日美国向朝鲜派出地面部队;8月27日起,美国侵朝飞机不断侵入中国领空,轰炸扫射中国边境城镇和乡村。美军9月15日在朝鲜西海岸仁川大规模登陆,至9月底,美军全线进抵三八线。美国将本是内战的朝鲜战争变成侵略反侵略战争,并使朝鲜战争国际化,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第一场大规模的国际性局部战争。对此,中国政府和人民提出了强烈抗议与严重警告。1950年9月30日政务院总理周恩来指出:“中国人民热爱和平,但为了保卫和平,从不也永不害怕反抗侵略战争。中国人民决不能容忍外国的侵略,也不能听任帝国主义者对自己的邻人肆意侵略而置之不理。”10月3日周总理紧急约见印度驻中国大使潘尼迦的谈话中指出:“美国军队企图越过三八线扩大战争。美国军队果真如此做的话,我们不能坐视不顾,我们要管。”然而,美国当局认为周恩来的警告是对联合国的“恫吓”,印度大使“充其量不过是一个共产党的传声筒罢了”,中国不会插手解决朝鲜问题,不敢同组织有序的美军较量。于是一意孤行,在李承晚军于10月1日越过三八线后,美军10月7日大举越过三八线向中朝边境进攻,将战火烧到了中国大门口。整个朝鲜面临被美国全部占领的危险,中国大陆安全也受到了严重威胁。在此紧急关头,朝鲜劳动党朝鲜人民共和国政府请求苏联和中国出兵给予军事援助。毛主席、党中央反复研究认为,美国逼迫我们,我们不能总是被动挨打,要主动反击。周总理说“六月二十五日朝鲜战争爆发,给了我们新的课题:支援朝鲜人民,推迟解放台湾”。毛主席、周总理都认为,“如果不出兵,让美国压至鸭绿江边,整个南满电力将被控制,无法进行正常建设”。10月27日,毛主席同民主人士周世钊谈到朝鲜战争时说:我们急切需要和平建设,如果要我写出和平建设的理由,可以写出百条千条,但这百条千条的理由,不能敌得住六个大字,就是“不能置之不理”。现在美帝的侵略矛头直指我国东北,假如它真的把朝鲜搞垮了,纵不过鸭绿江,我们的东北也时常在它的威胁中过日子,要进行和平建设也有困难。所以,我们如果置之不理,美国必然得寸进尺,走日本侵略中国的老路,甚至比日本搞得更凶。它要把三把尖刀插在我们身上,从朝鲜一把插在我们头上,以台湾一把插在我们腰上,把越南一把插在我们的脚上。天下有变,它就从三个方面向我们进攻,那我们就被动了。我们抗美援朝就是不许它的如意算盘得逞。“打得一拳开,免得百拳来”。所以说,毛主席、党中央英明决策就英明在既是美帝所迫又是朝鲜所邀还是苏联所劝,但最终是我们自己决策,变被动为主动,化危机为新机。

二是英明就英明在既是艰难的决策又是科学的筹划。当时,新中国成立刚刚一年,新生的人民政府面临着各方面的严重困难:“战争创伤还没有得到完好的医治”,“土地改革工作尚未完成”,“国内的土匪、特务还没有彻底肃清”,“军队装备和训练尚不充分”,“部分军民有厌战情绪”等,国家政治秩序、经济秩序和社会秩序都未走上正轨。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军队装备相差太大。美国的钢产量是8772万吨,而中国仅有60.6万吨,相当于美国钢产量的1/144。1950年中国的国民生产总值仅为180亿美元,而美国则达到3533亿美元,中国仅为美国的1/20。在军队武器装备方面,美军是世界上最现代化的军队。美国不仅有强大的陆军,还有强大的海军和空军,还有原子弹。从朝鲜战争一开始,就将海军空军投入作战,而中国人民解放军的海军空军还在组建过程中,没有形成战斗力,地面部队装备差距太大。美军一个师就有各种坦克149辆、装甲车35辆、各种火炮794门、汽车3800余辆。美军的战场机动力、火力突击力、后勤补给力都很强,通信设备先进,指挥畅通灵敏。而志愿军初期没有坦克参战,步兵军都没有坦克和装甲车编制,一个军的火炮只有520余门,而且陈旧、型号杂、射程短、炮弹少。一个军仅有汽车一百辆左右,通信设备落后,指挥联络困难,有的靠通信员徒步送信传递。在这种情况下,出兵异国,同头号帝国主义美国的军队作战,心里确实没有底,上下蔓延一种恐美、惧美的情绪。毛主席、党中央认为“敌人打进我们的大门来了,怎么谈建设?”中朝是唇齿之邦,唇亡齿寒。朝鲜如果被美帝国主义压倒,我们东北就无法安定。美帝打到鸭绿江边,我们怎么安心生产。彭德怀元帅说:“三五年以后再打,让我们松一口气,好不好?当然好,但是三五年以后还是要打的。我们三五年辛辛苦苦建设起来一点工业,到那时候还是要被打得稀烂。” “我们要建设国防、建设重工业,三五年是办不好的,五年时间不能有过高希望,短短三五年,陆军、空军装备不可能特别改善,海军更谈不上,所以迟打不如早打”。“从经济上说,从国家长远建设上说,迟打早打,迟早要打,迟打不如早打”。中国决策出兵抗美援朝,最核心最本质的考虑是维护中国的国家利益。毛主席经过深入思考,坚定地说:“应当参战,必须参战,参战利益极大,不参战损害极大”。1994年基辛格在《大外交》一书中说“毛泽东有理由认为,如果他不在朝鲜阻挡美国,他或许在中国领土上和美国交战,最起码,他没有得到理由去做出相反的结论。”

毛主席、党中央总是唯物地辩证地分析问题,中央政治局当时就对中美在朝鲜交手时双方的优劣条件进行分析比较,认为美国虽强也有短处,作了明确深刻地阐述。美国在军事上是“一长三短”。一长是钢铁多。三短是战线太长,从欧洲的柏林到亚洲的朝鲜,首尾难以相顾;运输线太长,要横跨大西洋和太平洋;战斗力不如德国军队和日本军队。除此,美国的盟国西德和日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战败后尚未武装起来,英国和法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伤了元气;美国虽然握有原子弹,但苏联也有原子弹,并且原子弹也不能轻易使用。因此,美国尽管在综合国力和军队装备上占有绝对优势,但并不是不可战胜的。

中国困难虽然多,但也有许多有利条件,东北边防军已作了必要准备,并已调集了二三线部队;中国军队占数量上的优势,并经受了20多年革命战争的锻炼,官兵团结,凝聚力强,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团以上指挥员都是身经百战的老红军、老八路。解放军向来有以劣势装备战胜优势装备之敌的经验。中国是反抗侵略,进行的是正义之战,有中国人民和朝鲜人民的全力支援,特别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政府在中国人民中有极高的威信,具有强大的号召力和组织力。在朝鲜作战,中国军队拥有直接和雄厚的后方支援,利于持久作战。中国已同苏联签订了《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有苏联为后盾,可获得苏联的物资支援,等等。

在认真分析、比较、权衡之后,中央认为中国军队参战不但是必要的,而且是有胜利希望的。实践充分证明,毛主席党中央的决策,是在于全面分析、辩证思维、反复比较基础上作出的,虽然是艰难的决策,的确是科学的谋划。后来的实践基本上都应验了这些分析判断,证明毛主席、党中央目光如炬,看问题看得深看得远看得实,能抓住本质,所以预测准确,决策正确。

三是英明在既是底线思维又满怀信心。毛主席、党中央对抗美援朝战争设计的军事战略目标,有多种解释。综合毛主席、周总理、陈云、彭老总等电报、谈话、讲话等文献,作出的判断和估计是三种可能:第一种可能,志愿军装备苏联武器并在空军的掩护支援下,协同朝鲜人民军作战,有可能在朝鲜境内歼灭或驱逐美国及其他国家侵略军,从而从根本上解决朝鲜问题。这种可能是建立在苏联曾承诺出动空军支援中国人民志愿军基础上的。第二种可能,在苏联不能出动空军直接支援作战的情况下,但有苏联武器装备援助,志愿军实施灵活作战指挥,发挥战役战术特长,把美国打痛,迫使其不能越过三八线,并坐下来谈判。第三种可能,志愿军没有站住脚,被美国军队赶回中国,并占领中国东北一些地方,甚至借机支持蒋介石反攻大陆,影响破坏我们新生政权的稳定和恢复建设计划,引起在国内很多人不满,即使这样也不要灰心,至少后期处理半岛问题我们还参与其中。如果我们不出兵,研究半岛局势就会抛开我们,没有参与的条件了。党中央、毛主席在得知苏联不准备出动空军掩护志愿军作战之后,认为出现第一种可能性已经很小,基本态度是以实现第二种可能为基准,力争第一种可能,力避第三种可能。最后结果实现了第二种可能,把美国打得主动要求停战并遵守不能越过三八线。毛主席多次讲到“要准备同美国人打仗,要准备打前所未有的大仗,还要准备他打原子弹。他打原子弹,我们打手榴弹,抓住他的弱点,跟着他,最后打败他。我还是那句老话,在战略上藐视他,当作纸老虎,在战术上重视他,当作真老虎。”“对战争打起来的时候,不是小打,而是大打,不是短打,而是长打,不是普通的打,而是打原子弹,我们要有充分准备。”“我们的愿望是不要打仗,但你一定要打,就只好让你打,你打你的,我打我的,最后打败你。”类似论述还很多,说明我们毛主席、党中央是作了最坏的准备,争取最好的结果,是底线思维,满怀信心的英明决策,是有底气、有把握、有准备的决策。

李殿仁:敢与魔鬼争高下,不向霸王让寸分

第二个维度: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是毛泽东军事思想的胜利。

正如彭德怀司令员兼政委讲的,“整个抗美援朝的战争都是毛主席、党中央亲自指挥的,我们前线的将士们只不过是认真贯彻执行了毛主席的指示和命令。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是毛泽东军事思想的胜利。”

毛主席为抗美援朝设定了战略方针:“我们应当在稳当可靠的基础上争取一切可能的胜利。”这是抗美援朝战争军事战略指导总的最根本的方针,充分体现了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即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强调朝鲜战争能速胜则速胜,不能速胜则缓胜、不要急于求成。抗美援朝战争可分两个阶段,从1950年10月25日至1951年6月10日,为抗美援朝战争第一阶段。这个阶段,我志愿军和朝鲜人民军采取以运动战为主,与部分阵地战、游击战相结合的方针, 连续进行了五次战略性战役。其特点是:战役规模的夜间作战和很少有战役间隙的连续作战,攻防转换频繁,战役变化急剧。

第一次战役是志愿军于1950年10月25日至11月5日,在中朝边境及其附近地区,对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及其指挥的韩国国军突然发起的进攻战,将其从鸭绿江边赶到清川江以南,初步稳定了朝鲜战局。共歼敌15000多人。

第二次战役是志愿军于1950年11月7日至12月24日,在朝鲜人民军配合下,将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及其指挥的韩军诱至预定战场后,对其突然发起反击战役,是扭转朝鲜战局的一次战役。联合国军兵败于西部战线的清川江西岸和东部战线的长津湖畔,被迫弃平壤、元山,分陆路、海路退至“三八线”以南。第二次战役志愿军共歼敌36000多人。

第三次战役是志愿军和朝鲜人民军从1950年12月31日至1951年1月8日,为打破美国政府“先停火,后谈判”,争取喘息时间、卷土重来的阴谋,突破“三八线”对美联军和韩军进行的进攻战役。将敌人从三八线击退至北纬37°线附近地区,占领韩国首都汉城(今首尔),并适时停止了战役追击,歼敌19000多人。

第四次战役是1951年1月25日至4月21日,志愿军与朝鲜人民军为制止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和韩国军队发动的攻势,争取时间掩护后续兵团到达进行反击准备,在三八线南北地区进行的防御作战。我损失较大,但仍歼敌7.8万多人。

第五次战役于1951年4月22日发起,至6月10日前后结束,历时50天,结果是志愿军和朝鲜人民军将联合国军从三八线附近打退到汉江南岸地区,但又被联合国军推回到三八线南北地区,志愿军和朝鲜人民军歼灭联合国军8.2万余人,自身减员8.5万余人。经过七个多月的军事较量,美国政府已经认识到如将主要力量长期陷入朝鲜战场,则对其以欧洲为重点的全球战略极为不利;加上国内反战情绪日益高涨,决定转入战略防御,准备以实力为基础,同中朝方面举行谈判,谋求“光荣的停战”。鉴于美国愿意谈判,中朝也适时进行战略调整,提出充分准备持久战和争取和谈达到结束战争的指导思想,和军事上采取持久作战积极防御的战略方针,整个战略转变为由运动战为主转变为阵地战为主,由军事斗争为主转变为军事、政治(外交)斗争“双管齐下”。在作战指导上,还提出了“零敲牛皮糖”,由打小歼灭战逐步过渡到打大歼灭战的方针。

从1951年6月11日至1953年7月27日,为抗美援朝战争第二阶段。这个阶段中朝人民军队执行“持久作战,积极防御”的战略方针,以阵地战为主要作战方式,进行持久地积极地防御作战。其特点是:军事行动与停止谈判密切配合,边打边谈,以打促谈,斗争尖锐复杂;战线相对稳定,局部性攻防作战频繁;战争双方都力图争取主动,打破僵局,谋求于自己更有利的地位。出现了长达两年多边打边谈的局面,著名的上甘岭战役就是发生在这一段的经典战例。

毛泽东军事思想在朝鲜战争中的实践运用和丰富发展比比皆是:人民军队、人民战争、人民战争战略战术;爱国主义、国际主义、革命英雄主义;党的领导、政治工作、人的因素第一等等随处可见。从伟大领袖毛主席带头到普通老百姓都积极送子上前线,当年就有3000多万青年报名参军。全国掀起爱国公约运动,为志愿军捐钱捐物捐飞机大炮。工人提出每月增加两个工作日,把所得工资奖金全部捐献给志愿军。农民开展爱国丰产运动,把增产的粮食捐献出来买飞机大炮。劳动模范李顺达就倡导捐献了“中国农民号飞机”。著名豫剧演员常香玉捐献了一架“常香玉号”战斗机。1951年6月到8月仅两个月时间,全国就捐献可购买2200多架飞机金额,到1952年底捐献的人民币可购买3710驾飞机。从小学生到大学生,从著名作家艺术家到普通工人农民都参加了捐献。可见当时毛泽东思想多么深入人心。志愿军被誉为“最可爱的人”。战斗英雄杨根思讲,毛主席的战士“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没有战胜不了的敌人,没有完不成的任务”,以及黄继光、邱少云、高喊向我开炮的王成,生动地展现了志愿军战士的风貌。毛主席十大军事原则,不打无准备之仗,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敌人,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等,志愿军指挥员运用娴熟有效。几批部队转换入朝,使全军得到了实战锻炼。

李殿仁:敢与魔鬼争高下,不向霸王让寸分

第三个维度: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是历史性的胜利,意义已远远超出军事范畴,成为立国之战。

这里我们引用毛主席两段话概括:1953年9月12日,毛主席听取彭老总报告后说,“我们摸了一下美国军队的底,跟它打了33个月,美帝国主义并不可怕,这是一条了不起的经验。打破了美帝国主义不可战胜的神话,消除了一部分人的恐美症,重塑了民族灵魂,重振了民族自信,重造了民族精神,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毛主席1953年9月25日,在听取彭老总报告后说,“现在中国人民已经组织起来了,是惹不得的,如果惹翻了,是不好办的”。大涨中国人民志气,顶天立地掷地有声,气吞万里山河。

再引用习近平总书记2020年10月23日在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大会上讲的两段话。一段是“伟大的抗美援朝战争,抵御了帝国主义侵略扩张,捍卫了新中国安全,保卫了中国人民和平生活,稳定了朝鲜半岛局势,维护了亚洲和世界和平”。另一段是“抗美援朝战争伟大胜利,是中国人民站起来后屹立于世界东方的宣言书,是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重要里程碑,对于中国和世界都有着重大而深远的意义。伟大的抗美援朝战争的伟大胜利无论对中国、对朝鲜、对东方、乃至对整个世界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深远意义和影响”。

一是打出了新中国的国威军威,扭转了世界对新中国的看法。近代以来,国家蒙羞、人民蒙难、文明蒙尘的局面得到根本好转。正如彭老总说的“帝国主义在东方海岸架起几门大炮就能征服一个国家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1949年10月1日毛主席庄严宣告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有些人还半信半疑,抗美援朝一战,不得不承认新中国真正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了,中国人民真正扬眉吐气了。中国的大国地位开始被认可被重视了。

二是这场战争打出了新中国人民民主政权的巩固。抗美援朝战争助推了土地改革、镇压反革命、剿匪清霸等重大政治运动。中国的政治秩序、经济秩序、社会生活秩序都走上了正规。

三是这场战争打出了中国人民的自尊自信。人民发现有共产党的领导,有毛泽东思想指引,什么人间奇迹都可以创造出来。美国军事史专家赫姆斯在评论朝鲜战争时说“从中国人在整个朝鲜战争期间所显示出来的强大攻势和防御能力中,美国及其盟国已经清楚地看出,共产党中国已经成为一个可怕的敌人,她再也不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时那个软弱无能的国家了。”

四是这场战争打出了中国建设和发展的长期和平环境。不仅是几十年来未生战事,还促进了生产力提高和经济发展。不但按时完成了国民经济恢复计划,而且激发了人们的积极性创造性,工业、农业、社会各行各业都得到长足发展。

五是打出了抗美援朝精神。习近平总书记总结为:祖国和人民利益高于一切,为了祖国和民族的尊严而奋不顾身的爱国主义精神;英勇顽强、舍生忘死的革命英雄精神;不畏艰难困苦、始终保持高昂士气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为完成祖国和人民赋予的使命,慷慨奉献自己一切的革命忠诚精神;为了人类和平与正义事业而奋斗的国际主义精神。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是中国人民的宝贵财富已经载入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成为中国共产党人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共同精神支柱、价值追求和修德养性的教科书参照系。

李殿仁:敢与魔鬼争高下,不向霸王让寸分

第二个问题:继承发扬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伟大抗美援朝精神跨越时空,历久弥新,必须永续传承,世代发扬”。“永续传承”就不是一时一事的传承,而是永远不断、长续不停,“世代发扬”就不是一代人的事,而是时时代代发扬不止。这八个字是我们传承发扬抗美援朝精神的总要求、座右铭。那么怎么才能做到永续传承、世代发扬呢?

一是深刻理解抗美援朝精神的丰富内涵

主要是四个精神。

第一是爱国主义精神,这是民族精神的源泉,凝聚人心力量的旗帜,是人间最深层次最持久的情感。从高层英明决策决定出兵,提出的口号是“抗美援朝,保家卫国”,到形成举国上下众志成城,同仇敌忾,人不分老幼,地不分南北,有钱出钱有力出力,再到一线指战员义无反顾,血染沙场,从领袖到人民群众摆正了位置,祖国和人民利益高于一切,为了祖国和民族的尊严奋不顾身,奉献一切。

第二是革命英雄主义精神。这是军人应有的血性,是人民军队克敌制胜的精神因素,是我们战胜一切敌人克服一切困难的精神力量。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讲的:战争不仅是物质的较量,更是精神的比拼。没有顽强的意志,没有敢于牺牲的品格,再好的武器装备也不能保证胜利。抗美援朝战争中,革命英雄主义精神的壮举比比皆是,抱起炸药包冲向敌人同敌人同归于尽的杨根思,用胸膛堵住枪眼的黄继光,忍受烈火焚烧的邱少云……。这种精神震撼天地、震慑敌人、振奋人心、可歌可泣。

第三是革命乐观主义精神。乐观主义精神是理想信念的外在表现,自信自强的底气所在,是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是形成战斗力的思想根源。从统帅到士兵,面对强敌丝毫没有胆怯和退缩。坚信正义的力量、人民的力量、自己的力量。毛主席一句“帝国主义和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的英明论断已为世人家喻户晓、人人传颂,这种气魄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志愿军高唱“敌人腐烂变泥土,勇士辉煌化金星”响彻云霄。著名作家魏巍在《谁是最可爱的人》报告文学中写到:“他们的品质是那样的纯洁和高尚,他们的意志是那样的坚韧和刚强,他们的气质是那样的淳朴和谦逊,他们的胸怀是那样的美丽和宽广!”“他们是最可爱的人。”

第四是革命忠诚精神。忠诚历来是我们党衡量真假马克思主义者、真假革命者、真假共产党员的试金石。中国人民志愿军在党、祖国和人民面前是无比忠诚的战士。党指到哪里,就冲到哪里,赴汤蹈火,心甘情愿。在长津湖战役中,一排排志愿军战士俯卧在零下40摄氏度的阵地上,手握钢枪手榴弹,保持着整齐的战斗队形和战斗姿态,形成的真人真事的冰雕群像,向世人生动悲壮地展现了志愿军官兵不辱使命的坚定理想信念,献身祖国赤胆忠心,坚决完成任务的忠诚精神。

有人总结说,在整个抗美援朝战争中,志愿军将士以勇于担当的英气,横刀立马的豪气,舍我其谁的勇气,赴汤蹈火的胆气,与美帝国主义进行了一次次惊心动魄的抗争,上演了一幕幕威武雄壮的活剧。我军历来是打精气神的,过去钢少气多,现在钢多了,气要更多,骨头要更硬。这些都为我们理解传承发扬抗美援朝精神提供了参照。

李殿仁:敢与魔鬼争高下,不向霸王让寸分

二是排除各种歪理邪说的干扰

任何伟大的精神都是人民群众在艰苦的实践中创造的,在同各种错误思想和错误倾向斗争中不断发展的。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是英雄的志愿军在艰苦卓绝的抗美援朝战争中锻造的,是志愿军战士用鲜血和性命铸就的,是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是令敌人胆寒,让天地动容的伟大精神。正因为如此,人民自觉自愿地热爱她歌颂她,而敌对势力却千方百计地诽谤她贬低她。面对这个早就有了历史结论的抗美援朝战争,竟然有人又跳出来置疑这个决策对不对。有的说是毛主席好战,有的说是独断专行,有的说耽误了解放台湾,有的说是得不偿失,有的甚至攻击说战斗英雄是编造的,人体是挡不住子弹的等等。这里面有多种情况,有的是恶意攻击,有的是制造思想混乱,也有的是为了网上流量,也有的是上当受骗跟着起哄等。无论怎么讲,这些都是歪理邪说,既不符合逻辑,更不符合事实。

历史是已经过去的过程,历史不容篡改、更不能编造。对历史人物、历史事件随着掌握资料的增加,认识的深化,可以得出一些新的认识,但历史事实不能改变。对于这个问题我今天没有时间一条一条地解释说明,但我郑重地告诉大家,一定要坚持实事求是的观点。党中央的决议、国家的法律文件、领导人的重要讲话等是我们研究历史,统一思想的标准答案。历史的主流主线是我们判断是非的基本依据。人民群众公认的结论和当事人的亲身经历是最有力的说明。其它任何花言巧语、戏说再现,讲得再生动也不足为凭。假的就是假的,伪装应当剥去。面对一些歪理邪说不但不听不信,还要严肃批驳坚决斗争,维护志愿军的崇高声誉,告慰将士在天之灵,用正气压倒邪气。

李殿仁:敢与魔鬼争高下,不向霸王让寸分

三是联系实际做好自己

学历史是为了现实,学外国是为了中国,学别人是为了提高自己,这是普遍的真理。传承发扬抗美援朝精神更要在联系实际做好自己上下功夫。

首先是坚持正确的指导思想,就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根本指导。在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传承弘扬抗美援朝精神,是以毛泽东思想为指导的,指引着人们传承弘扬抗美援朝精神为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贡献力量。改革开放时期是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的,指引着人们传承发扬抗美援朝精神为推动改革开放,推动经济社会发展贡献力量。进入新时代,我们就是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指引我们传承发扬抗美援朝精神,用习近平同志提出的坚持人民至上、坚持自立自强、坚持守正创新、坚持问题导向、坚持系统观念、坚持胸怀天下的立场观点方法来指导我们的思想和行动。

现在我们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机遇挑战并存。如何在世界新的动荡中抓住机遇应对挑战,是摆在我们面前的必答题。面对美西方的制裁、打压、围堵、抹黑、攻击、污名化等等,是积极应对敢于斗争敢于胜利,还是畏首畏尾躲躲闪闪,甚至跑路,这是对每个人现实的严峻的考验。我们要像当年周总理、彭老总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尊重毛主席、听毛主席指挥那样,拥护习近平总书记、听习近平总书记指挥。要像当年志愿军指战员尽心尽力打好每一仗、完成好每一项任务,让毛主席放心让祖国人民放心那样,办好每一件事做好每一件工作,让习近平总书记放心、让祖国人民放心。始终坚定不移地把“两个确立”“两个维护”当作主心骨、定盘星、最高的政治觉悟、最高的政治纪律、最高的党性修养,事事、处处、时时都要听从习近平总书记的指挥,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旗帜,扎扎实实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的一系列指示部署,始终跟上新时代、适应新时代、献身新时代。时代潮流浩浩荡荡,顺之者昌、逆之者亡,谁敢立潮头做时代的弄潮儿,谁就是英雄好汉,反之谁背离了新时代,新时代就抛弃谁。我们这一代传承发扬抗美援朝精神,就要回答时代之问、世界之问、中国之问、人民之问,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展现出我们这一代人的风采。

其次是要善于把自己的岗位同国家的需求,单位的分工联系起来,胸怀祖国、立足本职,在本职岗位建功立业。志愿军的干部战士,都是怀着爱国主义、国际主义的胸怀上战场的,而奉献牺牲和英雄事迹都是在具体战役战斗中展现的,是在自己战斗岗位上展现的。我们也要在自己本职岗位创造新业绩、建立新功勋。再次是要善于把自己的进步同国家民族的进步、本单位本行业的进步联系起来。任何人都是社会的一份子,只能干你能干的那一份工作。国家富强、民族兴旺、单位发达,自己进步才有依托有保障。还有,也是最重要的就是要勇于实践磨练意志,增强本领。人在世上练,刀在石上磨。没有艰苦卓绝的抗美援朝战争,就没有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在国难面前要迎难而上,而不是绕、躲、藏,要成为化解矛盾克服困难的高手;在敌人面前要敢于亮剑,而不是退缩胆怯,要当英雄不当懦夫;在危机困惑、歪风邪气面前要敢于发声、伸张正义,要当“战士”,不当“绅士”;在大风大浪、风吹雨打中,经风雨见世面,不避事、能扛事、成大事。要抢任务,特别是急难险重任务,抢到了任务就抢到了机遇,完成了任务就成就了事业。要打头阵,打得了头阵就立得了头功。天上掉不下馅饼来,任何成就和幸福都是奋斗来的,奋斗本身就是一种生活、一种幸福。

现在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是个风云激荡的时代,也是建功立业的时代,谁的精神状态好、本领强、办法多,谁就是时代英雄。谁唯唯诺诺、牢骚满腹、不愿奋斗,谁就会被时代淘汰。

我们纪念抗美援朝70周年,就要传承发扬抗美援朝精神。抗美援朝是立国之战,而我们面临的是强国之战。我用建党一百周年庆典少先队员的一句话结束我的讲课:“祖国放心,强国有我。”

谢谢!

2023年10月

微信扫一扫|长按识别,进入读者交流群

4
0
0
12
1
0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