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主席《论持久战》中“以人民为根本”的管理智慧

作者:曹应旺 来源:党史博览 2022-11-17 1655

毛主席《论持久战》中“以人民为根本”的管理智慧

1938年,毛泽东在延安窑洞撰写《论持久战》

影响战争胜负的因素有人也有物,但根本的决定因素是人。毛泽东指出:一切事情是要人做的,持久战和最后胜利没有人做就不会出现。在武器和人的因素的比较中,毛泽东认为武器是战争的重要的因素,但不是决定的因素,决定的因素是人不是物。力量对比不但是军力和经济力的对比,而且是人力和人心的对比。军力和经济力是要人去掌握的

在人的因素中有指挥员、战斗员,有全国千千万万的老百姓。他们都很重要,但起基础作用的根本力量是全国千千万万的老百姓。毛泽东指出:战争的伟力之最深厚的根源,存在于民众之中。

全国千千万万的老百姓,在无组织的分散条件下,那还只是可能的力量,还不是现实的力量。只有把他们动员起来、组织起来、团结起来,才能成为现实的强大力量。毛泽东认为日本敢于欺负我们,主要的原因在于中国民众的无组织状态。这是过去国家统治者的腐败和欺压民众造成的。毛泽东回顾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的中国红军,以弱小的军力而打胜仗,得力于组织起来和武装起来了的民众是非常之大的。他想到当时的抗日战争,认为只有坚决地广泛地发动全体的民众,方能在战争的一切需要上给以无穷无尽的供给

毛泽东强调政治动员对抗日战争有重大意义。他说:如此伟大的民族革命战争,没有普遍和深入的政治动员,是不能胜利的。全国抗战爆发前后,国民党政府不重视抗日的政治动员,是造成抗战10个月来输敌一着的重要原因之一。毛泽东认为这种情形必须改变,决不可以再输敌人一着,相反,要大大地发挥这一着去制胜敌人。这一着是关系绝大的;武器等等不如人尚在其次,这一着实在是头等重要。动员了全国的老百姓,就造成了陷敌于灭顶之灾的汪洋大海,造成了弥补武器等等缺陷的补救条件,造成了克服一切战争困难的前提

动员了全国的老百姓,如此人口众多的国家就不会缺少兵员。动员了全国的老百姓,如此广土众民的国家就不会财政匮乏。总之,只要把中国民众动员起来、组织起来、团结起来,克服了无组织状态这一缺点,就把日本侵略者置于我们数万万站起来了的人民之前,使它像一匹野牛冲入火阵,我们一声唤也要把它吓一大跳,这匹野牛就非烧死不可

什么是政治动员?毛泽东进行了十分详细的研究。首先,要把战争的政治目的告诉军队和人民。必须使每个士兵和所有人民都明白为什么要打仗,打仗和他们有什么关系。一切军民明白于此,方能造成抗日的热潮,使几万万人齐心一致,贡献一切给战争。其次,要说明达到此目的的步骤和政策,就是说,要有一个政治纲领。没有一个明确的具体的政治纲领,是不能动员全军全民抗日到底的。再次,要做广泛的接地气的形式多样而又行之有效的宣传和动员工作。最后,这种宣传动员工作要坚持不懈地做下去,要生动活泼、深入人心地做下去。毛泽东认为政治动员这是一件绝大的事,战争首先要靠它取得胜利

怎样才能把民众动员起来、组织起来、团结起来?核心是民主。毛泽东认为中国制胜日本的主要条件,是全国的团结和各方面较之过去有十百倍的进步各方面较之过去有十百倍的进步,突出表现是人民民主、军队民主和军民之间的团结。毛泽东指出:军队须和民众打成一片,使军队在民众眼睛中看成是自己的军队,这个军队便无敌于天下,个把日本帝国主义是不够打的。

就管理学上说,不论管理一个企业、一个部门,还是管理一个地方、一个国家,都要高度重视人的问题,不能重物轻人,更不能见物不见人。人的问题是一个人心、人力、人才、人气的问题。做到人心所归、人力所聚、人尽其才、人气兴旺,就没有什么解决不了的困难,尤其是中国这样的人口大国、人才大国,更是如此。怎样才能做到?关键是管理者要在毛泽东强调的进步二字上下功夫。

微信扫一扫|长按识别,进入读者交流群

1
5
1
0
3
0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