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动手、丰衣足食”是怎么来的?

作者:国家记忆 来源:CCTV国家记忆 2022-10-27 2823

陕西省延安市枣园的一排窑洞内,摆放着朴素的陈设。除生活必需的桌椅床柜之外,一架木制纺车格外引人注目,它的主人就是曾经居住在这里的周恩来。

“自己动手、丰衣足食”是怎么来的?

这架纺车背后,凝结着80多年前,中国共产党人带领陕北广大军民度过的一段艰苦而光辉的岁月。

193922日,在延安宝塔山下,陕甘宁边区召开了一次特殊的大会。会议的主题只有一个:动员根据地全部人员参加工农业生产。

“自己动手、丰衣足食”是怎么来的?

当时,全民族抗战已进入战略相持阶段,经济困难在各敌后抗日根据地开始显现。抗战形势的一系列新变化引起了毛泽东的高度重视,他敏锐地认识到,如果不能解决好边区数万干部战士和学生的吃饭问题,减轻压在农民身上的负担,将严重危及敌后抗日力量的生存和党在人民群众心中的形象。

“自己动手、丰衣足食”是怎么来的?

为了应对边区即将到来的经济困难,毛泽东在这场生产动员大会上,向大家发出了自己动手的号召,决定生产自救,在边区进行一场伟大的经济战线上的斗争

生产运动开始后,毛泽东找来身边的工作人员说:党号召大家生产自救,我也要响应号召,请你们为我划一块地。在毛泽东的坚持下,警卫员在他的窑洞前选了一块荒地。

“自己动手、丰衣足食”是怎么来的?

毛泽东常在办公之余,扛着锄头出来耕种。在他的带动下,朱德、刘少奇、张闻天等中央领导人也与群众一起开荒种地。很快,一场大生产运动就在陕北轰轰烈烈地展开了。

一年里,边区军民响应自己动手的号召,生产运动逐步取得成果。

然而,在侵华日军和国民党顽固派的双重封锁下,作为党中央和中央军委所在地的陕甘宁边区,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困难。要想彻底扭转危机,就要自力更生、发展生产。

“自己动手、丰衣足食”是怎么来的?

为了解决土地问题,朱德总司令四处走访,最后在延安城东南方向发现了大片适合开垦的土地——南泥湾。

“自己动手、丰衣足食”是怎么来的?

经过仔细考量,朱德认为南泥湾距离延安只有45公里左右,位于延安与国民党顽固派占领的洛川之间。国民党军如果进犯延安,南泥湾是必经之地。在这里放一支部队,敌人来了就打仗,敌人走了就生产,既保障了延安的安全,又能执行垦荒屯田的任务,可以说是一举两得。

“自己动手、丰衣足食”是怎么来的?

19413月,王震率领的第359旅遵照指示,分批开赴南泥湾。

“自己动手、丰衣足食”是怎么来的?

这里方圆六十里,荆棘丛生,沼泽遍地,按照当地百姓的话说,就是一片烂泥湾

艰难的情形让王震心里十分着急,他一面指挥部队先挖窑洞,一面抽调战士专程走到几十公里甚至数百公里以外去借粮。

“自己动手、丰衣足食”是怎么来的?

凭借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第359旅指战员没有被现实的困难吓倒。经过十多天的奋战,一排排崭新的窑洞终于建成,第359旅在南泥湾艰难地扎下了根。

“自己动手、丰衣足食”是怎么来的?

1941年到1943年的短短三年内,第359旅在南泥湾挖出了1000多孔窑洞,盖起了600多间房屋,在32万亩良田里生产出了9000多万斤粮食,使南泥湾从百姓口中的烂泥湾变为了陕北的好江南。

在这场大生产运动中,八路军总政治部电影团为宣传第359旅的艰苦奋斗精神,拍摄了纪录片《生产与战斗结合起来》,后来改名为《南泥湾》。

拍摄过程中,毛泽东面对镜头写下自己动手、丰衣足食八个大字。此后,这八个字又在多个场合被毛泽东提到。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理念日益深入人心,成为根据地军民攻坚克难、坚持抗战的精神动力。

如今,南泥湾早已由一个地理名词化身为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代名词,凝结为延安精神的生动缩影。

“自己动手、丰衣足食”是怎么来的?

在这一精神的指引下,大生产运动逐步走向深入。1943年,第120师第358旅也在延安以南的张家湾展开生产开荒。7月中旬,周恩来从重庆返回延安后立即响应号召,和任弼时一起领导并参加了纺线生产运动。当时,几十辆、几百辆纺车排列成行,食堂、会议室、大礼堂都变成了纺线车间。因为周恩来和任弼时纺线又快又多,又细又匀,被双双评为纺线能手

“自己动手、丰衣足食”是怎么来的?

1944年,大生产运动和精兵简政等政策,让边区抗日根据地度过了最困难的时期。

这时除了陕甘宁边区,各敌后抗日根据地也基本实现了经济上的自给自足,为争取抗战胜利奠定了物质基础。从此,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成为延安精神的显著特征,也是中国共产党人传承至今的光荣传统和政治本色。

“自己动手、丰衣足食”是怎么来的?

19449月,在陕北的安塞县,一场突如其来的意外夺走了一位年仅29岁战士的生命,他的名字叫张思德。

作为中央警备团的一名战士,张思德在大生产运动期间响应党中央号召,主动报名参加中央机关组织的生产小分队。

长时间烧炭使他的脸被熏得黢黑。摄影师抓拍下张思德钻出炭窑的瞬间,留下了他唯一的一张照片。194495日,张思德在带领战友们挖炭窑时,遭遇窑体坍塌,不幸遇难。

“自己动手、丰衣足食”是怎么来的?

得知这一噩耗后,毛泽东心情十分悲痛,提出要为张思德开一场追悼会。98日这天,追悼会现场来了1000多人。毛泽东站在讲台上发表了一个半小时的演讲,他说: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张思德同志是为人民利益而死的,他的死是比泰山还要重的。”“今后我们的队伍里,不管死了谁,不管是炊事员,是战士,只要他是做过一些有益的工作的,我们都要给他送葬,开追悼会。

“自己动手、丰衣足食”是怎么来的?

追悼会后不久,毛泽东就把为人民服务作为一个普遍要求扩大至全党全军,明确提出:我们的军队是真正人民的军队,都是为人民服务的。

“自己动手、丰衣足食”是怎么来的?

19454月至6月,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延安中央大礼堂召开。会上,毛泽东进一步全面系统阐述了为人民服务的重要思想。

党的七大明确毛泽东思想为全党的指导思想,并将全心全意为中国人民服务写入党章。从此,为人民服务作为延安精神的重要内涵,成为党的根本宗旨。

“自己动手、丰衣足食”是怎么来的?

在拯救民族危亡和争取人民解放的血火岁月中,毛泽东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以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培育形成了伟大的延安精神。

延安精神犹如一座光芒四射的灯塔,照耀着中国人民奋进新时代、逐梦新征程。指引中国共产党人为人民的利益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接续奋斗,永不停息。

微信扫一扫|长按识别,进入读者交流群

2
3
0
1
1
0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