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愿军老兵曲洪一:一根扁担建奇功 活捉25名敌军

作者:张 建 来源:参考消息 2020-10-29 483

志愿军老兵曲洪一:一根扁担建奇功 活捉25名敌军

  

用一根扁担活捉了25名敌军——这个“奇功”是一支平民组成的担架队在抗美援朝战场创造的,领头人是辑安县(今集安市)第三担架大队队长曲洪一。

1950年6月,朝鲜战争的战火很快蔓延到鸭绿江畔。为抗美援朝、保家卫国,中国决定派志愿军赴朝参战。当时的辑安作为前沿县城,迅速动员百姓成立担架队。

曲洪一出生于一个农民家庭,掌握一手好木匠活儿。参加革命后,他曾任村农会会长、村民兵队队长。当年已经54岁的曲洪一得知消息后,迅速赶到报名处要求参加担架队,但因年龄偏大被拒收。第二天,他又早早来到报名处,还是没被批准。第三天,他在家好好地收拾了一下自己,剃光了头发和胡子,又匆匆赶到报名处。三次应征报名后,他终于跻身担架队,并担任第三担架大队队长。

当时,辑安县短时间内成立了由1108人组成的154副长期担架队和2840人组成的210副临时担架队。10月20日,曲洪一所在的担架队作为首批出征的队伍,随同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作战。临近月末,曲洪一奉命去前线将伤员运到朝鲜楚山医院救治。可是到了楚山的时候,发现医院已经转移了。为了确保伤员生命安全,曲洪一决定连夜将伤员抬过鸭绿江,送到辑安县海关村进行救治。

当时,刺骨的寒风呼啸,队员们有的脚磨起了水泡,有的腿被划破了皮,没人吭声抱怨。就这样,他们轮班倒换,四天四夜没睡一个囫囵觉,步行了330里,终于将几名伤员安全抬送到目的地。

10月30日晚,曲洪一所在的担架队走到朝鲜楚山郡下水洞时,突然听到脚步声和谈话声。“注意,有敌情!”曲洪一小声示意大家停下脚步,就地隐藏起来。曲洪一有朝鲜语基础,他准确地判断出这是一伙敌人,嘱咐大家听他口令见机行事。部署完毕后,他便握着扁担埋伏在最前面。

敌人趋近时,曲洪一举起扁担用朝鲜语大声喊道:“缴枪不杀!”与此同时,四周埋伏的队员们也都举起手中的家伙,大声喝道:“缴枪不杀!”25名敌人被突如其来的喊声吓呆了,没来得及反抗就乖乖地束手就擒,当了俘虏。接着,队员们一拥而上,把敌人团团围住,收缴了他们的武器,同时用绳子将他们捆绑起来,押下了山。

当这伙敌兵被押到山下时,天已经放亮。这时,敌人才发现将他们俘虏的是中国的担架队,领头的还是个老人。后来,经审讯得知,这些俘虏来自当时朝鲜半岛南部的王牌部队,素有“春川碧石”之称的第六师团第七连队。

集安市档案局原副局长佟德才说,后来,曲洪一被辑安县人民政府记一等功,他所带领的辑安担架队也被上级授予“模范担架队”称号。曲洪一使用的这根扁担,成了见证抗美援朝战争的一件珍贵文物,收藏在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

曲洪一的孙子曲富伟介绍,爷爷退休后仍然默默地为社会奉献,常年风雨不误地义务看护集安莲花公园。

1981年3月17日,曲洪一因病去世,终年85岁。

佟德才说,曲洪一在抗美援朝战争中的事迹,已经写进了书本,成为文史工作者向下一代传播红色文化和军民鱼水情的重要内容。

志愿军老兵曲洪一:一根扁担建奇功 活捉25名敌军

资料图片:1950年冬,曲洪一(左一)与担架队员们整队出发赴朝前线。

【延伸阅读】志愿军老战士鞠万昌:“我们一个连全歼美军一个连”

参考消息网10月23日报道(文/丁非白)

一进屋,早已等候在家的鞠万昌就拄着拐杖走出房间迎接记者。今年93岁的鞠万昌参加过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战争,在抗美援朝战争中荣立三等功四次,负伤四次。为了接受采访,老人特意拿出珍藏多年的军装,军装上挂满了奖章。

“敌人被打得乱作一团”

1950年,正在广西肃清国民党残余势力的第39军接到北上的命令,鞠万昌和战友们在柳州登上列车。1950年10月,第39军渡过鸭绿江,进入朝鲜新义州地区。

入朝作战时,鞠万昌在第39军115师343团1连任指导员。在第一次战役云山战斗中,鞠万昌所在的1连全歼美军骑1师骑5团1营B连,创造了一个连歼灭美军一个整连的光荣战绩。

云山战斗打响之前,志愿军第39军115师343团奉命由明堂洞向龙头洞开进,担负阻击敌军增援和截击云山敌军逃跑的任务。11月1日,343团为扩大敌我之间缓冲区,改善防御态势,决定歼灭敌前卫连,夺取龙头洞。

鞠万昌回忆,当晚22时许,主攻连1连向龙头洞敌军发起突然攻击。当战斗发展到村中小学校时,部队被敌人在学校内的工事火力压制。关键时刻,战士李富贵不顾身上已多处负伤,带上集束手榴弹只身冲向敌工事,在左肩中弹满身鲜血的情况下,顽强接近敌工事将其炸毁,为战斗的胜利开辟了通路。

随后,鞠万昌和1连副连长孙殿生一起带领尖刀排冲进敌人阵地,在消灭小学校的敌军后,又在村西侧遭遇逃跑的敌军,还有几辆坦克和吉普车。孙殿生端起机枪向敌人扫射,打坦克小组又将敌军一辆坦克击毁。

“激战中孙殿生中弹牺牲,敌人被我们打得乱作一团。”鞠万昌说,1连指战员猛打猛冲,最终夺取了龙头洞,将敌前卫连全歼,毙伤敌方80余人,俘敌28人,缴获迫击炮3门,1连伤亡37人。

该战首创志愿军以一个连全歼美军一个连的模范战例。后来,第39军115师343团1连被授予“战斗模范连”光荣称号。

“砥平里战斗打得很艰难”

抗美援朝战争的五次大战役,鞠万昌都参加过,令他印象最深的就是在砥平里的战斗。

“砥平里打得很艰难!”鞠万昌说,前一秒连长还在指挥,敌人一个炮弹过来,连长、司号兵、通讯员都被炸死了。战斗中,敌人一发炮弹落在鞠万昌身边,爆炸产生的冲击波把他掀起了好几米高,落到地上后,鞠万昌被摔得鼻子、嘴、眼睛里都是血。

美军不断有大量增援部队,鞠万昌就带着二班去阻击美军坦克,在一个山隘中伏击敌人。“这个隘口特别狭窄,只能容下一辆坦克通过。二班长张勤带领战士们用反坦克手雷打掉最前面的美军三辆坦克,后面敌人的坦克、汽车就都被迫停下来了,我们的部队赶过来把这股敌人都消灭了。我和二班的战士因此也立了功。”鞠万昌说。

战斗后期,部队需要在战斗中转移,但敌人猛烈的轰炸是部队转移的最大威胁。“我们刚开始转移,敌人的飞机就来了。正当我们要躲避轰炸时,天气突变,下起了大雪,能见度降低,形势逆转。美军飞机的轰炸扫射不起作用了,部队因此顺利完成了转移任务。”鞠万昌说。

“我就是打一枪换个地方”

自从1944年加入新四军开始,鞠万昌参加过的大小战斗不计其数,多次负伤,戎马生涯在他身上留下深深的烙印。老人的耳朵在战场上被炮弹震伤了,有一侧耳朵始终听不清楚。鞠万昌撩起左裤腿,指着左脚踝处一个黑点告诉记者,这是在一次战斗中留下的弹片。当时手榴弹就在他附近爆炸,弹片炸进了他的脚踝里。因为当时医疗条件有限,取出弹片很危险,所以弹片至今仍留在脚踝里,每逢阴天下雨这里就会红肿疼痛,走不了路。

战斗中,身为重机枪手的鞠万昌往往是敌人的重点攻击对象。他回忆说:“打一枪换个地方说的就是我,要是跑得慢了就会被炸死。我的一个副连长在一次战斗中指挥大家撤离,他留在最后,被炸牺牲。”

当年,和鞠万昌一起参加抗日的同乡有180多人。抗战结束后,这些战友就剩30多人了。大家又一起开赴朝鲜,等到抗美援朝结束后,就剩四个人。在讲述战斗的过程中,鞠万昌不住地用手使劲揉眼睛,不让眼泪掉下来。

【人物简介】鞠万昌,1927年出生于江苏盐城,1944年参加新四军,194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参加过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战争,在辽沈战役中立过大功;1950年入朝作战,参加过第一、二、三、四、五次战役,在抗美援朝战争中荣立三等功四次,负伤四次;历任班长、排长、连指导员、营教导员、团政治处主任、团政委,1960年从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学院毕业;1965年从部队转业,1987年11月离休。

志愿军老兵曲洪一:一根扁担建奇功 活捉25名敌军

年轻时的鞠万昌(受访者供图)

志愿军老兵曲洪一:一根扁担建奇功 活捉25名敌军

鞠万昌近照(丁非白 摄)

(2020-10-23 09:32:13)

【延伸阅读】志愿军医护兵关大局:“在战场上,我只看见惨烈和伤痛”

参考消息网10月22日报道(文/陈凡靖)

“你看我身上的裙子好看吗?我前一阵儿刚从网上买的。”一般人很难将眼前这位爱打扮、会网购的时髦阿婆与战场上看惯生死的女医护兵联系在一起。谈起抗美援朝的经历,87岁的关大局颇多感慨,在战场上见过无数生死场面的她,希望人们能记住战争的残酷,更加珍惜和平。

“多希望自己能救活他们”

“1951年1月17日,我跟着部队从沈阳出发去朝鲜。”关大局回忆说,那天天气特别冷,天空飘着雪,她怀着去战场治病救人的心愿奔赴朝鲜。

“还记得第二天早上,我吃到了那段时间最香的一顿饭。”关大局说,前一天晚上他们在车上一宿没吃东西,一停车就煮了一整袋大米,没有水煮饭就往里面搓雪。“没放一滴油,也没有菜,但回想起来觉得那是战争时期最香的一顿饭了。”

关大局说,吃完饭后,有个司务长想下车找水喝,却突然飞来好几架敌机,开始猛烈地扫射。

“那个司务长还没有迈下列车台阶,腿部就中弹了。大家立刻把他抬回来,发现他流血不止。”关大局说,因为医疗用品在另一辆列车上,身边没有任何药品,一车的医护人员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司务长因失血过多牺牲……

“这样的事情到了战场上就不稀奇了,后来有一次,一个伤员被枪炮打坏了膀胱,伤得相当重,我一边治疗他一边出血,手术还没结束他就牺牲了……”

关大局说,战场上的伤亡很常见,有些战士因为伤势过重,加上医疗条件跟不上,手术持续时间长,他们往往撑不到治疗结束。“我多希望自己能救活他们啊!”

“活下去更需要勇气”

关大局说,她与大多数伤员只有一面之缘。但这些人中有两位她始终惦念不忘。

“一个特别年轻的伤员送过来的时候,下肢被鲜血染红了,人也昏迷不醒。当时医生的决定是要截肢。”关大局说,手术做完后,她抱着那双腿出去找地方扔掉时,心中五味杂陈,“他当时还处于昏迷中,不知道自己一觉醒来腿就没了”。

那个伤员醒来后,看着自己失去了下肢,垂泪不已。“有时候,活下去是比死更需要勇气的,我们不知道该怎么安慰他。”

“还有一个伤员是名高中生,刚刚毕业就来参军。子弹擦过脑袋,命保住了,但是把鼻子打掉了。”关大局回忆说,他送过来时整张脸都在流血,鼻子没有了,只剩下平平的两个孔,还能喘气。

“我帮他处理了伤口后,他反而哭了,说自己这样以后还怎么见人。我只能安慰他说能整容,只要能活下来,等战争结束了,这些都不是问题。”

关大局说,每天都有一车车的伤员被拉过来,她与大多数人只有一面之缘,但她至今仍惦念着这些年轻的英雄们。

被问及面对伤痛与死亡内心害怕不害怕时,关大局说:“我不怕,我上战场就是为了救死扶伤。我只是看见了惨烈和伤痛,而伤员们是亲身面对与承受伤痛,甚至死亡……”

“敌人哪管百姓死活”

打仗的时候是没有天空的。关大局说,头顶上不定什么时候就丢下来一个炮弹。

“战争中最苦的还是百姓。当时朝鲜的百姓对我们志愿军都很好,经常让我们去家里过夜,并给我们吃的。”关大局说,“但是敌人哪管普通百姓的死活,他们为了赢得战争不择手段。”

她回忆起一天早上发现雪地里有几只体型巨大的苍蝇在爬。“那可是朝鲜的冬天啊,大雪纷飞的,零下几十度,雪地里头哪来的苍蝇?”她当时就觉得不对劲。果然,不久后就有伤员被送到医院,是传染性极强的伤寒症。

“发现这些虫子的地方总会有人染上鼠疫、回归热、伤寒等传染病,我亲眼看到了那些比指甲盖还大的苍蝇突然出现在雪地里,也看到了离奇地感染上伤寒症的伤员,我的医学知识跟生活常识告诉我,除了细菌战,这些事情没有办法解释。”

战争已经过去快70年了,关大局说,她上过战场,深知和平是战士们拿命换来的,“他们用鲜红的热血铸就了现在火热的生活,人民记得!”

【人物简介】关大局,女,1933年12月出生,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人,1948年12月参加革命工作;1951年1月至1953年12月参加抗美援朝战争,历任班长、副排长,荣立三等功一次、小功一次;1951年作为“功臣代表”出席铁道兵英模会,获铁道兵英模大会颁发的“纪念册”等荣誉。

志愿军老兵曲洪一:一根扁担建奇功 活捉25名敌军

年轻时的关大局(受访者供图)

志愿军老兵曲洪一:一根扁担建奇功 活捉25名敌军

关大局近照(陈凡靖 摄)

(2020-10-22 11:10:29)

【延伸阅读】志愿军炮兵邹继良:“最危险时,我已抱着必死的决心”

参考消息网10月22日报道(文/吴子钰)

走进志愿军老战士邹继良的家,抬眼就看到房间一角挂着一副楹联:“继承传统老有所用余热无限,良好氛围身无需求壮心有加。”对至今仍积极弘扬抗美援朝精神的邹老来说,这无疑是对他晚年生活最好的写照。

“没一个村庄不着火的”

“我在朝鲜作战虽然只有短短三个月的时间,但这段经历对我的人生产生了不可估量的影响。”1951年,刚刚考上中学的邹继良在母亲的支持下参军,当年只有17岁的邹继良在战场上经历了很多难以想象的困难与考验。

1951年7月,17岁的邹继良参军入伍,被分配到沈阳的一所炮兵学校学习使用火炮。一般培训一个炮兵需要三年左右的时间,但邹继良和同学们按照指示,在仅仅50天内就掌握了使用火炮的基础知识。

学习结束后,邹继良和几位同学被分配到志愿军第47军31师的反坦克炮兵营,进入朝鲜作战。

初到朝鲜时见到的情景让邹继良真正感受到战争的残酷。“到了朝鲜一看,简直没有一个村庄不冒烟、不着火的。”邹老回忆,自己当时亲眼目睹无家可归的朝鲜民众在11月的寒风中蜷缩在断壁残垣下,用碎砖破瓦搭起小窝棚蜗居度日。

邹老愤慨地说:“我当时就想,朝鲜怎么就惹着你美国了?又是轰炸机,又是大炮,生生把这些农民的家毁了。再多的战前动员,也没有这些场面带给我的震撼大。”

“爆炸后只剩一摊血沫子”

“去朝鲜作战技术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看你够不够勇敢、怕不怕死。”邹老说,反坦克炮兵受装备条件限制,志愿军最常用的反坦克武器并不是火炮,而是较为原始的炸药包、爆破筒,甚至是一捆手榴弹。“战士们打坦克,有时候还要爬到坦克顶上去,坦克有机枪掩护,所以当时往往是打坏一辆坦克,得牺牲三五个志愿军战士。”

在林中隐蔽时痛失战友的经历,在17岁的邹继良心中留下难以磨灭的印记。“我和那位战友到不远的山涧取水,挑扁担的时候,我在前,他在后。”刚刚打完水,邹继良便听到一阵由小变大的隆隆声,紧接着便是炮弹划过空气的尖啸。

邹继良本能地扑倒在地,等爆炸气浪过去后,他回头四处张望,却不见一同来抬水的战友。“我往后一看,他人已经不见了,地上只剩下一摊血沫子……”邹老说,那次经历永久地改变了自己对战争和人生的看法。“打起仗来,最简单的想法就是敌人杀死了我们的同志,我们要为战友报仇!”

“上战场之前,在炮校吃一顿白菜炖豆腐,我和同学还会为了一块豆腐争半天。上了战场,那就完全不一样了,有什么好吃的一定是想着留给战友们吃,从来不说自己留着。”

“美军的强悍只是表象”

不久后,邹继良随部队参加了正洞西山战斗。正洞西山战场地形复杂,美军阵地居高临下,阵地中还隐藏着不少精心伪装的火力点。但邹老告诉记者,美军的强悍只是表象。

“美国人最大的优势就是远程火力,但是只要我们冲到面前了,他们是该跑的跑、该投降的投降,所以我们的步兵最有效的战术就是冲锋。”邹老笑道,“摸清敌人的底就没什么好怕的了。”

正洞西山战斗是一场持续了两天一夜的拉锯战。在邹老印象中,美军的飞机、坦克、火炮的攻击几乎一刻也不停歇。“最危险的时候,我们炮兵营7班部署在阵地对面的半山腰处,被敌人坦克的炮火击中,全员牺牲。我所在的6班就在山脚下,当时我已经抱着必死的决心了。”经过两撤两夺,志愿军最终收复阵地,歼灭敌军2500余人。

邹继良因为在战斗中表现突出,荣立三等功。说起这次立功,邹老只是微笑着摆摆手:“没什么好说的,这场仗是大家打得好。一起参战的同志们基本上都记功了。”

退休时,邹继良已是抚顺军分区的副司令员。他心里总是放不下在战场上牺牲的战友们。每年的烈士纪念日,老人都准时来到烈士陵园祭奠战友。每次的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遗骸归国迎接仪式,邹老都未曾缺席。

【人物简介】邹继良,男,1934年5月16日生于吉林省蛟河市天岗镇,1947年作为儿童团团长参加工作;1951年参军入伍,随后赴朝鲜作战,隶属中国人民志愿军第47军第31师反坦克炮兵营,曾参加正洞西山战斗,因表现出色荣立三等功;回国后,邹继良继续在军队任职,1959年参加第二届全军文艺汇演,与参演人员共同受到毛泽东主席接见;历任抚顺市人民防空办公室党组书记、主任,抚顺军分区副司令员等职,1990年退休。

志愿军老兵曲洪一:一根扁担建奇功 活捉25名敌军

年轻时的邹继良(受访者供图)

志愿军老兵曲洪一:一根扁担建奇功 活捉25名敌军

邹继良近照(杨青 摄)

微信扫一扫|长按识别,进入读者交流群

0
1
1
0
5
0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