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援桑”:那些闪亮的日子

作者:邱冰清 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2019-08-21 366

医疗“援桑”:那些闪亮的日子

邱冰清

医疗“援桑”:那些闪亮的日子

▲“一九六五年,敬爱的周总理远涉重洋在海外接见中国首批援桑医疗队合影”。照片中,周总理侧后方站着的那位年轻人就是戴传孝。本版图片均为邱冰清翻拍

医疗“援桑”:那些闪亮的日子

▲中国首批援桑医疗队队员与所在国同事、领事馆工作人员等合影。

医疗“援桑”:那些闪亮的日子

▲周志耀(左一)和戴传孝(左二)在为哈米西进行断肢再植手术。

医疗“援桑”:那些闪亮的日子

▲戴传孝(中)和医疗队队员在桑给巴尔。

医疗“援桑”:那些闪亮的日子

▲正处于复原中的哈米西与两位救他的医生(左一周志耀,右一戴传孝)。

88岁的医生戴传孝家中挂着一张珍贵的黑白照片,下方写着:一九六五年,敬爱的周总理远涉重洋在海外接见中国首批援桑医疗队合影。照片中,周总理侧后方站着一位年轻人,他就是戴传孝。

“一晃55年过去了,时间过得真快,在桑给巴尔的日子好像就在昨天,历历在目。”那段经历,是戴传孝一生最大的荣耀。

“秘密的任务”

1963年初,江苏省人民医院的年轻医生戴传孝接到一个秘密的援外任务。“周总理亲自指派,由江苏省负责组建援外医疗队。”戴传孝说,经过严格政审、业务考核等,最终确定了来自沈阳、北京、洛阳及南京的13人组成医疗队,涉及内科、外科、妇科、儿科等多个专业。

此后一年时间里他与队友在南京学习外文,并在医院科室轮岗。“只知道参加重要援外任务,至于具体去哪里、做什么、何时去、去多久都不清楚,但我们无条件服从组织上的决定。”

1964年5月,戴传孝辞别妻子和两个年幼的孩子,赶赴北京参加出国前的集中训练。刚开始集训时,得知要前往索马里进行医疗援助,戴传孝与队友大量查阅当地资料。“没多久突然告诉我们,因为桑给巴尔独立了(编注:1963年6月24日获得自治,1964年1月12日成立桑给巴尔人民共和国,1964年4月26日,坦噶尼喀和桑给巴尔组成联合共和国,同年10月29日改国名为坦桑尼亚联合共和国),我们要紧急前往那里援医。”集训的三个月里,戴传孝与队友了解当地风土人情、学习如何吃西餐,接受了外交礼仪、爱国主义教育等培训。

国家给每人发了600元置装费,相当于当时医生一年的工资。队员们到指定商店买了西装、大衣、衬衫、领带等,戴传孝笑着说:“刚开始穿还不习惯,从来没这么洋气过。”8月,当精神上、物质上都做好了准备,医疗援助队从上海出发,辗转巴基斯坦、也门、肯尼亚、坦噶尼喀,十几天后抵达桑给巴尔。

“闯三关”

88岁的戴传孝清楚地记得“1964年8月28日”这个日期,这是医疗队正式进驻当地列宁医院开始工作的日子。抵达桑给巴尔的第二天,医疗队就投入到紧张的工作中。

在桑给巴尔的前三个月,医疗队下榻在一家简陋的旅馆,没吃过一粒米。在桑给巴尔碰到的“语言关、生活关、风土人情关”让戴传孝至今难忘。

刚独立的桑给巴尔在当时是世界上最贫穷的国家之一,吃靠“三棵树”:椰子树、木瓜树、菠萝树;穿靠“三块布”:头上、上衣、下衣各是一块布。“热带水果倒是充足,但西餐真是吃不惯,中国人不吃大米饭没有饱足感。”有些队员一到饭点就掉眼泪,吃不下、吃不饱,后来领事馆每周末招待队员们一顿大米饭,“那感觉比在国内吃一顿山珍海味还香甜!”

岛上生活条件艰苦,队员们精神上孤单寂寞,与家中联系只能依靠两个月来一次的外交部“信使”。“大家都是含着眼泪写家书,‘信使’成为我们的精神寄托,带来家里人的消息,再把我们的信带给家里人。”

桑给巴尔岛当地的斯瓦希里语没少让医疗队员们费心。当地通用斯瓦希里语,会说英语的人不多。为了克服语言障碍,医疗队员们每天除了一起强化英语训练,还要在急诊、手术之外挤出时间学习当地语言,以便交流。到现在,戴传孝还能记得当时最常用的几句斯瓦希里语:“早”“哪里痛”“一点点痛”“轻一点还是重一点”……

医疗队队长洒景浩是军人出身,在他的带领下中国援桑医疗队实行半军事化管理,每天生活非常规律。早起锻炼身体、学习外文,上班、下班均为集体行动。下班后,听广播、下海游泳都是日常……点点滴滴,都已变为让队员怀念的日子。

“我们依赖你”

1964年桑给巴尔刚刚摆脱英国殖民统治获得独立,英国医生全部撤走,当地缺医少药现象十分严重,许多患者不得不自己购买医院没有的药品和医疗用品,没有钱的病人只能放弃治疗。

第一批中国医疗队援桑时带去了大量的药品和医疗器械。但是输液需要的生理盐水这样基础性药物怎么办?在这种艰苦的条件下,医师孟奇开始尝试自己制作生理盐水。此后慢慢尝试制作其他药品,这促使了后期队员们在桑给巴尔建立了第一个制药车间。

对初来乍到的中国医疗队员来说,最大的挑战还不是条件艰苦,而是当地人不了解中国、更不了解中国医生。彼时,保加利亚、巴基斯坦、古巴等国的医疗人员已先期抵达,“他们是一名医生携妻带子,而我们是团队协作。”

“那时候工作不管白天、不管晚上、不管假日,大家以医院为家,只要病人有需求我们随叫随到。当地人找不到其他国家的医生,后来都知道要找中国医生。”戴传孝介绍,当时是24小时值班制,每次两人一班,一个星期下来几乎每个人要值三至四次的夜班。夜里的手术常常持续到凌晨,队员顾不上休息又要接着上第二天的手术。不到一年时间,其他国家的援助医生陆续离开。“从那时起,列宁医院真正成为中国人的医院。”

除了在医院,每个星期医疗队都会抽出半天时间,带上医疗设备和药品到偏僻的乡村、最缺医少药的地方进行义诊。医疗队每到一个地方,当地的百姓早早地排着长长的队伍,乌泱泱一片,等待中国医生的到来。因为了解中国医生的作风和技术,桑岛居民们在路上遇到中国医疗队队员,都会竖起大拇指朝他们喊“China,China,Doctor”。

“毫不夸张地说,那时候中国面孔在总统府可以直进直出。”戴传孝说。

痛失队友

在桑给巴尔,中国医疗队也付出了意想不到的代价。张宗震是医疗队中的针灸医生,1965年5月,因为原本做过胃部手术身体不好,外加当地天气炎热,照例随队下乡进行巡回医疗结束后的当晚,张宗震突发脑出血。整整两天两夜,所有的医疗队队员都投入抢救,但还是没能把他救回来。

“感情上我们无法接受他的离开,大家一起去的总该一起回家。既然不能一起回,起码要把他的骨灰送回家。”戴传孝说,当地没有火化的风俗习惯,医疗队队员将张宗震的遗体平放在木柴上,队员人手一只火把围着他的遗体,亲手点燃柴火,后将骨灰收敛,送回祖国。“那是很残忍的,亲手点燃,眼看着自己的队员一点点消失。”

就在医疗队将张宗震骨灰送回国后不久,周恩来总理访问桑给巴尔,听说了这件事后,他的一句“青山处处埋忠骨,何必马革裹尸还”让队员们茅塞顿开,此后牺牲的医护人员便一直长眠于桑给巴尔,见证那里的变迁。

“奇迹般的手术”

戴传孝家中保留着一张1966年12月13日发行的当地报纸和一张泛黄的《人民日报》。1966年,他和另一位外科医生周志耀在桑给巴尔完成当地首例断肢再植手术,被当地报纸称为“奇迹般的手术”。

1966年5月,椰子厂工人哈米西左前臂被粉碎机轧伤,肌肉、肌腱和血管几乎全被轧断,只有一根动脉和一根神经没有断。这只几乎全断的手同前臂只连着一小块皮肉。这样严重的粉碎性轧伤,由于创面大,容易感染,通常是做截肢手术。考虑到哈米西将来的工作和生活,医疗队副队长、原南京鼓楼医院院长周志耀和戴传孝决定实施断肢再植。“截肢最简单、最方便,但没有一只胳膊对于一个人的人生来说是难以想象的。”

这种手术当时在国内也属非常复杂的手术,成功的概率不高。1963年,上海医生陈中伟完成了世界首例断肢再植,周志耀和戴传孝决定“赌一把”。全队人员悉数到齐全力救治,手术时间从上午八点一直持续到下午四点。“在中国,碰到疑难杂症可以往上海、北京转,那时的我们没有退路,只能向前。”

半年时间里,医疗队员先后为哈米西做了植骨、固定、植皮、修复等5次手术。出院时,哈米西已经能够用左手取食物、穿衣服,并做一些轻便的工作。新华社于1967年1月以《中国医生接活了桑给巴尔老工人一只几乎完全被轧断的手》为标题报道了这件新闻,随后被人民日报刊载。

留下一支永远不走的医疗队

1965年周恩来总理访问桑给巴尔,戴传孝作为周总理在桑岛的临时保健医生出现在那张珍贵的合影中。

“周总理问医疗队队员想不想家,实际上大家很想家但不好意思说,就说不想家。周总理说,离开祖国、家人,哪有不想家的。中国医疗队迟早是要走的,要培训桑给巴尔医务人员,使他们都能独立工作,给当地人民留下一支永远不走的医疗队。”牢记周总理的嘱托,第一批医疗队开始了艰难而繁重的培训工作。

从那时起,医疗队成员开始手把手指导当地医生,向他们传授技术,从常见病、多发病着手,提高他们的基本技能与诊疗水平。

1967年,第一批援桑医疗队踏上回国的旅程。1975年,桑给巴尔政府从一直跟随中国医疗队工作学习的当地技术骨干中,选拔出14名学员到南京进修深造。戴传孝笑称当时老师的英语水平,特别是直接口语教学能力远不能与今天相比。每堂课都由带教老师先演示一遍,请老教授听,纠正发音,再正式上课堂。就在这样的“预演”下,他们完成了带教14名桑给巴尔学员的光荣任务。这些人都成为桑给巴尔第一代由中国医生培养的医疗技术骨干。

丁香的“中国味”

从1964年开始,55年来,江苏累计向桑给巴尔派出29期740人次的医疗团队。2019年7月,第29期中国(江苏)援桑给巴尔医疗队历经长途跋涉,抵达桑给巴尔,开始了他们“每日开刀、夜夜急诊”的援外医疗生活。

“平时在国内只要做好医生工作就行,但这里不行,你必须是医生、老师、护士、设计师……一切从零开始。”在桑给巴尔开展援医工作的第一个月,医疗队队员深切体会了老队员在《“非常”纪事》中给他们的“非”常提醒。

桑给巴尔的海风加快了手术器械的腐蚀,手术器械极易生锈;没有氧气,全麻手术不能开展……江苏省人民医院眼科副主任医师林小俊告诉记者,很多的困难要求医生因地制宜,创造性解决问题。

伴随着惊讶的,还有惊喜。

经过中国医疗队多年的努力,林小俊感受到当地医生诊断水平和手术能力都有了较大提高。以眼科为例,门诊常见病基本能正确诊断;一些眼球外伤手术能处理得很好;住院病人术前用药和准备、术中机器调试做得到位;术后护理和用药比较规范。“这让我减轻了很多负担和顾虑,也说明我们长期的援助让当地形成一套规范的流程。”

从“开一刀救一个病人”、提供医疗设备、提高当地医生医疗技能,到更注重培养当地医生的诊断思维、规范操作及改善当地医院管理制度,中国医疗队正将国内的工作经验与当地医疗特点相结合,在授人以渔的过程中,不断发出中国声音、留下中国印记。

未来,在开满丁香的桑给巴尔岛上,中国医疗援助的动人篇章将会持久地书写下去。(记者邱冰清)

微信扫一扫|长按识别,进入读者交流群

0
0
0
0
1
0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