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亲自撰写碑文,人民英雄的纪念碑浮雕主题是这样确定的

作者:孙希磊 来源:北京日报 2019-03-19 762

毛泽东亲自撰写碑文人民英雄的纪念碑浮雕主题是这样确定的

孙希磊

毛泽东亲自撰写碑文,人民英雄的纪念碑浮雕主题是这样确定的

人民英雄纪念碑浮雕(部分)

人民英雄纪念碑,这座被誉为史诗般的建筑经典,已经走过六十多年的风雨历程。纪念碑分碑身和基座两个部分,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下层须弥座束腰部位那10幅汉白玉浮雕。东面为“虎门销烟”“金田起义”,南为“武昌起义”“五四运动”“五卅运动”,西为“南昌起义”“抗日游击战争”,北是正面,为“胜利渡长江”,在它的两旁,有两幅主题为“支援前线”和“欢迎人民解放军”的浮雕。那么,当年为什么要设计这样一组浮雕?凸显的主题是什么?再有,为什么要把“胜利渡长江”“支援前线”和“欢迎人民解放军”这三幅浮雕摆在正中央?这其中蕴含十分丰富的思想内涵和价值理念,反映着回顾百年沧桑,铸造历史丰碑,激励前行的文化意蕴。

浮雕设计初衷和主题:纪念碑最直观的画面,是展现一百年来中国人民英勇斗争的全景图

1949年9月30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决定,为了纪念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在首都北京修建人民英雄纪念碑。当天下午6时,毛泽东率领出席会议的全体代表,在天安门广场上举行了建立纪念碑的奠基典礼。毛泽东宣读了纪念碑的碑文:

人民英雄永垂不朽!

三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三十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由此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从那时起,为了反对内外敌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自由幸福,在历次斗争中牺牲的人民英雄永垂不朽!

值得指出的是,这一段由毛泽东亲自撰写的碑文,高度概括了中国一百年来革命历史的完整全貌,全面系统地勾勒出几个不同时期人民革命的斗争历程,既是纪念碑的思想基础,也为纪念碑浮雕确定了鲜明主题。纪念碑从选址、设计、建设,到浮雕的创作、选材,无论是从建筑角度,还是从艺术角度,都始终紧紧围绕着这一主题,探索如何表达、如何最终实现这一主题思想。这一主题的深刻要义:反映近代以来,中华民族为抵御列强侵略英勇抗争,实现国家独立、民族解放而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反映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继承革命先烈遗志,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历史初心。

浮雕创作在纪念碑设计中占据重要分量。因此,对浮雕内容的选择、表现形式、与建筑的结合、浮雕的位置等,经历了较长时间的探索。周恩来总理倾注了大量心血。在讨论设计方案时,他提出要在纪念碑底座四周设置浮雕的建议。他强调,浮雕在纪念碑的外面,是纪念碑最直观的画面,浮雕设计是体现人民英雄纪念碑政治内涵的关键,具有重大政治意义,必须作为重点工作抓紧抓好。浮雕的创作立意和原则是:既能体现人民英雄纪念碑的特点,又需要把中国一百年来的革命历程表现出来,既要有革命内容,又需要有很高的艺术品位。这段重要讲话为把握主题、选择题材、创作标准等作出了明确阐释。

浮雕题材选择:展现历史风云,彰显时代特征,讴歌英烈精神

早在1951年5月10日召开的“首都人民英雄纪念碑兴建委员会”成立大会上,浮雕部分的题材问题就是主要议题。会议决定:浮雕设计的指导思想,要统一在毛泽东撰写、周恩来书写的碑文主题上;浮雕的题材,要包括整个中国近现代革命史。为此,成立由范文澜负责的雕画史料审核专门委员会。浮雕的题材,是用以代表每一个历史阶段重要的和最为人所共知的人民英雄历史事迹。浮雕的表现形式,采取叙述性的写实风格,这样符合具体的人民伟大斗争史和普通群众的欣赏习惯,而不采用象征性表现形式与方法。

最终,艺术家拟选择出包含10个题材的10块浮雕:虎门销烟、金田起义、甲午战争、武昌起义、五四运动、五卅运动、八一南昌起义、延安大生产、抗日游击战争、胜利渡长江。后经中央批复,去掉了甲午战争和延安大生产2块,保留了8块。并在“胜利渡长江”浮雕两侧,另增加了以“支援前线”和“欢迎中国人民解放军”为主题的装饰性浮雕。为什么把反映解放战争题材的3幅浮雕放在纪念碑最重要的位置?其寓意是为了凸显中国共产党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最后胜利的那一“点睛之笔”。

开始阶段,对浮雕的排列顺序出现了争论。有的认为应按照历史叙述的方式,由远及近:即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为了救亡图存,实现国家和民族的复兴伟业,先进的中国人经历了多次奋斗都失败了,只有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进行艰苦卓绝的斗争,推翻三座大山,最后才赢来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当大家进一步领会毛泽东撰写的碑文后发现,其原意是由近及远,内涵十分明确,即:先说三年以来的事,再说三十年以来的事,再说1840年以来的事。于是,按照这一思路,艺术家将由远及近的顺序,改为由近及远,将“胜利渡长江”的题材放在纪念碑的正面,位于毛泽东题词的正下方,这样,人民解放战争的主题就得以突出。

在创作中如何塑造人物形象,也经过一番探索。为什么最后画面上有170多个人物呢?在最初设计的画稿上,曾出现一些著名历史人物主导的现象,如“虎门销烟”一度将林则徐放在显要地位,以此类推,是否每一个浮雕上都要以典型人物为主?最后,大家决定采用“人民主体”的原则,以群体性的英雄形象来表现人民战争的伟大功绩。如“南昌起义”,用一个连队去表现当时情景。我们看到这样一幅感人画面:党代表冲锋在前振臂一呼,战士蜂拥而上,奋勇向前,不畏牺牲,高举起义的红色信号灯。“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这一光辉思想体现在了浮雕作品里。

浮雕艺术价值:通过象征手法,表现中华民族自强不息、英勇奋斗、砥砺前行的伟大精神

在纪念碑浮雕设计和创作中,艺术家们运用大量的象征手法,根据浮雕设计主题和题材特点,贯穿中国革命历史发展潮流与主脉,借助生动而具体的形象,表现出一种精神与情感,将思想内涵化为可以感知的具体形象,使作品立意高远,寓意深刻,象征中华民族自强不息、英勇奋斗、砥砺前行的伟大精神。

首先,通过构图设计,体现革命历史的壮观场景,象征人民英雄的雄浑气魄。“胜利渡长江”是纪念碑上最大的浮雕,表现了中国人民解放军百万雄师渡大江、解放全中国的宏大场面,具有很强的震撼力。“五卅运动”“南昌起义”等浮雕,通过整体统一的造型,将人物的鲜明形象置于一个连续性的运动场景中。

其次,通过刻画细节,体现人民英雄的奋斗精神,象征革命斗争的艰辛历程。设计师在创作时特意用“渡江帆船”来表现解放军那种英勇无畏的精神,“武昌起义”中用一块“总督府匾额落地”来表现武装起义的洪流锐不可当,象征清王朝统治即将结束。“抗日游击战争”设计了青纱帐这一典型环境,表现抗日英雄机动灵活打击侵略者。

再次,通过装饰浮雕,表现对人民英雄崇敬和怀念。纪念碑的上层须弥座四周镌刻着由菊花、荷花、牡丹花、百合花和垂幔组成的8个花环,既有装饰性功能,也是时代精神的象征。正面以牡丹花为主,表示国家走向富强,两侧各衬以三面红旗,南面以荷花为主,表示纯洁,东西两侧以菊花为主,表示不畏严寒,不惧艰难的品格。浮雕画面上,除了主花,还衬托着绶带垂幔,同时以百合花作陪衬,象征对革命先烈缅怀之情。

纪念碑浮雕,清晰展现自鸦片战争以来中国人民浴血奋斗的艰辛历程,折射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坚强意志,对广大人民群众缅怀革命先烈奋斗历史,表达爱国主义情怀具有重要意义,是增强“四个自信”、激发民族精神最直观的教材。概括起来讲,它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争取民族独立和解放、人民幸福和国家繁荣富强的精神象征。

习近平总书记对这组浮雕有过一段重要论述,他指出:“中国到了今天,我无时无刻不提醒自己,要有这样一种历史感。伫立在天安门广场的人民英雄纪念碑前有一组浮雕,表现的是1840年鸦片战争到1949年中国革命胜利的全景图,我们一方面缅怀先烈,一方面沿着先烈的足迹向前走。”这一重要论述站在“历史”“未来”两个维度,深刻阐释了人民英雄纪念碑浮雕的重要意义和历史作用。 (作者单位:北京建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本文系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2017年重点课题“北京红色文化研究”(项目编号:17KDA047)阶段性成果)

微信扫一扫|长按识别,进入读者交流群

4
1
0
0
2
0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