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袁腾飞更可怕的是历史教科书 ——现行课本竟比国民党时代更亲美反共

作者:鹿 野 来源:察网 2017-09-15 1104

比袁腾飞更可怕的是历史教科书

——现行课本竟比国民党时代更亲美反共

鹿  

在9月11日这个美国发动武装政变推翻智利左翼政权的纪念日,有关方面注销了袁腾飞的微博账号。这本身自然是一个积极信号,问题在于,袁腾飞并不是一个人在战斗。一个原本不入流的中学历史老师,仅仅靠攻击毛泽东和中国共产党就很快得到了央视为代表的主流媒体追捧,又成名又发财。这反映的问题恐怕要比一个袁腾飞严重的多。

比袁腾飞更可怕的是历史教科书 ——现行课本竟比国民党时代更亲美反共

今天,笔者在这里重点想说的是,袁腾飞宣传的那一套固然带了几分夸张,但是和中国主流媒体包括教科书在内的倾向是完全一致的。笔者以前在文章中曾经揭露过,人教版历史教科书选修四中把华盛顿说成是完美无缺的一代圣人,而宣称毛泽东是犯有严重错误,给国家造成的巨大灾难和损失的人。这样一来,几乎所有学习过历史课本的人都认为毛泽东不如华盛顿,中国体制不如美国体制,社会主义不如资本主义。在此,笔者想再以教科书中的罗斯福新政的演变为例说明一个问题,即如果把现行的中学历史教科书和国民党时代的教科书比较起来,其亲美反共程度也有过之而无不及。

在国民党时代,中学历史教科书中普遍认为罗斯福新政并没有能够挽救美国的经济危机,事实上是失败了。例如,1935年的《初中复习丛书外国史》毫不掩饰对罗斯福实施新政的悲观情绪。书中写道:“自罗斯福总统登台,虽极力提倡蓝鹰运动,劝人民及时购买,并实行通货膨胀,解除酒禁等,其于恢复经济繁荣,仍无甚大效果。”再如,1946年的《复兴初级中学教科书外国史(下册)》仍直言:“新总统罗斯福当选后……得国会之同意,设置经济复兴委员会,以实行其复兴政策。……美国各地工潮之汹涌,足为罗氏复兴政策失败之显明表现。1935年秋季复兴局改组,复兴政策稍有变更。将来能否收得成效,仍难逆料。”

应该说,上面国民党中学历史课本中对罗斯福新政的评价是比较实事求是的。罗斯福新政并没有能够真正挽救经济危机。国民党时代的教科书一般都只仅仅写到了1935年,强调罗斯福新政实行两年多以来,情况并没有什么变化。实际上到1937年至1938年的时候,美国的经济情况反而进一步恶化了。例如从1937年8月到12月,纽约时报的股指从110猛跌到85。三个月内钢的设备利用率从80%下降到19%,从9月到12月,有200万人失去工作,甚至连曼哈顿的夜总会都由于顾客太少不得不停止营业。到1938年,头几个月,美国的新经济形势进一步恶化,失业者增加了400多万,大批美国人在垃圾堆里寻找食物。由于救济金发放一空,芝加哥等大城市关闭了全部救济站。工程振兴局局长霍普金斯报告,南方的17个州每个州都有人挨饿。伯纳德·德沃托声称,“罗斯福时代的萧条要比胡佛时代严重得多”。

比袁腾飞更可怕的是历史教科书 ——现行课本竟比国民党时代更亲美反共

美国罗斯福总统

当然,国民党时代的中学历史课本本质上说仍然是亲美的。例如,美国之所以能够摆脱危机,主要是战争的作用,而非体制的优势。某种意义上说,恰恰是1937年美国经济全面恶化传染给了日本,然后促使日本发动战争全面侵华。从1937年到1938年开始,美国输往日本的军用物资数量大大增加,这不仅支持了日本侵华战争的顺利进行,也促使了美国国内经济走出危机。到1941年美国又与日本开战,随后美国经济便走向全面繁荣。只不过这些历史事实不利于维护美国的光辉形象,所以国民党的世界历史教科书虽然在1935年以后多次更新,但是内容也仍然是仅仅写到1935年为止,之后美国向日本提供大量侵华物资大发战争财以摆脱经济危机的内容全部没有涉及。

但是,和现下的语文课本比起来,刻意回避部分事实的国民党时代中学语文课本只能说是小巫见大巫了。当前,人教版中学历史九年级下册当中明确强调,是罗斯福新政促使美国摆脱经济危机实现了发展,证明资本主义体制仍然具有生命力,对于罗斯福新政之后1937年到1938年的严重经济危机和第二次世界大战对于美国经济的作用自然更是只字不提,也不进行任何解释,几乎到了睁眼说瞎话的地步。这种公然歪曲事实吹捧美国的做法足以让国民党时代编写教科书的那些亲美公知们感到失职。

比袁腾飞更可怕的是历史教科书 ——现行课本竟比国民党时代更亲美反共

在吹捧美国罗斯福新政以及资本主义体制的生命力的同时,同一中学历史教科书则对于苏联的社会主义制度极力攻击,在评价20世纪30年代苏联的社会主义体制以及经济建设情况时,仅仅提了“发挥过积极作用”几个字,后面的全是连篇累牍的谩骂:

比袁腾飞更可怕的是历史教科书 ——现行课本竟比国民党时代更亲美反共

然而,事实却与教科书的描绘相反。与罗斯福新政时代的美国饿殍遍地,民不聊生形成鲜明对比的就是苏联经济在世界范围内的一枝独秀,在1925年苏联宣布国民经济基本恢复的时候工业产量只有1913年的75%,相当于美国的5%左右。而到了1937年工业产量却比1913年多了接近五倍,在短短的12年时间内翻了近三番。仅仅在二五计划期间,城镇职工的年平均工资就增加了一倍,集体农庄庄员的收入则增加了一倍多。1935年到1936年,苏联取消了所有的票证,实现统一低价敞开供应。正是由于苏联经济建设的巨大成就,使得20世纪30年代美国出现了巨大的红色热潮,诸如德莱塞和海明威等文学名家在当时都普遍倾心于苏联体制。但是,这些最能说明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内容全都被当下的教科书选择性失明了。

总之,20世纪30年代明明是苏联的社会主义体制显示对于美国资本主义的优势,今天的历史教科书中却对于资本主义罗斯福新政全盘肯定,对于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则大肆攻击,给人感觉是20世纪30年代的资本主义体制显示了对社会主义的优势。这种颠倒黑白的历史阐释,甚至远远超过了国民党时代那些以亲美反共自我标榜的历史教科书。试问,如果这种情况得不到改变,那么岂不是要每一个教师都变成袁腾飞那种“反共历史发明家”吗?

微信扫一扫|长按识别,进入读者交流群

18
0
0
2
0
0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