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密抗日战争中的延安交际处

作者:缪平均 来源:海外网 2017-08-17 1123

解密抗日战争中的延安交际处

 

缪平均

延安交际处,全称为陕甘宁边区政府交际处,前身是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政府西北办事处外交部的招待科。党中央长征到达陕北后,于1935年11月份成立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政府西北办事处,下设七部一局。为加强对外宣传和联络交涉事宜,1936年1月26日西北办事处发布第四号命令,宣布增设外交部,博古兼任部长。外交部下设交际处,处长由西北办事处秘书长伍修权兼任,不久,交际处改为招待科,科长为胡金魁。

1937年9月,陕甘宁边区政府成立。调整后外交部被撤销,只保留了一个招待科,负责外来宾客的生活接待。1937年11月底,陈云回到延安,鉴于外交部被撤销后对外宣传联络工作受到影响,他建议中央加强这方面的工作。1938年5月,边区政府决定将原招待科改为交际科,金城任科长。1940年交际科又改为交际处,处长仍为金城。

延安交际处是党中央在延安时期设立的党政军诸多机构中的一个部门,负责工作中最主要的就是接待。其接待对象十分复杂,当时从国统区进入延安接触的第一站就是交际处,无论自己的同志,还是我们的朋友包括许多爱国民主人士(如黄炎培、陈嘉庚等)、来访的国民党将领、国际友人等等,都由交际处负责接待。由于接待对象非常复杂,交际处工作人员需要用不同的方式、方法和技巧搞好接待工作。对待朋友要热情周到,对待敌人也要很好地接待,并用良好的言行教育感化他们。

延安交际处第二项工作是承担党的统战工作任务。当时很多国民党将领、爱国民主人士都到访过延安,具体接待都是由交际处统筹安排。例如国民党高级将领卫立煌访问延安时就住在交际处,虽然时间很短,但在延安的所见所闻对其后半生产生了重大影响。1940年,陈嘉庚率领“南洋华侨回国慰劳考察团”抵达延安,住宿在延安交际处。在访延期间,陈嘉庚与延安交际处人员和各界群众亲密接触,实际调研了解。正是经过访问重庆与延安的深刻对比,陈嘉庚了解了中国抗战的真相,分清了是非,断定“共产党必胜,国民党必败”,在思想认识上产生了飞跃。

交际处第三方面的工作相当于现在的外事、联络工作。交际处接待过很多外宾,包括美国记者斯诺、史沫特莱,还有朝鲜的金斗奉、日本友人冈野靖等。

交际处第四方面的工作是情报工作。由于到延安的人士来自各个方面,他们经常带来国统区各方面的信息,通过各种途径搜集情报并汇报给党中央。

延安交际处成立初期,党中央就为交际处制定了“来则欢迎,去则欢送,再来再欢迎”的接待原则,仅从1938年到1941年,就接待来客7000多人。据1942年交际处的总结报告,这一年接待了中外客人2000多人(数据来源于陕西省档案馆)。延安交际处在外事接待和统一战线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1944年6月中外记者参观团来延安后,党中央对招待工作非常重视,决定由周恩来副主席亲自主管这一工作,并决定交际处在政治、业务上归军委秘书长杨尚昆领导。延安之行,给中外记者留下了良好的印象,他们对延安和解放区作了比较客观的宣传报道,对广大群众和世界人民重新认识和了解延安起了积极作用。

1947年3月,胡宗南军进犯延安,3月14日,交际处的最后一批客人和工作人员撤离延安,在绥德暂驻一个多月后又转移到山西。1948年4月延安收复后,交际处迁回延安。1949年6月后改为陕北行政公署招待所,后为延安交际宾馆。(缪平均 )

微信扫一扫|长按识别,进入读者交流群

0
1
0
0
0
0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