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被陈毅誉为“活着的白求恩”?

作者:苏银成 来源:人民日报 2017-03-13 572

谁被陈毅誉为“活着的白求恩”?

苏银成

谁被陈毅誉为“活着的白求恩”?

罗生特旧照。资料图片

在新四军和八路军山东军区中活跃着一位医术高超的外国医生,他就是被陈毅称为“活着的白求恩”的奥地利友人罗生特。

罗生特(原名雅各布·罗森费尔德),1903年1月出生,犹太裔奥地利人。1938年,他从维也纳大学获综合医学博士学位,已行医10年。由于受到纳粹迫害,他1939年夏流亡到上海。经进步外国记者希伯介绍,1941年3月,罗生特辗转来到苏北盐城新四军军部。1949年11月,罗生特返回奥地利,后去以色列探亲,不幸于1952年病逝。

为了追寻罗生特在中国的抗日足迹,记者几经周折,终于叩开了对罗生特颇有研究的解放军后勤学院学术部研究员李葆定的家门,也揭开了罗生特支援中国抗战那段动人的故事。

李葆定一边翻阅研究成果,一边向记者娓娓道来。

罗大鼻子

1987年秋天,李葆定和冯彩章去罗生特曾经战斗过的山东省莒南县调研。认识罗生特的当地老人说,抗战时,这里是八路军山东军区机关驻地,当时,老百姓都亲切地称呼罗生特为“罗大鼻子”。“罗大鼻子”抢救产妇、治疗癌症,他的故事在当地老百姓中广为流传。罗生特不仅医术精湛,而且对病人一视同仁。当时,老区人民很贫穷,有的病人身上长了虱子,由于客观条件局限,罗生特在没有听诊器的情况下,就用耳朵贴在病人胸口听。很多次,当他准备听诊时,发现病人胸口上有虱子,他就用手捉下来并捻死,继续用耳朵听诊,老乡们打心眼里喜欢这个大鼻子。

李葆定说,罗生特在中共军队中服役9年,转战三大战区,即新四军、山东军区、东北军区,是担任军队实际职务最高的西方人,对中国抗战和中国革命的贡献应与白求恩齐名,但却几乎不为人知。

李葆定还向记者介绍了研究罗生特材料组成员拜访罗荣桓夫人、曾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的林月琴的情况。

据林月琴回忆:罗生特是泌尿科和妇科专家,陈毅的长子陈昊苏就是他接生的。战争年代,医疗器械匮乏,他就去镇上用银器打造了一把银刮匙,和一套从小号到大号齐全的子宫颈扩张器,用来做人流手术。1943年4月,得知罗荣桓尿血严重且查不出病因时,陈毅致电中央,建议罗荣桓到新四军来,由罗生特给他治病。

俗话说,“千军易得,一将难求。”在新四军、山东军区和进入东北初期,罗生特的职务都是卫生部顾问,曾手术抢救了罗荣桓、曾炳华等多位我军高级指挥员。在工作之余,他还采访了刘少奇、陈毅、罗荣桓等我党多位高级将领,同他们结下了深厚的友谊。由于考虑到他的人身安危,组织上曾多次通知他回到大后方延安,因种种局限,终未成行。1946年下半年,他被任命为东北民主联军第一纵队(即38军前身)卫生部长,一直在战争的最前线服务伤病员。

特别党员

据李葆定研究资料显示:1938年3月,纳粹德国占领了奥地利,上万名“不可靠分子”被捕,投入集中营。一位35岁的犹太医生、奥地利社会民主党人雅各布·罗森费尔德也在其中。1939年夏天,他获释出狱,被判终身驱逐出国。

当时,上海是世界上屈指可数的可容许犹太人避难的地方之一。1939年8月,雅各布·罗森费尔德和弟弟以及一名集中营的难友一起来到上海。他在法租界开了一家诊所,很快声名鹊起。

他加入了波兰籍犹太人希伯领导的一个小组,经常在一起学习马列主义著作和中共的抗战主张。曾加入过德国共产党的希伯,与中共地下党组织关系密切。他曾以记者身份到皖南新四军驻地采访,常常谈起这次旅行的见闻。他对新四军充满了兴趣,表示希望能参加战地救护。

在希伯的介绍下,经新四军军医处考察,他如愿以偿,由中共地下党组织护送去了苏北。

当时正值皖南事变之后,新四军刚重新组建,军部设在江苏盐城。1941年3月20日,代军长陈毅和政委刘少奇在盐城召开大会,欢迎他的到来。

雅各布·罗森费尔德只会说德语,唯一能担任翻译的是沈其震。他讲述了在德国集中营的经历和来到新四军的兴奋之情,引起了在场人的共鸣。讲话不时被掌声打断,听众们一同高呼“打倒法西斯”“打倒希特勒”等口号。其后,沈其震给他起了一个中国名字:罗生特。

陈毅在致辞中说,八路军有加拿大和美国共产党派来的白求恩大夫和印度派来的援华医疗队,现在新四军的卫生工作也有了从奥地利来的著名医生——罗生特博士。“中国的革命和抗日战争不是孤立的,全世界正义人士都在声援我们!”

1942年春天,罗生特提出了加入中国共产党的申请。由陈毅和新四军政治部宣传部长钱俊瑞做入党介绍人,经中共华中局批准,他成为一名中共特别党员。

此后,这个特别党员一身戎装,先后参加了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服役达9年之久。

客逝异乡

翻开李葆定厚厚的研究资料,罗生特去世时的情景历历在目。

1949年10月,新中国成立。罗生特提出,奥地利解放了,想回祖国和家人相聚,寻找失散的女友,同时动员旧友来参加新中国建设。中央批准了他的请求。

送别罗生特时,刘少奇说:“当年在盐城欢迎你,那是在抗日战争艰难的敌后;今天在天津欢送你,我们已取得了革命的胜利,开始建设新中国。这中间有你很大的功劳。”之后,罗荣桓夫妇将他送上了前往上海的火车。在上海,时任市长陈毅设宴为他饯行。

1949年11月末,罗生特回到奥地利,得知母亲已惨死于集中营,弟妹也都逃离了奥地利。他在维也纳漂泊无依。

1950年10月,抗美援朝战争爆发。得知昔日的中国战友们纷纷重上前线,罗生特非常希望能回到中国,但因种种原因没能如愿。

1951年,罗生特决定去以色列投奔弟弟。

到达以色列后,健康每况愈下的他住进了医院——1948年平津战役结束后,他曾去北京协和医院检查身体,才知道自己患有高血压、冠心病、主动脉硬化性心脏病和陈旧性心肌梗塞。

1952年4月22日那天,他情绪很好,晚饭时还唱了歌。但当晚,心脏病发作,骤然去世,没有留下只言片语。

2003年,中国人民对外友协为纪念国际主义战士罗生特诞辰100周年,在中国国家博物馆隆重举行了罗生特生平纪念展览。同年8月,对外友协将全部展览资料和罗生特遗物转赠鲁东南革命烈士陵园。

微信扫一扫|长按识别,进入读者交流群

0
3
0
0
0
0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