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时代的“开放”与改开的“开放”有何不同?

作者:吴 铭 来源:产业人网 2016-11-26 1349

毛泽东时代的“开放”与改开的“开放”有何不同?

——关于两对基本概念的解释

  

毛泽东时代的“开放”与改开的“开放”有何不同?

毛泽东时代的中国支援坦赞铁路的建设

在最基本的概念上不能犯认识性错误,如果在最基本的概念上犯了错误,那么,理论的大厦便会随时倒塌。

对基本概念的认识不能来自于书本,特别不能来自于资本主义的教科书,而必须来源于对实践斗争经验的总结升华。

理解事物必须排除现象的干扰、抓住事物的本质,而不能仅仅在表面现象上做文章。

这里根据改革开放以来的现实的理解,对“投资”中的“资”,和“改革开放”中的“开放”概念进行解释,也是为了统一大家的思维认识,避免在理论斗争中因概念理解不准确而陷于被动,也避免我们内部不必要的争执。我请求大家对我的解释提出批评,以便丰富完善。

一、关于“开放”与“封闭”

(一)“开放”的内涵。在自邓小平开始以来的“改革开放”中,“开放”应该有三种含义:

1.重点是指对外部资本的开放。即认为外资是一种建设性因素,对中国经济发展有巨大益处,所以,对外资不但不拒绝,反而逐渐放宽限制,以优惠条件欢迎外资,最终不加任何限制,并为外资的引入提供诸多理论、舆论支持:如把外资引入的多少作为发展成绩指标,作为经济发展的根本动力,作为中国融入世界的标志,作为“世界经济一体化”的重要内容等。

2.也包括对外国商品开放中国市场。特别是加入WTO,中国对本国市场的保护趋进于最低,对外国商品进入减少限制,以此作为中国商品进入国际市场的前提,也就是让欧美等国承认中国市场经济地位。显然,尽管中国加入了WTO,进行了一系列市场化改革,放宽甚至取消了对外资及商品进入中国市场的限制,欧美并没有承认中国的市场经济地位,并没有向中国放宽市场准入条件,继续采取贸易保护主义,在市场准入方面歧视中国商品。

3.对外正常贸易。也就是基于货币媒介的正常的等价交换式的商品交易往来。

4.总结。中国“改革开放”中的“开放”,主要是指对欧美日等发达经济体的资本的开放,而不是指正常的贸易往来,因为尽管这一时期中外贸易发展迅速,但是,由于毛主席时代中外贸易同样发展迅速。“开放”政策是针对毛主席时代的所谓“闭关锁国”而提出的,强调的是其区别,所以,这里的“开放”不包括对外经贸往来。

(二)毛主席时代的开放。正因为毛主席时代对外资采取坚决拒绝的态度,对中国市场采取保护态度,对外部商品的进入采取各种限制,所以,尽管毛主席时代努力发展对外贸易,仍然被指责为“闭关锁国”。需要进一步说明:

1.毛主席时代对正常国际贸易往来不但不反对,反而想方设法、千方百计地推动,特别是高度重视发展与美欧日等国贸易,但是,由于美国的“制裁”,这个贸易的规模一直受到限制。

2.毛主席时代按照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坚持只有劳动才创造价值,只有劳动者才能参与价值分配,而资本是不创造价值的,所以,原则上资本不能参与价值的分配,不接受任何外资的投资。但为了团结民族资产阶级和小资产阶级,一定历史阶段也给予资本一定的分配权利,即分给他们一定的“定额”,但随着公有制在国民经济中的发展壮大,民族资本和小资产阶级的这个权利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例越来越小。

3.所谓资本,只指欧美日等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资本,而不指亚洲、非洲、拉丁美洲的资本,因为这些国家资本输出很少或者没有。所以,对资本的开放,本质是对欧美日等资本主义国家的资本的开放,并不是对亚非拉美国家的开放。

4.所谓“闭关锁国”,如果是指对外资的拒绝,那么,这种闭关锁国是需要极强的国家实力作为后盾的。也就是说,历史地看,世界上的国家,真正具备闭关锁国能力的很少,仅有的几个国家也只是在其称霸时,才具有这种能力并采取贸易保护主义政策:英帝国、德国、法国、美国、苏联等。中国因为对外资“闭关锁国”,导致美国对中国的敌视和封锁,导致中苏关系破裂,导致美苏两国共同围剿。可见,外资对于中国拒绝其投资是多么仇视。

5.1949年新中国建立之后,中国对苏联、美国是坚决拒绝其资本进入的。对于中苏、中美贸易往来,中国则是大力支持、极力开拓的。只不过,美国不愿意开展对华经贸关系。如果称这种经济政策是闭关锁国,那么,我认为这种闭关锁国是正确的。

6.1949年建国后,美国之所以拒绝对华贸易,关键的原因在于中国共产党彻底废除了清朝和民国与世界各国包括美国签订的不平等条约,坚决拒绝美国资本在中国的投资,使得美国控制中国经济的图谋落空。

7.中国拒绝苏联在中国投资,目的在于拒绝苏联对中国经济的控制,这是中苏关系破裂的重要原因之一。

8.毛主席时代认为,资本是肮脏的,是罪恶的,是“每个毛孔都滴着血和肮脏的东西”的,对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和民族主义意义上的经济主权是破坏性的,所以,拒绝外部资本包括苏联资本投资中国,是对中国经济的保护,有利于中国经济发展。而引进外资,是一种可耻的卖国行为。

9.毛主席时代,即便对外国商品进入中国,既是有选择的又是极为积极的,以推动、丰富而不是影响中国人民的经济发展、生活提升为前提,即便对于欧洲日本美国的商品,我们也欢迎并努力开拓与这些资本主义国家的经贸往来。

10.毛主席时代事实上主要进行的是与第三世界的贸易。这是因为美苏两个集团对我们进行贸易封锁的原因,而不是我们偏爱第三世界的贸易、商品交易对欧美日不开放,毕竟,第三世界国家因为刚刚完成民族解放和独立,生产的商品并不多、技术水平也不高,也不能满足我们的经济发展需要。

11.毛主席时代并不存在中国“闭关锁国”问题。因为中国和第三世界的贸易往来、对华友好的第二世界国家甚至美国的贸易往来,都是迅速开展的。

12.毛主席时代拒绝外资进入中国,显示了中国对经济独立自主性的重视,避免了中国经济被外资控制,避免了殖民地命运,是正义的、进步的,对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是有利的,而不是有害的。

13.如果有人因为毛主席拒绝外资而指责毛主席时代“闭关锁国”,那么,这种指责,实际是中国人民的光荣。当然,这种指责实质是为外资打开中国门户提供理论、舆论支持的,属买 办性质。

14.结论。也就是说,在“开放”问题上,毛主席时代与后来的最大区别在于以下四点:①前者对外资采取坚决拒绝政策,认为外资是中国人民的灾难;后者则对外资采取极力欢迎的政策,认为外资是一种极为重要的资源。②前者不可能把劳动价值分配给外资,后者则积极把价值分配给外资。③前者认为中国市场是中国的重要资源,不可以与外资或外国商品分享,后者认为中国市场是世界市场的一部分,不应当属于中国,所以,本应该和美日欧共享,却不考虑美日欧的市场却不愿意与我们的资本商品同样共享。④前者的经济工作重视第三世界也重视欧美日苏,后者重视欧美日而忽视第三世界。⑤前者导致了以中国为代表的第三世界政治经济集团,使世界形成“大三角格局”,后者则消除了这个与中国有利的世界格局,中国从“一极”退化为所谓的“一强”。

二、“投资”中的“资金”和“资本”

有一次,有人告诉我,所谓“经济”,就是经世济民的意思。这个解释没有错,问题在于,“经济”是个专有名词,只能从政治经济学的角度解释,而不能从语言学的角度解释。把“经济”释为“经世济民”,恰是从语言学角度回答政治经济学上的问题,表面看没问题,实际上没有抓住经济这个事物的本质。

对概念的理解,要从实践出发,“透过现象看本质”,而决不能仅停留在表面上。对“投资”这一概念,要特别注意对“资”的理解。

毛主席时代也有“投资”,当前也经常遇到“投资”,许多人很容易将两者混为一谈,认为从书本上看,两者都是为了建设而花钱,没有区别。实际上,从政治经济学角度看,两者的区别是本质的。

毛主席时代的“投资”,投的是“资金”,而当前的所谓“投资”,投的是“资本”。“资金”和“资本”的区别在于:

1.虽然表面上都是“花钱”,但投入资金的目的在于解决经济建设问题,绝不在于“利润”!没有利润也要投。而投入资本的目的在于且仅在于“利润”,只要有利润、利润越大,投资的积极性越高,至于解决不解决经济问题 “资本”是不关心的,通常,资本投资不但没有解决原本的经济问题反而制造出新的经济问题、社会问题。

2.通常,为了“利润”,资本会主动制造经济问题,以便于创造投资机会和推动消费,比如,发动战争、制造危机、制造需求、制造灾难、扩散瘟疫、垄断最基本的生产生活资源等。当前的医疗产业化、教育产业化、房地产产业化导致的“看不起病、上不起学、住不起房”,都是资本所产生的问题。

3.投入资金搞建设的目的在于满足经济发展需要和人民群众生活需要,而不在于“消费”。而资本的目的在于“消费”,不在于满足需要。前者导致实体生产和建设,重视农业、工业,第三产业是再分配的方式,是对第一、二产业的补充,不可能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后者则导致重视第三产业即所谓服务业,轻视工农业,鼓吹服务业是经济支柱;前者导致节约,后者导致浪费;前者的发展是可持续的,后者的发展是不可持续的;前者重视长远和质量,后者重眼前的利润、重视一次性消费、轻视质量。

4.因为资金和资本的这个在对“利润”问题上的区别,从外国引进的钱究竟是资金、还是资本,要看能否用这些钱购回我们自己经济建设需要的商品,然后用我们的产品贸易还掉这些钱。如果不能购回任何产品或者不能购回我们需要的商品,那么,这个引进的钱就是“资本”而不是资金,最终结果是经济命脉为外资所控制,导致殖民地化。如果我们用这个外国的钱能够回购我们需要的物品且不附加任何条件、限制,那么,这个钱就是资金而不是资本,不会影响经济命脉的控制权,不至导致殖民地化。

5.举个例子。南京长江大桥、武汉长江大桥及铁路公路基础设施对中国经济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因为是以“投入资金”方式建设的,不收费,也不赢利,“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方便了人民的生活,减轻了人民的负担。某大桥是以“投入资本”方式筹建的,收费,赢利,而且为了迫使两岸人民走该桥、垄断当地人的过江途径,创造消费、增加利润,某桥的投资方勾结当地政府,把轮渡停了,“二桥飞加南北,通途变天堑”,影响了人民的生活,增加了人民的负担。

6.社会主义资金、民族资本、外资的区别。仍然以南京长江大桥为例。如果是社会主义资金兴建,那么,这座桥就是为国计民生服务,不收费,当然也不可能被任何资本控制。如果是民族资本投资建设,如长江二桥,那么,就会收过桥费,为增加利润而迫使人民走这座桥,甚至会提出拆除长江大桥,因为长江大桥影响了其利润,这当然是一种破坏。如果是外资投资建设,除为谋取利润而迫使人民走这座桥、拆除长江大桥之外,外资就控制了南京地段渡江的权力,即经济主权,当然不仅仅是经济主权。显然,因为都欲独占这段过江利益,外资和民族资本是存在矛盾的,但这个矛盾在共同压榨中国百姓时,在当前的政策环境下,民族资本会妥协、向外资让步甚至投降,所以才会有越来越多的合资且外资控股、外资独资现象。

7.在这种情况下,与外资合资在中国投资的民族资本、国家资本,就具有了买 办资本的性质。

8.结论。资金是伟大的、光荣的、友好的,是有利于人民、有利于独立自主的经济体系的,是我们所需要的;而资本是肮脏的、剥削性的、敌对性质的,是破坏人民利益、破坏独立自主的经济体系的,是殖民性质的,是我们必须反对的。

原标题:吴铭:关于两对基本概念的解释

微信扫一扫|长按识别,进入读者交流群

11
0
0
1
0
0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