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时延安为什么能令人向往?

作者:何方 来源:辽宁日报 2016-10-04 847

抗战时延安为什么能令人向往?

当年的延安,到处洋溢着一种自由、活泼、生动、欢乐的气氛,是一段生龙活虎、激情燃烧的岁月,充满自由空气和平等精神。

一集合就唱歌

延安生活的一个显著特点,也许就是《延安颂》上说的“到处传遍了抗敌的歌声”。只要一集合,就要唱歌。

唱歌,最热闹的还是集合开会的时候。无论会议规模大小,歌声总是此起彼伏,拉拉队也是喊个不停。连队开会,各班相互拉歌;全校开会,各队相互拉歌;几个单位或全延安的大会,就“一致对外”地拉歌,例如:“鲁艺来一个!”或“抗大来一个!

有领导人参加的会就拉领导。记得一次朱德就在不断的喊声下,“被迫”站起来唱了一首北伐时的歌:“打倒列强,打倒列强,除军阀,除军阀!努力国民革命,齐欢唱!

经常集会

那时延安的会也特别多。这里说的会是指大型集会,由许多单位集中到一起开会,进行纪念、庆祝、表民意、听报告等。那时热情高,打小旗、呼口号,从不厌烦。特别是“红五月”,从五一、五三(济南惨案)、五四、五五(马克思生日,延安规定的学习节),直到五卅(上海惨案),要开许多不同规模的会,而且每次会上都有一些领导人讲话。

开大会还有一个主要的内容就是听报告。除了延安的中央首长常给大家作报告外,从前线、大后方和国外回来的或来访问的人,也经常被请来给大家作报告。

周恩来副主席每次回到延安,抗大或联合其他单位总要请他作报告。从美国回来的陆璀、从南洋来参观的陈嘉庚,也都到抗大作过报告。

那时的文化生活真是丰富多彩,除了遍地歌声外,还演出各种各样的戏,更不用说办墙报、写文章了。

陕北的秧歌,经过鲁艺等单位的改造提高,就变成了许多秧歌剧,不仅老百姓爱看,干部、学员、领导人也都爱看。当时延安有几位致力于搞通俗化、大众化创作的文化人,如诗人柯仲平连编写到朗诵的街头诗,马健翎编导的秦腔《血泪仇》、《三滴血》,以及一些眉户(地方戏)和秧歌剧,如《夫妻识字》、《十二把镰刀》等。一个时期,由于毛泽东的点头和胡乔木、周扬等人的提倡与组织,延安还演起了许多中外名剧,如《三姊妹》、《钦差大臣》、《马门教授》、《前线》、《雷雨》、《日出》、《北京人》等,大家看得特别起劲。

与此同时,延安还提倡唱京戏,人们组成“平剧团”,通过一二○师搞来不少行头和乐器。领导和群众一起看,散场后一起走。

体育活动也很活跃。抗大最盛行的是篮球比赛。夏秋季还常在延河进行游泳比赛。

其他文体活动也不少。例如各单位,抗大就是各连队,都有俱乐部组织,由大家公选主任和各种委员。

人际关系平等

在延安的生活中,给人一个很重要的感受,就是觉得人和人是平等的。那时一切机关学校都是军事化组织,不但有上下级之分,而且强调的也是厉行服从。但是并不觉得谁拥有特权,或者有权就可以欺负人,而是确实认为上下级只是分工不同,在政治上是平等的,上下级关系没隔阂。例如,开大会就体现了关系的平等。首长坐在主席台上或演出时坐在前排,大家觉得应该。有的首长来晚了,前边还有人自动给让位。有的首长干脆坐在后面的人堆里,和大家一起,也不会有人觉得奇怪。

拉首长唱歌也是平等和亲切的一种表现。当时最盛行的是请首长题字签名。开会时队列不能乱,但只要一散会,一些人就掏出本子拿出笔请首长题字签名了。毛主席经常一边走一边给人题字。

节假日还会常碰到中央首长和大家一样地在街上走来走去,没有那种前呼后拥的现象。在街上遇到,也是各走各的,可以打招呼,也可以不打招呼。一次毛主席见何思敬(中国哲学家、法学家、马克思主义著作翻译家)走过来,赶忙上去打招呼,而何思敬却只点点头就擦肩而过了。还有一次陈云进延安城北门被站岗的士兵挡住,问他是哪部分的,为什么不系风纪扣,陈云规规矩矩地扣上风纪扣才让进去。

一进抗大,就有回到家里的感觉。这除政治思想等原因外,亲密的同志关系也是个重要因素。无论编到哪个队哪个班,大家都团结友爱、亲如家人。当时的同志关系,完全做到了像一首苏联歌曲上所唱的:“我们骄傲的称呼是同志。”这个称呼比什么都亲密。

微信扫一扫|长按识别,进入读者交流群

2
3
0
0
0
0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