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可敬的抗美援朝老战士

作者:徐建国 来源:红歌会网 2016-10-04 876

一位可敬的抗美援朝老战士

——记抗美援朝老志愿军陆福祥

有一位曾经参加过抗美援朝的老志愿军,在战争中,他经历危险无数次,其中四死而复生的故事,令他至今津津乐道,听后也让人震惊。己82岁高龄的他仍精神抖擞,和蔼可亲,讲起战争故事令人感动,他就是从尉氏县交通运输局退休的老干部陆福祥同志。

他的战斗经历就像他的名字一样,当年他是陆军炮兵,身经数次危险而能获救,非常吉祥。如今国泰民安,人民生活幸福。他从保卫国家受苦受难,而能看到当今中国昌盛的大好局面,又能同全国人民共同享受今日的大好生活,确实是他的福气。

他是尉氏县张市镇陆口村人,贫农出身,1951年他是农会先进分子,当年17岁的他带头参加志愿军抗美援朝。当时他参加的部队是华北的济南军区,67志愿军,司令员是彭德怀,济南军区司令员杨得志,军长李水清。

据他说,从家出来到陈留镇太平岗住了一夜,第二天随军坐火车到安东(现丹东)在安东歇了几天后便渡过鸭绿江到朝鲜新义州,至金城开始参战。

第一仗打的是阻击战。打的是16个国家的联合国军(当时是美国、南朝鲜等16),打仗时分东、中、西三线,他参与的是中线战斗,阻击战共打了52天。听他说当时是边打边退,退了大约30公里。战斗中因为他是炮兵,他们配合26军打仗。一次他们在山上被敌军包围,被包围的共3个炮兵连,其中2个连的炮兵连人带炮被敌人俘获,只剩他们一个连被困山上,当时他们每人身上只有4颗手留弹,在情急之下他们连教队给他们打了一个缺口,才解救了他们这个炮兵连,若不是打开的这个缺口,又不知会发生什么……

第二仗打的是伏击战。这己到了1952年,当时是十兵团司令员郑伟山指挥,这一仗打胜了,但打的非常艰苦。当时在山下埋伏了3000人,晚上10点钟向404高地发起进攻。敌人打燃烧弹,我军埋伏的士兵为不暴露目标,确保全体潜伏人员的安全和攻击任务的完成,不知被烧死了多少人,391高地的邱少云也是在这场战争中被烧死的。不过经过激战,我们消灭了敌人一个团,我军取得了这次战役的全面胜利。他说:“上甘岭一仗我们参与打了32天。我们是配合14军、15,当时总指挥是李德生, 皮定军等人。我们的任务是集中火力打击敌人,当时我们大炮的射程达20多里。根据上级指挥需要打击的目标整天是来回拉炮移动、瞄准与射击。敌人的火力也非常猛,炸弹将石头山炸成一米多深的坑。一次打十架山时,他和战友4人经过敌人封锁线抬炮时,被敌人发现,当时下着小雨,敌人一发炮弹打了过来,他说:“我们立即趴下,当时我在前面,后面的一个战友因爬得慢了点,当即头盖骨被炸掉。由于当时从南向北走,沿山右侧小路,左边的石头将我们埋住,在西阳洞北边礁缝中住有我军五座炮连。他们将我和战友解救了,如果没有战友的解救,又不知后果是什么……”

第三仗打的是反击战。这是1953年,我军己进入反击的取胜阶段。但,此时联合国军仍发起数次激烈进攻,在我军的英勇战斗中,打得敌人都失败了。一次,他和他的战友李金保(陕西人)通过封锁线时,他的战友吸了一根烟,他说:“我因为等他吸完烟,和他做伴耽误了一些时间,我们两个落在了后面。当我们去追赶部队时,走到一个三叉路口,前面有两条路,一条是可以追上部队的,一条是通向敌人居点的。当时不知该怎样走了,我俩错走到通向敌人居点的路上,被敌人发现,敌人一枪打住我的右腿,我们俩拼命地往回跑,幸好我们的连的战友听到了枪声,发现不见我们两个,又返回来接我们了,并在毛耳洞中给我包扎好后,继续前进,又是一次惊心动魄的经历”。

另一次是在后防撤回休整时,我们住在夕阳洞,被敌军飞机发现,当时是晚上,我们有站岗的,有喂马的,有带班的。这次我和战友一起站岗,正站时,我想解手,我给战友打了声招呼,便去一边设置的简易厕所了,正在这时,听见一声炸弹的爆炸声,回去一看王金张(四川人)、李水斌(南阳人)两名战友和三匹马全被炸死,若不去厕所,可能这次自己也和战友一块牺牲了……

这些仅是在战斗中难以忘却的事例,其实还有更多让常人难以忍受的艰苦。受过缺粮、缺水的煎熬与痛苦,经常看到身边被炸死、冻死、饿死的战友,闻到烈士遗体腐烂不能及时掩埋,硝烟味、血腥味、屎尿味弥漫混杂、让人窒息的臭味……

1952年下半年以前,每顿饭每个战士一把炒面,抓一把雪,或伴些水,放在小绿碗中一吃,这就是一顿饭,个别时段连这样的饭也吃不到,只能忍饥挨饿,到了1952年下半年才有所改善。日夜在山间,冬天有时趴在雪地上,冻得让人难忍,夏天在焦热的石头间热得让人胆寒……

一切都是为了国泰民安,为了这个伟大的目标多少人吃苦、流血、流汗,甚至牺牲。陆福祥只是一个代表,这些为之做出奉献的人,值得我们尊敬与记惦。

此文根据当事人讲述记录整理。(有些地名人名可能会出现谐音)

作者:徐建国(毕业于河南大学文学院及郑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微信扫一扫|长按识别,进入读者交流群

0
3
0
0
0
0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