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征路上的红军电台

作者:唐黎标 来源:党史纵横2016.7 2016-08-13 1738

长征路上的红军电台

军委二局的同志们在陕北。(资料图片) (据《参考文摘》)

导语: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红军被迫进行战略转移,踏上了漫漫征途。在长征路上,红军战士们面临的艰难困苦,令常人无法想象:前方有未知的无人区、瘴气毒虫,后面有国民党军日夜的追缴、袭扰;头上有敌人的飞机轰炸、扫射,脚下是随时可能陷落其中的险滩、沼泽。伤病、饥饿、缺医少药……已经夺走了太多战士的生命,可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中,英勇无畏的红军将士仍然秉承着顽强的意志,迈着坚定的步伐,相互搀扶着前行。

在长征队伍中,有一支部队承担着党中央“耳目”的角色,他们就是通讯部队。有了这支部队,党中央和毛主席就会更好、更及时、更准确地获知敌情,做出正确的指挥判断。正是具有如此重要的作用,这支部队成为敌人千方百计想要打击、俘获的目标。为了不让敌人的企图得逞,这支部队有了一个残酷的工作守则:“人在密码在,人亡密码亡”。多少战士用鲜血践行了誓言,以致于蒋介石都不得不为这支部队的品格折服。

红军长征始于1934年10月,结束于1936年10月。长征的伟大胜利,既是国共两军的公开交锋,也是双方隐蔽战线的秘密较量。红军长征之所以创造了“用兵如神”的奇迹,其中负责红军电台的通讯部队功不可没。

一部半电台起家

中国工农红军是中国土地革命时期的农民武装,当时把革命根据地称为“红区”,把革命政权称为“红色政权”,而这支由农民武装建立起来的人民军队就叫“红军”。在中国土地革命时期,红军主张“打土豪,分田地”的土地政策,所到之处,贫穷百姓纷纷响应。由于红军的力量越来越大,蒋介石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威胁。国民党军队多次进攻革命根据地,但都遭遇失败。

1930年12月,蒋介石纠集了10万重兵对红区进行第一次“围剿”。国民党虽然在兵力和武器上比红军都明显占优势,但是对红军的第一次大“围剿”还是彻底失败了。

在龙冈战斗中,红军大获全胜,缴获了许多战利品,其中包括枪械、弹药和一部电台。因为在此之前红军队伍中没有电台,红军战士也不认识“电台”为何物。出于对敌人的仇恨,这名红军战士捧起电台一摔,零件散落一地。这部第一次缴获的电台,被摔成了只能听不能发的“半部电台”。虽然是半部电台,但毛泽东和朱德还是非常高兴,因为有了这半部电台,红军就可以收听敌人的情报和国民党新闻了。有了这次教训,毛泽东向各部队下了“不能随意破坏战利品”的命令。红军在龙冈获胜后又乘胜追击,在宁都战斗中再次缴获了一部电台。这部电台被完好无损地上交到了红军总部。这就是红军“一部半电台”的来源。

之前,红军作战还是沿用比较原始的方式,这已经不能适应现代战争的需要了。毛泽东对组建红军电台非常重视,1931年1月中旬,红军利用缴获的“一部半电台”组建了红军第一支“无线电队”。红军组建“无线电队”是非常机密的,这“一部半电台”一直交给红军特务连管理。由于国民党尚不知道红军也有了无线电台,所以敌人在无线电通信中基本上没有采用保密措施,敌人的一切军事行动都被红军了如指掌。红军有了自己的无线电台后,作战布兵更加灵活机动,大大减少了伤亡人数。红军特务连把电台看作比自己的生命还重要。

长征路上的红军电讯员

红军连续粉碎了国民党的四次“围剿”,这让以王明为首的“左”倾主义者在第五次反“围剿”作战中不顾敌强我弱的实情,采取正面交锋的错误作战方案,国民党在此次“围剿”中调集了近百万的兵力,外加飞机坦克配合。在与红军正面交锋后,国民党军队凭借优势兵力和武器装备,采取了“步步为营、缩小包围圈”的战术,压制红军被迫后退。最终,中央红军在反“围剿”的作战中失败,红军官兵损失惨重。为了保存实力,免遭全军覆没,党中央决定实施战略转移,同时留下部分红军坚持游击战争。蒋介石得知红军的运动意向后,立即调兵遣将追击红军。他命令部队严密监视红军长征的路线,妄图把剩余红军消灭在长征途中。

1931年1月,红军组建无线电台后,周恩来便在上海同时秘密组建了无线电人员培训班。当时前苏联的无线电侦破和保密技术非常先进,毛泽东委任周恩来去苏联求助组建无线电培训班事宜,得到了苏联共产党的支持。正是有了苏共的支持,中共秘密培训出来的无线电人才比国民党的无线电人才更加出色。中共在上海培训出来的电讯人才源源不断地被输送到红军部队中。红军无线电台组建一年后,无论是发报还是截取敌人情报方面都有了很大的进步。有了秘密无线电台,毛泽东在指挥红军作战时更加灵活机动。

遵义会议纠正了王明“左”倾冒险主义在军事上的错误,通过选举组成了实际上以毛泽东为主,周恩来、王稼祥同志为辅的三人军事指挥小组。遵义会议后,毛泽东高瞻远瞩地决定带领中央红军向西转移。长征开始后,国民党的“固定位置作战”失去了作用。红军每天都在行军中,而当时国内还没有建立有线电话网络。蒋介石不得不借助无线电台来发送情报,下达作战命令。

红军为了躲避国民党的围截、围攻和围剿,我红军电讯人员把主要精力放在了“破译敌人密码”上。每一次都能巧妙地化解蒋介石的围剿。红军电讯员是通过严格考核和选拔出来的优秀红军战士,他们每天背着无线电台行军,无线电收发机比自己的生命还要重要的东西。在大风大雨恶劣天气下行军,红军电讯员宁愿自己淋湿,也不能让无线电收发机沾到半点雨水。红军电讯员个个都是身手了得的年轻战士,万一作战失利面临着被俘,红军电讯员所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毁掉发报机,烧毁密电码,然后与敌人同归于尽。正是有了这些无比忠诚的红军电讯员,蒋介石虽然掌握了一些红军行军的蛛丝马迹,但自始至终未能实现消灭红军于长征途中的计划。

神秘的红军“军委二局”

红军胜利到达陕北后,毛泽东曾感慨万分,他说:红军长征的胜利,红军“军委二局”功不可没。“军委二局”是毛泽东亲自领导的我党我军重要的技术侦察情报部门。说到这里,我们不得不提一提曾希圣同志。曾希圣是湖南兴宁(今资兴)州门司镇人,出生于书香门第,他是个读书用功,有着强烈民族感的青年。曾希圣是黄埔军校毕业生,毕业后毅然决然地参加了革命。他深受毛泽东信赖,是“军委二局”的第一任局长。曾希圣是红军情报技术侦察的创始人,早在1931年,曾希圣就有破译敌人密码攫取重要情报的设想,他的这一设想得到了毛泽东和周恩来的支持。为此,曾希圣一心一意扑在破译敌人密码的工作中,经过艰难的探索,终于掌握了破译国民党无线电台密码的一些技巧。

1935年1月,红军进入四川后一度陷入强敌包围中。为了扭转战局,红军发起了土城战役。土城战役是红军与国民党军打的一场恶仗,在土城战役打响前,曾希圣在破译敌人无线电密码时发现,敌人对红军的合围有一个不大的口子没有合拢,这个口子就是蒋介石亲自坐镇指挥的贵阳。摸清了敌人的虚实之后,毛泽东带领红军从敌人包围的空隙成功突围,最终脱离了险境。土城战役是中央红军的生死之战,此后,毛泽东亲自掌管“军委二局”,利用曾希圣破译密码掌握的重要情报,接二连三地取得了运动战的胜利,使红军走出了困局。

红军到了贵州与与四川南部接壤的赤水河时,蒋介石派周浑元和吴奇伟两员大将,率领国民党六个师向赤水河逼近。当时的红军正处于人疲马倦之时,如果与敌军交战,就是能把敌人打败了,红军也不可避免要损兵折将。蒋介石派遣周浑元和吴奇伟率兵攻打红军的情报是“军委二局”截获的,曾希圣深知,这是一场对红军极为不利的战斗,如果正在渡河的红军遭遇敌人的强攻,红军将会付出惨重的代价。怎么办?得知这一情报后的毛泽东也是忧心忡忡。曾希圣想,既然蒋介石发电报派遣周浑元和吴奇伟攻打赤水河,那么何不利用红军掌握敌人密码和电文格式,冒充蒋介石再发一份假电文呢?曾希圣的大胆设想得到了毛泽东和周恩来的首肯。于是,曾希圣冒充蒋介石又给周浑元和吴奇伟发电报,将敌人两个纵队的主力调开。曾希圣冒充蒋介石的假电报发出后,不知内情的周浑元和吴奇伟,果然把主力部队向泮水和新场方向开进,红军安然渡过了赤水河。红军四渡赤水,曾希圣利用熟知敌人密码来破译敌人军情,对敌人的行踪了如指掌,让红军在前来围剿的国民党军队的空隙间灵活穿插,让国民党军扑不着,打不到。

红军四渡赤水后进入云南,蒋介石又调兵遣将围剿红军。1935年初夏,蒋介石调派万耀煌攻打红军。可是,万耀煌想保存实力,不愿意孤军深入尾追红军。于是,他就发电报向蒋介石谎报军情。万耀煌向蒋介石谎报军情的电文是5月4日发出的,而此时红军已经到达金沙江边。毛泽东充分利用了万耀煌和蒋介石“同床异梦”的矛盾,争取到了宝贵的转移时间。当蒋介石于5月10日重新发电报要万耀煌“围剿”红军时,红军已经全部胜利渡江。蒋介石随即命令国民党中央军、滇军、川军配合,一定要把红军消灭在大渡河畔。结果这一情报又被“军委二局”破译,毛泽东利用掌握的情报,放弃原来“用船只渡江”的计划,抢先在泸定镇夺取“泸定桥”,跳出了几十万敌军的包围圈,让蒋介石消灭红军的计划再一次成为泡影。

接力配合与严格保密

红军长征途中,大部队(中央红军)与其它部队尽量错开时间行军。如果中央军在白天行军,那么留下另一支红军在夜里行军。这支夜里行军部队的电讯员就肩负起截取敌人电台信号的任务。如果一支红军夜里行军时,白天行军的红军部队电讯员就负责夜里截收敌人电台信号。利用这种错开时间的行军方式,虽然各红军部队相隔千里,但仍然能保持接力式的相互配合,无遗漏地截收敌人的全部电报。

电讯员是红军行军的“眼睛”和“耳朵”,红军的电讯员都是无比忠诚的无产阶级革命战士。他们虚心好学,刻苦钻研。在长征途中,除了大名鼎鼎的曾希圣这样的电讯人才外,还有红一方面军王铮、红四方面军宋佩夫、王子钢等许多位电讯英雄。红军电讯员有着严格的保密制度,他们宁可牺牲也不会向敌人泄漏半点信息,并且时刻做好为革命牺牲的准备。1935年1月,红十军团在怀玉山战役中不幸失败后,电讯员把电台和机要文件全部烧毁,然后从容就义。在电讯保密问题上,红军电讯员抱着“人在密码在,人亡密码亡”的信念,让国民党军根本没有机会破译红军的情报。

微信扫一扫|长按识别,进入读者交流群

3
0
0
0
0
0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