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兵团工业发展历程

作者:郭新萍 来源:《国企》杂志 2014-03-13 1471

  在戈壁荒漠中,在一穷二白的底子上,兵团人凭借艰苦创业的精神,用汗水、热血和生命奏响了兵团工业发展史上最壮丽的乐章,创造了工业化的奇迹

  文 | 郭新萍

  新疆近代史上,许多“第一个”是兵团人创造的:第一匹机制棉布、第一张有光纸、第一块毛布、第一块机制方糖等。兵团是新疆现代工业的奠基者。兵团人在新疆发展史上创造了一个又一个人间奇迹,为新疆的经济发展做出了历史性贡献。

  新疆大部分地区是戈壁荒原。促使这块土地变化的,是发生在上世纪中叶那场社会大变革。1949年战争刚刚结束,毛主席一声令下,20万官兵就地转业屯垦戍边。在人迹罕至的戈壁荒滩,在野兽横行的雪山深谷,开荒造田,兴修水利,植树铺路,盖房建场。而就在这样艰苦的环境中,兵团人还节衣缩食,筹集资金,创办了新疆第一批大中型现代工业。

  白手起家工业化

  1956年冬季,兵团提出的筹建糖厂的计划被国家计委批准了。但有一条:1800万元的建厂投资需由兵团自己解决。

  八一糖厂筹备处主任李廷智这样回忆当时建厂的情景:十多万人不需要听什么长篇大论的动员报告,只需各位师长、团长、营长和连排长们说一句话:“用我们的转业费修建一座糖厂,大家同意不同意?”“同意!”不到一个星期,1800万元的巨额现款就已交付给基建财务部门,随时可以提取使用。

  有了资金保证,1958年7月1日,八一糖厂在石河子新城正式破土动工了。这是我国第一座自己设计、自己安装的大型甜菜制糖厂。

  令人震惊的是,糖厂高9米、直径3米左右、重20吨的结晶罐、蒸发罐、浸除罐等主体设备的制作,是工人们用双手完成的。制作“三大罐”的主要材料,是平均厚度10~12毫米的钢板。没有卷板机,必须用手工扳压成弧形,再用榔头敲打出外型美观、结构严密、罐体巨大、开闭灵活的造糖机器来。制作这些大罐子的重头活是抛鼓,就是把一块又大又厚的圆形平面钢板,加温后用手锤敲打成半个浑圆型部件,做罐体封头之用。加温后的钢板表面有800℃,工人们手拿榔头在上面敲打。当时正值盛夏,许多人的鼻子烤出了血,脸上烤焦了皮。

  那时没有现代起重机械,只能用杠棒抬、绳索拖、绞磨推、大抱杆、二郎腿等土办法,靠的是经验和力气。几百斤、几千斤甚至上万斤的钢铁设备,就凭起重工们的肩膀、脊梁、胆量和智慧,一件件、一组组地按照设计方案组装就位。工人们被压得汗流满面,腰弯背驼。

  经过一年多的艰苦奋战,西北第一座大型现代化制糖厂八一糖厂终于在1959年12月7日建成投产,创国内同行业、同规模高速建厂纪录。自治区主席赛福鼎在开机典礼上说:“八一糖厂的建成和开机生产,是自治区工业战线上的又一巨大胜利。你们以冲天的革命干劲,刻苦奋斗,提前十五个月完成了建厂任务,为国家节约了一百多万元资金,我向你们表示亲切的慰问和崇高的敬意。”王恩茂、赛福鼎等首长参观糖厂时赞扬道:“真了不起!试车一次成功,这在我们新疆的工业史上是数一数二的。”

  这只是兵团向工业化进军之路的一个缩影。在兵团人艰苦创业精神的支撑下,一座座新厂相继建成投产,一座座老厂扩建胜利完成。兵团工业生产的规模进一步扩大,实力进一步增强,行业结构、产品结构进一步优化,整体上从以手工作坊为主的阶段升级到以近代、现代机器生产为主的新阶段,走上了工业化道路。

  英雄不怕筑路难

  在交通战线上,兵团人发扬了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的精神,完成了乌库公路、兰新铁路、南疆铁路等路段的施工任务。

  1956年,自治区党委、人民政府决定重建乌库公路,由兵团承担施工任务。修筑乌库公路,是打一场战胜高山严寒和冰川的硬仗。在冰峰工地,战士们用铁镐、钢钎掀开冰盖,炸开岩石、冻土,开明槽,修盘道,忍受着缺氧、寒冷的折磨。由于谷底没有通到山上的路,一切工需材料、生活物资都需用人工从河谷、冰峰脚下一趟趟背到山上的工地。在峡谷地段,战士们在高高的山岭上安装了软梯、垂索,攀着软梯、垂索下到悬崖的半腰上,设置工作面,打眼、装药、放炮、开出路基,十分危险。令人难以置信的是,在极其艰险的施工环境下,没有一个人叫苦叫累,反而接连涌现出了一批“英雄连队”、“铁姑娘班”、“高空作业能手”、“千锤能手”和“爆破能手”。1958年4月18日,乌库公路通车。这条公路不仅贯通了南北疆,是一条建设新疆的“钢铁运输线”,而且具有重要的政治意义和国防意义。

  1958年4月,军垦战士们在腾格里山区的砾石滩工地上修建兰新铁路。这里昼夜温差大,白天骄阳似火,夜晚寒气袭人。有时狂风怒吼,飞沙走石,天昏地暗。这里是有名的干旱区,工地用水要从几十公里外运来。人们干得嗓子冒烟,眼睛喷火,连洗菜的水也澄清了饮用,根本不能洗澡、洗衣,他们一个个身上起了痱子、疙瘩,奇痒难忍。为了找水,十一团七连班长陈春年、医生刘光俊、战士张万发组成探水组。他们在沙丘下的一棵枯树旁,挖掉覆盖的芒硝和沙,终于掏出了苦涩的水。就在他们挑着一担水返营的途中,遇到了沙暴,刘光俊被龙卷风卷走(后被维吾尔族老乡救援),陈春年脚踝骨折断,张万发右胳膊折断。这场大风,刮走了不少帐篷,毁坏了一些机械和车辆,给施工带来了严重困难。后来,他们在沿线芒硝泛白处挖出了许多“坎儿井”,虽是苦水,用白矾沉淀后可供洗涤用。筑路战士用惊人的毅力,战胜了酷暑、严寒、干旱,战胜了“百里风区”的风沙,终于在1962年12月12日把铁路铺到了乌鲁木齐,结束了新疆不通铁路的历史。

  1974年,兵团建工师人接受了修建从吐鲁番到库尔勒的南疆铁路的任务。这里是著名的老风口“三个泉”,自然条件十分恶劣,民间曾传唱着这样一首歌谣:“老风口,一年四季人不到,三天两头狂风吼。鸡蛋大的石头满天飞,斗大的石头随风走。劝君多走几里路,千万莫到老风口。”

  在与风魔几十次的殊死搏斗中,建工师人总结经验,采取了灵活的战略战术:一是地下活动,即掘地三米,地下扎营,把宿舍、食堂、仓库全部改成地窝子;二是与风周旋,即无风就干,风大小干,风小大干,上午刮风下午干,白天刮风晚上干;三是用隔离法,即用石头给路基迎风面砌上挡风墙和方格防护层。兵团人历尽千辛万苦,终于修通了穿越天山的南疆铁路。

  哪里有兵团基建工程部队,哪里便有道路!因为每一条道路上都铭刻着战士们的誓言:英雄不怕筑路难,拨开云雾劈开天;早日修通幸福路,冰峰荒原变花园。

  工业文明创新天

  “戈壁惊开新世界,天山常涌大波涛。”农业曾经是兵团经济的重要支柱。随着时代的发展,兵团人凭着艰苦创业的精神,在物质条件极其匮乏、自然条件极其恶劣的情况下,没有等靠要,白手起家,从农副产品加工业起步,形成了门类比较齐全的工业经济体系。

  在1958~1960年三年“大跃进”中,兵团近、现代工业雨后春笋般兴建起来。1958年7月开始,在石河子相继动工兴建了19个大中型企业,其后又在一师、二师、六师、七师也安排了一些上规模的企业,初步形成了兵团工业门类较多,品种较全,以农副加工业和电力、煤炭、建材、化工、机械工业相应配套的工业体系。许多行业填补了自治区空白,产品在技术和质量上处于领先地位,成为兵团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兵团的轻工业产品,如食糖、棉布等,远销西北地区乃至全国;方块糖、毛布等,相继出口日本、苏联;兵团几十个产品在1963年上海全国轻工业产品展览会展出,震动全国;精纺毛布、硫化碱、龙须酥等,不但是自治区的特产,而且填补了西北地区的空白;伊力大曲酒成为名牌产品。

  1960年,工业总产值约6.01亿元,比1957年增长2.5倍。1966年“文化大革命”前夕,兵团的工业企业已达到297个,建成了一大批兵团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工业总产值10.5亿元,占工农业总产值的62.7%,占自治区工业总产值的42.5%。兵团的工业产品,不仅供应了兵团和新疆各族人民的需要,而且支援了关内和出口创汇,支持了新疆的经济发展,改善了人民生活。

  改革开放以来,为适应市场经济的变化,兵团对工业结构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和调整。

  党的十七大以来,特别是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以后,兵团加快经济结构调整的步伐,做大做强工业,走新型工业化的道路。一时间,集中力量、聚精会神推进具有兵团特色的新型工业化,成为兵团人的共识。

  2012年,一系列数据成为兵团新型工业化强劲发展的有力注解:全年实现工业增加值327.70亿元,较上年增长30.3%,高于全国平均增速19.6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利润74.69亿元,较上年增长8.1%;工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44.2%,拉动经济增长的作用进一步增强。

  如今,在第一师,与浙江省台州市共建的阿拉尔台州光伏电子新材料产业园区已有8家企业入驻,总投资近400亿元;在第六师五家渠市东工业园区,山东信发集团注资成立农六师煤电公司,投资100多亿元;在第八师,江苏大全集团投资260亿元的新疆石河子光伏产业园、宁波合盛建设的有机硅产业基地落地生根……

  到“十二五”末,兵团工业比重将达到50%,新型工业化将真正撑起兵团经济的“半壁江山”。兵团单一的“农”字头的历史将被彻底改写,兵团经济将迎来“百花争艳”的新时期。

微信扫一扫|长按识别,进入读者交流群

0
3
0
0
0
0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