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和弘扬毛泽东艰苦奋斗、勤俭建国的思想

作者:刘建武 吴怀友 来源:《光明日报》 2013-12-03 403

  毛泽东在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践中,十分重视提倡勤俭节约和反对铺张浪费的问题,提出了艰苦奋斗、勤俭建国的重要战略思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坚持和弘扬毛泽东的这一重要思想,对于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实现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和抵制奢侈浪费之风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坚持和弘扬毛泽东艰苦奋斗、勤俭建国思想,是改进党风政风、密切党群干群关系的迫切需要

  毛泽东一贯主张共产党员和领导干部要保持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作风,坚决反对各种形式的贪图享乐、铺张浪费。早在1938年4月,毛泽东就明确指出,艰苦奋斗“是每一个共产党员,每一个革命家的作风”。在中共七届二中全会上,他对于党内可能会“因为胜利”而出现“骄傲情绪,以功臣自居的情绪,停顿起来不求进步的情绪,贪图享乐不愿再过艰苦生活的情绪”,向全党提出了著名的“两个务必”,就是希望党在执掌全国政权后要戒骄戒躁、戒奢戒腐,跳出“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的历史周期律。建国伊始,毛泽东更是把反贪污、反浪费看作是全党的一件大事,倡议将“严惩贪污,禁止浪费”写进具有临时宪法性质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他向全体干部提出要始终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其中包括执行厉行节约、反对浪费这样一个勤俭建国的方针”。在毛泽东艰苦奋斗、勤俭建国思想指导下,广大党员干部艰苦朴素、廉洁奉公,形成了风清气正的党风政风。

  在改革开放和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的历史条件下,一些党员和领导干部渐渐淡忘、甚至完全丢掉了艰苦奋斗、厉行节约的建国方针和光荣传统,不愿再过艰苦朴素、勤俭节约的生活。广大干部群众对此十分不满,反映强烈。当前,我们的财力增加了,物质条件改善了,但所面临的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外部环境考验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严峻、复杂,精神懈怠的危险、脱离群众的危险、消极腐败的危险更加尖锐地摆在全党面前。

  为了从政治上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各级党政机关和领导干部必须坚持和弘扬毛泽东勤俭建国思想,大兴艰苦奋斗之风,带头厉行勤俭节约,以实际行动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

  坚持和弘扬毛泽东艰苦奋斗、勤俭建国思想,是节约能源资源、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迫切需要

  毛泽东在建国后反复强调,勤俭节约是经济建设和事业发展的一项重要方针。“为了建设重工业和国防工业,就要付出很多的资金,而资金的来源只有增产节约一条康庄大道。”增产节约“是积累资金、取得经验、加速国家经济建设的方针。”“节约是社会主义经济的基本原则之一”,什么事情都应当执行勤俭的原则。在毛泽东同志看来,勤俭节约与艰苦奋斗、提高生产质量和效益是不可分的。“要勤俭办社,就要提高劳动生产率,严格节约,降低成本,实行经济核算,反对铺张浪费。”“在企业、事业和行政开支方面,必须反对铺张浪费,提倡艰苦朴素作风,厉行节约。在生产和基本建设方面,必须节约原材料,适当降低成本和造价,厉行节约。”但这种节约“必须在不降低质量和减少工伤事故的条件下讲求节约”。正是在毛泽东艰苦奋斗、勤俭建国思想的指引下,新中国在极端困难的条件下取得了包括“两弹一星”在内的重大建设成就,建立起了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经济持续保持高速、快速增长,经济总量已跃居世界第二。但我国是一个拥有13亿多人口的大国,人均GDP仍处于世界后列。由于人口众多,水、耕地、森林、石油、天然气等许多重要生产生活资源人均储量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是资源相对短缺的国家。加上长期以来,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粗放,能源资源消耗大、浪费和污染严重。这种以牺牲资源环境为代价的经济增长方式,到了必须转型的时候。

  面对国内资源约束趋紧和国际能源、资源争夺日趋激烈的严峻形势,党的十八大明确指出:“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是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战略抉择。”报告还从“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的战略高度提出了“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目标任务。为了实现在党成立100周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在新中国成立100周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伟大目标,我们必须大力弘扬毛泽东艰苦奋斗、勤俭建国思想,坚持节约能源、资源的基本国策,艰苦创业,增产节约,勤俭经营,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资源利用方式的根本转变,不断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

  坚持和弘扬毛泽东艰苦奋斗、勤俭建国思想,是抵制社会上奢靡享乐、铺张浪费不正之风的迫切需要

  毛泽东指出,艰苦奋斗、勤俭节约不仅是中国共产党人的思想品格和工作作风,而且是中华民族的一种精神境界和社会风尚。毛泽东在民主革命时期就指出,“我们民族历来有一种艰苦奋斗的作风,我们要把它发扬起来。”新中国成立后,他将增产节约视为“整肃党纪,提高工作效率和转移社会风气的方针”,并告诫全党和全国人民,“我们的国家一要勤,二要俭,不要懒,不要豪华。”“我们应当教育全国城市、乡村的每一个人,要有远大的目标,有志气。……要勤俭持家,作长远打算。什么红白喜事,讨媳妇,死了人,大办其酒席,实在可以不必。应当在这些地方节省,不要浪费。这是改革旧习惯”。在毛泽东艰苦奋斗、勤俭建国思想的教育下,节约光荣、浪费可耻的思想观念深入人心。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经济社会取得了长足发展,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显著提高,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率先富裕起来。与此同时,社会上的各种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滋生蔓延。据今年1月人民网对北京、上海、重庆等20个城市调查的数据显示,因面子文化、嫌打包麻烦、商务宴请和公务吃请等原因,我国城市居民外出就餐时平均每餐浪费的食物价值约占全部食物的13%。要知道,我国发展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还很突出,还有部分群众的生活比较困难。我国的经济、科技、国防实力与世界先进水平还存在一定的差距。要在本世纪中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我们必须始终坚持艰苦奋斗、勤俭建国的方针,大力弘扬中华民族“克勤于邦,克俭于家”的传统美德。正如习近平同志所说:“要大力弘扬中华民族勤俭节约的优秀传统,大力宣传节约光荣、浪费可耻的思想观念,努力使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在全社会蔚然成风。”只有这样,我们的国家、我们的民族才有希望,我们的目标才能实现。

微信扫一扫|长按识别,进入读者交流群

2
0
0
1
0
0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