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野:今年高考语文阅读材料反映出的若干问题

作者:鹿 野 来源:察网 2018-06-28 1218

今年高考语文阅读材料反映出的若干问题

鹿  

现在今年高考的成绩已经出来了。有的朋友在留言中问我对于高考全国卷一语文阅读《赵一曼女士》把赵一曼的性格特点归结为“拔俗的文人气质和职业军人的冷峻”怎么看。笔者在这里想顺带谈一谈个人对今年这几篇全国卷阅读材料所反映出的若干问题的看法,未必正确,仅供参考。

一、鲁奖作品与抗战神剧

首先还是从朋友们的疑问说起吧。高考全国卷一语文阅读《赵一曼女士》把赵一曼的性格特点归结为“拔俗的文人气质和职业军人的冷峻”的做法,至少我个人是不大赞成的。

为什么这样说呢?首先要明白的是,不能泛泛谈论超越时代之上的文人与军人特质,每一个时代的文人与军人都有不同的特质。具体到民国时代来说,臧克家曾经在一篇文章中评论道,岳飞说过,文官不爱财,武将不怕死,天下就太平了。可是民国成立以来,天下从来没有太平过,这也从反面证明了民国的文人大多数都贪财,军人大多数都怕死。而贪财与怕死这两种文人和军人的“民国范儿”,我们显然在赵一曼身上是看不到一星半点儿的。

事实上,赵一曼的性格首先是革命者的性格,是共产党人的性格。她之所以有令人震撼的英勇表现,并不是为了当一个什么超越阶级与时代的“文人”与“军人”,恰恰是为了推翻反动军阀与帝国主义统治的民国,实现无产阶级与广大人民群众当家作主。这,才决定了她和绝大多数以贪财与怕死著称的反动文人和军人截然不同。

写一个人,首先要抓住一个人的主要特质。像恩格斯那篇著名的《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当中就强调,马克思的确是一位杰出的学者,但是科学家并不是其主要身分,其首先是一位革命家。这就抓住了马克思的主要特质。而今天的文艺作品当中,总是要刻意淡化历史上那些共产党人作为无产阶级革命者的特征,用一些抽象的“文人”与“军人”之类去概括,无非是反映了一种意识形态的偏见。

更有甚者,这篇鲁奖获奖名作当中,还用了很大的篇幅去渲染包括日本侨民在内的外国殖民者将伪满时代的哈尔滨变得美丽优雅:

【在落雪的日子里,听一听巴哈的《意大利协奏曲》,或者莫扎特的《第9钢琴协奏曲》,是这座城市普通市民的一种很好的享受。三四十年代的哈尔滨,侨居着许多外国人。据统计,这里的侨民多达三十多个国家十几万人。

这些众多国家的侨居者,在这座城市里充当着各种角色,商人,西餐馆的老板或女招待,面包师,建筑师,马车夫,出租车司机,娼妓,神父或者嬷嬷,还有在街头拉着手风琴讨钱的乞丐。也有日本侨民。这些日侨,还不能等同于日本关东军及随军家属。前者是客人,后者是侵略者,并对这座优雅的城市,实施了长达14年之久的统治。

这座城市,还有许许多多的教堂。曾有人称哈尔滨是“教堂之城”。离监禁赵一曼女士的医院最近的教堂,一共有三座,一座是本世纪初德国人建造的基督教路德会教堂,属于典型的12世纪哥特式建筑。另一座是中世纪拜占庭式建筑“东正教圣母教堂”。再一座教堂,如今已经不在了,就是世界闻名的圣尼古拉东正大教堂。躺在病床上的赵一曼女士能够清晰地听到从这三座教堂的钟楼上传来的大大小小的钟声。在三四十年代寂静的城市里,那是何等有韵味儿的钟声呵。】

据说,这种描写是为了映衬赵一曼的文艺素养很高。问题是,既然外国殖民者统治下的哈尔滨那么美好,赵一曼进行的革命工作岂不就变成了一种荒诞的,没有意义的行为了吗?或许也是考虑到了这个缘故,今年高考命题时把这一部分删去了。

过去那些红色经典当中在描写抗日战争与其他革命斗争时,总要用很大的篇幅写那个时代普通劳动者的苦难生活,让人们感觉到不革命是不行的,所以可以震撼人心。而当下以抗战神剧为代表的很多文艺作品当中,一方面肯定抗战,另一方面又大力歌颂民国时代上层灯红酒绿的奢华生活,让人们感觉旧中国是繁荣富裕的。这种精神分裂的做法只会令人恶心。《赵一曼女士》这篇鲁奖文学作品也与抗战神剧有同样的毛病,也就是丢掉了马克思主义的人民立场,去宣扬一小撮精英的“民国范儿”。

当然,这篇作品并不是一无是处。主要是由于赵一曼本身的事迹非常感人,所以作品的后半部还是有着很多感人之处的。问题在于,后半部的那些基于真实历史的内容在过去的文艺作品当中早就有过,像60年代的小学课文《宁死不屈的赵一曼》就与此大同小异。作者新增的部分反而降低了那些真实事迹的感染力,因此很难说是多么优秀的。

不过,这种情况恐怕也不能完全怪作者,很大程度上是学术界与舆论界中不正常的氛围所决定的。很多人总是假设“如果鲁迅活在今天会怎样”,笔者也在这里假设一下,先生如果活到了今天,恐怕很难得鲁迅文学奖。因为其《“友邦惊诧”论》、《“丧家的”“资本家的乏走狗”》等批判民国范儿,宣扬马克思主义的文章会让某些评奖的专家如坐针毡。《赵一曼女士》能够获奖并且20多年来一再被追捧,说到底还是某些专家的政治倾向决定的。

二、为什么很多年轻人看不起老舍?

今年的高考全国卷二选择的是一篇老舍的作品《有声电影》。这篇作品本身并没有多少问题,但是选择这一篇作品则是有问题的,因为它并不是老舍的代表作,也不能代表老舍得以在文学史上确立起地位的水平。

过去苏联在语文教育中有一个重要观念,就是语文主要学习文学经典。他们认为,经典作家并不是每一部作品都可以称得上经典,在基础教育阶段,主要应该学习经典作家成就最高,最有代表性的作品。诸如,莱蒙托夫的《当代英雄》、屠格涅夫的《父与子》、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高尔基的《母亲》、肖洛霍夫的《静静的顿河》,等等。教学时除了要让学生阅读相关的选段,还要让学生深入理解这些作品的整体情况,考试的时候也主要是以这些文学经典作为命题材料。苏联解体后,俄罗斯的政治制度与意识形态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但是“基础教育应该重点学习文学经典”的教育观念并没有什么改变。

新中国成立以后基本是继承了苏联的教育观念,以学习文学经典作为语文教育的中心。以老舍为例,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学习的重点内容主要就是建国以前的《骆驼祥子》,建国以后的《龙须沟》和《茶馆》这些最经典的文学作品。教材选取的是这些文学作品当中的摘录,考试也主要是考察这些文学作品。

但是后来逐渐发生了变化,特别是新世纪课程改革当中,很多作家在作品的选择上发生了重要的变化。以老舍为例,其《骆驼祥子》和《龙须沟》都已经不再作为语文教学的篇目,《茶馆》也只供极少数对于戏剧有兴趣的学生选修,课本当中主要是选取了《济南的冬天》为代表的描写“民国时期好风光”的一些虽然不乏文学价值、但没有体现老舍思想中最闪光的社会批判内涵的作品作为课文,考试的时候也不再考察老舍的《骆驼祥子》和《茶馆》等文学经典而考核《有声电影》这一类去政治意识形态的作品。这种做法实际上是不利于人们理解老舍等经典作家的文学成就的。

另外,现在某些专家并不明白文学的价值在哪里。比如说,关于老舍的文学成就现在主要是突出其语言的风趣幽默,今年的高考题中也是这么考察的。问题在于,如果要是老舍的成就主要在语言风趣幽默上面的话,那当前的郭德纲与赵本山也不差啊,老舍同时代的侯宝林与马三立更是出色了。为什么不把这些人列为经典作家,却把老舍列为经典作家呢?

文学的主要价值不在情节与文字而在其思想内容,也就是其反映出来的社会与人。像老舍的作品主要价值就在于其控诉了旧中国的黑暗与腐朽,表达了对于苦难中的广大人民的无限同情。《骆驼祥子》和《茶馆》就是这种价值的集中体现。现在的文学研究和语文教学当中,某些人往往刻意忽视这一点,总局限在情节与文字上寻找作家的价值,这恐怕本身就是一种价值观念的偏差。

今天,越来越多的年轻人看不起老舍,觉得老舍写的东西也不怎么样,甚至有狂妄者认为自己也能写的出来。的确,像《济南的冬天》和《有声电影》这种作品,虽然也有一定的文学价值,但是确实不足以反映老舍在文学史上真正树立起地位的最高水平。问题在于,老舍的最主要成就并不在这些方面。其以《骆驼祥子》和《茶馆》为代表的经典作品,不要说中学生写不出来,即使是今天的作家恐怕也没有人写得出来,因为这需要深刻的生活体验与对广大人民的深厚感情,而这些恰恰是今天的某些作家所缺乏的。所以这种现象的出现并不是老舍写的东西不好,也不是学生学得不好,而是某些专家与教师在文学研究与语文教学中丢掉了马克思主义的文艺观。

三、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科幻文学

今年的高考全国卷三选择的是一篇刘慈欣的作品《微纪元》。其内容主要是地球在经历了大灾变之后,最后一个人从外星回归地球,结果发现人类还在,文明还在,只不过变成了细菌大小的克隆体。原文后边还有一部分,那个回归的人看到“微人”幸福生活,为了不对他们构成威胁,就主动毁灭了所携带的人类胚胎细胞,使得“宏人”,也就是我们这种现代人彻底灭绝了。

西方以好莱坞为代表的科幻文学可以说是“末世文学”的一部分,其中总是渲染科技或者人口给人类带来的灾难,最终使人类走向毁灭。比如说像《终结者》系列电影当中就写了人工智能导致人类的毁灭,只有少数人进行着最后的抵抗。还有今年热播的《复仇者联盟3》当中主要就写了灭霸要通过大幅度消灭人口来解决社会问题的事儿。

事实上,科学技术本身并没有阶级性,可以用于好的方面,也可以用于坏的方面。关键还在于使用科学的人。当前社会存在的种种问题罪责并不在于科技或者人口,而在于资本追逐利润的天性。比如说,现在很多国家粮食短缺并不是因为整个人类粮食生产能力不足,而是因为社会资源被西方少数发达国家的富豪们所垄断,第三世界很大一部分群众过于贫困购买不起粮食不能给他们带来利润,所以他们宁愿减少生产或者开发粮食化工等新用途而不是做口粮。

所以说,不管是刘慈欣设想的以细菌大小的克隆人来传承人类文明还是灭霸用消灭人口来解决社会问题都是不可能的。不管人口有多少,人的体积有多大,只要实行资本主义的两极分化体制,当下的种种问题就不可能解决。人类所需要消灭的并不是人口而是资本。而这恰恰是西方模式科幻文学中所缺乏的。他们总是设想资本主义是历史的终结,未来社会仍然将遵循黑暗丛林法则,从来也不敢设想资本的灭亡,这种想象力的贫乏背后体现了资本对舆论无孔不入的严密控制。

顺便说一下,近些年来中国的文艺作品在国际上不断获奖,像刘慈欣就获得了雨果文学奖。这是否能够体现中国的文艺作品水平提高了呢?至少笔者不这么认为。因为过去的《小灵通漫游未来》等文艺作品首先是有人看,而且绝大多数人都喜欢看,才能够获奖。而现在的文艺作品往往是先由少数专家看了给一个奖励,然后其他的人才会跟风去看。这种情况之下,实现话语权的操纵是很容易的。另外,西方国家的文艺奖项同样有着明确的政治立场,如果要是不符合资本主义普世价值的“政治正确”是不可能获奖的。

当然,这并不是说高考这几篇阅读一无是处。事实上,它们在近年来被追捧的文艺作品中已经算上乘。今年的高考阅读当中没有选那些靠骂中国革命与新中国出名的那些所谓名家名作,就已经是一个很大的进步了。

笔者仅仅是认为,文学研究和语文教学当中要贯彻马克思主义的价值观,要以鲁迅、郭沫若、茅盾、老舍等人的经典作品和从延安到新中国的红色经典,包括新时期魏巍、刘白羽、李凖、王火那些继承了社会主义传统的杰作来作为现代文教学的主体,而不应该把西方人或者今天某些西化专家的评价作为主要标准。当然,对文学作品的解读本身是有一定开放性的,以上仅是个人看法,如有不当之处,敬请原谅。

微信扫一扫|长按识别,进入读者交流群

6
0
0
5
0
0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