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野:“重视革命传统”——新版语文教材仍任重道远

作者:鹿野 来源:察网 2016-09-07 2005

鹿野:“重视革命传统”——新版语文教材仍任重道远

摘要:2016年9月1日秋季学期开始,三科新编教材在中小学起始年级投入使用。日前,新编义务教育语文教材总主编温儒敏教授,在回答记者有关社会上非常关注反映老一辈革命家和英雄人物事迹选篇情况的提问时表示,“新编语文教材高度重视中小学生的革命传统教育。”很多网友非常兴奋,认为新编义务教育语文教材有了巨大的改观,然而事实没有那么简单,问题也不会一下子解决。

据新华社电 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语文、历史三科教材是落实党的教育方针、体现国家意志、传承民族优秀文化的重要载体,在青少年学生思想道德教育中具有极其重要而特殊的作用。2016年9月1日秋季学期开始,三科新编教材在中小学起始年级投入使用,与广大中小学师生见面。

日前,新编义务教育语文教材总主编北京大学中文系原主任温儒敏教授就有关问题回答了记者提问。当记者问:“当前社会上非常关注反映老一辈革命家和英雄人物事迹的选篇,请介绍一下新编语文教材在革命传统教育方面的情况。”温儒敏教授回答:“新编语文教材高度重视中小学生的革命传统教育,从选文看,既有《吃水不忘挖井人》《朱德的扁担》《狼牙山五壮士》等传统经典篇目,还增加了《开国大典》《七子之歌》《黄河颂》《我爱这土地》等文章;从数量看,小学40篇,初中29篇,涉及了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领袖,雷锋、黄继光等革命英雄人物,以及钱学森、邓稼先等著名科学家。同时,还有鲁迅、茅盾、闻一多、艾青等著名文学家的选篇。”很多网友非常兴奋,认为新编义务教育语文教材有了巨大的改观,然而敌对势力和历史虚无主义势力对中国教育的渗透和影响是非常深入和广泛的,事实没有那么简单,问题也不会一下子解决。

我们看新闻的时候,一定要明白文字游戏。比如说,“更加重视中小学生的革命传统教育”和“高度重视中小学生的革命传统教育”的意思就是完全不同。前者意思是“(以前不够重视,现在比以前)更加重视中小学生的革命传统教育”,后者往往暗含着“(以前过于重视,现在比以前有所淡化,但是仍然)高度重视中小学生的革命传统教育”的意思。

同样,对于文中“从数量看,小学40篇,初中29篇,涉及了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领袖,雷锋、黄继光等革命英雄人物,以及钱学森、邓稼先等著名科学家。同时,还有鲁迅、茅盾、闻一多、艾青等著名文学家的选篇”的话,我们也要认真分析。显然,温教授是把革命传统泛化了,认为只要是和爱国沾点边儿的作品都算是革命传统。即使这样,在小学里,这种跟爱国有关的文章也只占四百多篇课文的不足10%,在初中阶段,这种和爱国有关的文章略高一些,比例也只不过占了240多篇课文中的12%。

那么,语文教科书中的革命传统课文所占的篇目比例是增加了还是减少了呢?有学者在批判所谓“语文教科书政治化”时称,直到九十年代,中小学语文教科书中“带有明显政治色彩的课文”比例仍然占有60%以上,直到新世纪课程改革中,这一情况才根本转变。所谓“带有明显政治色彩的课文”的课文,基本上也就是我们常说的革命传统课文。但是尽管新世纪课程改革中革命传统课文的比例有了惊人的下降(毛泽东的《纪念白求恩》,朱德的《回忆我的母亲》,陈毅《梅岭三章》,魏巍的《谁是最可爱的人》等著名篇目陆续退出了语文教科书),印象中仍然比这一版的教科书比例高一些。笔者没有找到这次课改前人教版革命传统课文所占的比例,但是找到了北师大版的情况。北师大版小学阶段的革命传统课文也是四十篇,但是由于课文总数只有343篇,所以,比例是12%。一向以比较正统自居的人教版教科书应该不会低于这个比例,更高于现在的不足10%。也就是说,“高度重视中小学生的革命传统教育”新一版义务教育语文教材的革命传统课文有可能是有史以来比例最低的一版。

当然,这次新版语文教科书并不是没有进步的地方。像毛泽东主席的《纪念白求恩》和郭沫若的《天上的街市》这两篇经典课文,在2013年版的人教版教科书中被删除了,现在新一版的教科书中又恢复了。但是不知为何,新编义务教育语文教材总主编温儒敏教授却对此刻意回避,这种现象给外界感觉对毛泽东主席为代表的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和郭沫若为代表的社会主义文学家有一种莫名的排斥,不是理直气壮而是偷偷摸摸,或许是恢复这些篇目的做法迫于无奈,所以不愿意提?还是新闻记者不愿意报道?

但是,这次新版语文教科书的问题更为严重,最大的一个问题就是反共公知作家的文章比例进一步提高。像七年级上册就增加了台湾反共作家林海音的《窃读记》,和被鲁迅先生称为“丧家的资本家的乏走狗”,跟随蒋介石逃往台湾的著名反共作家梁实秋的文章《鸟》。由此可见,温立三式的人物不是个别的,或许仍然在参与这次新版教科书的编辑。

有朋友可能会说,这样多元化一点没有什么不好,但问题是现在的教科书是在多元化的幌子下推行推崇美国和蒋介石的一元化,一个突出的特点是,只能说中国共产党有错误,不能说美国和蒋介石有错误。关于中国共产党的课文,既有一些肯定成绩的,也有一些批判历史上“左”倾错误的。而对于美国和蒋介石的课文则都是肯定的,没有一篇批评美国和蒋介石问题的文章。这种情况在新世纪课程改革中就已经确立,以后的历次改革越来越加重,包括这一次。

仅以人教版语文教科书为例,在90年代的时候初中阶段选取的美国作家马克吐温的《竞选州长》和高中阶段选取的美国另一位作家欧亨利的《警察与赞美诗》分别是揭露美国“民主制度”和美国“法治国家”虚伪的文章。然而,这两篇著名的经典课文都在新世纪的课程改革中被删除了。同样,鲁迅先生揭露国民党不抵抗政策的著名杂文《友邦惊诧论》和揭露国民党屠杀左联五烈士罪行的《为了忘却的纪念》这两篇著名杂文均被删除,老舍揭露旧中国社会黑暗的《茶馆》和人力车夫悲惨生活的《在烈日和暴雨下》也被删除。保留的则是鲁迅先生和老舍回忆民国时期温馨生活的一些文章,诸如鲁迅先生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老舍的《济南的冬天》等等。

这样一来就会产生一个问题,学生们学了功过参半的中国共产党和完美无瑕的美国和国民党之后,恐怕很多人都会质问:“为什么只有共产党会犯错误呢?要是中国实现颜色革命了多好啊!”一些俄罗斯专家评价普京时代文学教科书时认为,教科书既有肯定斯大林卫国战争功绩的一些作品,也索尔仁尼琴的《古拉格群岛》这种全盘否定斯大林的作品,而对于美国社会则是极力推崇。当学生们学习完之后,这种“只有斯大林会犯错误”的文学教科书必然会产生全盘否定斯大林时代的效果。同样,这种“只有共产党会犯错误”的语文教科书也必然会产生全盘否定新中国的效果。

为什么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继承革命传统,教材却仍然延续了这种新世纪以来“去革命化”方向的变化呢?多半是因为某些教材的编者骨子里都是推崇美国和民国的,要让他们继承革命传统恐怕要比他们杀了他们的头还难呢!

可见,在去政治化的幌子下,美化民国、美化美国,丑化中共,将殖民和亲美卖国视作开放的历史虚无主义思潮影响之深、之大。

不过,单单记者“当前社会上非常关注反映老一辈革命家和英雄人物事迹的选篇,请介绍一下新编语文教材在革命传统教育方面的情况”的提问,就表明了舆论环境的一些积极变化。如果没有这种变化,新编语文教材无疑会在“去革命化”方向上走得更远。因此,网友说新编语文教材是爱国力量的胜利也没有错。就像在刹车开始时,车辆减速了,但方向还没有变,要扭转新世纪语文教材以来“去革命化”方向,还需要爱国人士的努力。

路,还很长很长。

微信扫一扫|长按识别,进入读者交流群

4
0
0
0
0
0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