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艳艳:强化高校思想理论教学的意识形态属性

作者:李艳艳 来源:党建 2015-02-03 423

  2015年1月19日,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意见》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当前,东西方意识形态竞相博弈、抢夺人心的竞争形势日趋激烈。为了做好这一战略工程、固本工程、铸魂工程,必须防止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出现意识形态弱化的倾向。

李艳艳:强化高校思想理论教学的意识形态属性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学中的意识形态工作要处理好几个关系

  处理好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关系。发展马克思主义,决不意味着可以丢弃、歪曲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矛盾学说、实践观点、阶级观点、人民主体观、劳动价值论、剩余价值学说、“两个必然”理论等,都是马克思主义不可动摇的根基,这些观点可以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具体的丰富和完善,却不能随着时代的发展而被否定和抛弃。一些西方敌对势力把中国青年大学生作为意识形态渗透的主要群体,着力在国际留学项目、学术交流等活动中对他们进行价值观输出。对于这些带有“颜色革命”性质的做法,广大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只有坚持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矛盾分析法、阶级分析法,才能看到其本质,才能更好地教育我们的青年一代。

  处理好学术自由与政治立场的关系。高校是学术的殿堂,学术自由是保证学术思想相互碰撞、竞相迸发的前提。但是,学术自由也有一个政治边界,脱离政治信仰和政治纪律的学术自由,非常容易滑向自由主义的认识误区,滑向以利润为唯一目的的市场化误区。我们在依据“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双百”方针支持和鼓励学术自由的同时,要始终坚持“文艺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二为”方向,绝不能借着学术自由之名行反社会主义之实。没有政治立场要求的所谓纯学术自由从古到今都没有出现过。

  处理好专业学习与政治理论学习的关系。对于高校大学生来说,专业知识的学习提供给他们社会谋生的技能,但是政治理论的学习则是教给他们如何做人的准则,这两者之间并不存在什么矛盾关系。相反,加强政治理论学习,坚定政治立场和信仰,不仅不会耽误大学生专业学习的时间,还会给他们以崇高学习意义的启发,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提供给他们不断奋斗的持续动力,使他们将自己的职业发展与国家的前途命运自觉地结合起来。17岁的马克思誓言将从事“最能为人类福利而劳动的职业”,12岁的周恩来立志“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无数伟人成功的事迹证明,越是具有正确而坚定政治信仰的人,取得的成就也越大,对于历史的推动作用也越显著。

  如何增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学中的意识形态属性

  增强教师忧患意识、责任意识,明确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定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首先应该是信仰教育。今天,美国等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不仅从来没有放松对我国的意识形态渗透,反而加强了以文化软实力为重点的“西化”、“分化”战略。对此,要加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国际国内形势教育,加强学历教育以外的政治形势培训,使他们深刻认识到社会主义在人类文明进程中的历史定位,认识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中存在的机遇与挑战。

  严把教师政治素质关,把政治立场作为颁发教师资格的首要标准。在进人用人、晋职提升等方面,政治立场应该成为首要的考核标准。当前,要改变一些高校存在的歧视政治立场坚定者的问题,改变一些高校领导头脑中崇洋媚外的心理,改变用人西化的倾向,改变其“红就是‘左’,‘左’就是错”的错误观念,给具有马克思主义理论、社会主义信念、共产主义理想的“又红又专”学者以施展才华的合适岗位。对于高校思想政治课教师的教师资格颁发工作,不能仅仅停留于教学技能的层面,应该专门设立政治素质与立场的考核项目,严把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上讲台的入口关。

  净化高校讲台,严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纪律,设立政治立场考核的“指挥棒”。据调查,多数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单位没有制定职业守则等规定,使得广大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无章可循。为此,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主管部门抓好意识形态工作的一个重要着力点就是,加紧制定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传播党的政策、凝聚社会主义向心力、培养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的基本从业准则,严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纪律,设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不能反党反社会主义的“高压线”,让广大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有纪可依、有章可循。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要勇于直面社会问题,善于在批判错误思潮的过程中进行政治信仰教育。新自由主义、历史虚无主义、“普世价值”论、民主社会主义等社会思潮,极易造成正处于“三观”形成期的青年大学生思想混乱、信仰迷失,甚至可能丧失对于党和社会主义事业的信心。因此,对于这些错误社会思潮的揭露与批判也应当成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重要内容。实施中,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要摆脱单一课堂教学模式,创新教学与实践相结合、教材与党刊相结合、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新方式。在教学方式的探索上,不能仅仅依赖每周一次的现场教学,应该创新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方式,探索微博等新媒体融入课堂教学的新方式。●

  (作者单位:北京联合大学人文社科部教师,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家文化安全与意识形态建设研究中心常务理事)

微信扫一扫|长按识别,进入读者交流群

2
0
0
0
0
0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