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建议政府发债收储房产,这是让房地产商解套政府上套

作者:陈增明 来源:庄陈新 2024-09-13 632

银河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章俊在一份研报中建议,通过中央国债融资或中央增信方式,成立全国性收储机构,以发行2万亿-3万亿元国债的方式,一次性以可控成本将住宅库存降至合理水平(2024-09-04 界面新闻《经济学家建议发行2-3万亿元国债用于住房收储,缓解“三重压力”》)。

专家建议政府发债收储房产,这是让房地产商解套政府上套

01.

章俊指出,对于当前中国经济而言,房地产市场持续下行无疑是制约经济转型的历史包袱。据其测算,房地产持续降低通过开发投资和“土地财政”直接拖累名义GDP增速1%左右,通过上下游产业链和地产后周期消费间接拖累名义GDP增速0.6%左右。此外,地产下行还对经济形成错综复杂的潜在风险。

这个经济学家的建议很好,一下子就能缓解“三重压力”:一、降低房价调整的“负财富效应”对居民消费和预期的负面影响;二、不增加地方额外财政负担,适度松绑土地财政约束,缓解地方政府债务压力;三、支持地产即是支持银行,避免因资产价格持续下跌而产生系统性金融风险。

房地产商们解套了,他们的烂尾楼砸政府手里了,房地产商们挣钱了,政府背包袱了,房地产商们华丽转身了,政府作难了。民营企业民营经济作的恶,转移到政府身上国企头上,这样的建议太好了,这样的好事太美了,民营的房地产商弄了一地鸡毛,国家来收拾烂摊子,国企来擦屁股,怪不得许家印们胆子那么大,那么猖狂,原来,早有人给他们想好了后路了、设计好了退路。房地产商前面搜刮民脂民膏,自己赚大钱发了大财,塌个大窟窿挖了个大坑,后面让政府跳让政府填。

一个许家印、一个恒大集团,就让百姓苦不堪言、政府如鲠在喉了,那么一大帮的房地产商如此吵吵,政府还办不办了。所以,不要上了某些经济学家的当,不要受了房地产商们的骗,房地产商必须承担房地产下行、房地产转型的责任,

一遇到困难就哭鼻子抹泪,抱着政府哭爹喊娘,撂挑子、甩包袱,这是什么企业家、这是什么产业,道德何在、良心何在?责任何在、义务何在?一遇到经济下行,房地产不赚钱,就要玩金蝉脱壳、就要把烂摊子、烂尾楼甩给政府、甩给国企,先前挣得利润呢,积累的财富呢,现在的资产呢?难道房地产商们就只能赚不能赔?如果经济形势向好了,房地产上行了,你们这些房地产商还以后还干不干了,以后谁还让你们干?

所以,面对当前房地产持续下行的形势,房地产企业、房地产商首先必须挺直身板站起来、硬着头皮顶上去,与国家共进退,与居民共兴衰,其次要调整经营战略,该挖潜的挖潜,该变现的变现,该降价的降价,再次,要勇敢承担经营失败的责任,把先前挣的钱吞出来,把先前置办的家产倒出来,该破产的破产,该倒闭的倒闭。绝不能像许家印一样的耍流氓,玩无赖。

02.

政府救了楼市房市,房地产市场就能稳起来,我国的经济就能好起来?房没人要,楼买家少,房地产市场如何能好起来?难道我国的经济发展经济增长至始至终都要寄托在房地产市场上?

政府救了市,谁来救政府,中央政府一下子增加的2万亿-3万亿元国债如何消化,靠税收吗?还是靠发债还债?还是以外债冲内债?

政府高位接盘,房价继续下行怎么办?政府收储房用于保障性住房、安置房、人才房、周转房等公益性的房产,其价格肯定要低于收储价、市场价,政府由此的亏损怎么讲?如何弥补?

专家建议政府发债收储房产,这是让房地产商解套政府上套

政府垄断了房源、垄断了房市,那么房地产市场还办不办了?民营房地产企业今后还有存在的必要没有了?如果政府低收高抛,以房产操纵房市,那么我们的政府还是人民的政府吗?政府负债收储了烂尾楼,出清了市场、消除了脓包烂包,房市楼市再次火暴,房价再次高企,那么居民再次被房山压得透不过气来?房市楼市再现“烂尾楼”,政府再出手救市?

一轮一轮的循环,一轮接着一轮的风险,一轮接着一轮的危机,这就是我们开办房地产市场的初心使命吗?

03.

房地产市场转了一圈,又转到政府身上了,房地产改革了一圈,又转到了央企身上了,这是房地产的轮回,还是房地产的宿命?

此时,这些经济学家们怎么不义正词严地指责“国进民退”了,痛恨公有制、指斥国有经济、严厉批判政府干预市场了,市场经济学家了?民营经济专家不要市场了,主张公有制、投靠国有企业,这不让人愕然,让人奇怪吗?市场理论民营理论纸糊似的,这么不靠谱?

专家建议政府发债收储房产,这是让房地产商解套政府上套

据澎湃新闻统计,截至目前,超过80个城市宣布支持国有平台企业等收购商品住房,用于保障性住房、安置房、人才房、周转房等。其中,至少36个城市已经发布征集房源的公告。看来,这可能是一个趋势了。

但我们不要用一个矛盾掩盖另一个矛盾,把一个风险转嫁出另一个风险。如果房地产最终的责任是政府,那么政府从现在开始就要实行房地产市场的国有制,走有计划的房地产市场化道路。

微信扫一扫|长按识别,进入读者交流群

3
0
1
0
1
10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