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旗文稿刊文:全面深化改革必须坚持“两个毫不动摇”

作者:葛扬 来源:红旗文稿 2024-08-14 478

红旗文稿刊文:全面深化改革必须坚持“两个毫不动摇”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指出,“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保证各种所有制经济依法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平参与市场竞争、同等受到法律保护,促进各种所有制经济优势互补、共同发展”。“两个毫不动摇”是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重要内容,是我们党对多年来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经验的科学总结。历史已经证明,“两个毫不动摇”是我国改革开放取得成功弥足珍贵的宝贵经验,必须倍加珍惜、长期坚持,在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

马克思主义认为,生产资料所有制是生产关系的核心,决定着社会的基本性质和发展方向。改革开放后,我们党根据我国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和生产力发展要求,坚持不懈地探索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所有制结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改革同生产力发展不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必须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方针。党的十五大把“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确立为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明确提出“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十六大提出“两个毫不动摇”,即“必须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必须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党的十七大在重申并强调“两个毫不动摇”的基础上提出,“坚持平等保护物权,形成各种所有制经济平等竞争、相互促进新格局”。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围绕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和“两个毫不动摇”,在理论和实践上进行了一系列新的创新。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在“两个毫不动摇”的基础上提出“两个都是”,即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都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党的十九大把“两个毫不动摇”写入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作为党和国家一项大政方针进一步确定下来。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对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进行了新概括,将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等作为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党的二十大提出,“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可以看出,我们党在坚持基本经济制度上的观点是明确的、一贯的,而且是不断深化的,从来没有动摇。

坚持“两个毫不动摇”,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取得成功的有力支撑。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社会生产力、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国力大大增强,人民生活水平、居民收入水平、社会保障水平显著改善,国际地位和国际影响力空前提升。创造这个奇迹,“两个毫不动摇”功不可没。实践证明,只有坚持“两个毫不动摇”,既不搞单一公有制,也决不搞全盘私有化,我们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这是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由之路,除此以外,没有任何其他道路能够给中国带来这样的发展。

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必须始终坚持“两个毫不动摇”。公有制经济、非公有制经济相辅相成、相得益彰,而不是相互排斥、相互抵消。国有企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的“顶梁柱”,民营经济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生力军。必须坚定不移地持续深化国企改革,坚定不移地支持引导民营经济发展。建立健全各种所有制经济优势互补、共同发展充满活力的体制机制,形成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各展所长、相互促进、共生共荣的生动局面。

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体制机制。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公有制主体地位不能动摇,国有经济主导作用不能动摇,这是保证我国各族人民共享发展成果的制度性保证,也是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坚持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保证。国有企业是推进国家现代化、保障人民共同利益的重要力量,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物质基础和政治基础。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必须推进国有企业改革,推进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推动国有资本和国有企业做强做优做大,增强核心功能,提升核心竞争力,巩固国有经济在关系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领域的控制地位,让国有资本在提供公共服务、应急能力、公益性等关系国计民生的关键领域发挥更大作用,推动国有资本向前瞻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中,在突破“卡脖子”技术中发挥创新引领作用,不断增强国有经济竞争力、创新力、控制力、影响力、抗风险能力,保证经济制度的社会主义性质,保障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发展壮大民营经济。我国非公有制经济,是改革开放以来在我们党和国家方针政策指引下发展起来的,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民营经济是我国经济制度的内在要素,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生力军,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保证各种所有制经济依法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平参与市场竞争、同等受到法律保护,促进各种所有制经济优势互补、共同发展。优化民营企业发展环境,破除制约民营经济发展的各种壁垒,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积极鼓励、有效引导民营企业参与国家重大创新,推动企业在关键核心技术创新和重大原创技术突破中发挥作用。完善民营企业融资支持政策制度,着力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为中小企业融资提供可靠、高效、便捷的服务。加快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支持建立面向民营企业的共性技术服务平台,积极发展技术市场,为民营企业自主创新提供技术支持和专业化服务。发挥民营科技骨干企业作用,构建亲清政商关系,加强年轻一代民营经济人士培养,健全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健康成长工作机制,引导民营企业家聚焦实业、做精主业,在更加广阔的空间中发挥更大的作为。

加快建设更多世界一流企业。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和更好发挥好政府作用,创造更加公平、更有活力的市场环境,提高资源配置效率,更好维护市场秩序、畅通国民经济循环,激发全社会内生动力和创新活力。不断完善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支持和引导各类企业提高资源要素利用效率和经营管理水平,不断提高企业竞争力。鼓励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协同发展。既要抓好国有企业改革深化提升行动,又要引导民营企业完善治理结构和管理制度;既要整治乱收费、乱罚款、乱摊派,解决政府拖欠企业账款问题,又要建立健全与企业的常态化沟通交流机制,鼓励企业敢闯、敢投、敢担风险,积极创造市场。弘扬企业家精神,坚持问题导向,真正问需于企、问计于企,破除影响各类所有制企业公平竞争、共同发展的法律法规障碍和隐性壁垒,促进企业成为高质量发展的世界一流企业。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是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关键时期。坚持“两个毫不动摇”,有利于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建设中国式现代化的积极性,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增添动力。

发展新质生产力要求坚持“两个毫不动摇”。无论是国有企业还是民营企业都在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国有企业是国家创新活动的支柱,在重大科技创新中发挥着创新链链长的引领作用,是新质生产力发展主力军。国有企业具有很强的创新能力、创新实力和创新优势,是开展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为重大科技创新奠定物质基础的重要主体。一方面,国有企业在战略性、全局性、前瞻性原始创新和核心技术突破等“卡脖子”的基础研究方面作用显著,能够产生更好的技术外溢效应,为全社会创新发展奠定基础;另一方面,国有企业是“集中力量办大事”的重要载体,能够更为集中地使用资源,遵循国家整体技术规划,在大规模技术研发投入中承担更大的技术研发风险,推动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民营企业是创新活动最基本的动力,在科技创新中具有直面市场竞争、研发机制灵活和善于应用转化等优势,是新质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力量。民营企业数量大、分布广,是开展跟随创新的重要主体,肩负着将科学技术切实转化为社会生产力、增进社会财富的重要任务。《中国民营企业发明专利授权量报告(2021)》显示,我国发明专利授权量达69.6万件,排名前十位的国内企业中,民营企业占据7席。民营企业已成为我国市场经济发展不可或缺的力量,更是科技创新与实践的重要主体。未来,民营企业将成为参与或牵头国家重大技术攻关的一股新鲜力量,充实我国整体科技力量,并将以更为灵活多变的市场化运作模式,为我国重大技术攻关任务提供更多机遇和可能。

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坚持“两个毫不动摇”。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对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提出了更高要求。必须坚持“两个毫不动摇”,不断破除制约高质量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首先,高水平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有利于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坚持“两个毫不动摇”,既要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实现资源配置效率最优化和效益最大化、激发各种所有制经济内生动力和创新活力的决定性作用,也要强调必须更好维护市场秩序、弥补市场失灵,既“放得活”又“管得住”。其次,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有利于充分激发各类所有制企业的活力。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全面清理妨碍市场公平竞争的隐性壁垒和准入门槛,确保国有经济和民营经济公平竞争,促进生产要素自由流动。坚持和落实“两个毫不动摇”,保证各种所有制经济依法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平参与市场竞争、同等受到法律保护,推动国有资本和国有企业做强做优做大,完善民营企业参与重大项目建设长效机制,培育建设更多世界一流企业。再次,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有利于更好发挥政府宏观调控职能。政府通过法制化手段和良好的政策环境,统筹推进财税金融体制改革,引导市场有序运行和健康发展。科学的宏观调控、有效的政府治理是发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优势的内在要求。坚持“两个毫不动摇”,有利于完善和加强相关政策实施的体制机制,提高宏观经济政策的一致性,增强宏观调控政策的综合效果。

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要求坚持“两个毫不动摇”。开放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鲜明标识,坚持以开放促改革,依托我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在扩大国际合作中提升开放能力,继续增强国内外大循环的动力和活力,稳步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不仅意味着开放的更大范围、更广领域和更深层次,还意味着开放方式的创新、布局的优化和质量的提升。必须充分发挥我国“两个毫不动摇”的制度优势,稳步扩大制度型开放,既鼓励不同所有制的中国企业尤其是大型企业走出去,又大幅度放宽市场准入、保护外商合法权益,完善外商投资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制度,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吸引全球优质资本、人才、项目、技术等,在扩大国际合作中实现与世界经济的良性互动,稳步扩大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制度型开放,从体制机制管理标准上主动对接国际通行经贸规制以及高标准规则。不断完善推进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机制,在继续发挥好国有企业在“一带一路”建设中支柱作用的同时,充分发挥民营企业重要作用,增强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联动效应,不断培育和巩固国际经济合作与竞争新优势,大力推动“一带一路”基础设施“硬联通”与规则标准“软联通”建设,持续拓展发展空间,更好参与和引领新贸易规则制定,为中国企业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和更高层次上参与国际经济的分工、合作、竞争提供良好的制度支持。

(作者:南京大学经济学院教授、江苏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

微信扫一扫|长按识别,进入读者交流群

0
0
0
2
5
0
1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