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志坤:促进共同富裕,障碍与问题在哪里

作者:张志坤 来源:红色文化网 2021-09-14 2951

促进共同富裕,障碍与问题在哪里

张志坤

  中国已经“富起来”,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这是亘古未有的辉煌业绩,但进一步的目标比这更辉煌、更宏伟,那就是要实现“共同富裕”。试想,让一个普通农民同上海滩的现代大买办具有差不太多、差不太大的收入水平,这大概不比载人登月轻松容易,坦率地说,这是一件十分难办的事情。那么,这件事究竟难在哪里,都有些什么障碍阻力呢?

  窃以为,要想推进并最终实现“共同富裕”,就必须把这些问题搞清楚。

  第一个阻力或障碍,是思想价值上有人不认可

  要实现“共同富裕”,就得具体地落实到贫富差距上来,究竟该如何看待与评估当今中国贫富差距的问题呢?

  有人认为,中国的贫富差距太大了,已经达到警戒线,不能再继续拉大,否则就有可能发生意想不到的危险与变故。坚持这种观点的人认为,现如今中国严重的贫富差距造成明显的贫富对立,已经引发相当严重的社会与政治问题,对比必须予以高度的重视。

  但另外有人认为,中国的贫富差距不是太大,而是仍然不够大。这种观点认为,发展市场经济就必须拉大和加大收入差距,只有拉大差距,社会才能进步,和谐社会才能有希望。只有贫富差距足够大,经济发展才有足够的动力与活力;穷人应该将富人看成自己的大哥,大哥穿新衣小弟穿旧衣,天经地义,将基尼系数农村城市分开计算,这样中国贫富分化就不严重了。

  还有一种折中观点,认为一个健康和发展的社会必须有贫富差距,没有差距就容易搞成平均主义。这种观点不承认中国有富人穷人之分,他们捏造出“待富者”一词同“先富”相对应,认为当今中国只有先富者和待富者,而没有什么人“贫”民。

  按照上述第一种观点,“共同富裕”就变得十分重要和紧要,现在就必须着手解决贫富差距的问题;从第二种观点出发,所谓“共同富裕”就变成了无稽之谈,就失去了逻辑依据和理论基础;认同第三种观点,则意味着所谓的“共同富裕”只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具体要分层次、分阶段、分类型了,比如绝对富裕、相对富裕的不同层次,已经富裕、等待富裕的不同阶段,以及东部富裕、西部富裕、城市富裕、农村富裕等不同类型,各种不同富裕都有各自的具体内涵,譬如西部农村富裕型的经济水平如果用钱来衡量的话,有个三、五万存款也就够了,而东部城市绝对富裕者可能就要三、五百个亿才行,别看二者之间天差地远,但也都能同属于“共同富裕”了。

  由此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关于实现“共同富裕”,这个问题在中国并没有统一的思想认识,有人认可,有人不认可,有人干脆予以反对。这应该是“共同富裕”事业所面临的第一个阻力或障碍。

  第二个阻力与障碍,来自于市场空间的资源配置

  实现“共同富裕”究竟是靠市场还是靠政府,这个问题可以讨论,但离开市场肯定不行。从市场的角度看,贫富问题说到底也还是资源配置问题,在这个问题上,如果市场空间内要是没有相应阻力和障碍的话,那么解决共同富裕问题就将如同江河倒卷一般,势如破竹、一帆风顺。之所以普遍认为这个问题不好解决,原因之一就是来自市场的阻力很大很直接,其中一个重要的杠杆就是资本。市场框架下资本的逐利本性,决定其配置关系将加剧贫富差距而不是弥合贫富差距。具体地说,就是在流向上资本将本能地要向东南沿海倾斜,要向发达地区倾斜,要向发达城市倾斜,而较少地流向落后地区与落后人群。以笔者所知,历史经验表明,中国落后地区及落后人群的发展进步,主要是依赖行政手段和政治干预,市场资源配置的杠杆作用恰恰与此相反。因此,如何消除市场杠杆的负面作用,也注定要成为实现“共同富裕”所面对的一大难题。

  第三个阻力和障碍,来自于特定的生产方式

  人类社会的生产方式有许多具体的表现形式,其中有些是实现“共同富裕”或者“等贵贱、均贫富”的有效载体,比如公有制中的国企,有些则恰恰相反,是促进差距与助长分化的大平台,比如说老板的诉求就是要自己发财,这是无法更改的铁律, “共同富裕”完全不在他们的思考范围之内。用一些经济学家的话描述,就是赚富人钱不算本事 赚穷人钱才算本事。这其中当然不能排除个别人有时也会良心发现,但充其量也只能是偶然现象。现在,上述两种属性不同的载体与平台共存于中国现代经济体系之中,二者之间的关系影响并决定这个经济体系的价值取向:如果是前者据主要和支配地位,则该经济体系就可能把公平摆在头等位置,就可能比较注重发展的均衡性与协调性,反之,如果后者占据主要和支配的地位,则该经济体系就将是效率优先,就将把经济速度摆在优先的位置,相应的地,财富也就更加向少数人、向高端集中。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从这一原则出发,中国现代经济体系必须同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相适应,因而其总体目标价值应该指向共同富裕。这就要求在这个体系内必须实现不同生产方式高水平的契合,直白地说,就是要让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社会主义制度框架下发挥积极作用,服务和服从于“共同富裕”。这无疑是一个巨大难题,也构成一个巨大的障碍。

  排除上述这些阻力,化解这些障碍,都是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实难。应该说,在以往人类的历史经验中,除了革命性地杀富济贫之外并没有其它好的办法。对今天的中国而言,恐怕首先是要最大程度地统一认识,认识不统一,具体行动中必然要出现各行其是的状况,经济问题就很有可能进一步发酵成为政治问题,使问题更加复杂。在统一认识的基础上,付诸于共同行动,才可能分步、分批地破解和消除“共同富裕”道路上的各种障碍,不然的话,就有可能变成一场经济上的妥协与折中。实现“共同富裕”说到底是一场经济与社会革命,并不是给那些不富裕者或者待富者补一补,搞点政策救济,或者搞点精神安慰,说一点善意的谎言,如果这样,可能就没有什么意思了。

微信扫一扫|长按识别,进入读者交流群

1
0
1
5
0
0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