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务副省长当年主推的金融改革,如今只留下一地鸡毛

作者:于永杰 来源:北青网 2021-02-02 777

常务副省长当年主推的金融改革,如今只留下一地鸡毛

于永杰

常务副省长当年主推的金融改革,如今只留下一地鸡毛

甘肃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宋亮接受审查调查的消息出来后,估计熟悉他人生履历的人都不会惊讶。毕竟他曾经深耕过的地方,早已闹到沸反盈天,许多与他有过瓜瓜蔓蔓关系的人,都陷入到“塌方式”腐败中去了。

当然,这个锅不应该由甘肃人民来背。我说的是宋亮的发迹之地内蒙古。宋亮是秘书出身,后来成为内蒙古自治区政府办公厅副主任,后来在自治区金融办副主任、主任的位置上一直干了八年之久,这一段时间真是他人生的关键转折和高光时刻。我数了一下,从那以后他几乎没在一个岗位上呆超过四年。尤其是交通厅长,乌海市委书记,自治区党委常委、通辽市委书记这几个岗位,几乎一年左右就往上走一步。这不能不说与他在金融办主任位置上的“政绩”有着重要关系,而他到甘肃后一度也分管金融。

宋亮做内蒙古金融办主任时,都做了哪些事呢?其实你还别说,他当年在媒体上引以为傲的那些事,至今仍是新闻焦点。

2003年,还是自治区金融办副主任的宋亮就牵头起草了内蒙古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的方案,并担任了自治区政府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一职。可以说,在内蒙古农信社改革一事上,宋亮是实际上的主要负责人。此后升为自治区金融办主任的他,全程负责农信社改革筹备的组织领导。和他一起参与筹备的,还有日后担任了改革后的内蒙古农信社首任理事长的佟铁顺。

后来的事你可能听说了,佟铁顺在退休三年后落马。在农信社改革之初就担任纪委书记、后来又担任理事长的杨阿麟,造成了内蒙古农信系统内逾400人涉案,10余名高管人员被查的窝案。农信社系统则因为违规经营、风险过大等问题,多次被点名整改。

宋亮执掌金融办那几年,正是商业银行市场化改革风风火火的时候。有两件事他多次在公开场合讲,显然自己觉得是非常得意的成绩。一件是2009年呼和浩特商业银行改组为内蒙古银行,当时自治区政府注资三亿多。而结果和农信社那次改革一样,内蒙古银行多年以后发生窝案,两任董事长落马。而这两人都是改制时任命的。

另一个则是包商银行的“快速发展”。他曾说,“包商银行发展得比较有特色,中小企业贷款搞得非常好,现在有800亿资产,正在向全国性的股份制商业银行迈进。那几年包商银行多次获得全区金融行业奖项。

后来随着包商银行窝案一层一层被剥开,人们才知道,所谓的中小企业贷款搞得好,其实都是“明天系”的空壳公司贷走的。在包商银行的改制过程中,“明天系”用资本运作成为控股大股东,通过任命代理人行长,腐蚀监管部门,绕过贷款合规要求,包商银行逐渐成为“明天系”的钱包。各种空壳公司已经把包商银行的资金池贷空了,但从账面上看起来,彼时的包商银行呈现出放贷旺盛、大步发展的假象。2020年,包商银行65亿元二级资本债因无法生存触发事件全额减记。据说这是中国金融史上首次。

值得注意的是,此前已经落马的内蒙古银监局原局长薛继宁,担任银监局局长的时间,与宋亮担任金融办主任的时间基本重合。而银监局正副三名局长的落马通报里,都着重指出其纵容包商银行野蛮扩张的问题。

在“明天系”控股的所有地方商业银行中,包商银行的问题是最严重的,这无疑与监管的形同虚设有直接关系。而这一过程正发生在宋亮担任金融办主任的时候,虽说银监局是银行业第一监管者,但作为地方金融大管家、作为地方金融监控防火墙,尤其是作为内蒙古金融系统改革的主要参与部门,宋亮这个金融办主任几乎成了透明人。

在执掌金融办的时候,宋亮一直是以金融改革者的形象出现的,还被评为年度金融创新人物。在内蒙古金融系统从改革创新,到最后沦为寻租腐败的这一过程中,他究竟只是失察渎职,还是参与了内蒙古金融系统腐败分肥,只有静待调查结论。而一场市场化名义的改革,何以留下这么多监管漏洞,更值得我们思考。

我们都知道,内蒙古正在倒查20年涉煤腐败,其实不只是煤炭领域,对于那些盘根错节、勾连交织的反腐重点领域,不倒查根本就查不清楚其中复杂的内幕。回顾内蒙古金融系统暴露出的种种问题,可以说这些腐败分子造成的最大危害已经不仅是贪污了多少钱,而是他们给内蒙古的金融系统、乃至与金融相关的行业埋下了大量风险。如果不是后期处理有力,难以预计会带来多少经济、社会风险。在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这条底线面前,这是不可容忍的。

内蒙古的金融反腐,查到了前金融办主任,深耕细犁之下,草原的春天也就快到了。

微信扫一扫|长按识别,进入读者交流群

1
0
0
15
0
0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