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贸易争端背后的中美关系

作者:李若谷 来源:《经济导刊》 2018-07-20 847

解读贸易争端背后的中美关系

李若谷

解读贸易争端背后的中美关系

最近我主持召开了一次关于中美关系的研讨会。美方来了10多位专家,都是研究中国问题的顶尖人物;中方来了20多位学者,大家在会上畅所欲言,坦率交流。这次研讨会上我们获得的印象是什么呢?

第一,美国对中国的看法已经发生根本性的变化。中美关系不会沿着过去40年所走过的道路继续走下去了。即使是美国的“知华派”、“友华派”,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第二,美国国内无论什么党派——民主党还是共和党,无论什么阶层——白领还是蓝领,他们都主张对华采取强硬的态度,尽管他们的目的并不相同。

第三,美国国家安全战略、国防战略这两个文件的英文版,我都是从头到尾仔细看过的。它们反映了美国政府、国会及民间各个方面整体对中国的敌意。绝大多数的专家现在已经不愿意站出来为中美关系说话了。

第四,美国认为:中国的发展方向与美国的期望不符,中国是有意用军事手段来达到政治目的;中国确定的建立世界一流军队的目标与中国的防务需求不符,而是试图建立一支与美国同样的、全球军事存在的军队。

第五,在意识形态方面,美国过去的主流观点认为,中国不会挑战美国的意识形态;而现在美国认为,中国的意识形态已经倒退到实行市场机制之前的模式。

第六,在经贸问题上,美国认为中国故意拖延不解决美国的有关关切,口惠而实不至,所以华盛顿现在弥漫着对华失望和失去耐心的情绪。

第七,美国认为,它的市场经济体制无法与中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进行竞争。中国政府和国家强力介入市场,这是不公平的做法,不符合WTO原则,美国特别对“中国制造2025”表示强烈不满,认为这是政府主导,不是市场主导。

第八,美国的“一中”政策将发生很大的变化,内部遇到了严重的挑战。《台湾旅行法》就是这种变化的一个反映,说明美国国会和特朗普政府对“一中”政策的理解已经降到了原来的最低点。

台湾问题在美国内部引起的争论,主要有三种观点。第一种,台湾是“民主社会”,美国应该支持台湾;第二种,台湾过去自称“代表全中国”,现在它已经不自称“代表全中国”了,因此美国的政策要发生变化;第三种,中国在西太平洋的军事力量过强,已经引起了军事力量的不平衡,因此美国要支持台湾,以平衡中国的军事力量。

第九,美国虽然没有公开说要改变中国的政治经济制度,但是如何在现在这种环境下,创建“可以公平竞争的体制”是一个难题。

现在我们不少的报纸、新闻评论还有些专家学者,把当前的中美贸易争端看成是一种纯粹的贸易问题或者是贸易赤字问题,我认为这是严重的误解。中美这次争端是关于中国发展方向的争端。美国认为中国的发展方向不符合美国的期望,中国的政治经济制度是在倒退。美国过去容忍了这种贸易不平衡,现在它认为中国和它渐行渐远,因此美国不能再容忍这种贸易不平衡。美国对中国的这种“非市场经济”的竞争表示不满,认为中国现在所做的一切都是要取代美国的位置。

如果中国的走向不能按照美国的期望发展,美国就要和中国“脱钩”,从经贸上“脱钩”——美国可能重返TPP,和欧洲搞TIPP,然后架空WTO,因为中国不在TPP和TIPP中,这等于重新构建一个世界经济贸易的规则和体制。我们过去几十年所做的融入世界经济体制的努力可能会付之东流。

我们目前并不具备开辟另一个市场的能力。改革开放40年所取得的一些成就,比如全球第一大制造业国、第一大货物贸易出口国,170多个国家的第一大贸易伙伴,未来这样的一些成有可能会大幅度回落。中国每年260亿美元的芯片进口,200多亿美元的石油进口,还有其它的一些进口产品,如果这些进口和市场和中国出现脱钩,中国的市场就有可能出问题。

世界市场还是由美国和西方主导的。我们将来面对的不仅是美国,而是整个西方市场。有人说,西方不是铁板一块,如果是这样,我们能否争取到其中支持我们的潜在力量,还有待观察。但从美国、日本、欧洲都不承认中国的市场经济地位这样一个事件上,我们可以看出一些端倪,实际上它们的态度是一致的。欧盟拿出400多页的文件,美国“301调查”是200多页的文件,都在解释中国为什么不是市场经济。

即使出现这种状况,我觉得也不必过于担忧。美国不是曾经封锁中国长达22年吗?1927年中国失掉了100%的白区,95%的红区,共产党发动了南昌起义、广州起义、秋收起义,然后上了井冈山,有人认为红旗打不了多久,毛主席写了《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后来被迫长征。红军长征出发的时候8万人,湘江一战损失了近5万人,后来红军不是也走到了延安吗?最后还是建立了根据地。蒋介石封锁延安,我们又搞大生产,自力更生,自己动手丰衣足食。

中国不会被美国整垮,也不会被封锁死,中国人民、中国共产党是不怕这些困难的,关键是我们现在要选择一条什么样的道路,更符合中国发展的需要和未来。

解读贸易争端背后的中美关系

微信扫一扫|长按识别,进入读者交流群

2
0
0
3
0
0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