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自由主义破产是时代发展的必然

作者:李 文 来源:经济日报 2017-04-17 751

新自由主义破产是时代发展的必然

 

自上世纪80年代末开始,新自由主义一直深得某些西方国家和国际组织的青睐。然而,拉美“中等收入陷阱”、亚洲金融风暴、欧洲债务危机、美国金融海啸及其导致的世界经济低迷,各种市场失效的接踵而至无情地终结了各界对于新自由主义经济思潮的共识;而阿富汗、伊拉克战争,中东、北非等地“颜色革命”尝试接二连三地造成灾难性后果,民粹主义、民族主义、保护主义等在一些发达国家的勃兴,则深刻表明新自由主义在政治意识形态领域遭到挫败。

新自由主义的破产,根本原因在于其关于彻底私有化、绝对自由化、完全市场化的主张与实践,背离了和谐发展、合作发展、共同发展、共赢发展等时代主旋律。

(一)任凭资本的逻辑主宰沉浮,造成严重两极分化。

新自由主义主张建立完全无需政府指导的“听任自由选择”的市场经济,无异于将社会生产和交易置于一种无序竞争状态;私有化与市场化的自由结合,引导全社会过度追求利益最大化。目前,在有的西方发达国家,占总人口0.1%的最富有家庭拥有财富已经和占人口90%的家庭不相上下。按照新自由主义的药方抓药,最终不得不吞下因收入分配差距拉大、两极分化加剧而导致的社会焦虑与动荡的恶果。

人类社会的发展实践充分证明,社会和经济不平等必然影响政治社会的秩序和稳定,只有“看得见的手”和“看不见的手”分工协作共同发挥作用,有效分配与协调各个阶层的利益,才有可能实现和谐发展和可持续发展。政府必须充分发挥指导和监管职能,采取适当措施遏制市场恶性竞争,克服市场经济的盲目性、自发性,才能避免因贫富差距拉大引发各种社会问题。

(二)一味强调自由竞争,客观上剥夺了落后国家的发展权利。

冷战结束以来,随着政治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样化、社会信息化进程不断加速,世界各国的利益和命运更加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不同制度、不同类型、不同发展阶段国家经济上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相互依赖和利益交融明显加深,恐怖主义威胁、气候变化、能源安全、毒品泛滥,以及全球生态系统的过度开发与破坏,诸多全球性问题与挑战需要各国通力合作加以应对。不同国家之间依旧存在竞争,但合作空间也在日益拓展。“独行快,众行远”,一国的发展日益以别国的共同发展为前提,而不再以对别国的剥夺为前提。

在人类整体利益不断增加的情况下,新自由主义依旧强调竞争和贸易在全球范围内的自由化,听任经济寡头肆无忌惮地进行扩张,越过各国政府的约束直接攫取财富,让落后国家和人民越加陷入苦难,加剧国家间发展的不平衡和全球不平等。这样一种背离时代潮流的理论与政策,自然会被历史所遗弃。

新自由主义是冷战后西方国家的御用意识形态,其历史使命在于为西方资本主义维护霸权地位和优势地位提供合法性。但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以攫取财富巩固自身利益为唯一目标的强权政治日益不得人心,一国的影响力固然与其政治经济和军事实力有关,但所持的理念是否符合公平正义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中国和其他新兴大国的崛起,一个不同于以往的更加公平、合理的世界秩序正在形成。新秩序既保障发达国家的权利,也保障发展中国家的权利;国家不分大小、强弱、贫富都能够成为国际社会平等成员,认同现有国际秩序、尊重国际机制、遵守国际规则,开展国际合作。

(三)否认人类社会的多元性与复杂性,对不同的发展理念与发展模式缺乏应有的包容与尊重。

新自由主义标榜西方制度与价值的唯一正确性,但近代以来人类发展史证明,西方资本主义经济与社会制度的合理性被限定在特定历史时期和特定地域,而不是世界各国现代化道路上普遍唯一正确选择。当今世界发生的重大而深刻的历史性变化,更加无可辩驳地表明人类文明进步的主要推动力来源于全球化背景下的政治多极化、经济社会制度多样化和文化的多元化。习近平总书记说得好:“正如一棵大树上没有完全一样的两片树叶一样,天下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经验,也没有一成不变的发展模式。”任何国家都应该、也有权选择符合自身实际的发展道路和意识形态,因为实践证明,世界上一切成功的发展无一不是继承与创新结合。

冷战结束以来的实践证明,西方制度和价值绝非包医百病的灵丹妙药,解决不了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实际问题,反而导致相关国家和地区陷入失序、动荡、冲突,甚至战争的泥潭之中。

与新自由主义和霸权主义有所不同,改革开放后的中国承认和尊重世界的多元性和多样性,反对诱导或强迫别国屈服于自己的意志,推广自己的发展模式与理念。如今,中国方案得到越来越多国家的认同、认可与支持。一个国家或极少数国家霸占国际话语权,甚至企图掌握人类命运的情况已经在逐渐成为历史。在世界政治格局发生如此重大变化的情况下,新自由主义依旧怀有让西方国家一统天下的想法,尽管惨淡经营,也只能以失败为结果。

(四)以个人自由和私有制为基本出发点,为西方国家以牺牲别国发展利益为代价换取自身发展机会的行径提供理论依据,在实践上只能把国际社会再次引入对立、对抗与冲突。

冷战结束以来,随着和平发展时代主旋律的上扬,国际关系的性质和面貌发生巨大改变,以你输我赢、你兴我衰的零和博弈为主要内容的相互关系开始转变为各个国家主要以制度规则协调相互间的关系和利益,合作共赢成为不同国家处理彼此关系的最大公约数,“地球村”不再是你死我活、我赢你输的角斗场,而是日渐成为所有国家风雨同舟的命运共同体。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新自由主义未能顺势而行,摒弃赢者通吃的旧思维,接受双赢、多赢、共赢的新理念,为迎合西方金融寡头、资本巨鳄抢占国际市场、向发展中国家扩张的需要,重祭弱肉强食的“丛林法则”。而若这样的主张大行其道,其结果必然是大量发展中国家经济衰退、人口贫困化,以及发达国家内部、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矛盾与冲突的升级。

近年来,中国努力把本国利益同各国共同利益结合起来,在追求本国利益时兼顾他国合理关切,努力扩大各方共同利益的汇合点;为增进人类共同利益,使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落地生根,中国致力于维持各种全球性、地区性国际机制,构建能够为国家之间相互合作提供多领域、多层次、多渠道的沟通、合作平台,“一带一路”与“亚投行”,就是中国为把世界的机遇转变为中国的机遇、把中国的机遇转变为世界的机遇而创设的新的合作机制。中国愿意为世界各国提供共同发展的机遇和空间,欢迎大家搭乘中国发展的顺风车,展示了新的历史时期一个新兴大国的心胸、智慧、勇气和担当,也为人类社会的发展展示了新的图景。

(作者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

微信扫一扫|长按识别,进入读者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