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论》及其手稿中的生产方式概念

作者:赵家祥 来源:《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13-4 2013-11-19 1177

  一、与生产方式概念相关联的概念

  生产方式是马克思《资本论》及其手稿中出现频率极高的一个概念,它与《资本论》及其手稿中出现频率也很高的生产力概念和生产关系概念密切相关。 这三个概念在马克思主义哲学教科书中,都有明确的界定。 我编写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教程》把生产力定义为:“生产力是人类利用自然、改造自然、从自然界获取物质资料的能力。 生产力的要素或成分,按照一定的比例和形式结合起来, 形成生产力的整体功能, 就是生产力系统。 ”[1]305把生产关系定义为:“生产关系是人们在物质资料生产过程中结成的经济关系”, 包括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各种社会集团在生产中的地位以及它们的相互关系、产品分配形式三项内容[1]307-308。把生产方式定义为:“生产方式是人类向自然界谋取必需的生活资料的方式,包括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两个方面,是特定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 ”[1]303这种简要的定义有助于初学者掌握这三个概念的基本含义和内容,但是,在马克思的《资本论》及其手稿中,这三个概念的含义及其包括或涉及的内容要比教科书中的简要定义复杂得多。我们必须根据原著把握这些概念的多种含义及其丰富内容, 切不可照教科书中的简要定义去界定和理解。

  关于《资本论》及其手稿中的生产力概念的复杂性,我曾做过详尽的考察和分析。 马克思使用过多个生产力概念,主要有:具体生产力和一般生产力,劳动的自然生产力和劳动的社会生产力,资本的生产力和劳动的生产力,物质生产力和精神生产力,联合生产力和个人生产力,主体的生产力和客体的生产力,此外还有使用价值的生产力、劳动资料的生产力、可能的生产力、直接的生产力、特殊的生产力概念等等。 从马克思对这些生产力概念的界定可以看出,他不是孤立地研究生产力概念,而是与生产关系结合起来研究生产力概念。 上面列举的这些生产力概念,大都与生产关系有着这样那样的联系。 首先,马克思讲的这些生产力概念,都是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的生产力概念,这就从根本上决定了它们不可能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没有任何联系。 其次,劳动的社会生产力是由于劳动者的社会结合而增加的生产力,联合生产力是许多工人联合劳动所形成的生产力,都涉及到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关系。 再次,劳动的自然生产力和劳动的社会生产力都属于资本的生产力, 劳动的生产力和一般生产力也属于资本的生产力, 说明这些生产力概念都带有一定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属性[2]3-13。

  关于《资本论》及其手稿中的生产关系概念的复杂性,也要做详尽的考察和分析。 马克思在《资本论》及其手稿中,没有明确界定生产关系概念和内容。 其主特点是从多方面论述生产关系的内容。 他具体论述过商品、货币、资本、价值、利润、利息、信用、地租、工资、剩余价值、可变资本和不变资本、剩余价值率和利润率等等,都不是物,而是以物为中介的生产关系;他所使用的生产关系概念,主要是指人们在直接生产过程中的关系,不包括交换关系、分配关系、消费关系等等,有时甚至不包括生产资料的所有关系或占有关系。 他还把生产资料的所有权、占有权、支配权、使用权加以区分。 根据这种情况,我们可以把这种生产关系概念称为狭义的生产关系概念,而把我们现在在教科书中使用的包括交换关系、分配关系、消费关系在内的生产关系概念称为广义的生产关系概念。 马克思还时常把生产关系分为生产的技术关系和生产的社会关系两个方面,他指出:“资本的构成要从双重的意义上来理解。 从价值方面来看,资本的构成是由资本分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比率,或者说,分为生产资料的价值和劳动力的价值即工资总额的比率来决定的。 从在生产过程中发挥作用的物质方面来看,每一个资本都分为生产资料和活的劳动力;这种构成是由所使用的生产资料量和为使用这些生产资料而必需的劳动量之间的比率来决定的。 我把前一种构成叫作资本的价值构成,把后一种构成叫作资本的技术构成。 二者之间有密切的相互关系。 为了表达这种关系,我把由资本技术构成决定并且反映技术构成变化的资本价值构成,叫作资本的有机构成。 ”[3]707这里所说的资本的“技术构成”属于生产力范畴,这里说的资本的“价值构成”属于生产关系范畴,资本的技术构成决定资本的价值构成或资本的有机构成就是指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 十分明显,这是联系生产力来讲资本这种生产关系的。

  由此可以看出,在《资本论》及其手稿中,与马克思联系生产关系概念来讲生产力概念一样,他也常常是联系生产力概念来讲生产关系概念的。 所以明确了马克思《资本论》及其手稿中的生产力概念和生产关系概念的多义性和复杂性,有助于理解生产方式概念的多义性和复杂性。 像生产关系概念一样,马克思在《资本论》及其手稿中,也没有界定生产方式概念。 据笔者考察,马克思主要在以下六种含义上使用过生产方式概念:(1)生产方式指生产的技术基础;(2)生产方式就是生产关系;(3) 生产方式指生产力的社会利用形式;(4) 生产方式指用什么劳动资料进行生产以及生产规模的大小和不同的生产部门;(5)生产方式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中介;(6)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包括资本主义的一切经济形式。下面我们分别具体考察马克思对这些生产方式概念及其包括或涉及的内容的有关论述,并从中总结出一些有益的启示。

  二、生产方式指生产的技术基础

  就一般生产过程而言,马克思把生产过程分为生产一般的和具体的社会形式两个方面。 任何生产过程都是指这两个方面的统一。 马克思认为, 任何生产总是指一定社会发展阶段上的生产, 即任何生产都具有具体的社会形式;同时,一切时代的生产又都具有某些共同标志,如都包括生产、分配、交换、消费四个环节。 没有这些共同规定,任何生产都无从设想。 但是,如果离开生产的具体社会形式, 单纯依靠生产一般的这些共同规定, 是不能理解任何一个现实的历史生产阶段的。

  就资本主义生产过程而言,马克思把资本主义生产过程分为劳动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两个方面,是劳动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 他指出:劳动过程就“把它描述为它的简单的、抽象的要素来说, 是制造使用价值的有目的的活动,是为了人类的需要而对自然物的占有,是人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的一般条件,是人类生活的永恒的自然条件,因此,它不以人类生活的任何形式为转移,倒不如说,它为人类生活的一切社会形式所共有。[3]215”但是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不仅仅是生产使用价值的劳动过程。 资本家“不仅要生产使用价值,而且要生产商品,不仅要生产使用价值,而且要生产价值,不仅要生产价值,而且要生产剩余价值。 ”“正如商品本身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一样,商品生产过程必定是劳动过程和价值形成过程的统一。 ”[3]217-218同时,马克思还把一般商品生产过程和资本主义商品生产过程加以区分。 他说:“作为劳动过程和价值形成过程的统一,生产过程是商品生产过程;作为劳动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生产过程是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是商品生产的资本主义形式。 ”[3]229-230

  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作为劳动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在实际生产过程中,这两个方面总是结合在一起的。 但是在理论研究中,我们可以在思维中把它们分开, 以便对某一方面进行深入的研究。 如果我们撇开价值形成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不管, 单纯从劳动过程方面来考察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 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就侧重于指生产的技术构成。 马克思指出:“如果我们从劳动过程的观点来考察生产过程, 那么工人并不是把生产资料当作资本, 而只是把它当作自己有目的的生产活动的手段和材料。 ”“资本起初是在历史上既有的技术条件下使劳动服从自己的。 因此,它并没有直接改变生产方式。 所以我们上面所考察的、单靠延长工作日这种形式的剩余价值的生产, 看来是与生产方式本身的任何变化无关的。 ”[3]359马克思在讲到资本主义工场手工业中的协作时指出:“就生产方式本身来说,例如,初期的工场手工业,除了同一资本同时雇用的工人人数较多而外, 和行会手工业几乎没有什么区别, 行会师傅的作坊只是扩大了而已。 ”[3]374马克思认为,从所使用的生产工具和生产的技术基础来说, 资本主义工场手工业与中世纪行会手工业相比,“并没有直接改变生产方式”,这两种生产过程的区别“是与生产方式本身的任何变化无关的”。 由此可以清楚地看出, 马克思在这里使用的生产方式概念,指的是生产的技术基础或技术构成, 不包括生产的具体社会形式,即不包括生产关系。

  三、生产方式就是生产关系

  上面讲的生产方式作为生产的技术基础,侧重于指生产力的技术属性,与此不同,马克思还常常在生产关系的意义上使用生产方式概念。 马克思在论及商品的拜物教性质及其秘密时说:“这种形式恰好形成资产阶级经济学的各种范畴。 对于这个历史上一定的社会生产方式即商品生产的生产关系来说, 这些范畴是有社会效力的、因而是客观的思维形式。 因此,一旦我们逃到其他的生产形式中去, 商品世界的全部神秘性,在商品生产的基础上笼罩着的劳动产品的一切魔法妖术,就立刻消失了。”[3]93马克思这里明确把生产方式说成就是生产关系,这里讲的“生产形式”即生产的社会形式,也是指生产关系。 马克思在说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德国的发展晚于和落后于英法两国的时候说:“在资本主义生产已经在我们那里完全确立的地方,例如在真正的工场里,由于没有起抗衡作用的工厂法,情况比英国要坏得多。 在其他一切方面,我们也同西欧大陆所有其他国家一样,不仅苦于资本主义生产的发展,而且苦于资本主义生产的不发展。 除了现代的灾难而外,压迫着我们的还有许多遗留下来的灾难,这些灾难的产生,是由于古老的、陈旧的生产方式以及伴随着它们的过时的社会关系和政治关系还在苟延残喘。 不仅活人使我们受苦,而且死人也使我们受苦。 死人抓住活人! ”[3]8-9这种过去遗留下来的给当代人带来灾难、使当代人受苦的生产方式,显然不是指旧的生产力,而是指旧的生产关系。

  马克思在讲到资本和雇佣劳动的关系时说:“我们称为资本主义生产的是这样一种生产方式,在这种生产方式下,生产过程从属于资本,或者说,这种生产方式以资本和雇佣劳动的关系为基础,而且这种关系是起决定作用的、占支配地位的生产方式。 ”[4]153-154这里说的“资本和雇佣劳动的关系”,就是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在资本主义社会中,这种生产关系“是起决定作用的、占支配地位的生产方式”, 显然是把生产方式等同于生产关系的。 马克思在讲到从中世纪的行会手工业的生产方式到资本主义的工场手工业的生产方式的过渡时曾经讲过,中世纪的行会手工业的“工人用他们自己的劳动资料进行劳动, 生产方式本身实际上不是资本主义的,资本家也只是这些独立工人和他们的商品的最后买者之间的中间人即商人。 资本尚未支配生产本身、在大陆的很大部分地区占统治地位的这种形式,始终是从农村副业到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本身的过渡。 在这里,资本家在本身是商品所有者、生产者和卖者的工人面前,还是商品的买者,而不是劳动的买者。 因此在这里还没有出现资本主义生产的基础。 ”[4]308这里马克思讲的从中世纪的行会手工业的生产方式向资本主义的工场手工业的生产方式的过渡, 不是指生产工具即生产力的过渡,而是指生产关系的过渡。 简言之,这里的生产方式概念就是指生产关系。

  马克思在讲到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产生的前提时说:“货币所有者——或者说货币,因为在当前的场合,对我们来说货币所有者在经济过程本身中只不过是货币的人格化——在市场上,在流通领域内找到劳动能力这种商品,即我们在这里当作出发点的这个前提,并且也是资产阶级社会在它的生产过程中当作出发点的这个前提,显然是长期历史发展的结果,是许多经济变革的总结,并且是以其他各种生产方式(社会生产关系)的衰亡和社会劳动生产力的一定发展为前提。 ”[5]38马克思在这里不仅把生产力发展水平看作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产生的基础,从而意味着生产方式即生产关系,而且用加括号的方式,明确指出生产方式就是“社会生产关系”。 马克思在讲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产生的前提时,还有一段涉及生产方式概念含义的论述。 他说:“资本一旦产生出来并发展下去, 其结果就是使全部生产服从自己,并到处发展和实现劳动与财产之间,劳动与劳动的客观条件之间的分离。 在以后的叙述中可以看到,资本是怎样消灭手工业劳动、从事劳动的小土地所有制等等,甚至也消灭了那种处在不与劳动相对立的形式上的资本本身,即小资本和介于旧生产方式(或在资本的基础上更新的旧生产方式)同典型的名副其实的资本生产方式之间的中间类型、混合类型。 ”[6]马克思在这里讲的旧生产方式、小资本生产方式和资本生产方式,都是从劳动者与劳动的客观条件之间的关系的角度讲的。 而劳动者与劳动的客观条件之间的关系属于生产关系范畴,所以这几种生产方式概念指的都是生产关系。

  四、生产方式指生产力的社会利用形式

  生产方式作为生产力的社会利用形式,比较接近于生产关系的含义。 马克思把资本分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两部分。 不变资本是指“转变为生产资料即原料、辅助材料、劳动资料的那部分资本”,它“在生产过程中不改变自己的价值量”;可变资本是指“转变为劳动力的那部分资本”,它“在生产过程中改变自己的价值。 它再生产自身的等价物和一个超过等价物而形成的余额,剩余价值。 这个剩余价值本身是可以变化的,是可大可小的。 这部分资本从不变量不断转化为可变量。 ”[3]243资本的这两个构成部分,从劳动过程的角度看,是作为客观因素和主观因素、作为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相区别的;从价值增殖过程的角度看,是作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相区别的;从生产力的角度看,客观因素和不变资本是指生产的物质条件,主观因素和可变资本是指雇佣工人及其劳动。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使用生产力方面有两个显著特点:一是节约不变资本,二是浪费可变资本。 马克思指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一方面促进社会劳动生产力的发展,另一方面也促进不变资本使用上的节约。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按照它的矛盾的、对立的性质,还把浪费工人的生命和健康,压低工人的生存条件本身,看作不变资本使用上的节约,从而看作提高利润率的手段。 ”

  马克思论述了这种节约的内容,他指出:“这种节约的范围包括:使工人挤在一个狭窄的有害健康的场所,用资本家的话来说,这叫作节约建筑物;把危险的机器塞进同一些场所而不安装安全设备; 对于那些按其性质来说有害健康的生产过程, 或对于像采矿业中那样有危险的生产过程,不采取任何预防措施,等等。 更不用说缺乏一切对工人来说能使生产过程合乎人性、舒适或至少可以忍受的设备了。 从资本主义的观点来看,这会是一种完全没有目的和没有意义的浪费。 ”[7]101资本主义生产虽然十分吝啬,但对工人人身却非常浪费,诸如延长劳动时间,增加劳动强度,降低工人工资,大量使用童工女工,严重摧残他们的身心健康, 使不少人致残致死。 所以马克思说:“资本来到世间,从头到脚,每个毛孔都滴着血和肮脏的东西。 ”[3]871

  资本主义经过产业革命,由工场手工业进到机器大工业,这本来是生产力的发展和历史的进步,但是机器的资本主义应用方式,却不仅没有缓和资本主义的矛盾和对抗,反而使这种矛盾和对抗更加尖锐。 因为机器就其本身来说可以缩短劳动时间, 而它的资本主义应用却延长了工作日;因为机器本身可以减轻劳动,而它的资本主义应用却提高了劳动强度;因为机器本身是人对自然力的胜利,而它的资本主义应用却使人受自然力的奴役;因为机器本身可以增加生产者的财富,而它的资本主义应用却使生产者变成需要救济的贫民;如此等等。 正如马克思所说:“资本家和雇佣工人之间的斗争是同资本关系本身一起开始的。 ……工人奋起反对作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物质基础的这种一定形式的生产资料。 ”[3]492“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使劳动条件和劳动产品具有的与工人相独立和相异化的形态,随着机器的发展而发展成为完全的对立。 因此,随着机器的出现, 才第一次发生工人对劳动资料的粗暴的反抗。 ”[3]497工人要学会把机器和机器的资本主义应用区别开来,从而学会把自己攻击的对象从物质的生产资料(机器)本身转向物质生产资料(机器)的资本主义应用方式,是需要时间和经验的。这个转变过程,就是工人阶级从自发斗争转变为自觉斗争的过程。 这个自觉斗争的过程是从 19世纪三四十年代开始的, 如法国里昂工人 1831年和 1834 年的两次起义,1844 年德国西里西亚工人的起义,1836~1848 年英国工人的宪章运动等等。

  五、生产方式指用什么劳动资料进行生产以及生产规模的大小和不同的生产部门

  我们知道,马克思把资本主义生产划分为三个发展阶段,即简单协作阶段、工场手工业阶段和机器大工业阶段。 在简单协作和工场手工业阶段,与中世纪的行会手工业相比,除去生产关系是资本与雇佣劳动的关系、生产中进行协作和分工之外,所使用的生产工具没有本质差别,即仍然使用手工工具。 马克思有时就把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下的工场手工业和机器大工业这两个不同的阶段,称为两种不同的生产方式。 正如马克思所说:“就生产方式本身来说,例如初期的工场手工业,除了同一资本同时雇用的工人人数较多而外,和行会手工业几乎没有什么区别。 ”[3]374马克思从各个工业部门的相互联系所形成的整个生产体系及其变革方面详细地论述了这个观点。 他指出:“一个工业部门生产方式的变革,会引起其他部门生产方式的变革。 这首先涉及因社会分工而孤立起来以致各自生产一种独立的商品、但又作为一个总过程的各个阶段而紧密联系在一起的那些工业部门。 因此,有了机器纺纱,就必须有机器织布,而这二者又使漂白业、印花业和染色业必须进行力学和化学革命。 同样,另一方面,棉纺业的革命又引起分离棉花纤维和棉籽的轧棉机的发明,由于这一发明,棉花生产才有可能按目前所需要的巨大规模进行。 但是,工农业生产方式的革命,尤其使社会生产过程的一般条件即交通运输手段的革命成为必要。 ”“因此,撇开已经完全发生变革的帆船制造业不说,交通运输业是逐渐地靠内河轮船、铁路、远洋轮船和电报的体系而适应了大工业的生产方式。 但是,现在要对巨大的铁块进行锻冶、焊接、切削、镗孔和成型,又需要有庞大的机器,制造这样的机器是工场手工业的机器制造业所不能胜任的。 ”“因此,大工业必须掌握它特有的生产资料, 即机器本身,必须用机器来生产机器。 这样,大工业才建立起与自己相适应的技术基础,才得以自律。”[3]440-441

  我之所以比较完整地引证马克思这一大段话,是因为从中可以清楚地看出,马克思是把使用不同的生产工具以及具有不同的生产规模的生产领域(如工业、农业、交通运输业等)和生产部门(如纺织业、轧花业、漂白业、印染业、造船业、电报业等)业看作是不同的生产方式。 马克思还曾经把采掘工业、加工工业、农业、林业、渔业、狩猎业等不同的生产部门看作是不同的生产方式[5]124。 由此可见,他在这里所说的生产方式,指的就是使用什么样的生产工具进行生产以及生产规模的大小;他在这里所说的各种不同的生产方式, 指的就是各个不同的生产部门或生产领域;他在这里所说的生产方式的变革,指的就是生产工具的改进和生产规模的扩大,即用大机器代替手工工具, 变工场手工业生产为机器大工业生产。 在这段论述中,马克思之所以把资本主义生产的两个不同阶段 (工场手工业和机器大工业)作为两种不同的生产方式看待,就是指在同一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下,可以有不同的生产方式存在,这里的生产方式显然没有把生产关系包括在内。 此外,马克思还把使用手工工具生产的工场手工业、手工业、家庭劳动看作与机器大工业这种生产方式不同的三种生产方式[3]529-540。这里的生产方式包括的内容显然比较狭窄,大致接近于生产力。

  六、生产方式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中介

  所谓生产方式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中介,就是指生产力决定生产方式,生产方式又决定生产关系。 马克思在讲到资本的原始积累时说:“创造资本关系的过程,只能是劳动者和他的劳动条件的所有权分离的过程,这个过程一方面使社会的生活资料和生产资料转化为资本,另一方面使直接生产者转化为雇佣工人。 因此,所谓原始积累只不过是生产者和生产资料分离的历史过程,这个过程所以表现为‘原始的’,因为它形成资本及与之相适应的生产方式的前史。 ”[3]822我们在前面讲过,资本是生产关系,这里说的生产方式与“资本”相适应,似乎是在讲生产关系决定生产方式,生产方式要适应生产关系。 马克思在讲到他写作《资本论》的目的时说:“我要在本书研究的,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以及和它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交换关系。 ”[3]8这里的“生产关系”概念,是从比较狭窄的意义上使用的,至少没有包括交换关系,因而和交换关系并提。 所谓生产关系和交换关系与生产方式相适应, 就是指生产方式决定生产关系和交换关系。 上面引用的两段话的意思是一致的,都是指生产方式决定生产关系。

  马克思有一段话把生产力决定生产方式、生产方式又决定生产关系这三个层次之间的关系,讲得更加集中而明确。 他指出:“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科学分析却证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是一种特殊的、 具有独特历史规定性的生产方式;它和任何其他一定的生产方式一样,把社会生产力及其发展形式的一个既定的阶段作为自己的历史条件,而这个条件又是一个先行过程的历史结果和产物,并且是新的生产方式由以产生的既定基础;同这种独特的、历史地规定的生产方式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具有一种独特的、 历史的和暂时的性质;最后,分配关系本质上和这些生产关系是同一的,是生产关系的反面,所以二者共有同样的历史的暂时的性质。 ”[7]994这里的“生产关系”概念,也是从狭窄的意义上使用的,至少没有包括分配关系。 所谓生产方式“把生产力及其发展形式的一个既定的阶段作为自己的历史条件”和“由以产生的既定基础”,就是指生产力决定生产方式;而这种生产方式又有一定的生产关系与之相适应,就是指生产方式决定生产关系。

  马克思在讲到相对剩余价值生产时,也涉及到了三者关系,他指出:要生产更多的相对剩余价值,就“必须变革劳动过程的技术条件和社会条件,从而变革生产方式本身,以提高劳动生产力, 通过提高劳动生产力来降低劳动力的价值,从而缩短再生产劳动力价值所必需的工作日部分。 ”[3]366这里说的劳动过程的“技术条件”指的是生产力,劳动过程的“社会条件”指的是生产关系, 随着劳动过程的技术条件和社会条件的变革,即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变革,生产方式本身也发生变革,而生产方式的变革又提高了劳动生产力,即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 马克思在讲到生产方式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时说:“如果说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是发展物质生产力并且创造同这种生产力相适应的世界市场的历史手段,那么,这种生产方式同时也是它的这个历史任务和同它相适应的社会生产关系之间的经常的矛盾。 ”[7]279这里讲的“世界市场”属于生产关系范畴,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创造同这种生产力相适应的世界市场的历史手段”, 是指生产力决定生产方式和生产方式决定生产关系。 正如马克思在 1846 年 12 月 28 日致帕·瓦·安年科夫的信中所说:“随着新的生产力的获得,人们便改变自己的生产方式,而随着生产方式的改变,他们便改变所有不过是这一特定生产方式的必然关系的经济关系。 ”[8]这里的经济关系就是指 “生产关系”。 此后不久,马克思又在 1847 年 7 月出版的《哲学的贫困》 一书中指出:“社会关系和生产力密切相联。 随着新生产力的获得,人们便改变自己的生产方式,随着生产方式即谋生的方式的改变,人们就会改变自己的一切社会关系。 手推磨产生的是封建主的社会,蒸汽磨产生的是工业资本家的社会。 ”[9]602这里说的“一切社会关系”,既包括生产关系,也包括政治关系和思想关系。 马克思认为,生产力、生产方式和生产关系作为物质生产的总体,又进而决定社会的政治关系和思想关系。

  从上面引证的马克思的几段话可以看出,他认为一定的生产力决定一定的生产方式,一定的生产方式又决定一定的生产关系。 生产方式作为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中介,兼有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两重属性,带有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的意思。 但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这二者如何通过生产方式这个中介连接起来,马克思并没有做出具体说明,这是需要后人认真研究的一个重要问题。

  七、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包括资本主义的一切经济形式

  在《资本论》及其手稿中,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几乎包括或涉及资本主义的一切经济形式。 马克思对这一点有很多论述,下面择其要点做些分析:

  第一,商品是资本主义社会的细胞,对资本主义的研究必须从分析商品开始。 马克思指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占统治地位的社会财富,表现为‘庞大的商品堆积’,单个商品表现为这种财富的元素形式。 因此,我们的研究就从分析商品开始。”[3]47而要分析商品,就首先要分析商品的二重性,即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二重属性及其相互关系。 其次要分析形成商品价值二重性的劳动二重性,即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及其相互关系。 再次要分析劳动二重性,就要分析个别劳动和一般人类劳动、社会平均必要劳动、劳动的质和劳动的量、简单劳动和复杂劳动等等。

  第二,马克思在分析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特殊性、历史性和暂时性时说:“如果把资产阶级生产方式误认为是社会生产的永恒的自然形式,那就必然会忽略价值形式的特殊性,从而忽略商品形式及其进一步发展——货币形式、资本形式等等的特殊性。”[3]99意思是说,分析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就必然要分析商品向货币的转化以及货币向资本的转化。 在分析商品转化为货币时,要考察从个别等价物发展为特殊等价物,再从特殊等价物发展为一般等价物,最后从一般等价物发展为货币以及金银是最适合作为货币的商品的整个历史过程。 而要分析货币向资本的转化,就要分析简单商品流通公式和资本流通公式的区别以及资本的总公式,分析劳动力的买和卖。 对资本的分析又涉及更多的经济形式,如要分析劳动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及其相互关系,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及其相互关系,绝对剩余价值和相对剩余价值及其相互关系, 资本主义的工资及其形式,资本的循环和周转,剩余价值的分配,资本主义简单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资本主义的积累及其后果,社会总资本的运动等等。

  第三, 马克思在考察社会总资本的运动时,又涉及一系列的资本主义经济形式。 首先,涉及产业资本、 商业资本、 借贷资本等资本形式;其次,涉及产业利润、商业利润、地租和利息等利润形式的分配;再次,涉及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剩余价值率转化为利润率、 利润转化为平均利润等;最后,涉及资本——利润(或资本——利息)、土地——地租、劳动——工资三位一体的公式。

  第四,马克思在分析商品、货币、资本等资本主义的经济形式时,深刻地揭示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拜物教性质。 他在分析商品的拜物教性质时指出:“劳动产品一旦作为商品来生产,就带上了拜物教性质,因此拜物教是同商品生产分不开的。”[3]90拜物教性质的实质,是用人们之间的物的关系和物与物之间的社会关系掩盖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即掩盖资本家和雇佣工人之间的剥削与被剥削关系。 他在分析货币的拜物教性质时指出:货币,即金和银,“一从地底下出来,就是一切人类劳动的直接化身。 货币的魔术就是由此而来的。 ……货币拜物教的谜就是商品拜物教的谜,只不过变得明显了,耀眼了”[3]112-113。 他在分析资本的拜物教性质时指出:“在论述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甚至商品生产的最简单的范畴时,在论述商品和货币时, 我们已经指出了一种神秘性质,它把在生产中由财富的各种物质要素充当承担者的社会关系,变成这些物本身的属性(商品),并且更直截了当地把生产关系本身变成物 (货币)。 一切已经有商品生产和货币流通的社会形式,都有这种颠倒。 但是,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和在构成其占统治地位的范畴,构成其起决定作用的生产关系的资本那里,这种着了魔的颠倒的世界就会更厉害得多地发展起来。 ”[7]936他在分析三位一体的公式的拜物教性质时指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神秘化,社会关系的物化,物质的生产关系和它们的历史社会规定性的直接融合已经完成:这是一个着了魔的、颠倒的、倒立着的世界。 在这个世界里,资本先生和土地太太,作为社会的人物,同时又直接作为单纯的物,在兴妖作怪。 ”[7]940马克思就是这样从商品拜物教到货币拜物教,从货币拜物教到资本拜物教,最后从社会总资本运动的拜物教,层层深入地揭示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拜物教性质。

  八、几点启示

  通过考察马克思《资本论》及其手稿中生产方式概念的各种含义及其包括或涉及的内容,我们可以从中得出以下几点启示:

  第一,要把生产力、生产关系、生产方式三个概念,作为有机联系的整体进行研究。 由于生产方式概念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两个概念密切相关,所以我们就不能脱离生产力和生产关系这两个概念孤立地研究生产方式概念。 上述生产方式概念的第一种含义(本文第二部分)接近于或等同于生产力概念, 生产方式概念的第二种含义(本文第三部分)接近于或等同于生产关系概念,生产方式概念的第三、四、五、六种含义(本文第四、五、六、七部分)都既涉及生产力概念又涉及生产关系概念。 由此可以看出,生产方式概念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这两个概念具有极强的相关性。 如果脱离生产力概念和生产关系概念,就不可能正确理解生产方式概念。

  第二, 要分析生产方式概念多义性的原因。上述生产方式概念的六种含义,虽然彼此之间有一定的差别,但它们却有一个共同点,即这些生产方式概念反映的都是社会的经济生活、经济条件、经济关系、经济状况等等,而这些内容相对于社会的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来说,都具有基础性的地位,起着决定的作用。 正因为如此,马克思才借助于生产方式概念,在社会历史领域里建立起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物质力量决定精神力量、物质经济关系决定政治思想关系的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说明了“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10],创立了历史唯物主义这门科学 ,使唯物主义成为彻底而完备的唯物主义哲学。 马克思在强调生产方式这个概念所反映的经济生活、经济条件、经济关系、经济状况等等对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基础性地位时,忽略了在不同场合、从不同角度的论述中存在的差别。 这就造成了生产方式概念的多义性。

  第三,要正确认识学习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与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关系。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和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紧密相联而又各有特点。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对马克思主义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的论述具体、 深刻、 生动、丰满,视野广、角度多、针对性强、与实际联系紧密,具有经典作家个人的特点、风格和气派,因而有很强的说服力和感染力。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从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中抽象、概括、提炼、升华出来的。 在此过程中,需要舍弃经典著作中写作的特定的社会历史背景和学术背景,舍弃对一些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阐述的针对性,舍弃经典作家与当时的不同观点的交流、互动、争辩以至冲撞和斗争, 并且难以顾及到经典作家在不同时期、 不同著作中对同一概念和原理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所作的多种解释,也难以全面反映经典著作中对某些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一环扣一环的严密的逻辑论证,难以反映马克思主义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不断完善和深化的历史过程,更难以体现不同经典作家各自的特点、 风格和气派。因此,要学好马克思主义,除去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外,还要深入系统地学习、研究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

  第四,为了帮助学生和党员干部学好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要编写好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导读。 近些年来,我们编写出版了一批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导读,这是十分可喜的。 但是,我发现不少导读有一个通病,就是简单地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材中的概念和观点,说明或解释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中的相关概念和理论阐述。 这种做法有很大的局限性。 首先,这种做法容易把马克思主义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简单化、 教条化、凝固化。 其次,这种做法离开经典作家个人的特点、风格和气派,离开经典作家论述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时的具体历史背景、学术背景和语境,难以准确地把握作者的原意, 容易出现思想的偏离、误解。 再次,经典作家的著作中都有一些具有特定含义的术语,典故和事例,如果离开这些术语、典故、事例的具体内容,也很难原原本本地理解经典作家鲜活、生动、感人的思想。 最后,经典著作中有一些概念和观点,具有较大的难度,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科书很难涉及和解释清楚这些难点,达不到释疑解惑的作用。 现在出版的一些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导读,只注重归纳、概括经典著作中的基本内容,而且这些基本内容又往往是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科书中移植过来的,而不注重对经典著作中难点的释疑解惑。 例如,有人写的马克思《〈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的导读,不指明马克思所说的“人的根本就是人本身”、“人是人的最高本质”[9]11这两个命题仍然是费尔巴哈人本主义的命题,有人甚至把这两个命题说成是马克思的成熟观点; 有人写的马克思、恩格斯合著的《德意志意识形态》一书的导读,对于“交往形式”与“生产关系”两个概念之间的异同,不做任何解释,甚至把二者视作完全相同的概念;有人写的马克思的《哥达纲领批判》一书的导读,对马克思所说的“未来共产主义社会的国家制度”[11]是未来社会哪一发展阶段上的什么样性质的国家制度只字不提,有意无意地回避了对这个概念的解释;有人写的列宁的《国家与革命》一书的导读,对列宁所说的“非政治国家”和“没有资产阶级”的“资产阶级国家”[12]是什么性质的国家以及这种国家与马克思所说的“未来共产主义社会的国家制度”的关系如何,也是只字不提。 这种做法对学习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帮助不大,忽略了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学习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之间的差别。 因此,从事马克思主义教学和研究的学者,需要改变写作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导读的方法,写出一批高质量的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导读,以帮助学生和党员干部学好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和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参考文献:

  [1] 赵家祥等.马克思主义哲学教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2] 赵家祥.马克思《资本论》及其手稿中的生产力概念[J].党政干部学刊,2012(6).

  [3]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44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

  [4]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32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8.

  [5]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31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8:398.

  [6]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30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8:165.

  [7]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46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

  [8]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 10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9]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 1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44.

  [10]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 : 第 2 卷 [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2009:591.

  [11]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 : 第 3 卷 [M]. 北京 : 人民出版社 ,2009:445.

  [12] 列宁全集:第 31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59-60;95.

  (作者单位:北京大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系研究中心)

微信扫一扫|长按识别,进入读者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