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英国资本就没有李嘉诚

作者:德斯蒙 来源:观察者网 2013-08-20 405

  此前,观察者网曾发文《李嘉诚为何离开香港》,分析了近年来华人首富李嘉诚的和黄集团为何乐于投资欧洲而非香港和内地。长江基建集团董事总经理甘庆林对此给出原因:“英国拥有良好的营商环境、完善和成熟的法律、财务及受规管业务制度,集团视英国为最理想的投资地点之一。”然而以笔者看来,这远非事情的真相。

  与英国相比,香港的人工更加低廉,雇主需要提供的社会福利更低,社会环境上也更优越。英国刚刚在2011年爆发过骚乱,工会组织罢工也不罕见,反观香港近年最大规模的罢工也不过是前段时间数百名码头工人的行动。而法律财务等管制上,香港更加宽松,起码直到目前连反垄断法都未出台,可以说李嘉诚出走的原因并不在此。其实只要深入分析和黄集团的历史和现状,就会发现迁移欧洲的真相在于李氏企业的运营模式及其与英国资金的深厚关系。

  和黄集团目前共有6大主业:码头、地产、零售、基建、能源和电讯。这里的基建并非国人认为的工程建设,而是指电力、燃气、供水等公用事业;能源则是指其控股的加拿大赫斯基石油公司。可见,号称超人的李嘉诚,其和黄集团业务并无多少技术含量,也完全不涉及制造业。

  根据2012年年报,这六项主业的收入和税前利润如下表:

  

没有英国资本就没有李嘉诚

  和记黄埔集团2012年年报

  六项业务中,虽然零售、电讯和能源贡献了最多的收入,但利润却主要来源于具有垄断性质的地产和基建(公用事业),二者之和接近50%,利润率也分别达到53%和42%,远超余下四项的平均值9%。即使是作为第三大利润源的零售,实际也得利于香港的特殊市场形态。与大陆零售业百家争鸣所不同的是,香港的零售业基本由和黄旗下的百佳与怡和旗下的惠康控制,二者所占市场之和超过70%,其所依靠的优势恰恰在于母公司遍布香港的商业地产。

  为了独占市场,两家多次合作狙击外来零售巨头如沃尔玛、家乐福等公司在香港的拓展,甚至不惜使出逼迫批发商不得向外来者供货的手段。由此可见,与其说李嘉诚经营能力高超,不如说他利用垄断地位牟利的手腕更好。而从年度变化来看,扣除电讯业务由于低基数造成的高增长,公用事业、地产和零售依然排在前三位,和黄集团的经营方向何在可以一目了然。

  除了利用垄断地位,李嘉诚的发家还离不开英资巨头汇丰银行的支持。历史上的和黄集团本是由两家英国公司联合组建,到70年代末与怡和、太古、汇丰并称为香港四大英资洋行。1979年,李嘉诚开始暗中吸纳和黄的股票,随着汇丰银行将手中所持股份全部转让给他,终于在1980年彻底控股,当上了董事局主席。可以说,没有汇丰的帮助,李嘉诚就不可能拿下和黄,更不可能利用该集团手中的工业用地开发房产,最终成为香港富豪里的一哥。此后在1985年5月15日,李嘉诚更出任汇丰银行董事局非执行副董事长,正式成为这个庞大的英资体系中的一员。

  媒体在赞许李嘉诚经营有方时常用的事例有两个:一是于1990年在英国投资84亿成立Orange电讯公司,2000年时作价1130亿港币出售;二是在1986年斥资32亿收购加拿大赫斯基石油公司,时至今日每年仅利润已近百亿。然而如想深一步,没有汇丰银行的支持,他凭什么能在欧美顺利收购敏感的电信和石油企业?换成一家中国大陆的私人企业,或者类似东方海外等偏中资的香港富豪,又哪里可能进入欧美电信和石油行业?中兴和华为的遭遇就是最好的证明。即使如此,当时的和黄也只能进入英国和同为英联邦成员的加拿大,欧陆、美国或者哪怕是中东非洲也不是他力所能及的。直到今天汇丰银行借新兴国家发展成为世界级财团之后,和黄集团才能在整个欧洲范围内大量投资电信和公用事业。

  因此与其说英国的投资环境更好,不如说李氏的经营模式及其与英资的密切联系,导致在香港和大陆没有了再进一步的空间。狭小的香港公用事业已经被瓜分殆尽,高烧的房价很可能在未来某一天突然崩盘;大陆则无论如何不会将基础设施运营大规模交给英资背景的和黄,地方政府即使再热衷于房地产也不喜欢李氏的囤地作风(囤地既不能拉动经济,何况地方政府还完全可以自己干)。面临不利前景,与英国资本有千丝万缕联系的和黄集团选择返回欧洲母国也算不上多突兀的决定。既能利用蓬勃发展的大中华区带来的资金,又不用担心对关键性产业失去掌控,英国政府和英资银行大开方便之门也是可以预期的前景。

  严格说来,和黄集团转投欧洲也未必算得上是坏事,反正它是去赚英国乃至欧洲公用事业的钱。根据2012年年报,去年以长江基建为代表的公用事业利润增幅很大程度来源于收购的英国水务企业Northumbrain Water和电力公司UK Power Networks。假使某天和黄把独占香港岛供电权的港灯集团转让给大陆企业,也许香港人可以享受到更便宜的电价亦未可知呢。

微信扫一扫|长按识别,进入读者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