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潇静:毛泽东思想属于全世界人民,不仅在过去,还有未来

作者:卢潇静 来源:红色文化网 2021-12-26 989

“千秋功罪,谁人曾与评说?”

——献给21世纪的毛泽东

卢潇静

卢潇静:毛泽东思想属于全世界人民,不仅在过去,还有未来

【摘要】

★人民观是毛泽东思想的底色。相信人民、依靠人民是毛泽东思考问题的出发点,而为了人民则是他思考问题的归宿点。毛泽东一生的全部实践活动和理论活动,都围绕这一逻辑展开。

★今天大家都喜欢讲民主,认为追求现代化,就是追求民主。但民主不是空洞的口号,民主的实质就是平等。消灭三大差别,消灭城乡之间、区域之间、内地与边疆之间的差别,这当然就是追求平等,这当然就是最大的民主。毛泽东思想的核心、中国革命的指向,就是追求平等,国内的与国际的、中国的与世界的。毛泽东思想的一个核心就是平等、民生,是人民广泛参与政治和政策,而这就是实质的民主。毛泽东思想是对现代民主理论的最大创新。

★《讲话》(指《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的精髓在于它人民性思想,而人民性思想的精髓,则是人民本位和生活本位。二者的关系一直互为因果,脱离人民也就是脱离生活。人民性思想具有实践哲学的品格。

【正文】

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把公元前500年前后的那段人类历史称为“轴心时代”。他认为这是人类文明史上的一次重大转型期,其时,在古希腊、以色列、印度、中国等文明发源地,几乎同时出现了伟大的思想家。其后的人类历史,可以说“一直靠轴心时代产生的思考和创造的一切而生存,而每一次新的飞跃都回顾这一时期,并被它重新燃起火焰。”

带着这样的认知,站立在21世纪的桥头,看到国人一次次燃起的毛泽东热情,今天我们不得不思考这样一个问题:毛泽东,一个农民儿子,还有那些和他患难与共的战友、“泥腿子”弟兄,基于他们创造性的认识与伟大实践,基于他们在20世纪中国所开创的宏大事业、在20世纪亚洲所演绎的传奇故事、在20世纪国际舞台中的独特担当,以及他们与当代人一次又一次的思想碰撞,或许我们今天可以这样认为,至少在中国,在未来几十年里甚至几百年里中国,中国人民将一直随伴着毛泽东领导下的中国“产生的思考和创造的一切而生存,而每一次新的飞跃都回顾这一时期,并被它重新燃起火焰。”

历史前进的曲线总是有着“真理性”的回归。

当一个时代又一次处在一个新的起点时,人们总是要回到伟大的历史事件中去,回到伟大的历史人物中去,去寻觅社会发展的真谛,回味曾经被感动的真实。这表面似乎是对英雄的崇拜,对伟大历史的赞许,其实质是一次精神的“朝圣”,也可说成是一次思想的“涅槃”。

历史上曾有无数“英雄”“顶礼”“民为邦本”,也曾有无数“英雄”“膜拜”“爱民如子”,更有无数“英雄”把“水可载舟,亦可覆舟”视为“醒世恒言”,但人民总是以自己的亲身感受,用心灵传述的方式讲述着自己所喜爱的故事。

今天,我们毋需期许“哲学家”对他的颂扬,因为忽视生活实践的哲学家往往形而上;今天,我们也毋需期许“精英”对他的褒奖,因为被利益绑架的“精英”已背弃了共产主义信仰;今天,我们更毋需期许“评论家”对他的赞唱,因为缺乏革命史观的评论家已陷入历史与现实的虚无主义迷茫。

我们还是听听来自人民的声音吧。

毛泽东其人,带着深厚的大地气息,像是从绵延几千年的华夏文明史中走来,注定会成为民族骄子、人民化身。毛泽东其文,是中国积贫积弱时代亿万百姓求解放、求发展、求强盛心声的豪情喷发,是脏腑郁积了百年屈辱的中华民族巨人的冲天呐喊;在毛泽东的著作里,字里行间都叠印着“人民”二字,都放闪耀着人民观的伟大光芒。历史上伟大人物有许多,没有哪一位能像毛泽东对人民群众有如此深刻透彻的了解和认识、倚重与信赖。究其缘由:他,来自人民。——一位老干部。

今天大家都喜欢讲民主,认为追求现代化,就是追求民主。但民主不是空洞的口号,民主的实质就是平等。消灭三大差别,消灭城乡之间、区域之间、内地与边疆之间的差别,这当然就是追求平等,这当然就是最大的民主。毛泽东思想的核心、中国革命的指向,就是追求平等,国内的与国际的、中国的与世界的。毛泽东思想的一个核心就是平等、民生,是人民广泛参与政治和政策,而这就是实质的民主。毛泽东思想是对现代民主理论的最大创新。——一位作家。

《讲话》(指《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引者注)的精髓在于它人民性思想,而人民性思想的精髓,则是人民本位和生活本位。二者的关系一直互为因果,脱离人民也就是脱离生活。人民性思想具有实践哲学的品格。——一位理论工作者。

人民观是毛泽东思想的底色。相信人民、依靠人民是毛泽东思考问题的出发点,而为了人民则是他思考问题的归宿点。毛泽东一生全部的实践活动和理论活动,都围绕这一逻辑展开。毛泽东预见到“进京赶考”的艰巨性和长期性,为此而进行了一系列实践探索。他对干部与群众“物质上的接近与感情上的接近”的辩证关系保持着清醒认识。随着历史的不断推移,我们会越来越强烈地感受到他与人民利益共起伏的脉跳,与人民利益同涌动的思想波澜。——一位社会工作者。

我们再听听来自第三世界的记述吧。

在亚、非、拉地区,有相当一批政党领导人,都阅读过毛泽东著作并深受影响。穆加贝总统曾经被白人殖民者当局关押了10年时间,在监狱里牢房一再转移,扔下不少物品,但他总是随身携带《毛泽东选集》。每当提起中国,穆加贝总是充满感激:“没有中国就没有津巴布韦”。——一位新闻工作者

曼德拉曾对与他年纪相仿的中国朋友说:“我在罗本岛狱中二十年生活的精神支柱来自中国!”他说,狱中期间,我如饥似渴地把《毛泽东选集》从头到尾认真研读,不时比较和思索南非、非洲大陆的民族解放和中国蓬勃发展的革命运动。

1999年5月,曼德拉访华期间,他曾对中方朋友深情地表示,在罗本岛坐牢的时候,每逢“十一”,他和狱友们都会用独特的握手方式庆祝中国国庆,因为他们觉得中国是革命、独立的象征。中国工农红军的万里长征、中国人民为解放全中国而进行的英勇斗争,曾给南非人民反对种族隔离斗争以巨大的鼓舞。——新华网

毛泽东思想在欧美国家同样产生着巨大的影响。

英国学者约翰·列农曾感慨,“世界上深受中国领袖毛泽东影响的人,数以几十亿计。很多国家的人民,在某种意义上把毛泽东作为他们的精神图腾。”

美国学者施拉姆称,毛泽东是一位世界性的人物。在20世纪里,毛泽东已经比任何人更深刻地影响了人类的多数,他是我们时代的巨人。施拉姆预言:“一百年之后,毛泽东仍是世界人民最为关注的思想家与军事家。”他说,“毛泽东的一生,是在为全人类的最终命运战斗和操心的一生。他不仅是公平正义的化身,也是不畏强权的斗士。他不仅处处维护中国劳苦大众的利益,也为世界人民的民族解放事业费尽心血。”——中青网

另一位美国人费理察似乎更走近毛泽东。他说,衡量毛的伟大的尺度, 就是他对于在他成长和发展时期的中国生活的具体内容所做的切合实际的、有的放矢的反应。

费氏说,毛泽东为限制官员的权力所作的努力是他为消除历史上形成的人们之间的分歧所作的努力的一部分,他为缩小和控制工资和财富的差别所作的努力以及他为使中国人民受到足够的教育,以便使他们逐渐能运用马列主义来创造自己的前途所作的努力也是如此。——大公网

无论后人如何评价,毛泽东都是20世纪中国对世界影响最大的历史人物。毛泽东没有踏入非洲、拉丁美洲一步,但毛泽东思想却在这些地方产生了巨大影响;毛泽东不曾到过法国,但毛泽东的思想却在那里掀起巨大思想波澜,从行为艺术到新电影流派、从结构主义到解构主义,从马克思主义到后马克思主义……每一种思潮似乎都与“毛泽东主义”相关联。——人民网

……

“一篇读罢飞头雪,但记得斑斑点点,几行陈迹”。

一个伟人留给一个时代的记忆是不尽相同的。革命家从“唤起工农千百万,同心干”中看到了意志与力量,“造反家”从“盗跖庄蹻流誉后,更陈王奋起挥黄钺”中看到了大道与沧桑,思想家从“人猿相揖别,只几个石头磨过”中看到了平实与超越,军事家从“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中看到了真情与豪迈,历史家从“苍山如海,残阳如血”中看到了雄浑与悲壮,文学家从“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中看到了妩媚与豪放,莘莘学子从“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中看到了青春与担当……而广大的人民群众记忆悠深的还是那些“一碗红烧肉”的平常小事和故事背后的伟岸人格。

望着那打满补丁的睡衣,望着那被叠放整齐、一直相伴在他身边26年的爱子的衣袜,回想起那久违数月他也不去碰摸的一碗“盛餐”……人民怎能不被感动、怎能不至真至诚、怎能不挺身而为之。这或许就是那个时代的全部“秘密”。

“千秋功罪,谁人曾与评说”

上苍把一代伟人送给我们120多年了,这乃国家之幸、人民之幸。上苍也把勤劳、勇敢、善良的印玺传给了我们的人民,这乃政党之幸、领袖之幸。

拂去岁月的尘埃,打开历史的卷帙,抚摸“圣经”般的原典,回想起那条泥血相溅的漫漫长路,我们每次都被一种东西感染,为她所鼓舞,为她所召唤。

“歌未竟,东方白。”献给你,属于世界人民的毛泽东,属于21世纪的毛泽东。

微信扫一扫|长按识别,进入读者交流群

15
1
0
4
1
0
1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