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恩来不同阶段新闻思想探析

作者:陈智 来源:《新闻爱好者》 2013-05-06 577

 

  【摘要】周恩来同志的新闻理论思想对我国的新闻事业起着重要的影响,他的新闻思想也一直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新闻工作者。本文通过梳理周恩来一生的新闻工作经历,试把周恩来的新闻思想大致划分为三个历史阶段,通过对其不同阶段新闻思想的总结,以期较全面地揭示周恩来一生的新闻思想。

  【关键词】周恩来;新闻思想;历史阶段

  新中国第一代领导成员之一周恩来同志一生积极参与各种新闻宣传活动,他既是党和新中国的伟大领导人之一,也是优秀的新闻宣传家和新闻活动家,在其新闻生涯中,周恩来同志始终提倡以报刊为新闻宣传武器,指引革命,可以说在中国共产党光辉的新闻史上留下了浓重的一笔。

  自1914年10月周恩来主编的《敬业》杂志创刊开始,周恩来一生与新闻工作结缘长达62年,积累了丰富的新闻工作经验,在新闻实践中不断萃取的新闻思想对他的思想发展产生了一定影响。周恩来一生的新闻工作大致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周恩来青少年时期的新闻思想,也可称为早期的新闻思想;第二阶段为周恩来旅欧归国后到解放前的新闻思想;第三阶段为周恩来在解放后的新闻思想。周恩来一生的新闻思想分别融入在这三个不同的历史阶段,探析周恩来的新闻思想理论精髓,对于今天的新闻工作者认真踏实地从事新闻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周恩来早期新闻思想

  从周恩来主编的杂志《敬业》于1914年10月创刊至1924年7月下旬在法国杂志《赤光》担任主编,这段时间称为周恩来新闻思想的早期阶段。据不完全统计,这一时期,周恩来撰写了约70万字的论著,其中大部分是在新闻报刊上发表的。可以看出在中国共产党第一代领导人中,周恩来具有最为丰富的报刊实践经验。[1]周恩来在一系列新闻实践中形成了自己的早期新闻思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强调新闻的真实性。周恩来认为,新闻报刊的内容一定要真实,要对所刊登的报道负责。早在编辑《校风》周报时,周恩来就指出,《校风》的主要责任是“限于新闻真实”,新闻的首要是考证新闻的真实性。周恩来强调新闻报道之所以产生不真实的原因在于,现实社会被长期以来的私有化现象影响腐蚀,使得人们不敢讲真话。因此,他在办报过程中,始终强调新闻的真实性,拒绝把不真实的报道,特别是道听途说的东西不经过证实就加以报道,对于某些资产阶级新闻机构的虚假报道和他们制造出来的谣言更是毫不手软。[2]强调新闻的真实性不仅是周恩来同志人格魅力的体现,而且始终贯穿其新闻思想的始终。

  视报刊为政治斗争的利器。周恩来特别重视报刊在政治斗争中的作用,他认为报刊的宗旨应该是执行共产国际的决定,因此《少年》、《赤光》的内容宣传都围绕着这一思想,沉重打击资产阶级的各种思潮。五四运动中,他对报刊在政治斗争中的作用又有了进一步的认识。1919年7月12日,周恩来同志亲手执笔《天津中等以上学校学生联合会日刊发行旨趣书》,其中写道:“我们学生联合会在求社会同情的时候,不能不有两个利器,一个是演讲,一个是报纸。演讲、报纸,全是表现我们学生思潮的结晶。”周恩来同志强调,《天津学生联合会报》具有监督指导的作用,特别是对政府的指导监督有着义不容辞的责任,还强调要用哲学的观点正确解释生活,允许提出公正的见解与批评。[3]

  建议群众办报。周恩来在办《校风》时指出学生应该积极参与其中,多提意见。为避免新闻的遗漏,周恩来建议建立庞大的包括教师与学生队伍的通讯网:“敬推校中职员诸先生为本社特别赞助员。各班班长、各会会长(如会长因事繁另推职员充任者亦可)为本社访员事。至备斋各宿舍访员,则由各斋各宿舍各举二人充任。从此集众广闻,吉光满幅,东鳞西爪,巨细无遗。”这个通讯网可以说遍布全校。[4]同时,周恩来认为学生办报实属不易之事,应该尽量争取社会对于学生办报的帮助,因此他在主编《会报》时,希望读者也能参与其中,重视在创办报纸过程中的群众参与工作,多提意见,加强监督。这都体现了周恩来建议群众办报的思想——要依靠广大群众办报。

  号召把改造思想与改造中国相结合。办报初期,周恩来号召把改造思想与改造中国相结合,并提出了办报者在办报过程中一方面要把报刊当做改造社会的工具,另一方面也应在办报的过程中改造自己。周恩来用辩证的思想重新看待“革新”与“革心”,把二者相结合,既符合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关于把主客观世界相结合的理论,又创新性地认识了人的改造思想——在改造社会的同时改造自己,在改造自己的过程中更好地改造社会。体现出五四时期,周恩来等一大批革命进步人士和具有先进思想的知识分子在“革新”与“革心”这个问题上的认识,具备很高的革命自觉性。

  在周恩来早期的新闻实践活动中,积极参与各种实践活动,比如创刊、排版、发行等,积累了宝贵的经验,他的新闻思想逐步得到发展,自身也逐渐蜕变成一名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周恩来旅欧归国后到解放前的新闻思想

  1920年至1924年间周恩来先后到法国和德国勤工俭学,在法国勤工俭学的这一时间段,在《益世报》编辑部担当撰写海外通讯的工作。周恩来先后于 1921年2月和1922年2月发表了大量旅欧通讯,据不完全统计,达到56篇之多,这些经历使得周恩来的新闻思想得到升华,并不断强化。除此之外,这一阶段周恩来的新闻思想还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倡导学术、言论和出版自由。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针对当时国民党政府限制民众的学术、言论和出版自由,周恩来在新闻前线上顽强斗争,当时的中共中央第一份政治机关报——《向导》就是由他亲自撰稿。进入到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周恩来同志在《中央军事通讯》、《红星报》、《红色中华》、《红旗日报》这些党的报刊中,更是撰写了一系列战斗檄文,鼓励着每一名党的新闻工作者。八年抗战来临,周恩来当时已经是党中央的南方局书记,百忙中更是向国民党当局的黑暗统治和新闻封锁宣战,在重庆领导出版《新华日报》和《群众》,字里行间无不体现出要求学术、言论和出版自由。[5]

  党报也要成为“喉舌”。“为人民喉舌,为人民向导,继续努力,坚持不屈,来迎接民族民主的新高潮”,这句话是1947年1月11日周恩来同志为《新华日报》创刊9周年的题词,他不止一次地强调过《新华日报》就是要作为人民大众的“喉舌”,要敢于反映当时社会广大人民群众的心声。[6]无论政治环境多么艰苦,周恩来同志始终坚持革命斗争,作为领袖,他不断探讨党的宣传工作如何能给敌人最致命的打击;作为斗士,在长期的斗争中,时刻探索着马列主义与当前工作的结合点。

  强化统一战线的工作。如何使新闻工作成为统一战线的推手,如何使全国人民齐心协力驱赶外敌,也是当时进步新闻工作者孜孜不倦的追求。当时周恩来同志对新闻记者做出了明确的指引,他要求记者们一方面要通过统一战线工作来开展采访活动,另一方面又要通过采访活动来宣传统一战线政策,这样新闻工作在统一战线中的作用就能得到最充分的体现,决不能单纯地为完成报道任务而去采访。1939年就国民党多次查封《新华日报》一事,周恩来怒斥国民党破坏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他表示决不放弃马克思主义信仰,共产党绝不和其他任何政党合并,陷国家民族于不利。

  解放后周恩来的新闻思想

  新中国成立后,周恩来作为中央新闻领导小组重要成员之一,以往的新闻工作经历和斗争经历使他的新闻思想涉及领域进一步拓宽,当时的许多重要新闻活动和宣传活动都是在他的指导下、关怀下得以顺利完成的。这一时期,周恩来提出了许多如今仍在指导着我们工作的重要新闻观点。主要有:

  周恩来同志曾经提出:新华社、人民日报等新闻机构是党和人民的耳目喉舌。1949年4月,革命已现曙光,周恩来同志明确了新闻工作的革命性质,作为新中国新闻业中流砥柱的新华社不但是党的通讯社,也是人民的通讯社,并且周恩来同志对新华社的所有编辑和记者的革命使命也做了更加明确的指示,新华社是党和人民的喉舌,那么所有的编辑、记者都要牢记这一根本的革命性质,在所作的报道所写的评论中都要牢记新华社作为“人民喉舌”的身份,尤其要尊重各民主党派和民主人士,因为他们是党的战友,是统一战线。

  尊重事实,实事求是。新中国成立后,人民对于新闻的理解随之提升,新闻工作的理念就是要尊重事实,实事求是。周恩来同志认为新闻宣传只有遵从客观规律才能有生命力,才能达到真正为党、为人民服务的目标;只有遵从客观规律,实事求是才能将无产阶级的新闻工作与资产阶级相区分开来。[7]为了确保我国新闻报道的真实性和准确性,周恩来同志对报刊工作者提出过六点要求,其中第六点要求记者要亲自调查研究,尊重事实,实事求是,不可把道听途说的内容作为事实去报道。[8]1947年1月27日周恩来接见中央读书班和记者学习班的代表时强调报道要符合实际,要全面,并批评了那些只报喜、不报忧或者是只报忧而不报喜的工作作风。[9]

  周恩来严格要求新闻工作者的写作与报道。新闻报道有其特殊的一面,因此新闻工作者长期以来形成的新闻报道的模式化比较严重,特别是在新中国成立初期,更多的新闻报道相对而言严肃有余、缺乏活泼性。周恩来同志非常关注在新闻报道方面存在的这些问题,亲自给记者改稿,他在给记者改稿时说,你们写的东西太一般化、公式化,缺乏创造性,被框框套住了。[10]周恩来认为记者们应该具备丰富的知识,这样写出来的报道才能准确生动,因此他多次提出记者在写作时,词语要丰富,写法要创新,新闻报道要具体生动。

  综观周恩来同志一生长达62年新闻思想的形成与发展,我们对他光辉的一生有了更加多元化、更加丰富的认识:作为革命斗士,他意志坚定、追求真理、鞠躬尽瘁,无愧于世界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作为新闻工作者,他才华出众、思维敏捷、实事求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周恩来一生为我国新闻事业积累了宝贵的财富,他的新闻思想是我国新闻事业的重要指导思想。(作者单位:吉林工商学院)

  参考文献:

  [1]陈力丹.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思想体系[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605.

  [2]陈昭.周恩来同志早年的新闻实践[J].新闻与传播研究,1986(1).

  [3]南开日刊(第35号),1919-07-12.

  [4]蓝鸿文.周恩来早期报刊活动新闻思想再梳理再认识(二)[J].采写编,2004(1).

  [5]陈力丹.马克思主义新闻学词典[M].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2.

  [6]严师的教诲[M]//.我们的周总理.中央文献出版社,1990:413,414.

  [7]周恩来年谱(1949-1976)(中卷).中央文献出版社,1997:712.

  [8]胡正强.周恩来:宣传出去,争取过来.人民网,2004-04-23,http://www.people.com.cn/GB/14677//22114//33134/33136/2464581.html.

  [9]周恩来年谱(1949-1976)(下卷).中央文献出版社,1997:646.

  [10]郑保卫,郑中原.新中国成立后周恩来的新闻思想[J].今传媒,2009(8).

  附:“周恩来与新闻工作”系列活动

  来源:中国报业网 发布时间:2009-03-04 16:18:48

  联系人:丁启超

  “周恩来与新闻工作”系列活动6日即将举行

  2009年3月5日,敬爱的周总理诞辰111周年。为缅怀这位世纪伟人对中国新闻事业的领导和光辉业绩,中国新闻史学会、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新闻发展中心、中国报业网、首都经贸大学人文学院将于2009年3月6日在首都经贸大学联合主办“周恩来与新闻工作”系列活动,并以此激励全国新闻工作者敬业乐群,无私奉献。

  周恩来同志诞生于1898年3月5日,是一位杰出的马克思主义者、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社会活动家,也是我党新闻事业的卓越领导人。他的一生中,不仅有丰富的新闻实践经验,而且对我党的新闻宣传工作也有所论述。据了解,本次“周恩来与新闻工作”系列活动共分为“周恩来与新闻工作”大型图片展、周恩来新闻思想座谈会、周恩来与新闻工作报告会三部分:

  “周恩来与新闻工作”大型图片展。图片展主要包括:1)周恩来新闻实践;2)周恩来论新闻工作;3)周恩来关心新闻工作;4)周恩来与记者在一起等四部分内容。通过那些弥足珍贵的图片,周恩来同志曾经关心我国新闻事业的历程和事迹将清晰地展现出来,这为研究周恩来在新闻工作上的贡献以及其新闻思想提供真实的历史资料,填补了周恩来与新闻工作研究史空白。

  周恩来新闻思想座谈会。周恩来新闻思想作为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具有鲜明中国特色和时代印记,学习、领会和实践周恩来的新闻思想,对于搞好当前的新闻工作很有现实意义。本次研讨会将是纪念周恩来诞辰111周年的巨大成果,也是为共和国成立60年的献礼。

  “周恩来与新闻工作”事迹报告会。周恩来同志不仅领导新闻工作,而且亲自投身实践,有长达10年的新闻实践活动,这在中国革命新闻史中占有重要地位。因此,为了传承毛泽东、周恩来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新闻实践中所开创的优良传统,中国新闻史学会、中国报业网将自己主办的中国传媒大会?传媒大讲堂3月6日第五场设在首都经贸大学举行,并以“周恩来与新闻工作”事迹报告会为主题,这将对传媒学子大有裨益。讲堂上,中国传媒学界、业界专家将分别发表以《周恩来青少年时代的新闻实践》、《周恩来指导新华社工作纪实》、《周恩来新闻思想》、《回忆伯父周恩来》为主题的重要演讲。

微信扫一扫|长按识别,进入读者交流群

0
0
1
0
0
0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