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恩来:里运河边“赶考”路

作者:刘艳梅 来源:星火旅游公众号 2018-03-06 1835

周恩来:里运河边“赶考”路

刘艳梅

周恩来:里运河边“赶考”路

  从周恩来纪念馆内走过,留给我印象最深的是一面红色墙上写的一段简短对话。那是两位伟人的对话,仿佛就在耳畔响起……

  毛泽东:今天是进京的日子,今天是进京“赶考”嘛。

  周恩来:我们应当都能考试及格,不要退回来。

  毛泽东:退回来就失败了。我们绝不当李自成,我们都希望考个好成绩。

  这段对话发生在1949年3月23日中共中央离开西柏坡前往北平的时候。进京,毛泽东称之为“赶考”。因为之前李自成也曾进京几天,后被推下历史舞台,然而共产党人不负使命,经受了一次历史性的考验,做出了一份完美的历史答卷。这次“赶考”不是为了个人的光宗耀祖,而是为了解放全中国,让所有的贫苦大众有饭吃,有衣穿,过上好日子。“赶考”,被赋予了新的寓意。

  周恩来:里运河边“赶考”路

  地处苏北大平原的淮安,自古就有“南船北马,九省通衢”之称。当年,淮安是南船北马云集交汇之地,向北骑马,向南坐船。会试之年,“南尽岭外、西则豫章,百道并发,朝于上京,而此为交衢”。各地有志之士,汇聚于此,结伴上京赶考,博取功名,光宗耀祖,报效国家。蜿蜒流淌的古运河,承载了众多仁人志士的远大理想和爱国情怀。

  一代伟人周恩来,其成长和古运河有割舍不断的渊源。古有孟母三迁,而周总理在淮短短十二年,也有两次搬迁,这两次搬迁与两位慈母的远见卓识有很大的关系。她们为童年的周恩来创造了得天独厚的读书条件,为他打下了扎实的文化基础。还让他重新认识了运河。

  地处古运河之滨的陈家花园,是周恩来童年读书的地方。他常常站在古运河边上,看到的不是古运河的繁华,而是古运河的沧桑。两岸,是衣衫褴褛的纤夫,一张张风吹日晒、饱含沧桑的脸。船上,是华衣丰食,一张张肥头大耳狰狞的嘴脸。贫富如此悬殊,世道如此不公。

  这给周恩来的童年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迹,周恩来听到了风雨飘摇中的古运河在哭泣。如何让古运河不再哭泣?如何让贫苦百姓丰衣足食?这是童年周恩来的一个梦。为了这个梦,他在思考、在追求、在探索。

  周恩来:里运河边“赶考”路 

  一次,周恩来随同嗣母去清江浦岳王庙,瞻仰精忠报国的岳飞。对他有很大的触动,而这首咏岳飞的诗深深刻在周恩来的脑海之中。

  一自金牌颁十二,常教热泪洒英雄。

  奇冤不恨埋三字,和虏终惭失两宫。

  南渡江山悲逝水,北征鞍马付秋风。

  低徊往事成千古,祠宇空余夕照红。

  让天下所有的百姓有饭吃有衣穿,是周恩来追求的一个目标。他在想,人间的贫富之分,是社会黑暗造成的。“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是12岁的周恩来的铮铮誓言。

  周恩来:里运河边“赶考”路 

  滚滚的古运河水,载着抱有远大理想的童年周恩来离开故土,走上了一条为国为民的“赶考”路。推翻封建统治,建设一个新中国,以拯救天下为已任,周恩来走上了救国救民的道路。

  他孜孜不倦地寻求解放全中国的答案,赴日本到法国,加入中国共产党,发起南昌起义,怀着振兴中华的伟大理想,带领四万万同胞拯救民族于危难之际,在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的华夏大地上,完成了一张宏伟的试卷。向历史、向人民解释了“赶考”的意义。

  衣锦不还乡,如锦衣夜行。12岁离开家乡的周恩来,66年间走遍了祖国的大江南北,远走他乡出国门。66年间,总理却再也没有回过一趟魂牵梦绕的故乡,没有亲自回来为母亲的坟头添过一把土,没有到母亲的坟前尽儿子的一份孝……

  1959年1月,总理从广州乘专机返回北京。当座机快飞临淮安上空时,总理突然从座位上站起来,不顾飞机的颠簸摇晃,踉跄着走向驾驶舱,请机长在淮安上空降低飞机的速度和高度。总理坐在副驾驶的位置,低下头,神情专注地看着机翼下的故土淮安。机长想再盘旋一周,让总理看个仔细。总理摇头说那又要多费汽油了,还是赶回北京吧。

  总理深情地从副驾驶座位上站起身来,并微笑地对机长、副驾驶说声“谢谢”后,回到自己座位上,好久没说一句话。六亿神州、五洲风云在他那宽广的胸怀中占有着更重要的位置,他不得不把难以割舍的乡思乡情深藏在心底。

  周恩来:里运河边“赶考”路 

  总理您是否知道,当年故乡人盼望您回乡的迫切心情?人们常常仰望蓝天,注视着那从头顶飞过的银燕,盼望它能徐徐落下,从机舱走出人民的好总理,哪怕总理从机舱里探出头来看一眼也好;每当人们伫立在通往北京的大运河畔时,就希望这漫长而潺潺流淌的河水,能像当年载走总理那样再载着总理归来……

  今日的里运河,在朝阳的映衬下,有着别样的景色,红艳动人,令人神往。明亮宽广的运河在阳光折射下是那么从容大度,幽深坦荡。航行在古运河里的船队宛如一条巨龙的脊鳍,在朝霞中腾空欲飞。巨龙灵动飘逸的身姿在古运河中遨游,让古运河水沸腾起来,欢笑起来,荡漾着时代的涟漪……

  里运河两岸,早已丰衣足食的淮安人,以“包容天下崛起江淮”的新淮安精神,既放眼世界,又脚踏实地。聚力打破现状,突破传统,展现争创一流的胆识魄力。通过踏踏实实、实实在在不懈的努力,推动淮安在江淮大地上不断实现跨越发展,为建设“中国梦”而奋勇“赶考”。

微信扫一扫|长按识别,进入读者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