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交家厉声教:曾起草联合国公约 受周恩来肯定与接见

作者:佚名 来源:光明网-党建频道 2017-09-13 555

外交家厉声教:曾起草联合国公约 受周恩来肯定与接见

2017年9月6日是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我国资深外交官、国际法学家、中美问题专家、南京大学杰出校友厉声教同志逝世一个月纪念日。2017年8月6日7时38分,厉声教同志因病医治无效,在北京逝世,享年82岁。

外交家厉声教:曾起草联合国公约 受周恩来肯定与接见

厉声教同志,籍贯浙江省杭州市,1935年1月7日出生于南京市。1937年举家迁居上海。他是江南一个名门世家的长子,是清代诗坛泰斗厉鹗的七世孙。其祖父是晚清篆刻书画名家、西泠印社创始人之一厉良玉。其父是当年曾与顾维钧齐名的民国著名外交家厉麟似,曾为蒋介石对德外交顾问,是联合国中国分部的创办人之一,也是上海文化界抗日代表人物之一,对于促进国共两党合作抗日起到了重要作用。其母唐丽玲是上海名媛,名噪一时的钢琴家和电影演员,曾任教于浙江大学并任女生部主任。二人于1933年成婚,证婚人是时任国民政府教育部部长,后任外交部部长的王世杰。而其大伯父厉绥之和二伯父厉尔康也都是赫赫有名的人物。前者是中国第一代西医、浙江医科大学创始人之一,曾为慈禧太后看过病;后者是陈立夫的结拜兄弟,曾任国民政府军事参议院院长,其门生中即包括后来的陆军一级上将陈诚。世代书香的家庭熏陶为厉声教打下了深厚的国学功底与外语基础,对其日后成长为一名优秀的学者型外交家与文化大家也起到了潜移默化的作用。

1940年,厉声教进入上海市工部局新闸路小学就读。1946年考入上海市市西中学。1952年考入南京大学,就读于地理系经济地理专业。在南京大学期间,学习成绩优异,善诗词,英语成绩尤为突出。他还是南京大学篮球校队的主力队员,并被选拔为南京市足球队队员和南京青年足球队队员,代表南京市及南京大学参加了多个全国性运动会及足球、篮球比赛。品学兼优,才华出众的厉声教一时成为南京大学的明星人物。

1956年从南京大学毕业后,厉声教被时任外交部条约委员会主任委员的阎宝航选入外交部条约委员会(1958年改称条约法律司),专门从事领土边界方面的工作和研究,并师从著名国际法专家刘泽荣。他被作为刘泽荣的接班人加以重点培养和锻炼,是刘泽荣在外交部的唯一入室弟子与接班人。与厉声教同年进入外交部条约委员会的还有后成为新中国首任联合国国际法院大法官的倪征燠。二人结下了终生的友谊。

1958年8月,在刘泽荣、倪征燠、周鲠生三位国际法学界权威向毛泽东与周恩来做关于领海法律制度等问题的汇报时,厉声教作为刘泽荣的接班人,曾受到毛泽东与周恩来的关注。

在此期间,厉声教深度参与了中缅、中印、中朝、中苏等边界谈判,并在国家官方地图上的国界线标绘、解决大陆边界纠纷与岛屿矛盾等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为维护边疆稳定,更好地开展周边外交工作作出了贡献,也为今日继续搞好同邻国的关系奠定了基础。除中国领土边界问题外,厉声教对于国际领土问题也很有研究,其1960年撰写的调研报告《波兰领土变迁》及对于德波边界寇松线问题的研究获得了中央领导的关注与重视。外交学院等单位闻讯后,屡次索求此文。外交部为此专门安排厉声教在大会上就此作专题业务讲座。调研报告和讲座受到了国际法学界泰斗周鲠生等外交部专家的好评。

在政治运动中,厉声教虽遭受冲击,多次被下放劳动改造,但面对逆境,他仍坚持原则,始终拥护周恩来总理,依然坚信党和组织,表现出了共产党人的高尚品格。

新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后,厉声教与倪征燠作为中国代表团顾问一同参加了自1972年3月到1982年12月历次的联合国海底委员会会议和随后的联合国海洋法会议,负责法律和外文方面的咨询与把关,及起草给中央和外交部领导的各类报告等。国际法学家王铁崖1979年亦作为代表团顾问加入其中。厉声教与倪征燠是《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中文本的主要起草人与定稿人,并参与了英文本的起草与定稿工作。

厉声教1973年10月就领海宽度问题向周恩来总理的重要建言,获得了周恩来的肯定与支持,使得中国坚持了12海里而非200海里领海宽度的主张,并最终于1982年以既定12海里领海宽度签署了《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第三次联合国海洋法会议是迄今为止联合国召开时间最长、规模最大的国际立法会议。会议1982年最终通过了地位仅次于《联合国宪章》的《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中国成为主要签字国家之一,周恩来、厉声教等人的努力在其中发挥了不可忽视的作用,为维护国家主权,争取中国及其他广大发展中国家的海洋权益,以及对该公约的产生和顺利通过都作出了贡献。

厉声教还与倪征燠作为中国代表团顾问一同参加了第二十七届联合国大会,并同国家测绘总局地名委员会共同组团参加了联合国地名标准化会议,以及其他联合国会议等。

这一时期,厉声教频频代表国家参加国际外交活动与外交谈判。他学贯中西,风度儒雅,加之其非凡的个人魅力,出众的英语水平和扎实的专业知识,使得其他与会国家代表逐渐对中国人产生好感。他出色地完成了国家托付的重任,也赢得了其他与会国家代表对中国的尊敬。

1986年,厉声教调任中国驻巴巴多斯大使馆参赞,1987年被任命为中国驻巴巴多斯代理大使,此间正值中国与巴巴多斯建交十周年。厉声教在任期间积极推进中巴两国在各领域的友好合作,并在国际事务中保持良好沟通与配合,巩固了双边关系,为今日的中巴两国友好关系奠定了基础。从巴巴多斯卸任后,厉声教又被任命为中国驻加拿大多伦多副总领事,主管侨务等方面的工作。他在任期间十分关心当地华侨华人的生存与发展,在保护侨胞的合法权益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为他们解决了很多实际问题,深受多伦多广大华侨华人们的景仰和爱戴。作为世代文化名家的厉声教在推动加拿大华侨华人社会积极传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及向加拿大主流社会传播中华文化方面也作出了积极的贡献。他还曾参与对国际形势和国家外交政策中的一些重大问题进行调查研究,为中央在外交外事决策方面提供对策建议。

在繁忙的外交工作之余,厉声教还参与、组织了一系列国内外重要学术活动,曾受美国哥伦比亚大学之邀作为高级访问学者前去访学,为提高我国在国际上的学术声誉作出了贡献。此外,他还留下了不少诗词佳作。

退休后,文理兼达、学贯中西的厉声教仍十分关心我国外交事业的发展,作为国家边海事务方面的权威专家继续担任外交部顾问,不辞辛劳地为祖国的外交事业及外交史方面的研究贡献自己的余热。

这位沟通中西文化的使者还兼任多所知名学府、智库的客座教授与名誉顾问,将自己平生所学倾囊传授给新一代的有志青年,同时为国家的外交、外宣及教育事业的发展建言献策,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其所讲授的课程内容包括外交实务、国际法、中美关系、跨文化沟通、外交史、国际传播等。

此外,他还受邀在多家国际知名媒体上开设英文专栏,向世界讲述“中国故事”。厉声教也是我国首位在美国《赫芬顿邮报》等西方主流媒体上开设个人专栏的中国外交家。他十分支持国家外宣事业的发展,应邀担任多家中央媒体名誉顾问,助力其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取得了卓越的成效。他也是为数不多的同时在外交与外宣领域均作出杰出贡献的中国外交家。

在通过西方知名媒体向世界更好地介绍和说明中国的同时,他还发挥自身外交外事经验丰富,人脉高端广博等优势,致力于文化外交,注重对外民间友好交往,促进了中西方更好地沟通和交流,为提升我国文化国际影响力和软实力,配合整体外交工作大局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晚年的厉声教投入了大量精力整理自己早年即开始记录的外交日记等材料,努力在生命的烛光即将燃尽之前,将自己毕生的外交实践经验与人生感悟整理发表,作为留给后世的最后遗产。

在得知自己已患病后,他仍坚持去外交部上班,更加珍惜在世上的最后时光,奋力写下了最后几篇关于周恩来、乔冠华、阎宝航、刘泽荣等与其有过交往的外交人物及所亲历的鲜为人知的新中国外交历史的回忆文章。但这位为国家外交事业发展与人才培养倾注毕生心血,一生默默奉献的“外交活字典”最终还是没能完成他最后的心愿。

在病榻上长时间与病魔进行殊死搏斗的厉声教再无能力提笔撰文。他自知时日无多,给家人留下了三大遗愿:第一,身后事一切从简,不给国家和亲友增加负担;第二,遗体捐出,用于医学研究;第三,丧葬费用全部捐出,一部分用于老年疾病的研究,帮助更多老年人,另一部分捐给母校南京大学和上海市西中学。

2017年8月6日,厉声教这位亲历和见证了半个多世纪新中国外交风风雨雨的一代外交名家带着对国家外交事业及祖国人民的深深眷恋无奈地离开了人世,留下一页页未及发表、耐人寻味的文字。

厉声教同志自1956年投身中国外交事业,在50余年的外交生涯中,深度参与了多个重大国际谈判,先后担任联合国海洋法会议中国代表团顾问、联合国大会中国代表团顾问、中国驻巴巴多斯代理大使、中国驻多伦多副总领事、外交部参赞、外交部顾问等职,被公认为国际海洋法和中国领土、边界问题专家,为国家的外交事业作出了杰出贡献,受到周恩来总理的肯定与两次接见。在厉声教同志的遗体告别仪式上,周恩来侄女周秉德特为其敬献了花圈。(王卓)

微信扫一扫|长按识别,进入读者交流群

0
6
0
0
0
0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