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先义:让革命历史剧更富艺术的神韵

作者:陈先义 来源:红色文化网 2021-12-19 1753

让革命历史剧更富艺术的神韵

——谈谈《香山叶正红》的创作和周恩来等人物塑造

陈先义

陈先义:让革命历史剧更富艺术的神韵

长久以来,关于重大革命历史题材电影电视剧,有一种近乎偏颇的认知,那就是一提重大革命历史题材影视剧,有人便有一种先入为主的判断,认为这些演了多少遍的题材,没有人愿意拍,拍了也没有人愿意看,因此是一件出力不讨好的事。所以,关于这样的题材,这些年投资人往往也是谨小慎微,电视台因为怕赔钱,也常常格外小心。

这些年关于这类重大题材戏,有人便认为没有国家有关部门的特殊指示和关照,一般是碰不得的。在这种认知的引导下,已经有些年了,这类作品的创作一直处于难以突破的状态,很多作品无论在思想上或者艺术上,都无非是对过去作品老套路的描摹,缺乏超越和创新。由于观众对这个类型的作品有过高奢望,面对眼下的真正现实,对某些作品也往往产生了一种审美疲劳感。所以,能真正引起观众反响强烈的好作品并不是太多。

陈先义:让革命历史剧更富艺术的神韵

最近,一举打破这种沉闷气氛,能够与走火的电视剧《跨过鸭绿江》和电影《长津湖》媲美,引起社会上一片赞赏之声,甚而被理论界赞为是一种“现象级”的作品的,依我看,非《香山叶正红》莫属。如果说题材,《香山叶正红》表现的内容,并不算特别新奇,时间跨度是从党中央离开河北西柏坡,直到新中国成立,举行开国大典的这样一段历史,也就一年多一点的时间跨度,可作品却写出了波澜壮阔的历史转型。关于这段历史的作品已经有过不少,有许多影视剧多有涉及。比如电视剧《解放》《换了人间》、电影《开国大典》等等,以及多部写西柏坡历史的影视剧,也都写到这个特殊时间的内容。然而,这部命名为《香山叶正红》的作品,却毅然收到了与以往作品不一样的反响强烈的效果。有评论认为,这部作品以“进京赶考”为立意,以搭建新中国“四梁八柱”的历史为依托,反映了共和国初创前夜那些风云激荡的特殊阶段,塑造了从领袖到平民心潮澎拜的日日夜夜。为此,这样一部戏在当今中国的影视观众中掀起了一波通过追剧探究历史的热潮。特别是刚刚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全党全军全国人民正在学习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学习党史军史革命史的热潮方兴未艾的背景下,这部以表现重大历史题材为主的电视剧,无疑给全国观众提供了一部资料非常详实的影像参照。也可以说,这是学习党史军史的一部不可多得的形象化的教科书。

陈先义:让革命历史剧更富艺术的神韵

关于这段历史的文艺作品如此之多,为什么《香山叶正红》依然能把老题材演出新意来?为什么依据一个为人熟知的历史题材和故事能够创作出一部出神入化的革命历史题材大作、巨作?思来想去,除了作品和编导对思想性的准确把握和较高的政治追求外,那就是演员对作品主题的精确理解和演绎。有论者说,一部优秀的影视剧作品,如果说编剧是核心、导演是基石的话,那么演员就是决定成败的灵魂。

《香山叶正红》的成功,我认为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演员的出色表现。特别是作为一部重大题材戏,作品对主要人物的依赖度比较高,而观众对主要人物的表现和要求相对更高。哪怕你的演出已经下了非常大的功夫,但因为你的某些造型上的瑕疵,就可能给观众造成的纠结无法弥补,这便直接影响了整部剧的播出效果。因此不论是导演还是演职员,对演员的期待就比较高。《香山叶正红》的几位特型演员,老实说,不论演毛泽东的唐国强、演周恩来的许文广,抑或是演朱德的王伍福、还是刘少奇扮演者郭连文、任弼时扮演者何林翰,陈毅扮演者谷伟,等等,他们中的一部分许多已经过了演领袖的最佳黄金年龄段。这时的领袖们,大都是五十来岁,或者四十多岁。这样的相对年龄稍显大的演员来扮演正值中年的领袖,的确对演员是一个不小的考验。

陈先义:让革命历史剧更富艺术的神韵

今天的观众,大都对那一代领袖们有比较清晰的甚至深刻的印象,因此如何演好那一代领袖,的确对这样一批老戏骨们,是一张必须认真回答的考卷。在这当中,最为重要的人物便是毛泽东和周恩来。不论戏份还是人物角色的重要性,这两个主要角色,都决定着整部戏的成败。记得当年苏联时期,为了塑造列宁这个人物,苏联文艺家们前后经过了几代艺术家十多年的筛选磨练,最后终于成就了《列宁在十月》《列宁在1918》那样可以传之后世的精品佳作,也成就了扮演列宁的那位出色艺术家。而中国为了塑造毛泽东这样一个伟大领袖形象,从古月的形似到唐国强的神似,也整整经过了将近二十年的磨练。直到电视剧《长征》的推出,才标志着一个神形兼备的领袖毛泽东的形象较圆满的完成。

但是,岁月如刀,人生韶华即逝,演员们从形象上,怎么也经不住岁月的风霜。主演唐国强就面临着这样一个问题。每当从特写画面看到自己已经逝去的青春年华,唐国强时时有一种时不我待的紧迫感。但是,老艺术家就是老艺术家,一个在艺术上有追求的艺术家,明白怎么利用自身所长,怎么扬长避短,把自己的特色发挥到最佳状态。

陈先义:让革命历史剧更富艺术的神韵

已经六十多岁的唐国强,在这次演出《香山叶正红》中,观众无不称赞说,这是唐国强演领袖人物的经历中的一个突破,突破什么?依我看,那就是在对待细节真实性的把握上。或许是唐国强无法阻挡渐渐爬上额头的纹路,但是他对人物细节的极强烈的逼真追求,却让观众已经忘记了作为演员的唐国强的年龄真实,可以说,因为他的细节太真太细,观众可以而且根本没必要去严格要求或去追忆他扮演的人物真实年龄。可以说,演员达到这样一个境界,真的是已经出神入化。

比如,在西柏坡毛主席观看文艺演出,主席向身边的一位老大爷借火点燃手中的香烟,并且互换着香烟和烟袋。毛泽东熟练地又非常自然地捏捏烟锅里的烟丝,并且抽了一口老大爷的烟袋后,毛泽东很自然地猛咳了几声感叹说:“劲冲的很呐”。就这么几个小动作,我相信编剧写剧本时,是不可能想到这样的生活细节的。但是就是这样一些来自于生活的细节和动作,一下子把毛主席与老百姓之间的关系拉得那么亲切自如,那么充满生活的常态和韵味。而这一切,都来自于演员平时生活的积累和体验。像这样的一些生活细节,成为毛泽东领袖形象塑造最为感人的部分。

陈先义:让革命历史剧更富艺术的神韵

不过,作为一部历史题材大戏,《香山叶正红》的成功,还得益于另一个主要人物形象的塑造,这就是周恩来这个主要人物。扮演周恩来的许文广,如果讲经历,这位被称为老戏骨的资深艺术家,并非第一次出演总理周恩来。早在40多年前,他就出演过话剧《报童》中的周恩来形象。在电影《海林都》中,他也以成功扮演周恩来形象为广大观众所熟悉。这位以艺术严谨,对艺术思想探求一丝不苟的老艺术家,在这次关于周恩来的扮演中,他对自己有一个非常苛刻的要求,那就是一定要演一个神似的周恩来,一定要再现周恩来的精神气韵。不仅要追求外形的塑造,更要重视历史上周恩来作为伟人那高尚品格和儒雅大度的精神气质的再现。相比以往的其它剧中的周恩来形象,许文广更重视演绎人物的负责、细心、周到及其从容不迫、稳健自然的一面。他扮演的周恩来的言谈举止、他的说话办事,不禁常常让人眼前一亮,一下给观众一个周恩来形象复出的那种感人瞬间。他温文尔雅的形象里蕴藏着一个伟大革命家的非凡智慧。这部作品中有许许多多非常感人的故事,比如,周恩来含而不露地如何做好国民党一批元老的工作,怎么在确保他们安全的情况下,安全地把这些元老们接到北京,参与建立新中国的伟大事业。许多地方周恩来对细节的把握,往往收到极其感人的效果。

陈先义:让革命历史剧更富艺术的神韵

如果仅仅出于对人物外形的要求,许文广或许可圈可点,不能说是外形最像的,但是如果从这部戏的神似把握上,应该说是最接近周恩来真实人物的一部戏。当然为了演好周恩来,许文广不仅在神似上做了很好的准备课,即使在形似上,他也下了足够的功夫。比如,为了在体胎上更加接近周恩来的外形,他居然强令自己减少体重,一下子体重减少30多斤。许文广不仅仅在形态上研究周恩来的人生,他更加重视的是如何表现出周恩来那种高超的政治智慧。许多对国民党方面的谈判,是需要当机立断,如何把握对方心理,如何最大限度的争取到国民党的一些主要将领能够投入我方阵营,周恩来充分发挥了自己工作缜密细致的特点,不仅是军事上让对手心悦诚服,也让对手在心理上在道德品格上心悦诚服。在这部片子中,许文广可以说塑造了一个智慧、魅力、工作高效的周恩来。所以国民党的诸如张治中、程潜等高级将领,最后不得不心悦诚服的承认,共产党有周恩来这样的管理运作的党内军内领导者,国民党失败是情理之中。从周恩来身上来看国民党,与其说是国共是两个政党两种军队实力和人心的对比,不如说也是像周恩来这样的领袖人物的个人魅力的对比。许文广塑造的正是这样一个周恩来形象。

对一个人物的塑造,特别是对一个领袖人物的塑造,人物外形仅仅是一个方面,要塑造完整逼真的人物形象,最为重要的还是要对人物的精神气质的把握。许文广作为一个老艺术家,他对自己在这方面有很高的艺术追求,他是这样来表述自己的艺术观念的,他说:在思想深处“我并无把自己打造成观众所说的特型演员的刻意,在自己饰演的多种角色中,我始终认为,一个执著于艺术境界的高标准的职业艺术家,把人物认识透,诠释好,是一种真正的艺术追求。比如,像塑造周恩来这样的伟人,他对国家对人民对工作对党的事业的那种情怀,是人物的精神内核。周恩来的人生几乎见证了党的历史上的所有大事件,他立党为公、相忍为党的品格,是他赢得全党全国人民爱戴的根本原因所在。把这个品格演好了,就接近了目标,或者达到了目标,那么攀登艺术的高峰也就不远了。”如果说,许文广对艺术的孜孜以求的境界和标准,这就是他在《香山叶正红》中一次非常成功的实践。许多观众这样评价由许文广扮演的周恩来,认为这是关于特型演员角色的又一次成功的实践和探索。如果要说他的艺术贡献,那就是把以往关于周恩来更加重视外形塑造,转为更加关注人物内心世界的研究的营造。由过去更多关注某些动作语言的外在形态,转为更加关注人物的精神世界。由过去在研究再现史实时过多描摹事件,转变为更多的关注事件的内在逻辑关系。

陈先义:让革命历史剧更富艺术的神韵

应该说,许文广的出演,成为《香山叶正红》的一大亮点。当然如果严格要求,对这个人物的完整再现,还需要多方面的通力合作。比如,给周恩来的配音,某些地方因为播音员的拘谨,个别配音过于板正,就对人物稍有影响,但这与演员本身无关,是剧组在总结经验时需要研究的。

作为一部近期来较有影响的革命历史题材大剧,我认为,这部剧除了主要演员的成功表演以外,之所以赢得社会的广泛赞誉,还因为它本着重大革命历史题材大事不虚小事不拘的要求,对于高层事件上层人物,都基本做到史上有据可查。而对底层人物和事件,则是本着基本尊重历史的基础上,努力再现历史的真实基础上进行再创作。这样做,与以往的同类作品一下子拉开了距离。过去,由于太过于强调历史具体事件的真实性,文艺作品变成了史料的罗列和堆积,弄得作品缺乏鲜活的韵味。这部作品之所以与以往作品不同,在于编导们特别重视对于底层人物和故事的叙述。剧中许多人物如:团长姜莱阳、警卫团战士柳二勇、慈幼院老师萧静娴等,都属于纯虚构的人物和故事,但几乎贯穿整个作品,人物显得丰满而生动,给整部作品增色不少。这些故事和人物,成为千百万军民形象的概括,所以正是这样一些纯虚构人物,给编导以充分的想象创作的空间,也使这部作品区别于过去的同类作品的创作,从而给重大革命历史题材创作提供了可资借鉴的宝贵经验。总的来说,《香山叶正红》以饱含诗意的韵味给重大革命历史题材创作留下了浓墨重彩的重要一笔,这是重大革命历史题材剧创作的一个可喜收获。

(作者系著名文艺评论家)

微信扫一扫|长按识别,进入读者交流群

陈先义
陈先义
6
0
2
1
0
0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