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无前三十年历史,《芳华》背后的政治思想意识形态

作者:李松嵘 来源:察网 2018-02-02 2699

虚无前三十年历史,《芳华》背后的政治思想意识形态

李松嵘

虚无前三十年历史,《芳华》背后的政治思想意识形态

前段时间,朋友圈里常会出现关于电影《芳华》的话题,并有微友贴出《芳华》电影的链接。出于好奇,我就把这个链接暂时收藏了,待到最近空闲时,就翻出来看了看。其实,多年来,我很少看影视剧了,已经越来越缺乏小时候对影视剧的那种浓厚的兴趣了,究其原因,也许是出于自身欣赏水平的变化,也许是现代影视剧总体上缺乏感染力的缘故,也许兼而有之。那么,我眼中的《芳华》又是一部怎样的电影呢

其实,看《芳华》第一遍的时候,与众多现代影视剧一样,我就有一种看不下去的感觉,实际上,这种感觉的明显程度相对众多现代影视剧有过之而无不及。那么,朋友圈里对这部影剧的赞誉又缘何而起呢带着疑惑我最终还是断断续续地看了几遍,并作一总结,以下分几个层次谈一下笔者对本影片的感受及启示。

一、这是一部缺乏真实感的影片,展现了一个扭曲的时代形象。

我以为,一部好的影剧作品,必须具有较强的感染力,而感染力首先要求作品本身具有真实性,真实性是作品具有感染力的基础。没有真实性,何谈感染力如何与观众产生共鸣而《芳华》整部电影充斥着明显的“假”的特性:

1、人物整体形象方面:

●刘峰的活雷锋形象与真实的雷锋形象相比较,缺乏真实感。我相信,人的外在形象和他的内心世界一定是相统一的,真实的雷锋是一个淳朴、善良、真诚,又爱憎分明、意志坚定、正气凛然,有着崇高信仰的共产主义战士形象而剧中的“活雷锋”刘峰,不论从发型、神态、举止上都给人以精明、灵光的感觉,这与真实的雷锋形象是不相符的,实际上,剧中的刘峰与真实的雷锋在精神层面上更是有质的区别。不过,这种外在形象的不真实算是制作的缺陷吧,而剧情所体现的“活雷锋”刘峰与真实雷锋在精神形象方面的迥然差异则是制片方的有意而为

●除何小萍和刘峰外,其他文工团队员给人以小资者的感觉,他们尖酸刻薄而又狭隘庸俗,这也与解放军战士的整体形象不相符。当然,这也许正是影片的有意设计,从而达到某种所要表达的政治意图。

2、部分情节方面:

●一个夹着尾巴做人的新兵,在军装两周后就要配发的情况下,为了照张军装照,不打招呼偷拿外人的军装,这个真实性有多大女主人公有必要这样做吗而且,这样一件小事会引起整个文工团女兵、甚至还有男兵的嘲讽和排挤吗

●在文革结束前,有女兵为追求性感而能想出并敢于在胸罩上做手脚吗这符合当时军人的思想意识吗

●一个注重政治思想建设的部队,即使有战士敢于“趁火打劫”、偷拿炊事班的东西,但偷拿的西红柿能被女战友欣然接受并毫不顾忌地塞进口里吗

●在演出即将开始时,林丁丁被摄影战士叫出去私会,冒着可能误场的风险,迫不及待地去享用几口罐头而且几口罐头就将林丁丁给哄乖了影片中林丁丁对罐头馋涎欲滴的神态以及亨用罐头那陶醉的表情难道只是丑化一个林丁丁吗这何尝不是在丑化整个人民军队

●文革中文工团女兵舞台上穿短裤,而文革后反而穿长裤,这符合事实吗

●一个身心健康的人,即使常被外人歧视,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了荣誉,至于能因此而精神分裂吗

当我们认真审视这些不真实的、甚至荒谬的人物形象和剧情时,就会发现,除了可能存在个别的影片制作的疏忽外,几乎都是制片方的有意所为,而且这些有意而为的虚假的人物形象和剧情无一不指向对人民战士的丑化以及对新中国的丑化

二、这是一部带有多重目的、政治意味明显的影剧。

本部影片看似剧情凌乱、没有章法,但总体上是以时间为顺序来穿插各个零碎剧情,仔细推敲,这些零碎剧情除个别纯粹的剧情需要外,往往都带有歪曲、丑化的嫌疑,而且隐藏着明显的目的性,显示出编剧者及制片方险恶的政治用心。这一目的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通过战友们及相关组织对男、女主人公的态度来进一步丑化人民战士形象,显现出对集体主义和团结精神的怀疑和否定。

●何小萍偷拿军装照相一事被暴露后,战友们对其的嘲讽和羞辱

●胸罩事件中针对女主人公的讥讽和嘲笑,以及颐指气使、咄咄逼人的态度,被冤枉的何小萍感受到的只是周边满满的恶意

●何小萍靶场上全部脱靶,反而误中了旁边战友的靶盘,被战友们挖苦和耻笑

●男舞伴嫌弃女主人公汗味重,大庭广众之下羞辱女战友,“闻着跟从泔水桶里捞出来似的”这还有一点团队协作精神吗!?

●场内是忍着腰痛的刘峰在陪何小萍练舞,而场外却是众多文工团战友在起哄,阵阵肆意的嘲笑声难道不是对人民战士的丑化吗!?

●刘峰向战友表白被暴露后,林丁丁的落井下石以及影片对审查干部的矮化

作为一个集体,影剧中的战友们显示不出丝毫的崇高精神和节操,看到的都是对卑微者的嘲讽、排挤、打击和公开的欺辱对于这个集体,体现出来的并不是一个团结友爱、共同进步的集体,而是一个阴暗险恶没有丝毫团结观念的集体。

影片通过这个丑化的集体告诉我们,即使在那个崇尚集体主义和团结精神的时代,一个专职文化艺术工作的团体,内部其实是相互倾轧、阴暗龌龊的,那么,这不就是对集体主义和团结精神的怀疑和否定吗

2、歪曲、贬低道德典范或英雄人物形象,抵毁英雄主义。

雷锋精神代表的是公而无私、乐于奉献、勇于牺牲的伟大人格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这是一个有着坚定信仰的、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的形象,虽然影片中的刘峰的人格风范和思想实践与雷锋形象有相似的一面,但又有本质的区别。作为影片中代表雷锋形象的刘峰,剧情中显示出的更多的是一个扭曲的雷锋形象,除了为男兵做沙发之外,我们看到的更多地是一个混迹在女兵窝里的“活雷锋”:他可以为不喜欢吃饺子的女兵煮面条、他可以因为女兵的一块表而不惜花时间学习修表、他不会嫌弃女兵身上的汗臭味而与她搭档,当然,他还会为了追求女战友而将考大学的机会让给别人,更甚的是,他甚至完全为了心中的女战友记住他才在战场上充当英雄这样的人物形象,就是影片中表达的雷锋形象和英雄战士的形象他的雷锋精神,没有体现出对战友的关怀和真诚,而只是表面上的帮助他的英雄情结,丝毫体现不出英雄人物的信仰和格局,既没有战友之间的兄弟情怀、也没有保家卫国的信念,反倒是些个人的儿女情长:他之所以想成为英雄,完全是为了心上人林丁丁记住他如此荒谬的剧情,不正是对雷锋精神的纯洁性的污蔑和在战场上浴血奋战的战士的英雄精神的践踏吗

即使对于何小萍,影片也以曾经的文工团战友的口,道出她想当英雄是为了“别人瞧得起她”

作为塑造意识形态的一种文化形式,影视作品是具有导向性的,本部影片在告诉人们:不要去做活雷锋,雷锋们本身都是虚伪的不要在战场上充当炮灰,战场上所谓的英雄都是虚伪的、他们的英雄作为都是有个人目的的

另外,部队领导在明知何小萍装病的情况下,假戏真做,在舞台上对何小萍大加赞赏,以致战士们喊出了“向何小萍同志学习”的口号。在那个年代,“向XXX学习”这种模式的口号时有出现,印象中,这样的口号似乎是那个时代的专利了,然而,影片中这样的口号所指向的榜样人物却是一个通过造假的方式获此殊荣的人而且作为榜样人物的宣传者也在弄虚作假、明知是假典型而有意向同志们进行鼓吹和推广这样的行为难道不正是赤裸裸地对人民群众地欺骗吗

看看吧这样的剧情设计,除了表达英雄人物的虚伪性外,难道不是同时又表达了鼓吹英雄的宣传的虚伪性吗?!

除此而外,何小萍因立功而突然成了英雄,由于不能接受这样的地位反差而精神分裂,换句话说,就是作为英雄的何小萍却承载不起这份英雄荣誉。那么,影片是不是在告诉人们,所谓的“英雄”实际上并不配赋予他们的荣誉称号这难道不是在污蔑英雄人物、摧毁英雄形象吗?!

还有,刘峰向林丁丁表白被暴露,林不能接受他的表白,认为:其他人可以,就他不行。可见,他的“活雷锋”荣誉成了他追求爱情的绊脚石,使他作为一个普通人应有的追求美好生活的权利被剥夺,以致在随后的剧情中,他心灰意冷地让何小萍帮他去丢掉之前那些所有的“荣誉证明”。显然,这又是从效果上否定对道德典范践行的必要性,其实也是从另一个角度对道德典范的否定

影片中刘峰的结局很落魄,非但没有受到社会的照顾,反而受到社会甚至曾经的女战友的轻慢和歧视,其实这样的结局倒是有其现实的一面。但是,一个在战场上浴血奋战、被烧致死的16岁的战士,最终连墓碑都找不到了这又有怎样的暗喻呢注意:这个叫石林锋的战士对何小萍来说可不是一般的战士,何小萍是在他临终前唯一受托让三位姐姐轮流看他的人,战争结束后,是否有家人来看他对于何小萍来说难道不是一个心结吗那么,何小萍一生即使去看望他一次,不只对她是个安抚,最为重要地是对于这个在战场上牺牲的战士来说可能是莫大的慰藉,他的灵魂可能因此才会得以安息。但是,对于这个影剧中唯一着重刻画的在战火中牺牲的英雄战士,影片却吝啬于给他一个完善的结局——最终连墓碑都找不到了看,这就是剧情中英雄的结局这些在战场上将生命置之度外、英勇献身的烈士们最终却被社会所遗忘、被国家所辜负那么,这样的国家、这样的社会,值得你们去献身吗这样的英雄行为还有什么价值呢?!这,难道不是同样以另一种方式对英雄主义的否定吗?!

凡此种种对道德典范和英雄主义的贬低和否定,这样的文化导向,是对爱国精神的鼓励还是打击呢?!

3、对新中国的否定。

以上对雷锋精神和英雄主义的否定也正是对新中国否定的一种体现。另外,对新中国的否定还表现在以下几处剧情:

●影片通过女主人公的父亲寄给女儿的信,传达了临终前的父亲对自己命运的无奈和对女儿的释怀。这种对女儿的释怀是临终前父亲唯一的安慰:女儿到了部队,应该不会再受欺负影片借这个“唯一的安慰”的反衬强化了对解放军的丑化,同时使“父亲的无奈”更进一层。影片借用这个直到离世还未走出劳改所的父亲身上发生的实际上的“双层无奈”近乎煽情地实现了对那个时期的“控诉”,从而强化了对新中国的否定

与之相似地是,影片还通过女主人公写给父亲的信,以女主人公所受的“委屈”同样近乎煽情地实现了对那个时期的“控诉”,从而也起到了否定新中国的作用。

●何小萍不标准的敬礼手势被刘峰纠正后,而后又再次出现,军礼,一个庄严而简单的姿势对于年轻人有那么难学吗不过,这样的姿势也勾起了我们温馨的记忆,曾经类似的“军礼”也在天安门城楼上出现过,那么,影片中反复出现的“军礼”是否含有影射意味这里是否存在对老一辈革命领袖蓄意亵渎的含义呢

●高呼“毛主席万岁”的游行队伍却让文工团跑出来的猪给冲乱了这样的情景设计难道不存在蓄意亵渎的含义吗据说在网上披露的被剪镜头中,还有猪冲倒了毛主席像的镜头。由此,制片人的用心可见一斑

●因身上被溅了一点水,隐瞒高干出身的文工团男战士拿对方身份说事、毫不留情地讥讽同样是高干出身的文工团女战士,这里除了为叙述两人感情历程的需要外,是否还有借此丑化文革时期的拥毛派的含义呢

●刘峰忍着腰伤,在场内陪何小萍练舞,场外却是战友的挖苦和嘲讽以及对挖苦和嘲讽的附和,一句“一不怕苦、二不怕死、三不怕臭”引起一片刺耳的嘲笑声这是在笑刘峰吗这和毕福剑在宴会上的笑声何其相似这是编剧和制片人对人民领袖的羞辱

●毛主席逝世后,改天换地,萧穗子等几个文工团战士的父亲得以平反,王小萍也对父亲的平反充满希望和期待,剧中欢快的气氛突现了王小萍等文工团战士如同重见天日般的喜悦,似乎这时的人民才得以解放?!

●毛主席逝世后,影片中文工团的女兵们将缅怀毛主席的歌舞剧不自觉地“越唱越欢快”,注意:这种欢快的基调是在没有外人干预的情况下地随性而发和自然流露这个看似无关主题的剧情设计,除了表达对伟人逝世难以抑制地激动外,难道还有其它意义吗

●被派往前线参与那场战争的,原文工团的共三人,除萧穗子是根据工作需要因为有文字功底被调往前线当记者外,其他两人,一个犯有前科、一个是“被处理”,同时也是文工团所有战友中最善良的两个,影片这样设计是想给人以怎样的暗示呢

●在影片的结束阶段,作为在战场上立了战功的英雄刘峰,在战争结束后却没有得到应有的照顾,反而生活窘迫,受到社会甚至曾经的女战友地轻慢和歧视。这样的结局,如果是不带有政治色彩的一般电影,也许不必过多解读,但这部电影的政治倾向显而易见,所以这一剧情,可以认为是通过英雄人物的悲凉结局进一步对英雄主义加以否定。同时,虽然刘峰是跨越两个时代的军人,但作为其人物具有代表性的雷锋形象,更容易使人们将其理解为前三十年的军人,由于剧情关于英雄相关政策的交代对两个时代没有区分化,这样容易使人产生一以贯之的错觉,从而在事实上一定程度地起到贬低新中国的作用。然而实际上,小时候的我,记忆中在有军人或烈士的家庭门囗,常会挂有一个如“革命家庭”或“烈士家庭”的牌匾,国家对这类家庭也会有相应的照顾政策。在我孩提的记忆中,这些“荣誉家庭”也是其他普通家庭羡慕的对象。那么,在那个时期,残疾的刘峰们到底是受人歧视的还是受人敬仰的

4、忽视战争的正义与非正义,只强调战争的残酷性,突出战争的危害,营造畏战气氛。

影片中那段战争场景,显然是着重喧染战争的残酷,而丝毫未涉及战争的意义,这种对战争意义“惜墨如金”的冷处理与对战争残酷极力渲染的突出表达形成明显反差,显然给人一种对战争意义视而不见的感觉。这种对战争意义的有意回避和忽视不正是对战争意义的不认可的隐晦表达吗战争当然是残酷的,但不能因为战争的残酷,而否定正义战争。越是畏惧战争,越有被战争的风险,越是被更多国家欺辱,这么多年发生在我们周边的战争危机难道还不能说明这一点吗人民军队之所以战无不胜,攻无不克,就是因为有毛泽东军事思想的正确指挥,不畏战争、不怕牺牲这也正是敌人所畏惧的。而这部电影似乎在漠视正义战争、否认正义战争的必要性,其后果只能使国人畏惧战争、痛恨战争。那么,如果一旦有战争降临,我们是否只有明哲保身、当顺民这条路可走了

三、这是一部文化导向错误的政治意识形态的影剧。

如上所述,电影《芳华》具有鲜明的政治色彩,它所宣扬的政治思想意识形态正好与社会主义的政治思想意识形态相背离。

社会主义倡导万众一心、众志成城的团结精神,而电影《芳华》所表达的是对集体主义和团结精神的怀疑和否定前三十年倡导并涌现出一批道德模范和英雄人物,而《芳华》则对这些道德典范和英雄主义加以贬低和否定新中国不惧任何形式的邪恶势力,敢于与一切反动势力做殊死斗争,而《芳华》却一味强调战争的残酷性而漠视正义战争。由此可见,电影《芳华》所宣扬的政治思想意识形态正好与社会主义政治生态相悖逆,显然是对新中国的否定

毋庸置疑,新中国是唯一一个由被殖民被奴役的旧社会翻身解放的时代、是中华民族从衰败危亡中浴火重生的时代、是让帝国主义尝到失败滋味而自己始终不败的时代、是中国人民在世界上完全站立起来的时代毛主席作为劳动人民的精神领袖,他的思想的精神已成为战胜一切困难和敌人的当代中国崛起的法宝、是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和崇高信仰

然而,帝国主义亡我之心不死,以美国为首的西方敌对势力对中国的渗透、分裂和颠覆从来没有停止他们惧怕毛泽东,深谙毛泽东思想对中华民族的伟大号召力。他们明白,毛泽东才是中华民族的脊梁与支柱,颠覆了毛泽东思想,也就颠覆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所以,这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他们要想尽一切办法疯狂地反对毛泽东以及污蔑、抹黑毛泽东了

为了达成他们的图谋,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势力利用中国改开之机,通过学术资助、文化交流、教育合作等各种“战术”方式有计划地为中国培植意识形态隐形军,全面挺进中国教育、文化、传媒体系,悄无声息地对中国政治文化意识形态阵地实施围剿和颠覆,以此解构毛泽东思想的精神实质,奴役民族精神,从而达到对中华民族的文化、经济、主权殖民,甚至达到分裂中华民族的目的

作为和平演变的一种方式,美国和西方国家还以诺贝尔奖和奥斯卡奖等手段,暗示鼓励中国文学家、影视人发掘传统文化和新中国的“阴暗”面,而污蔑开国领袖、抹黑人民军队、丑化民族形象、出卖民族尊严、宣扬腐朽的价值观似乎成了文艺理念的“新时尚”

电影《芳华》正是迎合了西方敌对势力对新中国政治意识生态的颠覆意图,通过歪曲、丑化毛泽东,摧毁人民大众对共产主义的崇尚和信仰潜移默化中起到打击民族自信、摧毁民族信念、瓦解民族凝聚力、奴役民族精神的作用

一个从事文艺工作的大家,提供给人民大众和社会的不是爱国和向上的精神,而是专投敌对势力所好,不惜出卖良知、出卖自己的国家和人民,通过影视作品,歪曲事实来丑化民族形象、蛊惑和腐蚀人民大众这样的人,还算是中国人吗

某些人利用手中的文艺作品作为武器,贬低本民族的优秀文化、出卖祖国和民族利益,去迎合外来敌对势力的意志,这样的文艺作品,难道不正是文化导向错误的作品吗

四、《芳华》的上映暴露出全国上下思想政治意识形态的危机

为什么几十年来这种对错误文化的宣扬在中国始终有广泛的市场呢

除了西方和平演变这个外因外,改革开放造就了一大批既得利益者,形成一个“精英”群体,正是其中的一部分“精英”,事实上起到了内因的作用。然而,他们为什么也要反毛,污蔑、抹黑毛泽东呢

毋庸置疑,前三十年是与一切剥削阶级、腐化思想作斗争,人民共享公平的时代是多数人扬眉吐气、社会主义思想深入人心的时代“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 人民由愚昧走向觉醒的时代这样的时代难道不让某些利益集团恐惧吗由于害怕成为矛头所向,出于维护既得利益的本能,他们极力诋毁革命,贬损、污蔑人民的保护神从而也走向了毛泽东的对立面。

由此,一部分既得利益者的反毛、去毛化思潮正好契合了以美国为首的西方敌对势力颠覆中国的图谋。令人不可思议的是,这些掌握着话语权的既得利益者,并不是基于民族大义在意识形态领域、制度建设和利益分配等方面与人民大众寻求一种平衡,而是甘于被外部势力所牵就,走向人民大众和民族复兴的对立面,一味地与毛泽东思想和精神相切割,实际上是助推了外国势力殖民、分裂、颠覆中华民族的图谋。他们利用手中的资源,以服务人民的姿态,默许、纵容甚至是示范引导反毛行径,在思想政治意识形态方面配合敌对势力潜移默化中对人民大众进行洗脑

电影《芳华》能够通过审核并成功上映以及某电影制片厂对《芳华》的参与出品,说明了什么难道不是对现代中国政治生态的佐证吗!?

更让人细思恐极地是,《芳华》的高票房以及朋友圈的赞誉更是暴露了在意识形态领域大众理念的蜕化和麻痹。一方面,随着意识形态领域多年来的潜移默化,买办思维在人民大众中已有广泛市场,并被部分人接受和认可另一方面,更多的人民大众在意识形态领域没有成熟的理念,对外来文化的渗透和入侵缺乏应有的清醒认识和警惕性,对意识形态的误导并不敏感,处于盲目跟从状态,他们只是因为对“精英”的盲目崇拜而对其作品盲目附和和推崇,由于对糟粕文化缺乏免疫,从而很容易在不知不觉中消化和吸收作品理念。这种大众意识形态方面的麻痹状态难道不是很危险吗所以《芳华》的得以和成功上映无不暴露出全国上下思想政治意识形态的危机

正因为大众意识形态的麻痹,使得《芳华》的制片人一方面敢于为一己之私,去迎合敌对势力的意图而不惜出卖本民族和人民的利益,另一方面还能蛊惑民众、让很多民众误以为是站在自己的立场为自己说话

大众意识形态的麻痹,或将助长“精英”们对普通大众的精神奴役,使得人民大众对统治者的精神服从和精神敬畏意识不断强化,从而在经济和政治领域习惯并甘于被剥削的宿命。那么,这样的状况很容易使得“精英”们一方面敢于对人民大众采取忽悠的策略,另一方面又不遗余力地为本阶层的利益服务成为可能

当然,大众意识形态的觉悟和理性化将对“精英”阶层的管理套路形成制衡,并一定程度地起到约束“精英”群体思想政治意识形态腐化的作用。

实际上,相对经济腐败,意识形态的腐化是前提和根源,关系着政党和民族的命运。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势力及其代理人、中国的“精英”群体以及人民大众在政治思想意识形态领域的围剿和反围剿、忽悠和反忽悠的斗争是当今、也必将是未来数十年中国政治生态的突出特点,大众意识形态的觉悟和理性化必将是一个漫长而异常曲折的过程

2018年元月

微信扫一扫|长按识别,进入读者交流群

12
0
0
0
0
0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