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很早就受到中罗友好的熏陶 盘点罗马尼亚电影

作者:默人 来源:观察者网 2014-09-04 690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9月2日在人民大会堂会见罗马尼亚总理蓬塔。习近平指出,谈到中罗关系,我们首先想到的是“友谊”。我这个年龄段的人很早就受到中罗友好的熏陶。那时候,罗马尼亚的优秀影片在中国家喻户晓。中罗双方始终相互尊重,以诚相待,患难与共,中罗友谊之树枝繁叶茂,硕果累累。

  

习近平:很早就受到中罗友好的熏陶 盘点罗马尼亚电影

  9月2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右)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会见罗马尼亚总理蓬塔。

  中方高度赞赏罗方在涉及中国核心利益和重大关切问题上给予的坚定支持。今年是两国建交65周年暨建立全面友好合作伙伴关系10周年,希望双方从新的历史起点出发,推动中罗关系取得新的更大发展。

  习主席可能受过那些罗马尼亚电影的熏陶呢?说起三十多年前的电影,人们常常会说:“阿尔巴尼亚电影真枪真炮,罗马尼亚电影搂搂抱抱,朝鲜电影又哭又笑,中国电影新闻简报。”另一个同样内容的段子为:“越南电影飞机大炮,朝鲜电影又哭又笑,罗马尼亚电影搂搂抱抱,阿尔巴尼亚电影莫名其妙——中国电影,新闻简报。”其实,最后一句“中国电影新闻简报”,是指在上世纪六、七、八十年代,每当放电影之前至少会有一部第XX号《新闻简报》让观众观看,大多是些时事、社会主义建设成就、英模事迹等等。

  

习近平:很早就受到中罗友好的熏陶 盘点罗马尼亚电影

  罗马尼亚电影周

  在那时,中国和罗马尼亚同属社会主义阵营,关系还不错,罗马尼亚电影在中国得以流行,和来自阿尔巴尼亚、越南、朝鲜,加上随后放行的南斯拉夫电影,是中国人民休闲娱乐美餐。罗马尼亚电影,比越南的洋,比朝鲜的干脆,比阿尔巴尼亚的右,没有南斯拉夫的那么爱打仗,有不少资产阶级情调。与当时社会主义阵营的电影相比,罗马尼亚电影更酷,更浪漫,也尽显幽默。

  社会主义罗马尼亚的第一个故事片摄于1949年,系J.克里内斯库导演的《山谷在轰鸣》。在随后的50年代里,又相继拍摄出《我们的村子里》(1951,J.杰奥尔杰斯库和V.伊柳编导)、《为了美好的生活》(1951,E.涅格良努导演)、《米特雷亚·科科尔》(1952,L.丘莱伊导演)、《号手的外甥》(1954,J.米哈伊尔导演)、《展开》(1955,J.克里内斯库导演)等反映社会主义建设、表现新人新生活的现实题材影片。

  此外,以文学作品改编的影片,有《罗马尼亚佃农》(1952,根据 I.L.卡拉迦列的作品改编,J.杰奥尔杰斯库导演)、《幸福的磨坊》(1957,根据I.斯拉维奇的原作改编,V.伊柳导演)等。第一部彩色片为儿童片《红睡莲》,摄于1955年,G.托比亚斯导演。

  

习近平:很早就受到中罗友好的熏陶 盘点罗马尼亚电影

  进入60年代以后,改编影片仍占很大比重,比较突出的有根据L.雷布雷亚努的小说改编的同名影片《被绞死者之林》(1964,L.丘莱伊导演)和《起义》(1966,M.穆雷尚导演),它们忠实地再现了原作者创作思想。这一时期反映罗共领导人民进行反法西斯斗争的著名影片有《多瑙河之波》(1960,L.丘莱伊导演)、《星期天六点钟》(1965,L.平蒂列导演)等。60-70年代初,还拍摄了一批爱国主义历史题材的影片。第一部是《图多尔》(1962,L.布拉图导演),它表现了1821年瓦拉几亚人民的民族解放斗争,歌颂了罗马尼亚建国史上反土耳其统治的最大一次起义。

  此后,S.尼古拉埃斯库连续导演了 3部反映罗马尼亚抗击外来强大侵略者的历史影片:《达基亚人》(1967)、《勇敢的米哈伊》(1971)、《不朽的人》(1975);M.德勒冈也先后拍摄了同一主题的历史影片《凯旋柱》(1968)和《斯特凡大公》(1974)。除了上述史诗影片之外,还根据民间传说拍摄了一些反抗外族侵略的古装惊险片,如《绿林好汉》、《贞女遭劫》、《绿林好汉复仇记》(1966-1968,D.科恰导演)等。

  

习近平:很早就受到中罗友好的熏陶 盘点罗马尼亚电影

  60年代后期,电影的题材日趋多样,表现当代现实生活的影片日益增多,如《通情达理──青年的早晨》(1967,A.布拉耶尔导演)、《蜿蜒曲折》(1967,M.瑟乌坎导演)、《恢复》(1969,L.平蒂列导演)等,既有表现“代沟”,又有表现道德问题、妇女问题的影片。

  70年代,以文学作品改编最成功的影片有:M.韦罗尤和D.皮察根据I. 阿吉尔比恰努的作品拍摄的《石婚》(1973)和《金魂》(1974)。其后,两位导演又各自改编拍摄了《在桥的那一边》(1975,原作I.斯拉维奇)和《特纳塞·斯卡蒂乌》(1977,原作D.赞菲列斯库)。

  描写地下反法西斯斗争的有《陷阱》(1974,M.马尔库斯导演)、《墙》(1975,C.瓦埃尼导演)、《城市的蓝门》(1974,M.穆雷尚导演)、《此路不通》(1975,D.勒斯塔塞导演),根据真人真事拍摄的《爆炸》(1973,M.德勒冈导演),反映工人生活的《沸腾的生活》(1975,S.科拉埃斯库导演)及《我们需要的人》(1979,M.马尔库斯导演),反映农村生活的《暴风雨》(1973,M.莫尔多万导演),反映青年生活及婚姻爱情等问题的《起飞》(1971,T.乌尔苏导演)及《菲力普,好样的!》(1975,D.皮察导演)。

  

习近平:很早就受到中罗友好的熏陶 盘点罗马尼亚电影

  70年代里突出的还有两部反映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党内斗争的影片《政权·真理》(1972,M.马尔库斯导演)和《光阴》(1979,G.维丹尼蒂斯导演)。此外,也还拍了一些惊险样式和喜剧片。

  80年代,现代题材影片进一步扩大。影片有挽救失足青年的《安娜和小偷》(1981,V.卡洛泰斯库导演),表现家庭、婚姻问题的《重归于好》(1986,T.马勒斯库导演),反映社会道德问题的《竞赛》(1983,D.皮察导演)、《片段》(1982,A.塔托什导演),表现农村生活的《热面包心》(1984,A.克洛伊托鲁导演)、《秋雨飘香》(1985,M.莫尔多万导演),表现工人生活的《伐木工》(1983,I.科尔马赞导演),儿童片《山之子》(1981,G.纳吉导演)。

  此外,名著改编的影片有《从地狱归来的人》(1983,N.马尔吉内亚努根据I.阿尔比恰努的《宪兵》改编)、《阿德拉》(1984,M.韦罗尤导演,根据C.伊布尔埃利亚努小说改编)和《丘良德拉舞》(1985,S.尼科拉埃斯库根据L.雷布雷亚努小说改编)、《姊妹们》(1985,I.米胡导演,根据H.洛文内斯库原著改编)。

  罗马尼亚的动画片从50年代开始在国际上享有盛誉。其中首推I.波佩斯库-戈波的作品,尤其是他的系列片:《简史》(1956)、《七艺》(1958)、《人类》(1960)、《喂,喂!》(1962)等等。其他著名的动画电影工作者还有I.特鲁伊克、S.巴拉沙等人。

  1954年,原戏剧学院改组为戏剧与电影艺术学院,设有电影导演、摄影与电影学系。1957年成立国家电影资料馆。1963年成立电影协会。1964年开始,在马马亚举办本国电影节。 罗马尼亚电影的艺术成就十分显著,我国译制了多部委罗马尼亚电影。

  北影1973年译制的《爆炸》,取材于1970年发生在加拉茨的真人真事。长影1976年译制的《多瑙河三角州的警报》和1979年译制的《巴布什卡历险记》是两部儿童惊险片,都是描写罗马尼亚少年与文物走私犯斗争,故事紧凑,情节惊险,童趣盎然。

  上译厂1981年译制的《沉默的朋友》是一部动物片,写几只狗救主人的故事,主人被人谋害,狗带着小主人和摇篮里的婴儿逃亡,小主人饿了,狗把孩子送到幼儿园哺乳,等婴儿吃饱了又把婴儿领走。并协助警察机关擒获歹徒。狗演员的表演令人叫绝故事,情节也令人叹为观止。

  上译1978年译制的《橡树,十万火火急》是以地下党员窃取德军情报,反映罗马尼亚武装部队的起义。片中一个无辜的女提琴手在敌人机枪中倒下的镜头堪称表现死亡的令人难忘的经典。

  长影1978年译制的《侦察英雄》是写斯托扬与报务员获取德军“山油地区”的军事计划的故事,报务员喜欢吹小号,在悲怆的小号声中,他的尸体被敌人用马拖走的场面让人历久难忘。

  在表现党内与官僚主义者的斗争与廉政建设上,上影1979年译制的《政权·真理》、《光阴》与长影译制的《延期审判》是同一题材。为捍卫真理进行的斗争让我国观众触目惊心。

  长影1981年译制的《雨夜奇案》是一部刑事案件侦破片,与参加配音的张玉昆、郑万玉、孙敖、陈汝斌、向隽殊相比,陈光延的名字不为人知,但他为小偷“机器”的配音相当生动。至今今人难忘。

  在我国曾多次举办罗马尼亚电影周,系统介绍罗马尼亚电影,像惊险片《边寨擒谍》(上译1957年)、《密码》(长译1960)、《无名氏画像》(长译1962)、《“汽车”行动》(上译1978)、战争片《十六个人》(上译1982)、《永不中断的广播》(长译1987);历史片《不朽的人》(上译1987)、《珠宝奇案》(上译1982);喜剧片《酒神的秘密》(长译1987)、《一夜富翁》(长译1991)、《甜蜜的竞赛》(上译1981年)等等。

微信扫一扫|长按识别,进入读者交流群

0
0
0
0
1
0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