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太广:老区英雄下夕烟

作者:王太广 来源:红色文化网 2022-10-11 2223

王太广:老区英雄下夕烟

我退休后到驻马店市老区建设促进会工作,其间,不仅经常到老区乡村调研,还喜欢游历红色山水,曾去过很多革命老区和红色圣地,都给我留下很深的印象,并受到精神的洗礼。每当我行走在革命老区的土地上,都能感受到激荡在天地之间的英雄之气,在井冈山、遵义、赤水河、沂蒙山、大别山、太行山和“小延安”竹沟,那里用鲜血染红的每一块石头、每一抔红土、每一棵树,仿佛在述说着英雄的传奇故事和不朽的老区精神。

王太广:老区英雄下夕烟

遵义会议会址

当我站在上海石库门的中共一大会址前,眼前浮现出1921年,一群从全国各地赶来的共产党人相继走进了这里,点亮了照耀中国的灯火。室外是黑暗如磐、积贫积弱的旧中国,国运衰微,山河破碎,生灵涂炭。中国共产党的创建,给苦难深重的中国人民带来了光明和希望,成为中华民族发展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变。在大革命期间,中国共产党人通过组织领导轰轰烈烈的工农运动,在全国范围内掀起反帝反封建的伟大斗争,充分展示了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先进性。大革命失败后,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发动广大农民进行土地革命、开展武装斗争,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在中国共产党的队伍中,有“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的夏明翰,有靠棉絮冰雪果腹仍顽强战斗在林海雪原的抗联将领杨靖宇,有“敌人只能砍下我们的头颅,决不能动摇我们的信仰”的方志敏,有“生的伟大、死的光荣”的刘胡兰,有“为人民服务”的张思德,还有“狼牙山五壮士”的英勇、“八女投江”的忠贞、董存瑞舍身炸碉堡的壮举。正是凭着共产党人坚定的理想信念和对党的无限忠诚,为了革命事业,毛泽东主席的6位亲人英勇献身,贺龙元帅的109位亲属壮烈殉国,徐海东大将家族有66人光荣牺牲,彭湃、韦拔群、瞿秋白等革命先驱都有共同走上革命道路的亲属为国捐躯。

王太广:老区英雄下夕烟

赤水河

那年秋天,当我徜徉在井冈山的黄洋界哨口,耳边似乎响起了“报道敌军宵遁”的炮声,眼前风展红旗如画的美景,山下的农家乐里传来了“一送里格红军介支个下了山”的歌声,一时心潮澎湃,思绪万千。当年,井冈山老区的人民与中国共产党和人民军队生死相依、患难与共。中央苏区初创时只有2000多名党员,5年时间就发展到13万多人。“扩红一百只要一歇,扩红一千只要一天,扩红一万只要一转”。赣南苏区当时有240万人,其中参加红军的就有33万人,60多万人参加支前作战队伍。川陕老区先后有32万人参加红军,49万多人参加了党领导的地方武装。驻马店老区先后有16万多人参加革命斗争。在中国共产党领导创建革命根据地的斗争实践中,老区人民了解了党的信仰和主张,认定只有跟着共产党、听毛主席的话,才能翻身得解放、过上好日子。老区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旗帜下,成千上万的老区儿女用生命和鲜血铸就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视死如归、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百折不挠、坚忍不拔的必胜信念”,谱写了感天动地、气壮山河的壮丽史篇。

王太广:老区英雄下夕烟

20199月底,我去了“鄂豫皖苏区首府”新县,温习着习近平总书记的话语,同时寻找大别山28年红旗不倒的精神密码。在革命纪念馆参观结束后,我似乎得到了答案:因为中国共产党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维护人民的利益,像对待亲人一样关心群众生活。正如毛泽东同志说的那样,我们这样做了,广大群众才拥护我们,把革命当作他们的生命,当作他们无上光荣的旗帜。在全面抗战期间,老区民兵参加战斗174万人次、29.6万多次,歼敌10多万人。老区军民坚持人自为战、村自为战,在敌人扫荡的道路上,常常伴有群众武装的地雷声和土枪、土炮声,涌现了许多“民兵领袖”“地雷大王”“爆破英雄”,青纱帐、芦苇荡、火车上都成了杀敌的好战场。在抗战支前中,老区80%以上群众参加抗敌后援会,成立了救护、担架、看护、运输、慰劳、缝衣洗衣等支前组织,协助我军挖战壕、打坑道、救伤员、送给养。1939年至1941年,晋察冀边区出动62万人次、近5000辆马车,运粮1900多万斤支援抗日战争。“最后一碗米送去做军粮,最后一尺布送去做军装,最后一件老棉袄盖在担架上,最后一个亲骨肉送去上战场”。老区人民无论在硝烟弥漫的战场,还是面对敌人的刑场,都表现出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和为正义而斗争的献身精神。在苦难中孕育、在波折中坚守的革命精神,铸就了老区人民比钢铁还坚忍的意志。无论条件有多艰苦,无论牺牲有多惨烈,都动摇不了老区人民跟党闹革命的决心。杨荣显老人“八子参军”全部牺牲,成千上万的太行奶娘、沂蒙母亲不顾危险甚至牺牲自己的亲生骨肉,自愿哺育八路军将士后代,送鸡毛信的海娃、为八路军站岗放哨的王二小、誓死保护交通员的雨来等无数为了革命事业牺牲生命的少年英雄,都是老区人民以赤胆忠心跟党走的真实写照。

王太广:老区英雄下夕烟

我在驻马店市老区建设促进会工作,自然到老区乡村和红色纪念场馆多一些。杨靖宇将军纪念馆、确山竹沟革命纪念馆、确山县临时治安委员会纪念馆、汝确边苏维埃旧址、中共鄂豫边省委旧址、红25军长征经过地、豫中抗日根据地旧址、刘邓大军强渡汝河处等,我都经常去。确山竹沟是抗日战争时期中共中央中原局和中共河南省委所在地,从这里走出的刘少奇、李先念、彭雪枫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留下了许多难以磨灭的战斗足迹和令人感动的经典故事,他们身上闪耀的精神光芒穿越时空、直抵人心。确山是抗日民族英雄杨靖宇将军的故乡,在这片红色热土上,涌现与杨靖宇并肩战斗、发动和领导确山暴动、刘店秋收起义的李鸣岐、虞松如、张家铎、张耀昶等革命先辈;在革命处于低潮、与上级党组织失去联系的情况下,张星江、周骏鸣、王国华、仝中玉、张旺午、陈香斋等共产党员在鄂豫边区建立党组织,以坚强的意志与敌人进行顽强的斗争;尤其是驻马店籍的中共六大代表李鸣岐被捕入狱后,身受重刑,仍坚强不屈;鄂豫边游击队长陈香斋在牺牲前还向战友高喊“我没有看到胜利,希望你们为共产主义事业而奋斗”;还有出生入死的王恩九、过家门而不入的徐子荣、追随万里不改初心的孙继库、“妈妈同志”任锐、与敌人巧周旋的郭了凡、共殉难的革命夫妻宋道林与王秋莲、汝南县的熊湾八勇士、汝宁十八烈、闫家兄弟双英烈;为了革命事业背井离乡、抛妻离子、四处征战、浴血沙场的王克新、蔡训明、邓一非、周邦采、李渭滨、谢文耀、孔繁立、赖鹏等;在敌人面前视死如归、宁死不屈的共产党员孔繁益、王富贵、张立山等;还有在确山暴动、竹沟惨案、王楼阻击战、母猪峡战斗、祝王寨金刚寺战役、雷岗战役等牺牲的4000多名烈士。他们为了新中国的建立和民族解放事业贡献了自己的一切。他们用自己的坚定信仰、爱国情怀、为民境界、不懈拼搏,诠释着英雄模范精神,成为中华民族闪亮的精神坐标。他们与山河同在,与日月同辉。我们有今天的幸福生活离不开他们,我们在新时代的征程上更需要学习英雄、争做英雄,传承红色基因、弘扬老区精神。

王太广:老区英雄下夕烟

夏日的中元节,我来到了竹沟革命烈士陵园,献上一束火红的杜鹃花,向先烈们表达敬意。细雨飘飞,青山苍翠,站在高高的台阶之上,我回望山下,看到一队队少先队员抬着花圈、唱着国歌,向烈士陵园走来。我默默地吟诵“喜看稻菽千重浪,遍地英雄下夕烟”,心中升腾起无限的豪情。

(作者系河南省驻马店市老区建设促进会副会长兼秘书长、黄淮学院特聘专家)

微信扫一扫|长按识别,进入读者交流群

3
1
0
2
1
0
1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