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领袖|守护文化根脉的赤子之心

作者:佚名 来源:央视网 2023-06-25 226

  岁至端午,又念屈原。

  神舟十号载人飞船发射之前,习近平总书记专门指示有关方面,一定要让航天员在太空吃上粽子,过一个有特殊意义的端午节。

  总书记多次提及屈原,用屈原精神为生民“塑心”,为实践“立行”。

  总书记亦常常引用屈原名句,以溯民族精神之源流、辟与时俱进之路径。

  重视传统节日、了解历史典故、熟悉诗词歌赋,习近平总书记在治国理政的实践中始终做“中华文化的热烈拥护者、忠实学习者”。他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喻为“中华民族的文化根脉”,视为“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

  “中华文化是非常文明的、进步的、先进的”

  2023年6月,在考察中国国家版本馆、中国历史研究院并出席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时,习近平总书记将自己多年来对中华文明的历史意义、时代意义和世界意义的深邃思考娓娓道来:“我们的文化在这里啊,是非常文明的、进步的、先进的。将来传下去,还要传五千年,还不止五千年。”

人民领袖|守护文化根脉的赤子之心
2023年6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出席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

  历史定格下这两个意味深长的瞬间。

  2014年9月9日,北京师范大学。在学校主楼参观展览时,总书记从展台上拿起一本课标书翻看,他说:“我很不赞成把古代经典诗词和散文从课本中去掉,‘去中国化’是很悲哀的。应该把这些经典嵌在学生脑子里,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的基因。”

  一个多月后,指引中国文艺前进方向的文艺工作座谈会召开。总书记有力的话语直抵人心:如果“以洋为尊”“以洋为美”“唯洋是从”,把作品在国外获奖作为最高追求,跟在别人后面亦步亦趋、东施效颦,热衷于“去思想化”“去价值化”“去历史化”“去中国化”“去主流化”那一套,绝对是没有前途的!

  擘画民族复兴的伟业宏图,习近平总书记思虑深远:“一个民族的复兴需要强大的物质力量,也需要强大的精神力量。”这些年,总书记为守护中华文化根脉倾注大量心血,“文化足迹”遍及全国。

人民领袖|守护文化根脉的赤子之心
2019年8月20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嘉峪关关城,登上城楼察看关城整体面貌,听取河西走廊长城、关隘历史文化情况介绍。

  “我到山东考察时专门去看了孔府孔庙,到武夷山也专门来看一看朱熹。”到访九曲溪畔的朱熹园,总书记感慨于一路见闻,“如果没有中华五千年文明,哪里有什么中国特色?如果不是中国特色,哪有我们今天这么成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四川眉山三苏祠,因“一门父子三词客,千古文章四大家”的传奇氤氲着深厚的文化气息。实地考察,总书记深有感触:“一滴水可以见太阳,一个三苏祠可以看出我们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独树一帜的敦煌文化让总书记感慨“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在敦煌研究院同专家学者座谈时,他语重心长:“敦煌文化展示了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只有充满自信的文明,才会在保持自己民族特色的同时包容、借鉴、吸收各种不同文明。”

  “当今世界,人们提起中国,就会想起万里长城;提起中华文明,也会想起万里长城。”登上“天下第一雄关”,总书记寄望殷殷:“我们一定要重视历史文化保护传承,保护好中华民族精神生生不息的根脉。”

  …………

  见出以知入,观往以知来。对过去的守望,亦是对未来的奔赴。

  “要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我最关心的就是中华文明历经沧桑留下的最宝贵的东西。我们文化不断流,再传承,留下的这些瑰宝一定要千方百计呵护好、珍惜好。”

  这是总书记考察中国国家版本馆时,有感而发的一句话。

  从重视文化遗产的传承到加强自然遗产的保护,从推进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利用到激发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创新活力……习近平总书记念兹在兹,强调要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挖掘其丰富内涵,以利于更好坚定文化自信、凝聚民族精神。

  2021年3月24日,当总书记的身影出现在福建福州三坊七巷,这里沸腾了起来。人们记忆犹新,“如果没有他的保护支持,三坊七巷早已不在了”。

人民领袖|守护文化根脉的赤子之心
2021年7月10日,夕阳映照下的福建福州三坊七巷历史文化街区。

  上世纪80年代如火如荼的城市开发建设中,坐落于三坊七巷北隅的林觉民·冰心故居即将“一拆了之”。时任福州市委书记的习近平得知这一消息,立刻要求暂缓拆迁。半年之后,故居修缮工程悄然动工。从“拆”到“修”,一字之差,天壤之别。

  中华民族有着源远流长的传统文化,也一定能创造中华文化新的辉煌。

  习近平总书记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放在文明传承、时代进步和世界发展的大视野中进行观照,提出“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重大课题,要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

  保护良渚遗址,总书记作出“实证中华五千年文明史的圣地”的重要论断。在良渚古城遗址申遗成功前,他两次到良渚调研,多次就良渚遗址保护和申遗工作作出重要指示。人们感叹,总书记的关怀让良渚遗址焕发光彩。

  “中国历代绘画大系”丛书,这部结项之际码起来足足有四层楼高的皇皇巨制,总书记全程支持、念兹在兹。项目的每一个关键点、每一段攻坚期,他都亲自指导、亲力推动,写下中国文化史上一段盛世佳话。

  他走进粤剧艺术博物馆,勉励票友把粤剧传承好发扬好;他注意到苗族传统服饰上“何其精彩”的一针一线,大赞“苗绣既是传统的也是时尚的”;他花钱买下非遗传承人手工制作的中药香包,笑着说“我也要捧捧场”……

  山河为证,总书记身体力行探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保护传承、守正创新之道。

  “我们自信起来了”

  习近平总书记把“自信”概括为四个方面,即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是文化自信。

  他说:“我们现在是距离中华民族文化复兴最近的一个时代。我们自信起来了。人们怎么想问题,都跟五千年文化积淀下来的基因血脉有关。自己的宝贝还得自己识宝,自己不要轻慢了。”

  2023年4月7日,广东广州松园白云厅。千年古琴奏响《高山流水》,中法两国元首一起欣赏。“高山流水,千年古琴奏的是千年绝唱,高山流水盼知音,是古代一个很优美的故事,俞伯牙与钟子期的故事……”中国领导人信手拈来的介绍,给远道而来的外国领导人留下深刻印象。

人民领袖|守护文化根脉的赤子之心
2023年4月7日,中法两国元首在广东广州松园白云厅欣赏古琴演奏。

  灿若星河的文化瑰宝,是一张张闪闪发光的金色名片。

  习近平主席在首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上,以千年“鎏金铜蚕”为佐证,讲述先辈2000多年前开辟古丝绸之路,打开中外友好交往新窗口的壮举。

  习近平主席邀请外方领导人参观国家博物馆文物展并亲自讲解。一句“元代的青花瓶保存下来非常少,这件藏品可以说是陶瓷中的熊猫”,生动有趣,让在场的外方领导人会心微笑。

  首届中国-中亚峰会上,作为东道主,习近平主席的主旨讲话从峰会举办地西安的历史切入,阐释深化中国-中亚合作的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

  …………

  如数家珍,用心良苦。这些年,《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在全球范围内“圈粉”无数。翻开书页,5000多年中华文明滋养出的天下情怀,在新时代闪耀更加夺目的光彩。

  今日中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一池春水”被彻底激活。

  中华文明探源工程以考古资料实证了中华大地5000多年文明,以及中华文明“多元一体、兼容并蓄、绵延不断”的总体特征。悠久的文明传承,自此不再仅仅是史书中泛黄的记忆。

人民领袖|守护文化根脉的赤子之心
2020年7月24日,观众在苏州博物馆内参观。

  神州大地上,到博物馆“打卡”日益成为公众休闲娱乐的重要方式,《国家宝藏》《典籍里的中国》等传统文化节目热播,国风音乐、故宫文创、老字号出新等“新国潮”逐渐升温,人人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动局面正在形成。

  跨越时空,璀璨的文明之光照亮民族的复兴之路。

微信扫一扫|长按识别,进入读者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