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两次考察,习近平都关注这项制度

作者:佚名 来源:学习小组 2021-05-03 886

  “把你的贡献就写在大地上!”日前,习近平总书记在广西考察时叮嘱农业技术人员,“我在福建时就抓科技特派员,现在全国都在推广。农业技术人员就是要下沉到农村基层来,就是去干具体的出实际成果的事情,这就是你们的贡献。”

  3月底,习近平在福建考察时同样指出,要深入推进科技特派员制度,让广大科技特派员把论文写在田野大地上。

  近期两次考察,习近平为何都关注科技特派员制度?

近期两次考察,习近平都关注这项制度
4月25日至27日,习近平在广西考察。这是25日上午,习近平在桂林市全州县才湾镇毛竹山村,走进葡萄种植园,同农技人员和村民亲切交流。新华社记者 殷博古 摄

  “你们村有没有科技特派员?”习近平问。

  2003年4月24日,时任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在杭州市下姜村召开座谈会,问大家有哪些发展困难。有的村民说:“缺人才。”有的说:“缺资金。”还有的说:“缺技术。”

  “省里研究一下,给你们村派一个科技特派员来。”习近平说,“我们要用现代发展理念指导农业,抓住当前科技进步的机遇,建立现代生产要素流向农业的机制,着力转变农业增长方式。”

  习近平说的科技特派员,正是他在福建工作时总结推广的一项制度。

  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作为闽北农业大市,南平的粗放型农业经济陷入困境。为破解“三农”发展难题,当地3000多名干部下基层,发现农村面临着科技力量不足、科技服务缺位等困难。

  如何解决这一难题?南平市决定选派首批225名科技人员,深入215个村开展科技服务。这成为中国科技特派员制度的发端。

  这件事引起了时任福建省委副书记习近平的重视。

  2002年,习近平对该项工作进行了专题调研,后又在《求是》杂志发表《努力创新农村工作机制——福建省南平市向农村选派干部的调查与思考》,指出这一做法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创新农村工作机制的有益探索,值得认真总结”。

  不久,有关部门总结科技特派员实践经验,在宁夏、陕西、甘肃、青海、新疆等西北五省区开展试点工作。就这样,科技特派员制度一步步从地方实践上升为国家层面的制度性安排。

  有一位科技特派员,习近平称他为“新时期共产党人的楷模”。

  但照片上的他,“混”在农民堆里,全无一点“科特派”的模样——稀疏的头发、黝黑的肤色、憨厚的长相、朴素的衣着。“比农民还农民!”很多人这样评价他。

  在河北省内丘县岗底村,村支书杨双牛有一次见他衣服被剐了口子,想给他买件新的。他却说,你省点心吧,西装革履,怎么和农民坐一条板凳,咋进果园教技术?

  就是这样一个“倔脾气”,扎根山区35年,每年深入田间地头200多天,手把手传授农业技术,为农民解决实际困难。在他的带领下,太行山10万群众脱贫奔小康。这个人,就是李保国,全国优秀科技特派员。2016年4月10日凌晨,李保国突发心脏病,不幸去世,年仅58岁。

  2016年,习近平对李保国的先进事迹作出重要批示,称赞他“堪称新时期共产党人的楷模,知识分子的优秀代表,太行山上的新愚公”。

  20多年来,数十万名科技特派员像李保国一样,穿梭山林、躬耕乡野,带动逾千万户农民增收。他们做给农民看、带着农民干、帮着农民赚。一项项先进、适用的农业技术开花结果,原本不赚钱的小茶苗、小苹果、小木耳成为帮助农民脱贫致富的大产业。

  据统计,脱贫攻坚期间,有近29万名科技特派员奔赴一线,把产业和技术留在了农村。

  科技特派员制度,不只是简单的“科技下乡”。

  现实中,一批批科技特派员创办起新型产业化企业,与农民建立“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共同体,加速了农村市场化建设。数据显示,科技特派员目前已领办创办1.5万家企业或合作社,平均每年转化示范3万余项先进适用技术。

  比如,科技特派员王友国退休后,为继续做强做大重庆酉阳的油茶产业,他领办了遇到技术瓶颈的重庆五福盈林业发展有限公司。在7年的科技创业中,他以酉阳县天馆乡1万亩油茶为示范,探索出“145”利润分红模式。2019年,1000余名贫困人口通过利益联结模式人均实现务工和分红收入1万元。

  “我是农民的儿子,吃过苦、受过累,最能理解农民需要什么。我退休后再创业,带领乡亲们富起来,觉得无比甜蜜。作为一名科技特派员,意义就在这里。”王友国说。

  脱贫攻坚取得胜利后,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这是“三农”工作重心的历史性转移。2021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加强农业科技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深入推行科技特派员制度。

  从持续巩固和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到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从提升粮食和重要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到打好种业翻身仗、构建现代乡村产业体系……乡村振兴要靠科技深度发展。现在全中国都有“科特派”,星星之火正燎原。

微信扫一扫|长按识别,进入读者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