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主席4点建议推动共建美丽世界

作者:佚名 来源:人民网 2020-10-04 541

  人民网北京10月2日电 (万鹏、任一林)国家主席习近平30日在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峰会上通过视频发表重要讲话。习近平强调,在联合国成立75周年之际,在各国致力于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推动经济高质量复苏这一特殊时刻,联合国举办生物多样性峰会,大家共同探讨保护生物多样性、促进可持续发展的重大课题,具有现实而深远的意义。

  面对全球环境风险挑战,如何同心协力共建万物和谐的美丽世界?怎样从保护自然中寻找发展机遇、实现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高质量发展双赢?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专访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常务副院长阮宗泽,中国社会科学院生态文明研究智库理论部主任黄承梁,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副院长许勤华,中国人民大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院副院长、国际关系学院教授王义桅等多位专家进行解读。

  4点建议凝聚“四力” 共建万物和谐的美丽世界

  当前,全球物种灭绝速度不断加快,生物多样性丧失和生态系统退化对人类生存和发展构成重大风险。新冠肺炎疫情告诉我们,人与自然是命运共同体。我们要同心协力,抓紧行动,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共建万物和谐的美丽家园。习近平就此提出4点建议:一是坚持生态文明,增强建设美丽世界动力。二是坚持多边主义,凝聚全球环境治理合力。三是保持绿色发展,培育疫后经济高质量复苏活力。四是增强责任心,提升应对环境挑战行动力。

  “习近平主席的讲话着眼于全球经济复苏的大局,提出了增强建设美丽世界动力、凝聚全球环境治理合力、培育疫后经济高质量复苏活力、提升应对环境挑战行动力这些非常具有前瞻性的重要理念,对今后如何统筹发展工作、特别是维护生物多样性具有现实意义。生态文明理念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有机组成部分,所以要将人类的活动发展和环境目标有机结合在一起、建设一个清洁美丽的世界,不能顾此失彼。”阮宗泽对记者说。

  生态文明建设功在当代、利在千秋。黄承梁表示,生物多样性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基础,必须要尊重生命、敬畏生命,保护地球的生命力和生物多样性,必须将人的活动同遵循自然规律联系起来。坚持生态文明、保持绿色发展,培育经济高质量复苏活力,要着眼长远、保持定力,坚持绿色、包容、可持续发展,全面增强建设美丽世界的经济动力。

  许勤华表示,4点建议形成了合作、实践和繁荣的全球生态文明建设行动纲领,当今世界,和平与发展依然是时代主题,疫情为人类敲响了警钟,迫使人们更深入地思考全球发展面临的共同挑战。新形势下,如何提升发展能力、选好发展方向、走好高质量保护生态的可持续发展道路,已经成为摆在世界各国面前的共同命题。在人与环境、人类社会发展与生态保护问题上,需要各国共同推动生态环境领域全球治理体系的完善和发展,形成共同的生态文明建设纲领和行动。

  王义桅认为,“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很大程度上体现了中国的辩证法的思维。发展是第一要务、是解决问题的基础和关键,但是要在发展过程中增强发展能力、保护自然环境,不搞大开发、要搞大保护,这种辩证的思维方式蕴含了中国传统文化精神,也体现了中国发展经验。疫情对全球化带来影响,绿色发展、绿色复苏需要国际合作来共同应对这些挑战。践行生物多样性、人与自然和谐的理念,关键是要有信心、要有信任、要有行动,我们是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不仅把自己的事情做好,还主动承担公共产品的建设,提出了中国主张、中国建议,不仅自己落实、而且号召全球来一起共同合作,这也是非常鼓舞人心的。

  推动绿色发展实践 积极参与全球环境治理

  “中国用生态文明理念指导发展”“中国采取有力政策行动”“中国积极参与全球环境治理”,习近平主席这样总结中国贡献和行动。从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中国传统智慧,到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中国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中国着力以生态文明建设引领经济社会发展与发展模式转型,党的十八大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强调要“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牢固树立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从战略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通过顶层设计,牢牢把握生态文明建设的航向。

  以自然之道,养万物之生。许勤华谈到,中国在全球环境治理中提供了中国经验,作为负责任大国与为全球环境治理提供支持的立场相一致。中国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为引领,生态文明顶层设计和制度体系建设不断健全,基层进行实践探索取得丰硕成果和宝贵经验。中国的绿色发展道路兼顾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将生态环境资源纳入到经济系统中,把生态环境与自然资本看成经济增长的内生资源和重要要素,在利用生态文明思想与绿色发展理念指导国内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同时,在全球气候治理与国际环境合作中发挥积极建设性作用,为区域与全球绿色发展提供公共产品、贡献中国智慧。中国积极推动绿色“一带一路”建设,利用双边或区域合作等方式为其贡献解决方案,深度参与全球生态治理。

  黄承梁表示,中国切实履行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等环境相关条约义务,已提前完成2020年应对气候变化和设立自然保护区相关目标,一系列行动表明,中国作为一个拥有14亿人口的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在实践中走出了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经济社会发展和环境保护可以共赢共生的发展之路,实现了“越保护、越发展”的绿色发展,中国的生态文明建设及其理念逐渐成为人类社会继可持续发展理念之后、可为全人类所共享的绿色发展观。

  中国将于明年在昆明举办《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同各方共商全球生物多样性治理新战略。习近平强调,“生态文明: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既是明年昆明大会的主题,也是人类对未来的美好寄语。作为昆明大会主席国,中方愿同各方分享生物多样性治理和生态文明建设经验。

  “于中国而言,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不仅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将生态文明写入宪法,而且形成了新的绿色发展观。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中国生态文明理念为引领,继续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全面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既是破除制约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环境危机的现实需要,更是事关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战略需要,事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崛起、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历史愿景。于全人类而言,生态文明是人类命运共同体永续存在的前提,这次疫情更加凸显了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的紧迫性,要以明年在昆明举办《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为契机,建设美丽中国和美丽世界,共同守护地球家园。”黄承梁对记者说。

微信扫一扫|长按识别,进入读者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