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开门问策谋篇“新发展阶段”

作者:佚名 来源:中国新闻网 2020-08-25 1232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24日主持召开经济社会领域专家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对于即将到来的“十四五”时期,他说,中国将进入新发展阶段。

  1953年至今,中国已编制实施13个五年规划(计划)。“十四五”时期是中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其重要性不言自明。

  凡事预则立。8月初,习近平对“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作出重要指示,要求开门问策、集思广益,切实把社会期盼、群众智慧、专家意见、基层经验充分吸收到“十四五”规划编制中来。如今,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名誉院长林毅夫、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全球与当代中国高等研究院院长郑永年等专家代表走进中南海,就“十四五”规划编制等提出意见和建议。

  观察认为,瞄准新发展阶段,中国领导人着眼长远、把握大势,开门问策、集思广益,研究新情况以回应关切,作出新规划来提供遵循。“此举体现了对待发展的前瞻性眼光和负责任态度。”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教授竹立家对中新社记者说,从会上所涉及的议题来看,高层在编制“十四五”规划时充分考虑到国内国际变化背景。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世界经济研究所研究员陈凤英说,7月30日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是为今年下半年中国经济走势定调,这场座谈会则是就“十四五”时期中国发展目标定调而征求意见、统一思想、传递信号,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在习近平看来,进入新发展阶段,国内外环境的深刻变化既带来一系列新机遇,也带来一系列新挑战。他要求以辩证思维看待新机遇新挑战。具体来说,既要深刻认识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发展变化带来的新特征新要求,也要深刻认识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带来的新矛盾新挑战。

  在进入新发展阶段以前,习近平已于今年多次阐述逐步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这次,他强调要以畅通国民经济循环为主构建新发展格局。

  自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以来,中国经济已在向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转变。数据显示,经常项目顺差同国内生产总值的比率由2007年的9.9%降至现在的不到1%,国内需求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有7个年份超过100%。陈凤英分析说,疫情却凸显了现实中“循环不畅”的问题,比如外销遇阻的外贸企业难以顺利地出口转内销,再如国内市场尚未完全实现一体化。显然,“两个循环”是根据中国发展阶段、环境、条件变化提出来,重塑中国国际合作和竞争新优势的战略抉择。

  当前,新冠肺炎疫情全球大流行使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变化,保护主义、单边主义上升,世界经济低迷。习近平在这场座谈会上再度阐明,新发展格局决不是封闭的国内循环,而是开放的国内国际双循环。他还指出,要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形成国际合作和竞争新优势。

  “这些论断很好地回应了外界关于中国发展如何做好‘循环’的关切,更释放了中国以更大力度开放推进与世界的互动、坚定应对全球格局中保护主义逆风的信号。”竹立家说。

  受访专家表示,习近平不仅回应了要“做什么”,也指明了要“怎么做”。其中,为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他提出要以科技创新催生新发展动能,要以深化改革激发新发展活力。

  竹立家解释说,中共十八大以来,中国官方始终把科技创新放在发展的重要位置,如今进一步布局科技创新,不仅有助于为经济注入更多科技动能,也为中国的安全稳定发展夯实科技基础。陈凤英也有相同看法,她补充说,过去数十年中国曾向土地、向人口要生产力,未来则应依靠科技跨越“中等收入陷阱”。

  有评论认为,习近平提出了中国站在当前历史方位所面对的问题,并指明答案方向,为推进高质量发展提供根本遵循。尤为引人注目的是,面对更多逆风逆水的外部环境,中国领导人强调“勇于开顶风船,善于转危为机”,或将成为新征程起好步的“密码”。

微信扫一扫|长按识别,进入读者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