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书记牵挂老区“脱贫摘帽”

作者:佚名 来源:人民日报 2020-08-10 1484

总书记牵挂老区“脱贫摘帽”

潭头村脱贫成绩单

  “总书记考察时特意叮嘱我们‘要把富硒品牌做起来’。现在梓山的富硒丝瓜,不仅能卖上好价钱,而且不愁销路。”走进江西省赣州市于都县梓山镇潭头村的蔬菜大棚,翠绿的丝瓜长势喜人,驻村第一书记肖桂花乐呵呵地给记者介绍。

  2019年5月20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于都县,实地考察革命老区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发展情况。在梓山富硒蔬菜产业园,总书记听取园区人员介绍当地的蔬菜产业发展情况,还拿起桌上的蔬菜细细察看。

  总书记牵挂我们群众的生活好不好、收入高不高

  最近,潭头村不少农户新种上了辣椒和丝瓜,肖桂花一天跑好几趟蔬菜大棚,察看蔬菜长势。“我们培育好幼苗免费分发给村里种养合作社的农户种植。农户种出的蔬菜,由合作社以保底价收购,也可以自找销路。”

  肖桂花原先在于都县房地产管理局工作,2017年2月,来到潭头村担任第一书记,“想得最多的就是怎样让乡亲们早日脱贫。”

  这几年,潭头村先后建起了富硒葡萄基地、百香果基地、富硒水稻基地、万亩蔬菜基地(南区)等多个特色产业基地。目前,潭头村已实现整村脱贫。

  习近平总书记到潭头村考察时,同村民孙观发一家和当地镇、村干部围坐在一起拉家常。总书记深情地说:“我这次来江西,是来看望苏区的父老乡亲,看看乡亲们的生活有没有改善,老区能不能如期脱贫摘帽。”

  “大家向总书记汇报,潭头村共有建档立卡贫困户109户,这些年全都参与了蔬菜产业发展,不少村民通过种植富硒蔬菜,过上了好日子。”肖桂花激动地回忆起当时的场景,“总书记走出孙观发家时,乡亲们聚在门口,争相同总书记握手”。

  “总书记牵挂我们群众的生活好不好、收入高不高,我们必须把富硒产业做出影响、做成品牌、做大规模,让蔬菜产业成为潭头村的幸福产业,造福乡亲。”肖桂花说。

  贫困户全部入股种养合作社

  “那天,总书记来到富硒蔬菜产业园,我向总书记介绍了‘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和贫困户’发展模式,带动村民脱贫致富。总书记听了很高兴。”时任梓山富硒蔬菜产业园负责人施长国动情回忆,“总书记握着乡亲们的手说,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就是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党中央想的就是千方百计让老百姓都能过上好日子。芝麻开花节节高,今后的日子会更美好。听了总书记的话,乡亲们使劲鼓掌,不少人激动得流泪。”

  2017年,潭头村成立了专业种养合作社,着力培植农业产业,打造富硒品牌。“要改变传统种植模式,实现农业种植产业化,首先得让农民承包的土地流转起来。”肖桂花说。

  一开始,有的村民不理解。“我担心把自家的地租出去以后,就没了收入来源。”贫困户刘洋福的顾虑很有代表性。肖桂花得知后,连续3次上门做工作,悉心讲解扶持政策,终于打消了刘洋福的疑虑,他将自家的3亩多地流转给了合作社。

  “拿到土地流转租金和合作社分红的时候,心里别提有多开心!”刘洋福充满感激,“是肖书记和村干部把好政策送到我们手里,把温暖送到了我们心里。”目前,潭头村109户贫困户全部入股种养合作社。

  潭头村还引进赣州金瑞盛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等龙头企业,由企业负责提供优质种苗、农药化肥和技术指导,合作社作为纽带对接企业、组织农户生产,驻村干部随时协调解决出现的问题。政府、企业、驻村干部一齐帮,农户安心种地,收入更有保障。

  2019年11月,潭头村35名农户从金瑞盛公司认领了400亩蔬菜大棚,种上了丝瓜、辣椒、茄子、豆角等蔬菜。“现在还有好多村民来找我,问还能不能租大棚、怎么租。扶持政策这么好,乡亲们的积极性甭提有多高!”肖桂花说。

  村民自己做的梓山麻饼经常卖断货

  如今的潭头村,村道干净整洁,两旁绿树成荫,清冽的渠水汇入池塘,村居白墙上绘着喜庆的农民画,富有江南村落韵味。

  “那天,总书记在我们村察看了村容村貌,仔细询问旧房改造、村落环境治理等情况。总书记称赞,这样的农村不比城里差!”潭头村党支部书记刘连云说。

  这几年,潭头村完成集中改水700余户,改造通组路26条13.6公里,还利用新农村建设资金修了一个休闲广场。“以前潭头村有句老话,‘梓山潭头,吃苦两头;晴三天,挑烂肩头;雨三天,水进灶头’。现在,通上了水泥路,用上了自来水,盖起了小楼房,好日子有盼头、有奔头!”肖桂花说。

  富硒品牌打响了,村容村貌变靓了,乡村旅游也火起来了。2019年7月,潭头村成立旅游合作社,160余户村民入股。很多游客慕名而来,采摘富硒蔬果,品尝富硒农家菜、体验乡村民宿。

  “村里还办起了特产超市,专门销售村民加工制作的富硒特色农产品。村民自己做的梓山麻饼经常卖断货。”肖桂花说,“旅游合作社成立半年,营业额就超过了80万元。头几个月,每天接待上千名游客。村里刘氏宗祠做起了富硒宴,七八十桌同时开餐,常常一桌难求!”

  肖桂花介绍,旅游合作社经营收入的50%用于股东分红,30%用于合作社运营发展,20%作为村级集体经济收入。“现在,我们村做大了蔬菜产业,办起了特产超市,搞起了乡村旅游,乡亲们的日子就像总书记说的那样,芝麻开花节节高!”肖桂花说,“乡亲们都说,总书记如果再来,一定要请他尝尝我们潭头村地道的富硒农家菜!”

微信扫一扫|长按识别,进入读者交流群